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文我揭秘了世界500强企业不遗余力建设企业环境的原因,
是为了更好的创建一个沟通氛围,
最终目的是为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西学东用。好的就应该向人家借鉴和学习,但千万不要照抄照搬。
根据本人对中国企业的了解,我有如下四条方法建议:
(2)
一、构建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
之所以把这点放在前面,是因为相对于其他几点,这一点更容易上手操作。
舒适的工作场所和健全的工作设备是企业给员工提供的最基础的硬件环境,
没有一个舒适的工作场所,员工便无法专心开展工作,
没有健全的工作设备,员工的工作效率必然低下,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受到束缚。
我们不要求你像那些知名企业一样花费巨资全面改善企业办公环境,
但花少部分钱购买相应的办公设备、对工作场所进行装修、隔音或绿化还是能做到的。
另外,给员工买些点心、咖啡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能否用有限的资源创造一个温馨、洁净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关键在于你是否意识到了企业环境对工作效率提升的重要性。
(3)
二、建立和维护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人际关系
实际上,在欧美一些国家建立平等互利的人际关系相对容易些,而在中国的组织内建立就很难。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出在了文化基因上了。
在西方的职场上,人们特别强调彼此的平等,
无论是平级间还是层级间通常使用的是“成人自我状态(A)——成人自我状态(A)”的互动模式;
与西方的“文化脚本”截然不同是,
在中国,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特别讲究尊卑和亲疏,
职场上,人们强调的却是辈份和层级,人际间通常使用“父母自我状态(P)——儿童自我状态(C)”这种交往模式。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管理者通常这样认为:我是领导,你是员工,你得听我的;
我是年长者,我比你年纪大,你就该尊重我……就不足为怪了。
这种人际互动模式的弊端在于不利于员工的成长。
因为“父母”都替“孩子”考虑好了,你按照我说的做就行了。
这种不主动思考下的被动执行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效率的低下,
更要命的是企业命运掌握在“能人”手里,一旦“能人”离开,企业损失巨大。
这样的例子很多,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诸葛亮,
思考的事,他一个人做了,其他人只管无条件的执行就行了。
可是,当他累死后,蜀国竟无一个会“思考”之人,
有一个姜维还被他给设计害死了,
从这一角度来看,蜀国之所以灭亡,与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为了不重蹈蜀国之覆辙,我建议企业不妨按照下边的方法来操作,双管齐下,定能收到效果:
(4)
在人际关系上,层级之间可以遵循父母自我状态(P)——儿童自我状态(C)的交往互动模式。
尊卑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要继承和发扬,这没什么不好。
只需要管理者减少负能量的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CP)出现,多体现正能量的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CP),同时适量增加正能量的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NP)就可以了,
这不难做到。
你做到了,员工自然会感觉到由负面控制到正面支持和尊重的转变。
在亲疏方面,管理者要保持公理心。
俗语不是讲吗:“出公理,则远者自亲;行私为,则近者相怨。”
意思是说,办事情出于公心,就是疏远的人也会亲近你,出于私心,即使亲近的人也会相互埋怨。
为此,企业要倡导“公平、公正和透明”的人文管理文化,
而管理者在工作中要以公理心待人,这样更容易得到下属的尊敬。
千万不要近亲疏远,更不能以权压人,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
而在工作关系上,层级之间不妨按照成人自我状态(A)——成人自我状态(A)的模式来互动。
这是一种平等、高效的工作关系。
在做事方面,管理者强调人人平等,
要将下属看成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成人”来适度放权,强化员工主动思考,勇挑重担。
久久而之,员工的“成人自我状态”就会得到锻炼和加强。
下属的成长担当由意味着管理者的身心轻松。
当然,这得要求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人品赢人心,以才华服众人。
(未完待续)
本文出自《拐点沟通》一书,作者孙安达,转载此文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孙安达,一名倡导职场心学的培训师,潜心研究TA理论和阳明心学的应用之道,以提升个人职责素养和促进职场生态健康为己任。欢迎企业或机构预订孙安达老师2017年版权课程,联系孙老师请加他的微信号:andasun318。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1)
