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泛滥回收困难 白色革命成了白色污染

2013年05月29日 08:58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焦红艳

分享到:更多

16人参与6条评论

由于超薄地膜的泛滥,地膜回收困难,随着使用时间和用量的增长,滞留在土地里地膜越来越多。白色革命慢慢成了白色污染

法治周末记者 焦红艳

河北农民张宝春家的春白菜已经可以上市交易了,“五一”后种的花生也长出来一大截了。栽种这两种作物,张宝春都用了地膜。用地膜,保湿保温,出苗好,作物还可以提前十天左右就成熟,上市交易可以卖个好价钱。

1979年,我国以蔬菜为主进行地膜覆盖技术实验研究,获得成功,1982年便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中国工商大学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教授许志国告诉记者:“地膜是继种子、农药之后我国农业耕作史上又一场革命,其对作物增产增收、反季节种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地膜的使用很快就由实验阶段过渡到了自觉使用。”

但是,由于超薄地膜的泛滥,地膜回收困难,随着使用时间和用量的增长,滞留在土地里的地膜越来越多。“白色革命慢慢成了白色污染。”许志国说。

放眼过去,一片白茫茫

张宝春家一共有10亩地,每亩用8斤左右的地膜,每斤地膜的价格是五元到六元。

地膜非常薄,稍微用点力就会破。“包装上标的是双零八(0.008mm),其实也就是双零四双零五那么厚。”张宝春说。

“我们这里卖的只有这一种规格。有厚的也没人买,厚了就贵了。”张宝春说。

张宝春在播种之前先在地里散上除草剂,然后再附上膜。

“用了膜的种子就是比不用的长得水灵长得好。”张宝春说。

据统计,仅2010年一年全国农业塑料地膜年销售量就已经达到118.4万吨,覆盖面积达3.5亿亩。而且越是干旱少雨的地区,比如西北地区,用地膜的现象就越普遍。据农业部门的统计,2012年仅甘肃一省,各类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达2200万亩,地膜使用总量达13万吨。

超薄的地膜,经历了风吹日晒很容易老化。拿种花生来说吧,收花生的时候,老化的地膜甚至能够碎到指甲盖那么大。“开春整地时,用耙子倒一倒,能把一些稍大的清理出来。”张宝春说。

随着地膜使用的推广,地膜的危害也逐渐显现。地膜的成分是聚乙烯,埋在地里100年都不会腐烂。播种时,种子点在地膜上有些无法扎根,作物的出苗成活率受到影响,本来是粮食增产法宝的地膜由于治理难题已经开始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

“捡得再仔细,至少也有20%的地膜留在了地里。”张宝春很无奈。

清理出来的地膜被堆在地头,风一刮,田边的杂草上甚至是树上挂满了白色塑料薄膜。也有人会将清理出来的地膜直接烧掉,难闻的气味混着黑烟飘得到处都是。

而在地广人稀的黑龙江地区,很多农民干脆直接用机器将地膜打碎混合在土壤里。

“用完的地膜没人愿意要,去卖废品还得洗干净,几分钱一斤还不够工钱。”张宝春认为,地膜堆积如山是因为地膜太难收集,回收的价格又低导致,“如果国家能鼓励10斤旧膜换1斤新的,我们就愿意去换了。如果能提高回收的价格,不用我们自己动手也有人专门来收了。”

治理该从鼓励回收开始

1979年,在日本人石本正一的指导下,我国开始以蔬菜为主进行地膜覆盖技术实验研究,获得成功。198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粮、棉、油、烟、糖、瓜、果、药、茶、麻等广泛的栽培领域,遍布全国30个省、市、区。总面积超过日本居世界之首。1984至1993年的10年间,应用该项技术新增产值576.28亿元、新增纯效益488.15亿元。

地膜覆盖技术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1年至1998年总计推广面积达8.5亿亩以上。地膜使用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石油化工、轻工塑料、农业机械、供销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出台了地膜使用标准,规定地膜使用“国标”为0.008mm,但是允许有0.003mm的误差,正是有了这样的规定,0.005mm厚度的地膜在各地非常普遍。

20年前的这个标准,明显落后而且也没有得到很好执行。

“这个标准不是强制性的,只是推广性的。”许志国教授认为,标准几乎无人监督也是超薄地膜得以横行市场的一个原因。

“尽管地膜污染还不会影响到粮食安全,但是土壤里地膜成分的增加,会阻断土壤水系、肥料的正常输送,而且也会影响作物扎根,另外地表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我国也生产可降解地膜,但是由于价格高,一直无法在国内畅销。一家生产可降解地膜的厂家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表示: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许教授认为,地膜技术在粮食增产增收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危害性的日益显现的今天,政策体系的支持显得非常紧迫而且必要。“惟有政策体系的支持才能制止超薄地膜的使用和废旧地膜污染问题。”

