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教学案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教学案

重庆市垫江县实验中学 黄勇

○教学韬略

※课堂结构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苏联成立的时间和全称;苏联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严重弊端。

2.能力培养目标:一是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和讲述典型历史图片、阅读历史材料,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二是引导比较和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掌握历史事件比较、概括的基本方法;三是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苏联建设成就的资料,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意识;四是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其阐述自己观点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苏俄(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和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形成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实际情况制定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较短时期内取得巨大成就的了解,形成社会主义制度有较大的优越性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等特点,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其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本课重点是新经济政策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三年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其特点是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有益的探索。经过斯大林执政前期,尤其是从1928年开始实施的五年计划,到1937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不仅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而且其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本课难点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和如何理解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要注意利用课本提供的图片、文字以及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分析苏俄面临的经济危机和余粮收集制激化的社会矛盾,从而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必要的。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治体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险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文化条件相对落后的形势下形成的,这个体制在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经济上搞单一的计划经济,有着明显的弊端,也是严重阻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源。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相关图片和文字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提供与本课有关的图文资料和发言稿。

[教学设计]

一、第一目“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这一目内容包括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原因)、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这一目的教学应该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让学生在更形象的学习中加深认识。

1.关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原因)。

⑴要求学生阅读本目小字部分,总结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夕苏俄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农民暴动的出现,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主要历史背景或原因。

⑵引导学生观看图片《俄国人在等待面包》(投影演示),并作适当描述,加深学生对

苏俄在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经济形势的认识。图片记载了1920年冬,在雪地上等待发放救济面包的人群,反映了1920年至1921年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重的经济困难与危机。

⑶在讲解中,教师可补充下列材料:

经过四年的帝国主义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920年,苏俄农业总产量只及战前的2/3,而工业只占1/7,等于彼得一世时期的水平;火车行驶很慢,又无规则;燃料紧张,街头漆黑,很多人家里无法取暖;最必需的日用品如面包、食用油、肉类、衣服等,都很缺乏;伤寒等疫病流行。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本来是要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情况既已如此,首要任务当然是恢复和发展经济。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新的情况。不能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国内战争中保证了苏维埃政权的胜利,但是它有局限性。因为余粮收集制没有定额,生产越多,上缴的就越多;而且,在收集余粮时,往往不仅拿走了余粮,连基本口粮也拿走一部分,农民当然不满。再者,国家按固定价格付给粮食交售者的是贬了值的货币,交换是不等价的,实际上是农民给国家的贷款。因此,随着国内外战争的结束,这种政策必然会引起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⑷模仿情景,让学生扮演记者和群众,完成现场新闻采访“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合时宜”。

2.关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⑴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在列宁的提议下,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⑵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比较复杂,鉴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扼要作了介绍。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农业、工业、商业流通等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诱导学生思考课本辅栏问题“‘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什么不同?”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教师适时投影下表:

3.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⑴根据教材叙述,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是直接作用,主要在于恢复了国民经济,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工农群众的欢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至1925年,农业总产量已达到战前总产量的87%,工业总产量相当于战前总产量的75%。二是创新意义。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结合,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⑵对于第二点意义,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内容,与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一比较,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必须符合本国国情的思想认识。

4.关于“苏联”的成立。

⑴教师简介苏联成立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立时间(1922年12月)、原则(自愿平等)、存在时间(1922—1991年)、最初加入的四个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内容,强调学生记住苏联的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⑵投影或展示教材地图《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示意图》,让学生了解苏联的空间位置,特别是最初的四个共和国的具体位置。

⑶告诉学生注意区分沙俄、苏俄、苏联这三个不同的历史概念,准确辨别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⑷利用谐音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苏联最初加入的四个共和国,即“屋(乌克兰)外(外高加索)有两只鹅(俄罗斯、白俄罗斯)”。

⑸理解苏联成立的意义。苏联的成立,有利于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第二目“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关于列宁逝世。

⑴指出列宁逝世的时间(1924年1月),结合图片《莫斯科红场上的群众集会》,介绍苏联人民悼念列宁逝世的情况。教师对此可略作补充:列宁的逝世是苏联人民和全世界劳动人民的重大损失。1月27日,在安葬列宁这个沉痛的日子里,莫斯科城祭火高烧,哀乐低回,礼炮齐鸣,万众含悲。各工厂的汽笛声和全国各地的汽笛声、火车头和轮船的汽笛声震动着苏联大地,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苏联人民一起停止工作五分钟,沉痛哀悼自己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⑵播放电影《列宁在十月》片断,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列宁的主要事迹——创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巩固苏维埃政权;制定新经济政策等。

⑶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播放一段录音:“一个确保国家迈入工业社会的体系的开拓者和维护者,一个濒临战争的国家的领袖”;“他接受的是还在使用木犁的俄罗斯, 而他留下的却是装备了原子武器的俄罗斯!”请问这个人是谁?(斯大林)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建设。

2.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此内容教材未涉及,教师可不讲也可略作介绍: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从一个输入机器装备的国家变为生产机器装备的国家。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又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此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⑵建设成就。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文字和图片,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 ①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起到1937年,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1928年至1932年实施一五计划,1933年至1937年实施二五计划),两个五年计划均提前完成。

②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学习此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上的图片,或学生自己找的图片,或教师提供的图片及表格,力图使学生的学习形象、直观、生动。在学习中,教师适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下列资料: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向学生强调指出,《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反映的是苏联农业集体化情景,而不是新经济政策的体现。《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反映的是苏联工业上的成就。并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表格数据,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932年“一五”计划的完成,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到70%,已经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且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工业的社会主义成分占了99%以上。“二五”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基本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

③综合国力大为提高。“一五”“二五”计划的提前完成,大大提高了苏联的综合国力,缩小了苏联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差距,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为以后在卫国战争中粉碎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奠定了物质基础。

3.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问题。

此内容教材涉及较少,教师可作适当补充:苏联在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时,忽略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使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过快过急,为满足工业化的需要,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过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

三、第三目“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

1.关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产生的时代背景。

这一内容理论性较强,教材主要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作了叙述,并指出其形成的必要性。教师在讲解中,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此作一些知识的延伸介绍:

⑴产生的国际因素。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苏联面临的国际形势非常险恶。此时,德国和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形成,苏联处于东西两线受敌的危险境地,而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实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希望祸水东引。在此形势下,斯大林认为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包围之中,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正等待时机进攻苏联,并积极破坏和削弱苏联的整体实力。为迅速提高国力,增强防御

力量,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领导层认为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可以迅速发展生产力。

⑵产生的国内因素。首先,俄国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主义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专制君主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十月革命推翻了这种封建专制政权,但是这种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它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因为社会制度转入了社会主义而自动消失,它还在继续影响进入了社会主义的人们。其次,俄国不仅具有专制主义历史传统,还是一个经济文化都非常落后的国家,小农经济占优势,十月革命前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十年后还占80%。20世纪20年代末期,工业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5%,是一个典型的落后的农业国。经济落后,必然带来文化落后,经济文化落后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再次,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苏联党内斗争接连不断,有时还显得十分激烈。列宁在世时,由于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且对不同意见者很少采取组织手段,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但在斯大林时期,往往通过组织力量争取多数,对持不同意见者动辄采用高压手段,甚至混淆敌我矛盾和内部矛盾。这种党内斗争,使许多党员被开除出党,不少人遭到逮捕、监禁和流放。

