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

《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来源:

油画是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17世纪随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20世纪初作为科学的文化形态得到发展。被置入中国文化和政治空间中的油画, 无疑受到两者的影响。可以说, 人们对油画的改造, 从它移植到我国时就己经开始。画家在表现时采用着不同的中西融合手法, 使作品在视觉上符合本民族的审美习惯。

回望一个世纪以来的美术时空, 中国油画具有写意性并非是一个罕见的提法, 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重要现象。可以说, 它贯穿了20世纪中国油画发展的大半部分历史。50年以后油画中写意性得到了迅速发展, 涌现出不少实践者; 在理论方面, 不少艺术家、理论家对其进行了探讨。随着对油画技法的逐渐掌握和对油画史的了解, 以及自身成长而逐步对精神意识形态的认知, 我慢慢追寻在这一绘画语言之中, 如何融入自己的思想, 因此我开始了对写意性的探索, 自己在实践中也尝试融入写意性。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油画具有写意性是西方油画语系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表达方式。这种独立的艺术表达方式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技法性转向精神性的转化过程。从表象上看, 这种表达方式强调油画语言的特质, 并借鉴中国书法、绘画中的用笔、用墨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具有东方韵味的图式; 从本质上看, 随着中国地位的上升, 对弘扬本民族文化的不断加强, 中国的油画家们对传统文化认知加深, 由此更多地转向对主观精神的表达。写意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 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与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今天我们在中华文化中不断反思, 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老庄学说等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次影响, 是我们在探讨油画的写意性时务必要直面和深思的基本事实, 同时中国的写意精神也面临着现代转型与发展。在中华文化领域

的现代化进程中, “写意”通常作为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遗产, 受到国人及绘画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在当代艺术表现手法与媒介大量泛滥的年代里, 油画的写意性一直在时代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如何更好地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重要议题。

(三)研究现状:

中国的油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 经历了历史的沧桑起伏, 它已经成为了中国绘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和精神意境。虽然中国油画写意性的提法很早就有了, 可是一直是处于一种较为表层的技法性层面上, 对其进行的研究也主要是停留在写意性的发展历史方面, 或是侧重点都是从某一单项进行探索, 而从一个整体深入研究的著作相对较少。对写意性进行研究的著作有戴士和的《写意油画教学》, 也仅是定义为高等学校教材, 在他的艺术理念里, 性灵的鲜活和自由远比一个简单的概念重要得多。汪裕雄著《意象探源》主要探索了意象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论文如薛行彪《油画写意性探讨》、李1_}士锋《浅谈写意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侯的《写意油画与道庄美学》从美学角度、中国文化、中国画论及道庄美学进行分析。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谈了油画写意性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从20世纪早期的形成阶段, 到当代中国油画写意性的多元化发展阶段来看, 中国油画家一力一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 另一方面也对本土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对中国油画中写意性的讨论是本文重点。西方油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 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就现在大多数的学者都一致认为, 儒、道、佛三家对艺术活动的影响最为深远。在以苏轼为主的文人画的美学思想及绘画精神的影响下, 许多画家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都在写意思想的程式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使得很多油画家习惯在传承和变迁中领悟时代艺术的真谛。很多画家虽然留学于西方或

者接受过现代派的熏陶, 但是并没有完全按照西方人的审美习惯和逻辑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他们思想上更多的还是按照中国人思维模式和审美标准,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因传统思想中的儒家、道家、佛家的精神指向。中国油画家中具有写意性的如林风眠、吴冠中、苏天赐、洪凌等, 本文对他们作品的构图、色彩、造型及其审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2.研究的方法

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与著作, 运用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总结其中的理论依据, 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国内的油画家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 并将多方面的资料融会贯通。收集有关国内外有关方面书籍, 进行纵向、横向的梳理思考, 了解西方表现主义油画以及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油画写意性的影响。专家访谈法:对相关专业的导师及相关专家进行访谈, 并且我所申请的科研项目是广西元素在油画中的运用, 我将根据我的研究进行实际创作。

《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来源:

油画是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17世纪随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20世纪初作为科学的文化形态得到发展。被置入中国文化和政治空间中的油画, 无疑受到两者的影响。可以说, 人们对油画的改造, 从它移植到我国时就己经开始。画家在表现时采用着不同的中西融合手法, 使作品在视觉上符合本民族的审美习惯。

回望一个世纪以来的美术时空, 中国油画具有写意性并非是一个罕见的提法, 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重要现象。可以说, 它贯穿了20世纪中国油画发展的大半部分历史。50年以后油画中写意性得到了迅速发展, 涌现出不少实践者; 在理论方面, 不少艺术家、理论家对其进行了探讨。随着对油画技法的逐渐掌握和对油画史的了解, 以及自身成长而逐步对精神意识形态的认知, 我慢慢追寻在这一绘画语言之中, 如何融入自己的思想, 因此我开始了对写意性的探索, 自己在实践中也尝试融入写意性。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油画具有写意性是西方油画语系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表达方式。这种独立的艺术表达方式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技法性转向精神性的转化过程。从表象上看, 这种表达方式强调油画语言的特质, 并借鉴中国书法、绘画中的用笔、用墨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具有东方韵味的图式; 从本质上看, 随着中国地位的上升, 对弘扬本民族文化的不断加强, 中国的油画家们对传统文化认知加深, 由此更多地转向对主观精神的表达。写意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 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与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今天我们在中华文化中不断反思, 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老庄学说等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次影响, 是我们在探讨油画的写意性时务必要直面和深思的基本事实, 同时中国的写意精神也面临着现代转型与发展。在中华文化领域

