《虽有嘉肴》导学案
教师寄语:“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毛泽东 【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 (读熟后自己在横线打钩)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 ) 自强.( ) 兑.命( ) 学.
学半( ) 3、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 旨 至道 善 困
是故 自强 自反
故曰:教学相长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4、《礼记》,又名《_______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____编撰,《 》《 》合称“三礼”。 【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我来订目标】 【学习过程】 1、故事启示: 《小马过河》的故事让我明白了: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大声朗读)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虽.有嘉.肴. 虽: 嘉.: 肴: (2)弗食.,不知其旨.
也 食: 旨: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 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是故: 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 自强: (6)故曰:教学相长.
也 长: (7)其此之谓....乎.
其: 此之谓乎:
译文:
4、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5、熟读成诵。 【拓展延伸】(我收获,我快乐) 请以“我从文中‘ ’(原话)一句,懂得了_____。”写话。 示例:我从文中“教学相长也”一句,懂得了作为老师,要学会终身学习,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课堂检测】解释加粗的字 1、虽有嘉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学后反思】
《虽有嘉肴》导学案
教师寄语:“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毛泽东 【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 (读熟后自己在横线打钩)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 ) 自强.( ) 兑.命( ) 学.
学半( ) 3、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 旨 至道 善 困
是故 自强 自反
故曰:教学相长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4、《礼记》,又名《_______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____编撰,《 》《 》合称“三礼”。 【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我来订目标】 【学习过程】 1、故事启示: 《小马过河》的故事让我明白了: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大声朗读)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虽.有嘉.肴. 虽: 嘉.: 肴: (2)弗食.,不知其旨.
也 食: 旨: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 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是故: 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 自强: (6)故曰:教学相长.
也 长: (7)其此之谓....乎.
其: 此之谓乎:
译文:
4、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5、熟读成诵。 【拓展延伸】(我收获,我快乐) 请以“我从文中‘ ’(原话)一句,懂得了_____。”写话。 示例:我从文中“教学相长也”一句,懂得了作为老师,要学会终身学习,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课堂检测】解释加粗的字 1、虽有嘉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