此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还与斯大林的个人因素有关。斯大林没有继承和发展列宁执政时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中有益的方面,允许个人崇拜,破坏民主集中制,破坏集体领导。

2.关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弊端)。

这部分内容教材用了比较长的篇幅作了阐述,教师可抓住“一个核心一个集中”(以国家为核心、高度集中)、“两个方面”(经济和政治),向学生进行讲解,或者让学生先阅读教材再讨论问题“苏联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以完成教学任务。下面对此内容作些补充,教师可灵活予以处理:

⑴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总体特点是,它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强调国家政治、经济利益至上,追求政治的高度集权、经济的高度集中,乃至文化的高度划一。

⑵苏联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①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②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高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质量和效益为代价,国家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景。③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手段,以达到高积累、多投资,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在落后状态。这不仅造成苏联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比例的失调,而且也成为以后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痼疾。同时由于对重工业的过量投入,也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⑶苏联经济政治体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①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这一体制忽视民主法制,偏离了列宁把文化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的轨道,仍将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②权力高度集中,最后形成个人独裁。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斯大林成为党和国家的化身,真理的代表,他的讲话成为人们工作、发言的唯一依据,判断事物对错的唯一标准。斯大林被奉为神明,当作偶像顶礼膜拜。其直接后果,导致斯大林独揽大权,实行家长制领导,重大决策由一个人决定,国家的法律轻易被领导人所否定,而党纪国法又制约不了领导人的错误决策,内务部成了凌驾于党和政府之上,只向斯大林个人负责的机关。

3.关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危害。

教材只强调指出,经济政治体制上的这些弊端,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教师可引用教材有限的文字及图片,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或教师收集的图文资料,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之风愈刮愈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以及观看图片

《宣传斯大林的海报》(此图可用投影仪显示),让学生对苏联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个人崇拜的危害有更形象的了解。教师还可作下列补充:

在1932年联共(布)“十七大”上,斯大林被冠之以“光荣的坚如磐石的列宁主义者”,“优秀的列宁主义者”,还有“光荣的、不屈的、伟大的领导人和战略家”等称谓。

在各种盛大的聚会上对斯大林表示尊敬的祝酒词、向他致意的话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同时还总是伴有暴风雨般的掌声。斯大林的肖像、雕塑像装饰着国家机关的办公室,而过节时则装饰在建筑物的正面。在节日游行时全国各城市的人们都举着斯大林像。

诗人写诗献给斯大林。哈萨克民间诗人江布尔作了长诗,其中说:“斯大林!春天的太阳——这是你!你瞧一下,犹如洒下温暖的阳光,田野上麦穗串串,鲜花盛开,心搏得更欢,血变得更热。”作曲家把歌颂斯大林的热情洋溢的长诗变成歌曲。其中一首有这样的词:“在苏维埃大地上,黑夜不会由黑暗来代替,太阳——斯大林在它上空照耀着。”

⑵开展全国性的“大清洗”运动。此内容教材未详细阐述,教师可作适当补充介绍:由于斯大林个人权力欲的极度膨胀,对政治斗争的迷信,以及巩固个人权力地位的需要,致使1935~1938年间,在苏联历史上发生了所谓“大清洗运动”(即肃反运动)。在这一运动中,一大批党、政、军优秀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被加以各种罪名,遭到残酷的镇压和迫害。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三年多的时间中,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这场运动给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文化建设,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4.关于对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即:一是说明了这一体制的创建有其必要性,实际上隐含了这一体制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二是指出这一体制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弊端。这应是对该体制的客观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可按照下列步骤完成学习任务:

⑴创建这一体制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关于“必要性”,引导学生回顾这一体制产生的国际国内因素,指出,这一体制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而国内经济、文化又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关于“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回顾前一目内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这一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使苏联在短短十年中,迅速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并使苏联开始成为一个军事强国,其对苏联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二战后苏联能够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的重要原因。

⑵这一体制的严重弊端。引导学生回顾这一体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特点或表现,并指出: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这一体制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⑶总结这一体制的教训。教师诱导学生回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并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①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②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③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④必须引入市场经济机制。

课堂总结: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经历了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出现于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产生于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两次转折均对苏联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课堂练习]

1.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

A. 由工农苏维埃政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B.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C. 有限度地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D. 依靠工农及其他劳动阶级,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

2.苏联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A. 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B. 发展重工业

C. 发展农业 D. 发展轻工业

3.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B. 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 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 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4.阅读下列材料: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苏联后来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请回答:

⑴材料中邓小平所说的苏联后来僵化了的模式是指什么?

⑵这一模式的政治特点是什么?导致了什么结果?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1.C 2.B 3.D

4.⑴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模式)。⑵其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这一特点导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我们应充分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建设,发挥人民监督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板书设计]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经济困难、政治危机

⑵根本原因——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⑴农业——粮食税

⑵工业——国家资本主义

⑶流通——市场经济

3.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⑴实践——消除危机,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⑵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苏联的成立(时间、原则、共和国)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列宁逝世

2.重大成就(两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

3.存在问题

三、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

1.体制产生的原因(国际、国内)

2.体制的特点(弊端)

⑴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⑵政治上:高度集权,党政不分,缺少监督

3.对体制的评价

[

※课堂艺术

在对比中思索 在探讨中升华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一课,着重阐述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即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由于中苏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曾经在许多方面照搬过苏联的模式,但又有所不同。所以,在本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以及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较法是师生共同学习和探究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能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对比探究性学习:

1.新经济政策是符合当时苏俄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从内容上看,这一政策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哪一政策有一定相似之处?

设计这一问题的意图是避免一般问题的简单化,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中苏两国同类历史知识的横向比较能力。在教学中,笔者并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采用“诱”、“思”、“找”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诱”即诱导,由浅入手,逐步深入。先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说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指出新经济政策具有注意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以及允许保留私有制经济成分等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入第二步“思”,即思考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来之后,哪一政策有着与新经济政策相似的特点。第三是“找”,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实行的政策中,找出最佳答案。通过这样的层层剥笋式的诱导来开启学生的思维宝库,学生是不难得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答案的。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经济政策时,也就会很自然地得出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的结论。

2.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实行过五年计划,请对两国五年计划(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中国一五计划)的成就作一比较?

