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语言赏析修改稿

生动、幽默、讽刺

——浅谈《威尼斯商人》的语言艺术

浏阳市达浒中学严杏萍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喜剧,它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节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戏剧情节波澜起伏,戏剧冲突紧张激烈,人物形象鲜明,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艺术魅力,到底作者采用什么语言,造就如此成功的作品呢?

一、生动而不失个性

莎士比亚是一个语言大师,他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来使人感动,《威尼斯商人》中的语言既有浓郁的诗意又有如话般的流畅的特点,词汇之丰富在世界古典作家中也是罕见的,他运用贴切而又新颖的比喻,新颖独特、喻义深邃。

如安东尼奥连续用“大海的怒涛”无法减低威力,豺狼害得母羊为失去羔羊而哀啼,以及松柏受到天风的吹拂不能不发出声音等比喻,来强调夏洛克的残忍之无法改变。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虽然台词较长,但无累赘之感,给人一种生动、形象、华美、流畅、富有诗意的艺术美感,喜剧效果很强。这些都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语言丰富生动的特点。

再如,安东尼奥说“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 这个犹太人讲理,就

象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母羊失去它的羊羔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大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谡谡的声音”这三个比喻使读者联想到夏洛克就象怒涛一样凶暴,野兽那样毫无人性,松柏那样本然无情,是一个无可理喻的恶人。

还有,巴萨尼奥对夏洛克说:“初次冒犯,不应该就引为仇恨。”夏洛克不正面回答他,而只是说:“什么?你愿意给蛇咬两次吧?”用这个比喻表示出对安东尼奥的仇恨和杀害安东尼奥的决心。

当然,课文语言还极个性化。在这场法庭审判中,每个人都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夏洛克的贪婪和残忍,鲍西娅的聪敏和机智,安东尼奥的侠义精神,都写得栩栩如生。其他人物,如稳重慈祥的公爵,暴躁易怒的葛莱西安诺,个性也很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二、幽默而不失简练

《威尼斯商人》中,幽默的语言也是比比皆是:

——夏洛克,去请一位外科医生来替他堵住伤口,费用归你负担,免得他流血而死。

——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给你,法律许可你。 ——且慢,还有别的话哩。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给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我很替你不快乐,你是来跟一个心如铁石的对手当庭对质,一个不懂得怜悯,没有慈悲的不近人情的恶汉。

幽默而简洁的语言,准确而有力地描述了鲍西娅聪明机智、行事果断,面对贪婪凶险的夏洛克,她表现出惊人的果敢、沉着、博学、聪慧。既规劝夏洛克要仁慈,又从法律上认可夏洛克行为的合法性,诱使夏洛克一步步落入陷阱。

本剧中还有不少戏剧语言的夸张用法,例如夏洛克的奉承,吹捧鲍西娅的话和判决后“钱”的计较,以及葛莱西安诺对夏洛克的“回敬”、“挖苦”等,不仅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语句幽默、简练,犹如琼浆玉液,让人沉醉。

三、讽刺而不失警世

读过《威尼斯商人》后,不得不说说夏洛克这个人物,他是一个守财奴,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莎士比亚在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将所有邪恶的元素集一身,将他的阴险与狠毒描写的淋漓尽致:

——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肯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

——从那破产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来。

——无论你说得多么婉转动听,都没有用。

„„

夏洛克在上场之后,他一张嘴同时对付好几个人,能言善辩,或用逻辑推理而无懈可击,或用反问加强语气,或用冷嘲热讽迫使对方无言以对,或用生动的比喻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词锋逼人,不可一世。一个能言善辩、老于世故、惟利是图以及冷酷狡诈的人物形象就出来了,丑态表露无遗!

夏洛克是一个可悲的角色,他并不可恨,可恨的是当时的社会,正是因为当时的可悲社会这才造就了一个悲剧的夏洛克。对夏洛克凶残本性的揭露,讽刺中不失警世作用,它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总之,《威尼斯商人》的语言特点:生动而不失个性,幽默而不失简练,讽刺而不失警世。歌德曾说:“莎士比亚是用生动的语言感动人的”,这正是莎剧动人的力量所在。

生动、幽默、讽刺

——浅谈《威尼斯商人》的语言艺术

浏阳市达浒中学严杏萍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喜剧,它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节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戏剧情节波澜起伏,戏剧冲突紧张激烈,人物形象鲜明,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艺术魅力,到底作者采用什么语言,造就如此成功的作品呢?