许志国教授曾经在新疆做过地膜使用试点。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地膜厚度达到0.01mm以上,且在作物二遍水之后而不是等到作物成熟就揭掉地膜,地膜老化程度减轻,完全可以完全回收。

“农民很在意成本核算,国家应该出台政策鼓励以旧换新,鼓励农民将地膜清理出来,采用卖掉而不是烧掉的办法处理。”

另外,许教授也认为国家可以给企业出台标准,不允许企业生产超薄地膜并加以监督。“也可以鼓励企业回收,回收后的地膜可以加工成聚乙烯块,用于其他产品的生产,比如公园的塑料围栏。鼓励的方式可以参照一些其他国家的做法,比如生产的其他产品可以免税等等。”

一位黑龙江的受访农民表示,由于费时、费力,即便是使用了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农民也不愿清理地里的残膜。新疆尉犁县农业局局长李忠曾对媒体坦言,缺乏实用、有效的残膜回收机械,已成为治理工作进一步推进的主要障碍之一。

[责任编辑:changli] 标签:地膜覆盖 残膜 可降解地膜

分享到:更多

16人参与 6条评论

打印转发

更多>>农业

名次名称最新涨幅

1中农资源10.231.09%

2*ST大地15.960.69%

3顺鑫农业14.130.43%

4万向德农13.49-0.37%

5敦煌种业7.19-1.37%

名次名称最新跌幅

1新农开发6.19-2.37%

2海南橡胶5.60-2.10%

3新赛

2013年05月29日 08:58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焦红艳

分享到:更多

16人参与6条评论

由于超薄地膜的泛滥,地膜回收困难,随着使用时间和用量的增长,滞留在土地里地膜越来越多。白色革命慢慢成了白色污染

法治周末记者 焦红艳

河北农民张宝春家的春白菜已经可以上市交易了,“五一”后种的花生也长出来一大截了。栽种这两种作物,张宝春都用了地膜。用地膜,保湿保温,出苗好,作物还可以提前十天左右就成熟,上市交易可以卖个好价钱。

1979年,我国以蔬菜为主进行地膜覆盖技术实验研究,获得成功,1982年便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中国工商大学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教授许志国告诉记者:“地膜是继种子、农药之后我国农业耕作史上又一场革命,其对作物增产增收、反季节种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地膜的使用很快就由实验阶段过渡到了自觉使用。”

但是,由于超薄地膜的泛滥,地膜回收困难,随着使用时间和用量的增长,滞留在土地里的地膜越来越多。“白色革命慢慢成了白色污染。”许志国说。

放眼过去,一片白茫茫

张宝春家一共有10亩地,每亩用8斤左右的地膜,每斤地膜的价格是五元到六元。

地膜非常薄,稍微用点力就会破。“包装上标的是双零八(0.008mm),其实也就是双零四双零五那么厚。”张宝春说。

“我们这里卖的只有这一种规格。有厚的也没人买,厚了就贵了。”张宝春说。

张宝春在播种之前先在地里散上除草剂,然后再附上膜。

“用了膜的种子就是比不用的长得水灵长得好。”张宝春说。

据统计,仅2010年一年全国农业塑料地膜年销售量就已经达到118.4万吨,覆盖面积达3.5亿亩。而且越是干旱少雨的地区,比如西北地区,用地膜的现象就越普遍。据农业部门的统计,2012年仅甘肃一省,各类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达2200万亩,地膜使用总量达13万吨。

超薄的地膜,经历了风吹日晒很容易老化。拿种花生来说吧,收花生的时候,老化的地膜甚至能够碎到指甲盖那么大。“开春整地时,用耙子倒一倒,能把一些稍大的清理出来。”张宝春说。

随着地膜使用的推广,地膜的危害也逐渐显现。地膜的成分是聚乙烯,埋在地里100年都不会腐烂。播种时,种子点在地膜上有些无法扎根,作物的出苗成活率受到影响,本来是粮食增产法宝的地膜由于治理难题已经开始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

“捡得再仔细,至少也有20%的地膜留在了地里。”张宝春很无奈。

清理出来的地膜被堆在地头,风一刮,田边的杂草上甚至是树上挂满了白色塑料薄膜。也有人会将清理出来的地膜直接烧掉,难闻的气味混着黑烟飘得到处都是。

而在地广人稀的黑龙江地区,很多农民干脆直接用机器将地膜打碎混合在土壤里。

“用完的地膜没人愿意要,去卖废品还得洗干净,几分钱一斤还不够工钱。”张宝春认为,地膜堆积如山是因为地膜太难收集,回收的价格又低导致,“如果国家能鼓励10斤旧膜换1斤新的,我们就愿意去换了。如果能提高回收的价格,不用我们自己动手也有人专门来收了。”