设计这一问题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回顾中国相关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同类新知识的兴趣,并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理解同类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主要分两个步骤:一是让学生对此问题作浅层次对比,即将两国五年计划的成就分别予以分类(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列举,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以及回顾中国一五计划的有关情况,一般能够较快地给予回答;二是在第一步基础上,让学生从简单的识记上升到一

定的理论认识水平。这需要教师作一些初中学生能够接受的阐述,指出:中苏两国的五年计划建设都提前完成;都取得了重大成就;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都突出地表现于工业化建设方面,尤其是在重工业方面;但结果有所不同,苏联五年计划成就巨大,同西方国家的差距大为缩小,中国一五计划虽然取得了成就,但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这种理论上的升华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完全有必要的,因为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做一个社会人,即通过历史了解自己和世界,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材,而不是只是学会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人。

3.中苏两国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都走过不少弯路,请问这些弯路在两国有什么具体体现?结果有何不同?

这一问题设计的着眼点在于通过中苏两国社会主建设模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认识,从而解决本课学习中的难点。这一探究性学习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单独或几种方法同时进行,如谈话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等。但不管是哪种方法,都要做到切实有效,不能流于形式。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谈话法,即师生之间互动学习。在互动学习中,笔者将问题作了如下细分:

⑴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措施?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又通过什么措施?二者有何相同点?

⑵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经历了哪些重大曲折?有什么严重后果?

⑶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有着怎样的弊端?酿成了怎样的后果?

⑷中苏两国在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结局上有何差异?

经过上述细化,可将大问题化“小”,教师用这些“小”问题与学生对话交流学习,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这些“小”问题就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第⑴问,关于“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措施”,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及三大改造的史实,学生不难得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答案;关于“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措施”,提醒学生注意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两大任务是什么,而不能只关注五年计划,因此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措施是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引导学生直接从前二问归纳得出:都通过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来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第⑵、⑶问,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曲折和后果,注意引导学生联系1957年至1976年中国发生的有关史实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分析即可;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弊端和后果,可引导学生分析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病以及个人崇拜、大清洗运动等内容。第⑷问,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指出苏联并没有摆脱僵化模式的束缚而最终走向解体,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总之,根据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恰当地选择比较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既是教师“教”的需要,也是学生“学”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比较是一门艺术,教师对它付出的劳动越多,它所开出的智慧之花就越繁茂。

※课堂把脉

及时解答 指点迷津

在《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出其不意地提出一些超出教材内容之外的问题,对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准备,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下面这些问题是学生容易问到的,笔者在此作些解答,仅供参考。

1.如何认识和评价新经济政策?

⑴新经济政策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所决定的。⑵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商品生产,推进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⑶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列宁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⑷虽然新经济政策具有民族特点和某些特殊性,但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国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同规律,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国际意义,它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2.苏联成立的原因是什么?

苏联的建立,不是偶然的。首先,沙皇俄国原是一个民族大监狱。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民族平等的政策,主张民族自决。被压迫的各民族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国。在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个共和国联合起来,打退了敌人,各民族的友谊更加巩固。这就提供了建立苏联的可能性。其次,在国内战争结束、新经济政策得以实施的新形势下,建立苏联又是必要的。因为恢复、发展经济需要动员全国资源,需要各民族进一步联合。此外,巩固国防、全面发展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也都需要进一步联合。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1922年12月苏联成立。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当时为什么能够取得巨大成就?

⑴苏联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巩固,这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保障。⑵斯大林等领导人的正确决策和指挥。⑶斯大林的社会主义体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以建立美好幸福生活的远景为号召,激励着全体人民的建设热情,使人民群众劳动干劲高涨,技术人才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4.苏联一五、二五计划所取得的成就中,以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说明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种情形有点类似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化建设。我们可从以下两点分析:⑴苏联在当时处在资本主义遏制和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⑵从历史上看,俄国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必须完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必须尽快把苏联建设成一个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5.为什么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都会出现对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和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现象?

⑴中苏两国在历史上长期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封建的小生产经济和农民意识是两国产生个人崇拜的温床和根源。⑵毛泽东、斯大林最高领袖地位的牢固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以及两人威望的空前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在客观上促成了个人崇拜的盛行。⑶两人的个人偏好,也是个人崇拜产生的重要原因。 ○教学艺术

※教师风采

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弊端)及其危害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背景,即其产生的国内外因素。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学习这种体制的特点(弊端)及其严重危害。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的内容,概括一下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生:经济上是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否认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作用,片面发展重工业。政治上是党政不分,管理权力过于集中。

师:说得好!什么是单一的计划经济呢?你认为这种经济体制有着怎样的特点(弊端)

(学生议论)

生1: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完全排斥私有经济。 生2:国家对经济生活强力干预和控制,一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甚至是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都由管理部门说了算。

生3:在工业、商业、农业等领域,完全按照上级部门的指令进行,执行长官意志,丝毫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师:(对学生的回答逐一点评,并指出)一句话,实际上就是通过实施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达到经济上的高度集中。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为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往往只注重发展重工业,而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协调发展,必然使农业、轻工业发展不足,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我们国家也照搬过,也同样出现类似的问题。大家想一下,它究竟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呢?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总结发言)

生1:由于只重视发展重工业,致使苏联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影响人民生产积极性。

生2:过分强调产值产量,使许多产品质量极为粗糙,产品质量不过关,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生3:长期牺牲农业去一味发展工业,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过多,必然会打击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农民长期处于贫穷状态,从而使社会矛盾激化。„„

师:大家总结得都很好,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和后果。这里我想指出的是,这种体制对整个社会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首先是对农民利益的破坏,有这样一组数据,在全盘农业集体化前的1925~1927年,年均粮食产量为7527万吨,而一五期间降为7360万吨,二五期间再降为7290万吨。这说明,农业年产量的降低,农业集体化已经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其次,是对工人积极性的伤害。当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又反过来影响了苏联工业的表现:由于农业没有生产出足以支持工业经济的产品,于是工厂工人也被迫为一系列的五年计划付出代价。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1/3用作再生产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的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说道,‘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地工作。’”

师:中苏两国搞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谁能说说中国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作答)

生:在中国表现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三年经济的严重困难。

师:对!在苏联,也引发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饥荒。据学者保守估计,1932~1933年的因集体农庄运动而导致的苏联大饥荒,造成苏联死亡人数在3000万以上。请同学们看与此内容相关的一则材料和图片(投影仪显示):

据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披露,2004年11月24日至29日,乌克兰在首都基辅的“乌克兰之家”展示了保存完好的克格勃档案:在1932年至1933年,仅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乌克兰,就饿死了700万人至1000万人!每天饿死2.5万人。但是学者指出,当年的官方档案并不完善,实际上每天饿死3.2至3.3万人,总共饿死人数占乌克兰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

纪念乌克兰大饥荒受难者的十字架

师:看了这些材料和图片,你作何感想呢?请同学们议一议,谈一谈。(具体谈论情况从略,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师:接下来我们来研究学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部分内容。哪一位同学可以归纳一下这种体制的特点呢?

生:主要表现为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权力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个人独裁。 师:斯大林政治体制的这一特点(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这一体制片面强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它会直接产生两个后果:一是忽视民主和法制,偏离列宁把文化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的轨道,仍将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即政治斗争高于一切;二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下一级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任职终身,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终形成斯大林的个人独裁。

师:大家说说,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呢?