一、生动而不失个性

莎士比亚是一个语言大师,他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来使人感动,《威尼斯商人》中的语言既有浓郁的诗意又有如话般的流畅的特点,词汇之丰富在世界古典作家中也是罕见的,他运用贴切而又新颖的比喻,新颖独特、喻义深邃。

如安东尼奥连续用“大海的怒涛”无法减低威力,豺狼害得母羊为失去羔羊而哀啼,以及松柏受到天风的吹拂不能不发出声音等比喻,来强调夏洛克的残忍之无法改变。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虽然台词较长,但无累赘之感,给人一种生动、形象、华美、流畅、富有诗意的艺术美感,喜剧效果很强。这些都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语言丰富生动的特点。

再如,安东尼奥说“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 这个犹太人讲理,就

象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母羊失去它的羊羔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大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谡谡的声音”这三个比喻使读者联想到夏洛克就象怒涛一样凶暴,野兽那样毫无人性,松柏那样本然无情,是一个无可理喻的恶人。

还有,巴萨尼奥对夏洛克说:“初次冒犯,不应该就引为仇恨。”夏洛克不正面回答他,而只是说:“什么?你愿意给蛇咬两次吧?”用这个比喻表示出对安东尼奥的仇恨和杀害安东尼奥的决心。

当然,课文语言还极个性化。在这场法庭审判中,每个人都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夏洛克的贪婪和残忍,鲍西娅的聪敏和机智,安东尼奥的侠义精神,都写得栩栩如生。其他人物,如稳重慈祥的公爵,暴躁易怒的葛莱西安诺,个性也很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二、幽默而不失简练

《威尼斯商人》中,幽默的语言也是比比皆是:

——夏洛克,去请一位外科医生来替他堵住伤口,费用归你负担,免得他流血而死。

——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给你,法律许可你。 ——且慢,还有别的话哩。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给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我很替你不快乐,你是来跟一个心如铁石的对手当庭对质,一个不懂得怜悯,没有慈悲的不近人情的恶汉。

幽默而简洁的语言,准确而有力地描述了鲍西娅聪明机智、行事果断,面对贪婪凶险的夏洛克,她表现出惊人的果敢、沉着、博学、聪慧。既规劝夏洛克要仁慈,又从法律上认可夏洛克行为的合法性,诱使夏洛克一步步落入陷阱。

本剧中还有不少戏剧语言的夸张用法,例如夏洛克的奉承,吹捧鲍西娅的话和判决后“钱”的计较,以及葛莱西安诺对夏洛克的“回敬”、“挖苦”等,不仅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语句幽默、简练,犹如琼浆玉液,让人沉醉。

三、讽刺而不失警世

读过《威尼斯商人》后,不得不说说夏洛克这个人物,他是一个守财奴,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莎士比亚在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将所有邪恶的元素集一身,将他的阴险与狠毒描写的淋漓尽致:

——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肯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

——从那破产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来。

——无论你说得多么婉转动听,都没有用。

„„

夏洛克在上场之后,他一张嘴同时对付好几个人,能言善辩,或用逻辑推理而无懈可击,或用反问加强语气,或用冷嘲热讽迫使对方无言以对,或用生动的比喻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词锋逼人,不可一世。一个能言善辩、老于世故、惟利是图以及冷酷狡诈的人物形象就出来了,丑态表露无遗!

夏洛克是一个可悲的角色,他并不可恨,可恨的是当时的社会,正是因为当时的可悲社会这才造就了一个悲剧的夏洛克。对夏洛克凶残本性的揭露,讽刺中不失警世作用,它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总之,《威尼斯商人》的语言特点:生动而不失个性,幽默而不失简练,讽刺而不失警世。歌德曾说:“莎士比亚是用生动的语言感动人的”,这正是莎剧动人的力量所在。


相关内容

  •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教学内容 回顾•拓展四 学情分析 : 预设目标 知识技能 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 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积累关于永不放弃的相关成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 ...

  • 威尼斯商人赏析精华
  • 威尼斯商人 一.对待财富的不同态度, 展现势不两立的矛盾冲突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的喜剧.因为它提出了文艺复兴时期最引人注目的"财富"问题. "一磅肉的故事"展现出了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源就在于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截然相反 ...

  •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全诗原文及赏析
  •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 琵琶引>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 ...

  • 哈姆雷特赏析.docx
  • 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和诗人,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2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对后代作家的影响颇为深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格兰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父亲曾任该镇镇 ...

  • 2012年江西中考语文试卷分析-郑加丽
  • 2012年江西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郑加丽 说明:本试卷共四大题,24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总体概况 本套语文试题的难度适中,题目总分值不变,试题类型不变. 本套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课外阅读理解分析能力,结构稳定,没有偏题.怪题,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

  • 5个营销小故事
  • 1.著名的汽车大王福特自幼帮父亲在农场干活,当他12岁时,就在头脑中构想出一种能够在路上行走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代替牲口和人力.可是,当时他的父亲要求他必须在农场当助手,可是福特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师.于是,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要三年才能完成的机械训练,随后又花两年研究蒸气原理,试图实 ...

  •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诗歌朗诵赏析
  •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诗歌朗诵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诗歌视频朗诵赏析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选自<白氏长庆集>.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

  • 中外名著综合阅读赏析习题及答案_
  •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习题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关羽 .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2.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 ...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教 学 计 划 苏集中学 李海华 2013年2月25日 苏集中学 李海华 一. 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原则和语文教育的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知道,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