治理该从鼓励回收开始

1979年,在日本人石本正一的指导下,我国开始以蔬菜为主进行地膜覆盖技术实验研究,获得成功。198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粮、棉、油、烟、糖、瓜、果、药、茶、麻等广泛的栽培领域,遍布全国30个省、市、区。总面积超过日本居世界之首。1984至1993年的10年间,应用该项技术新增产值576.28亿元、新增纯效益488.15亿元。

地膜覆盖技术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1年至1998年总计推广面积达8.5亿亩以上。地膜使用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石油化工、轻工塑料、农业机械、供销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出台了地膜使用标准,规定地膜使用“国标”为0.008mm,但是允许有0.003mm的误差,正是有了这样的规定,0.005mm厚度的地膜在各地非常普遍。

20年前的这个标准,明显落后而且也没有得到很好执行。

“这个标准不是强制性的,只是推广性的。”许志国教授认为,标准几乎无人监督也是超薄地膜得以横行市场的一个原因。

“尽管地膜污染还不会影响到粮食安全,但是土壤里地膜成分的增加,会阻断土壤水系、肥料的正常输送,而且也会影响作物扎根,另外地表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我国也生产可降解地膜,但是由于价格高,一直无法在国内畅销。一家生产可降解地膜的厂家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表示: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许教授认为,地膜技术在粮食增产增收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危害性的日益显现的今天,政策体系的支持显得非常紧迫而且必要。“惟有政策体系的支持才能制止超薄地膜的使用和废旧地膜污染问题。”

许志国教授曾经在新疆做过地膜使用试点。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地膜厚度达到0.01mm以上,且在作物二遍水之后而不是等到作物成熟就揭掉地膜,地膜老化程度减轻,完全可以完全回收。

“农民很在意成本核算,国家应该出台政策鼓励以旧换新,鼓励农民将地膜清理出来,采用卖掉而不是烧掉的办法处理。”

另外,许教授也认为国家可以给企业出台标准,不允许企业生产超薄地膜并加以监督。“也可以鼓励企业回收,回收后的地膜可以加工成聚乙烯块,用于其他产品的生产,比如公园的塑料围栏。鼓励的方式可以参照一些其他国家的做法,比如生产的其他产品可以免税等等。”

一位黑龙江的受访农民表示,由于费时、费力,即便是使用了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农民也不愿清理地里的残膜。新疆尉犁县农业局局长李忠曾对媒体坦言,缺乏实用、有效的残膜回收机械,已成为治理工作进一步推进的主要障碍之一。

[责任编辑:changli] 标签:地膜覆盖 残膜 可降解地膜

分享到:更多

16人参与 6条评论

打印转发

更多>>农业

名次名称最新涨幅

1中农资源10.231.09%

2*ST大地15.960.69%

3顺鑫农业14.130.43%

4万向德农13.49-0.37%

5敦煌种业7.19-1.37%

名次名称最新跌幅

1新农开发6.19-2.37%

2海南橡胶5.60-2.10%

3新赛


相关内容

  • 农田里的白色污染
  •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 :农田里的地膜,人们已经司空见惯.地膜是一种塑料薄膜,铺上它,可以增温.保湿.保土.保肥.防虫等等.尤其是对那些干旱贫瘠的土地,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每年差不多要用100万吨以上,覆盖面积超过两亿亩.但是,很多人也许想不到 ...

  • 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 专利
  • 可降解地膜技术落户温州 三个月内可批量生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31日08:37  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讯 将液体喷施在土壤表面,即可形成一层具有保湿.保温等作用的地膜:两三个月后,地膜又逐渐降解成有机肥,既不会形成白色污染,又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这项神奇的高 ...

  • 残膜污染治理的措施
  • 第14卷 第3期1998年9月农业工程学报 T ran sacti on s of the CSA E V o l . 14 N o. 3Sep t . 1998 残膜污染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王 频① (新疆农业大学) 3 摘 要 在分析残膜污染危害的基础上, 从地膜生产和使用.残膜回收及再生利用等方 ...

  • 关于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关于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人们大多有这样的经历: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农贸市场,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过,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 我们进行了 ...

  • 家乡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 [前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 ...

  • 垃圾污染调查报告
  • "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通过对白色污染的调查,加强我们的环保意识 调查地点:江夏区纸坊镇 人们多有这样的经历: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你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去农 ...

  • 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
  • 调查课题:通过对白色污染的调查,加强我们的环保意识 调查地点:江夏区纸坊镇 调查时间:2011年元月12日-2月8日 寒假 人们多有这样的经历: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你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 ...

  • 高中社会实践活动
  • 1.我们在方池路上,姜怡婷家门前的一个垃圾箱口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勤俭南路的一家小快 ...

  • 2.2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 2.2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指出城市垃圾的产生及其特点. 2. 描述城市垃圾产生的环境. [重点难点] 1. 城市垃圾的三大特点. 2. 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知识链接] 一.城市垃圾的特点 1.固体废弃物(垃圾) 的概念:是指在①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