生1:斯大林迷信政治斗争,以此作为巩固自己权力和消除异己的手段,在全国开展了“大清洗运动”(即肃反运动)。

生2:在党的政治活动中,形成了对斯大林大搞个人崇拜的的不正之风,削弱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指出)是啊,不受监督的权力就像脱缰的野马,肆意践踏民主和法制,由此看来,“大清洗运动”的出现是斯大林大搞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在所谓的“大清洗运动”中,不仅思想敏锐的著名知识分子和一大批党、政、军优秀领导人被冠之以各种罪名加以“清洗”,甚至连普通干部和群众也不放过。据不完全统计,1935~1938年间,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这种非正常的扩大化的政治斗争造成了社会恐怖,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先例:一个政党将自己一半的成员逮捕,一个政权将自己多数的上层成员处决,一支军队的军官团在和平时期几乎被全部消灭,一个国家的公民看到门外有汽车停下就怀疑自己将被逮捕„„中国也曾经重演过类似于“大清洗运动”的惨剧,请大家回答是指哪一次运动?

生:十年“文化大革命”。

师: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大搞个人崇拜,形成个人独裁。斯大林迷信权力,迷信政治斗争,在这种严酷的政治环境中,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之风的盛行和斯大林的个人独裁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同学们可阅读教材的有关文字和图片加以了解。显然,斯大林被吹捧上了天,成了真理的化身。就连斯大林过去的反对者布哈林(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经济学家),也十分违心地称斯大林是“世界革命的元帅”。

师:这种反常现象在中国也发生过,那就是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曾几何时,对毛泽东的崇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毛泽东被称颂为:“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统帅伟大舵手”“人民大救星”“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雄”“全人类的伟大导师”“最红最红的红太阳”“5000年来最伟大的英雄”“开天辟地第一伟人”。还有那“文革”时的“红海洋”——到处是毛泽东画像塑像、毛泽东著作、《毛主席语录》、毛泽东像章,到处都有人唱忠字歌跳忠字舞,唱红歌演样板戏„„中苏那段荒唐的历史,真是不堪回首!我们理所当然应从

中吸取教训,避免悲剧的再度重演。

师:我们学习了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弊端)及危害。现在,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种体制的核心特征。

生:以国家为核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

师:对!打个形象的比喻,对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全方位控制,就好比把一个人的大脑、手脚全都予以捆绑或束缚,这个人还能正常思考和行动吗?个人的活动和创造力被扼杀了,整个社会就会丧失活力,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师生故事

平等对话 交流学习

生:老师,听您讲了新经济政策后,我还是不太明白。

师:哦?你能否说得更清楚一些?

生:您说新经济政策“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商品生产,这个理论性太强,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师:嗯,这对于你——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困难。不过,这没关系。让我们试着一起来攻克这道难关,好吗?

生:好!

师:其实我这里所说的新经济政策的“新”,是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所以,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两个政策的基本内容。

生:(认真浏览课本)老师,我把这两个政策的内容都看了两遍了,可还是觉得难以理解啊。

师:甭急,你再看一看。(稍顷)有没有看出二者之间的一点差别呢?哪怕一点点! 生:是有一些差别,可是我只看出内容上的一些差异,比如:在农业上,一个是收集农民余粮,一个是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上,一个是掌控大中小企业,一个是放开中小企业;商业上,一个是取消自由贸易,一个是允许商品通过市场自由交换。难道这些差异与您所说的新经济政策的“新”有必然联系吗?

师:当然有!你看这些差异,事实上都与商品经济、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扯上了联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这些问题上实行的政策,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收”。这一“收”,就收得太紧,即管得太死,当然谈不上什么商品经济、市场和货币流通了,因为这一切都因战争的需要而被取消了,而相反,在和平环境下的新经济政策完全不是这样„„

生:(打断老师的话,若有所悟)老师,听您这一说,我有些明白了。按照您的逻辑推理下去,新经济政策在商品经济、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方面实行的政策,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放”,重建商品经济和自由市场。

师:呵呵,很不错,但你是怎么知道老师的“心思”的啊?

生:老师,您在说“收”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放”,这两个字是对立的。

师:可你这只是侥幸猜对了我的“心思”啊。

生:不,老师!我忽然联想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我的父辈、祖辈经历过改革开放前后的那段历史,尤其是我的爷爷,他是一位农民,一辈子都与农业打交道,对农村的变化深有体会。过去,完交国家的公粮以后自己家里没有多少结余,日子过得很艰难。改革开放后,农民除了交纳固定的粮食税外,剩下的粮食可以自由买卖和支配,而现在,农业税也取消了,农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提高农业地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允许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无疑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师:××同学,你的联想的思路非常好,你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常会遇到自己的思维一时之间打不开的尴尬,此时运用联想思维可以帮助你走出思维认识的误区。

生:老师,谢谢您的指导和帮助!

师:呵呵,别客气,希望下一次能继续合作交流学习。

※教坛新语

90年前,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面对破败凋敝的城市和乡村,那一双双瘦弱的手,以及那一双双透露出多少对现实充满绝望和无奈的眼睛„„列宁毅然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了符合广大人民愿望的新经济政策。这使几乎濒临绝境的苏联由此获得了新生。此后,在斯大林的带领下,勤劳的苏联人民不顾国内外的严峻形势,披荆斩棘,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热火朝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五、二五计划在钢铁冶炼、机械制造、水力发电、汽车制造等方面所铸就的辉煌,不仅震惊了世界,更震惊了西方,让西方国家不得不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刮目相看,惊叹于苏联模式的巨大成功。然而,这个模式的先天不足,却也如病毒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侵蚀着它健康的躯体,个人崇拜、大清洗运动,接踵而至„„

90年后,当我们回望那段苏联曾经的历史,也许,它留下的不只是无尽的沧桑,一声长叹,还有我们深深的思索。

主要参考资料来源:

1.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

2.中学历史在线网

3.铁血网

4.川教社历史课程网

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6.周尚文 、叶宗书、王斯德《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教学案

重庆市垫江县实验中学 黄勇

○教学韬略

※课堂结构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苏联成立的时间和全称;苏联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严重弊端。

2.能力培养目标:一是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和讲述典型历史图片、阅读历史材料,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二是引导比较和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掌握历史事件比较、概括的基本方法;三是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苏联建设成就的资料,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意识;四是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其阐述自己观点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苏俄(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和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形成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实际情况制定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较短时期内取得巨大成就的了解,形成社会主义制度有较大的优越性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等特点,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其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本课重点是新经济政策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三年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其特点是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有益的探索。经过斯大林执政前期,尤其是从1928年开始实施的五年计划,到1937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不仅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而且其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本课难点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和如何理解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要注意利用课本提供的图片、文字以及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分析苏俄面临的经济危机和余粮收集制激化的社会矛盾,从而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必要的。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治体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险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文化条件相对落后的形势下形成的,这个体制在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经济上搞单一的计划经济,有着明显的弊端,也是严重阻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源。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相关图片和文字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提供与本课有关的图文资料和发言稿。