的现代化进程中, “写意”通常作为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遗产, 受到国人及绘画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在当代艺术表现手法与媒介大量泛滥的年代里, 油画的写意性一直在时代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如何更好地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重要议题。

(三)研究现状:

中国的油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 经历了历史的沧桑起伏, 它已经成为了中国绘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和精神意境。虽然中国油画写意性的提法很早就有了, 可是一直是处于一种较为表层的技法性层面上, 对其进行的研究也主要是停留在写意性的发展历史方面, 或是侧重点都是从某一单项进行探索, 而从一个整体深入研究的著作相对较少。对写意性进行研究的著作有戴士和的《写意油画教学》, 也仅是定义为高等学校教材, 在他的艺术理念里, 性灵的鲜活和自由远比一个简单的概念重要得多。汪裕雄著《意象探源》主要探索了意象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论文如薛行彪《油画写意性探讨》、李1_}士锋《浅谈写意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侯的《写意油画与道庄美学》从美学角度、中国文化、中国画论及道庄美学进行分析。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谈了油画写意性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从20世纪早期的形成阶段, 到当代中国油画写意性的多元化发展阶段来看, 中国油画家一力一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 另一方面也对本土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对中国油画中写意性的讨论是本文重点。西方油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 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就现在大多数的学者都一致认为, 儒、道、佛三家对艺术活动的影响最为深远。在以苏轼为主的文人画的美学思想及绘画精神的影响下, 许多画家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都在写意思想的程式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使得很多油画家习惯在传承和变迁中领悟时代艺术的真谛。很多画家虽然留学于西方或

者接受过现代派的熏陶, 但是并没有完全按照西方人的审美习惯和逻辑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他们思想上更多的还是按照中国人思维模式和审美标准,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因传统思想中的儒家、道家、佛家的精神指向。中国油画家中具有写意性的如林风眠、吴冠中、苏天赐、洪凌等, 本文对他们作品的构图、色彩、造型及其审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2.研究的方法

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与著作, 运用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总结其中的理论依据, 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国内的油画家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 并将多方面的资料融会贯通。收集有关国内外有关方面书籍, 进行纵向、横向的梳理思考, 了解西方表现主义油画以及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油画写意性的影响。专家访谈法:对相关专业的导师及相关专家进行访谈, 并且我所申请的科研项目是广西元素在油画中的运用, 我将根据我的研究进行实际创作。


相关内容

  • 中国油画的写意情结与当代发展
  • 美术研究 ART RESEARCH 72 2009/2 中国油画的写意情结与当代发展 袁文彬 内容提要:本文对中国传统写意文化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对中国油画的写意情结与当代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把多样性多层面的当代中国写意油画探索分为三大类型:写生写意.意象写意.后写意.并结合当代油画家的 ...

  • 美术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 2012美术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美术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中等学校从事美术教学和美术教育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基本规格要求 本 ...

  • 沉重的历史沧桑感--郭北平油画
  • 郭北平是当代中国油画家中深得西方油画内在精髓的艺术家之一,他以极具写意精神的油画接近了东方美学的理想,并使我们在欣赏他油画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亲切从容的心境.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谱系中,郭北平作为重要的一员,为中国当代本土油画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地基.他的油画艺术既是写实的,又具有深度的抽象表现性: ...

  • 343-惠州学院
  • 惠州学 院 美学术专业 本人科培才方案养 ( 用于适207级0) 惠学州院教 处务制编艺术教系育二OO七年五 月 一部分 第美术学 (师范专业)简 介 培养目标 本培养能够专应21世纪基础教适发育需展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和践能力的德.智,体..等方面美面发展的中全等校美术学业教专及师应社适需会要各类 ...

  • 覃日群写意人物国画作品欣赏
  • 写意画大多是以水墨为表现手法,写意人物画有着独特的特性.首先人是富有思想的,有血有肉的实体,所以在绘画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人的造型美,还要抓住人的思想.神情以及人的内心世界,才能够描绘出人最真实的一面.而覃日群的写意人物画能够抓住人的外表和内心,堪称国之魁宝. 写意人物国画中还分为大写意人物国画和小 ...

  • 当代绘画作品
  • 2011-10-20 12:24:06|  分类:古玩字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当代绘画作品 古今中外字画走廊 探索发现集锦 这里会是你的最爱 精品屋 历代书法作品欣赏 近现代绘画作品 明清绘画作品 宋元(辽金)绘画作品 隋唐(五代)绘画作品 魏晋南北朝绘画作品 秦汉(先秦)绘画作品 名画与 ...

  • 浅谈中国油画风景的发展概况
  • 摘 要:在中国油画发展的历程中,中国油画家经过多种创作实践和传统理论探索,将"写意"融入油画创作中是许多画家挥之不去的情节.写意油画所注重表达的是人的本质和价值,注重信仰与尊严,并且强调艺术的情感化.在中国的历史背景下,画家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从而形成自己的美学特色. 中国 ...

  • 座谈会发言顺序
  • 尹舒拉:谢谢大家光临.刚才开幕式的场面非常感人,为一位一辈子默默耕耘.甘于清贫的老先生,有这么一个热烈的场面我非常感动.杨建新厅长在开幕式上说,昨天吕祖善省长专门看望了王德惠先生和预展.对此我的解读是:通过看望王德惠先生这么一个举措,表示浙江省委和政府对老一辈艺术家的关怀. 这些作品中看到的是一个大 ...

  •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意境之美 2. 中国画人物画的笔墨之韵 3. 八大山人笔墨研究及对现代花鸟创作的影响 4. 浅谈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美术的运用 5. 论意境美在苏轼绘画中的表现与研究 6. 石涛"一画论"的精神内涵 7. 浅谈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