上文我揭秘了世界500强企业不遗余力建设企业环境的原因,
是为了更好的创建一个沟通氛围,
最终目的是为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西学东用。好的就应该向人家借鉴和学习,但千万不要照抄照搬。
根据本人对中国企业的了解,我有如下四条方法建议:
(2)
一、构建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
之所以把这点放在前面,是因为相对于其他几点,这一点更容易上手操作。
舒适的工作场所和健全的工作设备是企业给员工提供的最基础的硬件环境,
没有一个舒适的工作场所,员工便无法专心开展工作,
没有健全的工作设备,员工的工作效率必然低下,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受到束缚。
我们不要求你像那些知名企业一样花费巨资全面改善企业办公环境,
但花少部分钱购买相应的办公设备、对工作场所进行装修、隔音或绿化还是能做到的。
另外,给员工买些点心、咖啡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能否用有限的资源创造一个温馨、洁净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关键在于你是否意识到了企业环境对工作效率提升的重要性。
(3)
二、建立和维护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人际关系
实际上,在欧美一些国家建立平等互利的人际关系相对容易些,而在中国的组织内建立就很难。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出在了文化基因上了。
在西方的职场上,人们特别强调彼此的平等,
无论是平级间还是层级间通常使用的是“成人自我状态(A)——成人自我状态(A)”的互动模式;
与西方的“文化脚本”截然不同是,
在中国,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特别讲究尊卑和亲疏,
职场上,人们强调的却是辈份和层级,人际间通常使用“父母自我状态(P)——儿童自我状态(C)”这种交往模式。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管理者通常这样认为:我是领导,你是员工,你得听我的;
我是年长者,我比你年纪大,你就该尊重我……就不足为怪了。
这种人际互动模式的弊端在于不利于员工的成长。
因为“父母”都替“孩子”考虑好了,你按照我说的做就行了。
这种不主动思考下的被动执行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效率的低下,
更要命的是企业命运掌握在“能人”手里,一旦“能人”离开,企业损失巨大。
这样的例子很多,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诸葛亮,
思考的事,他一个人做了,其他人只管无条件的执行就行了。
可是,当他累死后,蜀国竟无一个会“思考”之人,
有一个姜维还被他给设计害死了,
从这一角度来看,蜀国之所以灭亡,与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为了不重蹈蜀国之覆辙,我建议企业不妨按照下边的方法来操作,双管齐下,定能收到效果:
(4)
在人际关系上,层级之间可以遵循父母自我状态(P)——儿童自我状态(C)的交往互动模式。
尊卑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要继承和发扬,这没什么不好。
只需要管理者减少负能量的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CP)出现,多体现正能量的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CP),同时适量增加正能量的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NP)就可以了,
这不难做到。
你做到了,员工自然会感觉到由负面控制到正面支持和尊重的转变。
在亲疏方面,管理者要保持公理心。
俗语不是讲吗:“出公理,则远者自亲;行私为,则近者相怨。”
意思是说,办事情出于公心,就是疏远的人也会亲近你,出于私心,即使亲近的人也会相互埋怨。
为此,企业要倡导“公平、公正和透明”的人文管理文化,
而管理者在工作中要以公理心待人,这样更容易得到下属的尊敬。
千万不要近亲疏远,更不能以权压人,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
而在工作关系上,层级之间不妨按照成人自我状态(A)——成人自我状态(A)的模式来互动。
这是一种平等、高效的工作关系。
在做事方面,管理者强调人人平等,
要将下属看成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成人”来适度放权,强化员工主动思考,勇挑重担。
久久而之,员工的“成人自我状态”就会得到锻炼和加强。
下属的成长担当由意味着管理者的身心轻松。
当然,这得要求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人品赢人心,以才华服众人。
(未完待续)
本文出自《拐点沟通》一书,作者孙安达,转载此文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孙安达,一名倡导职场心学的培训师,潜心研究TA理论和阳明心学的应用之道,以提升个人职责素养和促进职场生态健康为己任。欢迎企业或机构预订孙安达老师2017年版权课程,联系孙老师请加他的微信号:andasun318。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