[教学设计]

一、第一目“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这一目内容包括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原因)、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这一目的教学应该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让学生在更形象的学习中加深认识。

1.关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原因)。

⑴要求学生阅读本目小字部分,总结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夕苏俄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农民暴动的出现,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主要历史背景或原因。

⑵引导学生观看图片《俄国人在等待面包》(投影演示),并作适当描述,加深学生对

苏俄在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经济形势的认识。图片记载了1920年冬,在雪地上等待发放救济面包的人群,反映了1920年至1921年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重的经济困难与危机。

⑶在讲解中,教师可补充下列材料:

经过四年的帝国主义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920年,苏俄农业总产量只及战前的2/3,而工业只占1/7,等于彼得一世时期的水平;火车行驶很慢,又无规则;燃料紧张,街头漆黑,很多人家里无法取暖;最必需的日用品如面包、食用油、肉类、衣服等,都很缺乏;伤寒等疫病流行。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本来是要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情况既已如此,首要任务当然是恢复和发展经济。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新的情况。不能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国内战争中保证了苏维埃政权的胜利,但是它有局限性。因为余粮收集制没有定额,生产越多,上缴的就越多;而且,在收集余粮时,往往不仅拿走了余粮,连基本口粮也拿走一部分,农民当然不满。再者,国家按固定价格付给粮食交售者的是贬了值的货币,交换是不等价的,实际上是农民给国家的贷款。因此,随着国内外战争的结束,这种政策必然会引起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⑷模仿情景,让学生扮演记者和群众,完成现场新闻采访“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合时宜”。

2.关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⑴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在列宁的提议下,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⑵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比较复杂,鉴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扼要作了介绍。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农业、工业、商业流通等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诱导学生思考课本辅栏问题“‘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什么不同?”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教师适时投影下表:

3.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⑴根据教材叙述,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是直接作用,主要在于恢复了国民经济,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工农群众的欢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至1925年,农业总产量已达到战前总产量的87%,工业总产量相当于战前总产量的75%。二是创新意义。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结合,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⑵对于第二点意义,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内容,与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一比较,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必须符合本国国情的思想认识。

4.关于“苏联”的成立。

⑴教师简介苏联成立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立时间(1922年12月)、原则(自愿平等)、存在时间(1922—1991年)、最初加入的四个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内容,强调学生记住苏联的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⑵投影或展示教材地图《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示意图》,让学生了解苏联的空间位置,特别是最初的四个共和国的具体位置。

⑶告诉学生注意区分沙俄、苏俄、苏联这三个不同的历史概念,准确辨别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⑷利用谐音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苏联最初加入的四个共和国,即“屋(乌克兰)外(外高加索)有两只鹅(俄罗斯、白俄罗斯)”。

⑸理解苏联成立的意义。苏联的成立,有利于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第二目“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关于列宁逝世。

⑴指出列宁逝世的时间(1924年1月),结合图片《莫斯科红场上的群众集会》,介绍苏联人民悼念列宁逝世的情况。教师对此可略作补充:列宁的逝世是苏联人民和全世界劳动人民的重大损失。1月27日,在安葬列宁这个沉痛的日子里,莫斯科城祭火高烧,哀乐低回,礼炮齐鸣,万众含悲。各工厂的汽笛声和全国各地的汽笛声、火车头和轮船的汽笛声震动着苏联大地,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苏联人民一起停止工作五分钟,沉痛哀悼自己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⑵播放电影《列宁在十月》片断,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列宁的主要事迹——创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巩固苏维埃政权;制定新经济政策等。

⑶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播放一段录音:“一个确保国家迈入工业社会的体系的开拓者和维护者,一个濒临战争的国家的领袖”;“他接受的是还在使用木犁的俄罗斯, 而他留下的却是装备了原子武器的俄罗斯!”请问这个人是谁?(斯大林)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建设。

2.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此内容教材未涉及,教师可不讲也可略作介绍: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从一个输入机器装备的国家变为生产机器装备的国家。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又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此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⑵建设成就。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文字和图片,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 ①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起到1937年,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1928年至1932年实施一五计划,1933年至1937年实施二五计划),两个五年计划均提前完成。

②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学习此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上的图片,或学生自己找的图片,或教师提供的图片及表格,力图使学生的学习形象、直观、生动。在学习中,教师适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下列资料: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向学生强调指出,《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反映的是苏联农业集体化情景,而不是新经济政策的体现。《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反映的是苏联工业上的成就。并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表格数据,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932年“一五”计划的完成,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到70%,已经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且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工业的社会主义成分占了99%以上。“二五”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基本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

③综合国力大为提高。“一五”“二五”计划的提前完成,大大提高了苏联的综合国力,缩小了苏联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差距,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为以后在卫国战争中粉碎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奠定了物质基础。

3.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问题。

此内容教材涉及较少,教师可作适当补充:苏联在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时,忽略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使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过快过急,为满足工业化的需要,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过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

三、第三目“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

1.关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产生的时代背景。

这一内容理论性较强,教材主要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作了叙述,并指出其形成的必要性。教师在讲解中,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此作一些知识的延伸介绍:

⑴产生的国际因素。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苏联面临的国际形势非常险恶。此时,德国和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形成,苏联处于东西两线受敌的危险境地,而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实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希望祸水东引。在此形势下,斯大林认为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包围之中,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正等待时机进攻苏联,并积极破坏和削弱苏联的整体实力。为迅速提高国力,增强防御

力量,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领导层认为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可以迅速发展生产力。

⑵产生的国内因素。首先,俄国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主义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专制君主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十月革命推翻了这种封建专制政权,但是这种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它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因为社会制度转入了社会主义而自动消失,它还在继续影响进入了社会主义的人们。其次,俄国不仅具有专制主义历史传统,还是一个经济文化都非常落后的国家,小农经济占优势,十月革命前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十年后还占80%。20世纪20年代末期,工业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5%,是一个典型的落后的农业国。经济落后,必然带来文化落后,经济文化落后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再次,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苏联党内斗争接连不断,有时还显得十分激烈。列宁在世时,由于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且对不同意见者很少采取组织手段,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但在斯大林时期,往往通过组织力量争取多数,对持不同意见者动辄采用高压手段,甚至混淆敌我矛盾和内部矛盾。这种党内斗争,使许多党员被开除出党,不少人遭到逮捕、监禁和流放。

此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还与斯大林的个人因素有关。斯大林没有继承和发展列宁执政时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中有益的方面,允许个人崇拜,破坏民主集中制,破坏集体领导。

2.关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弊端)。

这部分内容教材用了比较长的篇幅作了阐述,教师可抓住“一个核心一个集中”(以国家为核心、高度集中)、“两个方面”(经济和政治),向学生进行讲解,或者让学生先阅读教材再讨论问题“苏联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以完成教学任务。下面对此内容作些补充,教师可灵活予以处理:

⑴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总体特点是,它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强调国家政治、经济利益至上,追求政治的高度集权、经济的高度集中,乃至文化的高度划一。

⑵苏联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①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②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高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质量和效益为代价,国家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景。③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手段,以达到高积累、多投资,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在落后状态。这不仅造成苏联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比例的失调,而且也成为以后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痼疾。同时由于对重工业的过量投入,也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⑶苏联经济政治体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①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这一体制忽视民主法制,偏离了列宁把文化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的轨道,仍将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②权力高度集中,最后形成个人独裁。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斯大林成为党和国家的化身,真理的代表,他的讲话成为人们工作、发言的唯一依据,判断事物对错的唯一标准。斯大林被奉为神明,当作偶像顶礼膜拜。其直接后果,导致斯大林独揽大权,实行家长制领导,重大决策由一个人决定,国家的法律轻易被领导人所否定,而党纪国法又制约不了领导人的错误决策,内务部成了凌驾于党和政府之上,只向斯大林个人负责的机关。

3.关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危害。

教材只强调指出,经济政治体制上的这些弊端,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教师可引用教材有限的文字及图片,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或教师收集的图文资料,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之风愈刮愈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以及观看图片

《宣传斯大林的海报》(此图可用投影仪显示),让学生对苏联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个人崇拜的危害有更形象的了解。教师还可作下列补充:

在1932年联共(布)“十七大”上,斯大林被冠之以“光荣的坚如磐石的列宁主义者”,“优秀的列宁主义者”,还有“光荣的、不屈的、伟大的领导人和战略家”等称谓。

在各种盛大的聚会上对斯大林表示尊敬的祝酒词、向他致意的话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同时还总是伴有暴风雨般的掌声。斯大林的肖像、雕塑像装饰着国家机关的办公室,而过节时则装饰在建筑物的正面。在节日游行时全国各城市的人们都举着斯大林像。

诗人写诗献给斯大林。哈萨克民间诗人江布尔作了长诗,其中说:“斯大林!春天的太阳——这是你!你瞧一下,犹如洒下温暖的阳光,田野上麦穗串串,鲜花盛开,心搏得更欢,血变得更热。”作曲家把歌颂斯大林的热情洋溢的长诗变成歌曲。其中一首有这样的词:“在苏维埃大地上,黑夜不会由黑暗来代替,太阳——斯大林在它上空照耀着。”

⑵开展全国性的“大清洗”运动。此内容教材未详细阐述,教师可作适当补充介绍:由于斯大林个人权力欲的极度膨胀,对政治斗争的迷信,以及巩固个人权力地位的需要,致使1935~1938年间,在苏联历史上发生了所谓“大清洗运动”(即肃反运动)。在这一运动中,一大批党、政、军优秀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被加以各种罪名,遭到残酷的镇压和迫害。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三年多的时间中,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这场运动给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文化建设,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4.关于对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即:一是说明了这一体制的创建有其必要性,实际上隐含了这一体制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二是指出这一体制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弊端。这应是对该体制的客观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可按照下列步骤完成学习任务:

⑴创建这一体制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关于“必要性”,引导学生回顾这一体制产生的国际国内因素,指出,这一体制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而国内经济、文化又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关于“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回顾前一目内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这一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使苏联在短短十年中,迅速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并使苏联开始成为一个军事强国,其对苏联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二战后苏联能够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的重要原因。

⑵这一体制的严重弊端。引导学生回顾这一体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特点或表现,并指出: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这一体制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⑶总结这一体制的教训。教师诱导学生回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并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①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②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③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④必须引入市场经济机制。

课堂总结: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经历了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出现于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产生于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两次转折均对苏联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课堂练习]

1.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

A. 由工农苏维埃政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B.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C. 有限度地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D. 依靠工农及其他劳动阶级,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

2.苏联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A. 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B. 发展重工业

C. 发展农业 D. 发展轻工业

3.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B. 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 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 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4.阅读下列材料: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苏联后来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请回答:

⑴材料中邓小平所说的苏联后来僵化了的模式是指什么?

⑵这一模式的政治特点是什么?导致了什么结果?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1.C 2.B 3.D

4.⑴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模式)。⑵其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这一特点导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我们应充分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建设,发挥人民监督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板书设计]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经济困难、政治危机

⑵根本原因——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⑴农业——粮食税

⑵工业——国家资本主义

⑶流通——市场经济

3.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⑴实践——消除危机,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⑵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苏联的成立(时间、原则、共和国)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列宁逝世

2.重大成就(两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

3.存在问题

三、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

1.体制产生的原因(国际、国内)

2.体制的特点(弊端)

⑴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⑵政治上:高度集权,党政不分,缺少监督

3.对体制的评价

[

※课堂艺术

在对比中思索 在探讨中升华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一课,着重阐述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即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由于中苏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曾经在许多方面照搬过苏联的模式,但又有所不同。所以,在本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以及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较法是师生共同学习和探究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能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对比探究性学习:

1.新经济政策是符合当时苏俄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从内容上看,这一政策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哪一政策有一定相似之处?

设计这一问题的意图是避免一般问题的简单化,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中苏两国同类历史知识的横向比较能力。在教学中,笔者并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采用“诱”、“思”、“找”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诱”即诱导,由浅入手,逐步深入。先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说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指出新经济政策具有注意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以及允许保留私有制经济成分等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入第二步“思”,即思考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来之后,哪一政策有着与新经济政策相似的特点。第三是“找”,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实行的政策中,找出最佳答案。通过这样的层层剥笋式的诱导来开启学生的思维宝库,学生是不难得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答案的。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经济政策时,也就会很自然地得出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的结论。

2.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实行过五年计划,请对两国五年计划(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中国一五计划)的成就作一比较?

设计这一问题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回顾中国相关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同类新知识的兴趣,并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理解同类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主要分两个步骤:一是让学生对此问题作浅层次对比,即将两国五年计划的成就分别予以分类(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列举,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以及回顾中国一五计划的有关情况,一般能够较快地给予回答;二是在第一步基础上,让学生从简单的识记上升到一

定的理论认识水平。这需要教师作一些初中学生能够接受的阐述,指出:中苏两国的五年计划建设都提前完成;都取得了重大成就;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都突出地表现于工业化建设方面,尤其是在重工业方面;但结果有所不同,苏联五年计划成就巨大,同西方国家的差距大为缩小,中国一五计划虽然取得了成就,但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这种理论上的升华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完全有必要的,因为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做一个社会人,即通过历史了解自己和世界,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材,而不是只是学会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人。

3.中苏两国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都走过不少弯路,请问这些弯路在两国有什么具体体现?结果有何不同?

这一问题设计的着眼点在于通过中苏两国社会主建设模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认识,从而解决本课学习中的难点。这一探究性学习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单独或几种方法同时进行,如谈话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等。但不管是哪种方法,都要做到切实有效,不能流于形式。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谈话法,即师生之间互动学习。在互动学习中,笔者将问题作了如下细分:

⑴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措施?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又通过什么措施?二者有何相同点?

⑵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经历了哪些重大曲折?有什么严重后果?

⑶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有着怎样的弊端?酿成了怎样的后果?

⑷中苏两国在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结局上有何差异?

经过上述细化,可将大问题化“小”,教师用这些“小”问题与学生对话交流学习,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这些“小”问题就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第⑴问,关于“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措施”,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及三大改造的史实,学生不难得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答案;关于“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措施”,提醒学生注意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两大任务是什么,而不能只关注五年计划,因此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措施是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引导学生直接从前二问归纳得出:都通过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来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第⑵、⑶问,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曲折和后果,注意引导学生联系1957年至1976年中国发生的有关史实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分析即可;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弊端和后果,可引导学生分析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病以及个人崇拜、大清洗运动等内容。第⑷问,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指出苏联并没有摆脱僵化模式的束缚而最终走向解体,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总之,根据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恰当地选择比较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既是教师“教”的需要,也是学生“学”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比较是一门艺术,教师对它付出的劳动越多,它所开出的智慧之花就越繁茂。

※课堂把脉

及时解答 指点迷津

在《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出其不意地提出一些超出教材内容之外的问题,对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准备,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下面这些问题是学生容易问到的,笔者在此作些解答,仅供参考。

1.如何认识和评价新经济政策?

⑴新经济政策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所决定的。⑵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商品生产,推进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⑶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列宁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⑷虽然新经济政策具有民族特点和某些特殊性,但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国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同规律,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国际意义,它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2.苏联成立的原因是什么?

苏联的建立,不是偶然的。首先,沙皇俄国原是一个民族大监狱。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民族平等的政策,主张民族自决。被压迫的各民族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国。在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个共和国联合起来,打退了敌人,各民族的友谊更加巩固。这就提供了建立苏联的可能性。其次,在国内战争结束、新经济政策得以实施的新形势下,建立苏联又是必要的。因为恢复、发展经济需要动员全国资源,需要各民族进一步联合。此外,巩固国防、全面发展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也都需要进一步联合。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1922年12月苏联成立。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当时为什么能够取得巨大成就?

⑴苏联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巩固,这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保障。⑵斯大林等领导人的正确决策和指挥。⑶斯大林的社会主义体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以建立美好幸福生活的远景为号召,激励着全体人民的建设热情,使人民群众劳动干劲高涨,技术人才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4.苏联一五、二五计划所取得的成就中,以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说明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种情形有点类似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化建设。我们可从以下两点分析:⑴苏联在当时处在资本主义遏制和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⑵从历史上看,俄国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必须完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必须尽快把苏联建设成一个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5.为什么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都会出现对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和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现象?

⑴中苏两国在历史上长期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封建的小生产经济和农民意识是两国产生个人崇拜的温床和根源。⑵毛泽东、斯大林最高领袖地位的牢固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以及两人威望的空前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在客观上促成了个人崇拜的盛行。⑶两人的个人偏好,也是个人崇拜产生的重要原因。 ○教学艺术

※教师风采

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弊端)及其危害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背景,即其产生的国内外因素。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学习这种体制的特点(弊端)及其严重危害。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的内容,概括一下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生:经济上是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否认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作用,片面发展重工业。政治上是党政不分,管理权力过于集中。

师:说得好!什么是单一的计划经济呢?你认为这种经济体制有着怎样的特点(弊端)

(学生议论)

生1: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完全排斥私有经济。 生2:国家对经济生活强力干预和控制,一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甚至是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都由管理部门说了算。

生3:在工业、商业、农业等领域,完全按照上级部门的指令进行,执行长官意志,丝毫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师:(对学生的回答逐一点评,并指出)一句话,实际上就是通过实施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达到经济上的高度集中。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为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往往只注重发展重工业,而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协调发展,必然使农业、轻工业发展不足,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我们国家也照搬过,也同样出现类似的问题。大家想一下,它究竟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呢?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总结发言)

生1:由于只重视发展重工业,致使苏联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影响人民生产积极性。

生2:过分强调产值产量,使许多产品质量极为粗糙,产品质量不过关,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生3:长期牺牲农业去一味发展工业,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过多,必然会打击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农民长期处于贫穷状态,从而使社会矛盾激化。„„

师:大家总结得都很好,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和后果。这里我想指出的是,这种体制对整个社会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首先是对农民利益的破坏,有这样一组数据,在全盘农业集体化前的1925~1927年,年均粮食产量为7527万吨,而一五期间降为7360万吨,二五期间再降为7290万吨。这说明,农业年产量的降低,农业集体化已经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其次,是对工人积极性的伤害。当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又反过来影响了苏联工业的表现:由于农业没有生产出足以支持工业经济的产品,于是工厂工人也被迫为一系列的五年计划付出代价。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1/3用作再生产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的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说道,‘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地工作。’”

师:中苏两国搞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谁能说说中国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作答)

生:在中国表现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三年经济的严重困难。

师:对!在苏联,也引发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饥荒。据学者保守估计,1932~1933年的因集体农庄运动而导致的苏联大饥荒,造成苏联死亡人数在3000万以上。请同学们看与此内容相关的一则材料和图片(投影仪显示):

据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披露,2004年11月24日至29日,乌克兰在首都基辅的“乌克兰之家”展示了保存完好的克格勃档案:在1932年至1933年,仅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乌克兰,就饿死了700万人至1000万人!每天饿死2.5万人。但是学者指出,当年的官方档案并不完善,实际上每天饿死3.2至3.3万人,总共饿死人数占乌克兰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

纪念乌克兰大饥荒受难者的十字架

师:看了这些材料和图片,你作何感想呢?请同学们议一议,谈一谈。(具体谈论情况从略,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师:接下来我们来研究学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部分内容。哪一位同学可以归纳一下这种体制的特点呢?

生:主要表现为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权力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个人独裁。 师:斯大林政治体制的这一特点(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这一体制片面强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它会直接产生两个后果:一是忽视民主和法制,偏离列宁把文化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的轨道,仍将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即政治斗争高于一切;二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下一级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任职终身,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终形成斯大林的个人独裁。

师:大家说说,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呢?

生1:斯大林迷信政治斗争,以此作为巩固自己权力和消除异己的手段,在全国开展了“大清洗运动”(即肃反运动)。

生2:在党的政治活动中,形成了对斯大林大搞个人崇拜的的不正之风,削弱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指出)是啊,不受监督的权力就像脱缰的野马,肆意践踏民主和法制,由此看来,“大清洗运动”的出现是斯大林大搞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在所谓的“大清洗运动”中,不仅思想敏锐的著名知识分子和一大批党、政、军优秀领导人被冠之以各种罪名加以“清洗”,甚至连普通干部和群众也不放过。据不完全统计,1935~1938年间,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这种非正常的扩大化的政治斗争造成了社会恐怖,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先例:一个政党将自己一半的成员逮捕,一个政权将自己多数的上层成员处决,一支军队的军官团在和平时期几乎被全部消灭,一个国家的公民看到门外有汽车停下就怀疑自己将被逮捕„„中国也曾经重演过类似于“大清洗运动”的惨剧,请大家回答是指哪一次运动?

生:十年“文化大革命”。

师: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大搞个人崇拜,形成个人独裁。斯大林迷信权力,迷信政治斗争,在这种严酷的政治环境中,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之风的盛行和斯大林的个人独裁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同学们可阅读教材的有关文字和图片加以了解。显然,斯大林被吹捧上了天,成了真理的化身。就连斯大林过去的反对者布哈林(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经济学家),也十分违心地称斯大林是“世界革命的元帅”。

师:这种反常现象在中国也发生过,那就是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曾几何时,对毛泽东的崇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毛泽东被称颂为:“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统帅伟大舵手”“人民大救星”“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雄”“全人类的伟大导师”“最红最红的红太阳”“5000年来最伟大的英雄”“开天辟地第一伟人”。还有那“文革”时的“红海洋”——到处是毛泽东画像塑像、毛泽东著作、《毛主席语录》、毛泽东像章,到处都有人唱忠字歌跳忠字舞,唱红歌演样板戏„„中苏那段荒唐的历史,真是不堪回首!我们理所当然应从

中吸取教训,避免悲剧的再度重演。

师:我们学习了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弊端)及危害。现在,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种体制的核心特征。

生:以国家为核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

师:对!打个形象的比喻,对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全方位控制,就好比把一个人的大脑、手脚全都予以捆绑或束缚,这个人还能正常思考和行动吗?个人的活动和创造力被扼杀了,整个社会就会丧失活力,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师生故事

平等对话 交流学习

生:老师,听您讲了新经济政策后,我还是不太明白。

师:哦?你能否说得更清楚一些?

生:您说新经济政策“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商品生产,这个理论性太强,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师:嗯,这对于你——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困难。不过,这没关系。让我们试着一起来攻克这道难关,好吗?

生:好!

师:其实我这里所说的新经济政策的“新”,是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所以,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两个政策的基本内容。

生:(认真浏览课本)老师,我把这两个政策的内容都看了两遍了,可还是觉得难以理解啊。

师:甭急,你再看一看。(稍顷)有没有看出二者之间的一点差别呢?哪怕一点点! 生:是有一些差别,可是我只看出内容上的一些差异,比如:在农业上,一个是收集农民余粮,一个是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上,一个是掌控大中小企业,一个是放开中小企业;商业上,一个是取消自由贸易,一个是允许商品通过市场自由交换。难道这些差异与您所说的新经济政策的“新”有必然联系吗?

师:当然有!你看这些差异,事实上都与商品经济、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扯上了联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这些问题上实行的政策,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收”。这一“收”,就收得太紧,即管得太死,当然谈不上什么商品经济、市场和货币流通了,因为这一切都因战争的需要而被取消了,而相反,在和平环境下的新经济政策完全不是这样„„

生:(打断老师的话,若有所悟)老师,听您这一说,我有些明白了。按照您的逻辑推理下去,新经济政策在商品经济、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方面实行的政策,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放”,重建商品经济和自由市场。

师:呵呵,很不错,但你是怎么知道老师的“心思”的啊?

生:老师,您在说“收”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放”,这两个字是对立的。

师:可你这只是侥幸猜对了我的“心思”啊。

生:不,老师!我忽然联想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我的父辈、祖辈经历过改革开放前后的那段历史,尤其是我的爷爷,他是一位农民,一辈子都与农业打交道,对农村的变化深有体会。过去,完交国家的公粮以后自己家里没有多少结余,日子过得很艰难。改革开放后,农民除了交纳固定的粮食税外,剩下的粮食可以自由买卖和支配,而现在,农业税也取消了,农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提高农业地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允许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无疑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师:××同学,你的联想的思路非常好,你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常会遇到自己的思维一时之间打不开的尴尬,此时运用联想思维可以帮助你走出思维认识的误区。

生:老师,谢谢您的指导和帮助!

师:呵呵,别客气,希望下一次能继续合作交流学习。

※教坛新语

90年前,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面对破败凋敝的城市和乡村,那一双双瘦弱的手,以及那一双双透露出多少对现实充满绝望和无奈的眼睛„„列宁毅然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了符合广大人民愿望的新经济政策。这使几乎濒临绝境的苏联由此获得了新生。此后,在斯大林的带领下,勤劳的苏联人民不顾国内外的严峻形势,披荆斩棘,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热火朝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五、二五计划在钢铁冶炼、机械制造、水力发电、汽车制造等方面所铸就的辉煌,不仅震惊了世界,更震惊了西方,让西方国家不得不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刮目相看,惊叹于苏联模式的巨大成功。然而,这个模式的先天不足,却也如病毒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侵蚀着它健康的躯体,个人崇拜、大清洗运动,接踵而至„„

90年后,当我们回望那段苏联曾经的历史,也许,它留下的不只是无尽的沧桑,一声长叹,还有我们深深的思索。

主要参考资料来源:

1.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

2.中学历史在线网

3.铁血网

4.川教社历史课程网

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6.周尚文 、叶宗书、王斯德《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相关内容

  •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_特色教案
  • 第 21 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黄仲明教材.教案.学案"三合一"特色教案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特色教案] 第 21 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特色教案]重点 赫鲁晓夫改 革 与勃列日涅夫改革 比较.戈尔巴乔夫 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 苏联解体的关系.右图是 20 ...

  •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说课稿
  •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说课稿 新城中学 李婷 一. 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里第2课内容,本课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发生的,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列宁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过渡,符 ...

  • 斯大林模式之弊端及对我们的启示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 第 5 0 2年 期 江西社 会科学 Ja g i o ilS in e in x ca ce c s S 斯大林模式之弊端及对我们的启示 口 孙 以虹 , 陈娇云 ( 江西师太马 列部 :.江西师大恩政部 , 1 2 江西南昌 2 世纪社会 ...

  • 浅析一边倒政策
  • 浅析"一边倒"外交政策 摘要: 关键词:"一边倒"外交政策 作用 弊端 启示 "一边倒"思想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从巩固中国革命胜利成果和维护新中国国家利益出发,在认真分析 ...

  • 九年级下册笔记
  • 复习导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主要矛盾加剧,除了有帝国主义国家国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还有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1.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 衡. 帝国主义国家的权益总是和它的综合实力 ...

  •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集体备课1.2课
  •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单元主题: 本学习主题包括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单元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 ...

  • 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 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是指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建设中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 ...

  • 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立_孙红艳
  • 理 论 探 讨 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立 孙红艳 (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社会主义新样式,它是中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超越苏联模式的结果.要坚持用历史的眼光,客观全面地看待苏联模式,这种模式之所以难以在中国 ...

  • 破除教条主义和僵化模式: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经验总结
  • 作者:何党生 学术界 1998年01期 迄今为止,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依次是:马克思的时代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为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列宁.斯大林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并且已经越一国的范围,形成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当代,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我们正在进行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