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类的等级--[习题]

初二年级生物期末练习

一、选择题

1、鱼在水中停止游动时,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开和关闭,使水由口流入,由鳃孔流出,其生理意义是 ( )

A.排出体内废物 B.更换体内水分 C.完成呼吸作用 D. 摄取水中食物

2、鸟身体最发达的肌肉是( )

A.翼上的肌肉 B.胸肌 C.后肢上的肌肉 D.颈部的肌肉

3、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蚯蚓 B.河蟹 C. 蜥蜴 D.蜘蛛

4、家兔的消化道与食草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

A. 消化道长,盲肠不发达 B.消化道长,盲肠发达

C. 消化道短,盲肠不发达 D.消化道短,盲肠发达

5、下列各类生物中,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 )

A.酵母菌 B、草履虫 c、sARs病毒 D、环节动物

6、关节在运动过程中 ( )

A.很灵活但不牢固 B.很牢固但不灵活 C.既灵活又牢固 D.起动力作用

7、某同学对蜻蜓结构及行为特点的描述如下,你认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蜻蜓体内具有脊柱 B.蜻蜓细胞具有细胞壁

C.蜻蜓点水是一种繁殖行为 D.蜻蜓点水是一种学习行为

8、脊椎动物中,能够飞行的动物是( )

A.蝙蝠 B.昆虫 C.企鹅 D.蜻蜓

9、下列动物中,符合“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

里头是肉外是骨”的是( )

A . 扬子鳄 B. 蝗虫 C. 蜗牛 D. 金钱豹

10、姚明是大家喜爱的篮球明星,他在球场上的出色表演,总能引来阵阵掌声。他所做的每一个动作,不需要下列哪一个器官的参与( )

A . 骨 B . 关节 C . 肌肉 D. 胃

11、兔能够迅速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主要原因是( )

A . 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神经 B. 具有较大的耳朵

C. 视觉敏锐 D. 嗅觉发达

12、民谚“南方海马,北方人参”这句话说明海马具有( )

A.药用价值 B.食用价值 C.观赏价值 D.科技价值

13、据观察,蚯蚓在土壤中以植物枯叶、朽根为食,你认为它在生态系统中应 属于(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生产者兼消费者

14、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一种奶牛,它产的牛奶中含有大量人的胰岛素。要培

育这种奶牛,必须改造奶牛的 ( )

A.乳房 B.心脏 C.肝脏 D.遗传基因

15、下列实例与仿生无关的是( )

A.迷彩服 B.薄壳建筑 C.千斤顶 D.雷达

16、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鲟鱼洄游、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17、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动物,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B.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

C.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感

18、动物的“学习能力”使得动物更能够( )

A.找到配偶 B.寻找食物 C.逃避敌害 D.适应复杂环境

19、下列哪种群体动物有严格的等级制,“首领”有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的权利( )

A.蚂蚁 B.海鸥 C.狒狒 D.蜜蜂

20、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B.后天性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C.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

D.动物的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21、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一群飞蛾扑向灯火 B.“四大家鱼”在不同的水层生活

C.一群小鸡在草地里觅食 D.领头羊带领羊群在草原上前进

22、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一连几个星期总是给鱼池里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这属于( )行为。

A.先天性 B.后天学习 C.取食 D.帮助

23、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动物行为是( )

A.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蜜蜂的舞蹈作用

24、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作( )实验。

A. 演示 B.模拟 C. 验证 D. 直接

25、微生物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对有关微生物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利用醋酸菌酿醋 B.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D.利用酵母菌制作泡菜

26、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 )

A.固氮 B.提供水分 C.提供二氧化碳 D.提供有机物

27、有关生物防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防治与农药防治相结合,不会影响生物和环境

B.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防治病害虫的技术

C. 生物防治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D. 生物防治的优点是能减少环境污染

28、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 )

A.环境污染 B.滥砍乱伐 C.动物的争斗行为 D.滥捕乱杀

29、下列各分类等级中的生物具有相同特征最少的是( )

A.门 B.纲 C.属 D.种

30、在探究环境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时,若作出的假设是“霉菌适宜在潮湿、养分、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活”,那么,该探究活动应设置几组对照实验(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11小题,共60分,每个空格1分。)

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饶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 行

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低等动物也可以形成 行为;动物越高等, 行为越复杂,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 的能力。

35、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和工蚁。蚁后的主

要职能是产卵、繁殖后代;雄蚁的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能是筑巢,觅食、护卵、饲喂幼蚁、保卫等。根据动物的行为特点,分析回答:

(1)蚁群中数目最多的是 ,体型最大的是 。

(2)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

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蚂蚁不会发声,它主要靠 传递信息。(填“语言”、“动作”或“气味”)

(3)小明说:“像蚂蚁这样的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你认

为小明说得对吗?答: 。(填“对”或“不对”)

36、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美好愿望。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

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

(1)“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鱼类的运动方

式是 ,呼吸器官是 。

(2)“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大熊猫是国家 级保护动物,在生物圈中充当 者。

(3)“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 ,它是青藏高原特

有的保护动物。

(4)“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

的沙燕风筝。属于 类,飞行器官是 。

37、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

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 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_________。

⑵ 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_________。

⑶ 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_来完成。

⑷ 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蚯蚓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是_________。

⑸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_________。

38、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黑尾鹿种群动态曲线图。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7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的种群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上述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杀狼之

前,鹿生活的草原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的

________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的变化是先________,后则因为牧草的 而

______。

(3)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____ 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上图我们还可以看出,自然状态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

初二年级生物期末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11小题,共60分,每个空格1分。)

31、门、目、属、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有无脊柱、昆虫

32、骨骼、肌肉、神经系统、收缩、骨、舒张、收缩、两(或“多”)

33、基因、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基因多样性

34、(1)学习、生活经验、学习 (2)学习、学习、适应复杂环境

35、(1)工蚁、蚁后 (2)气味 (3)对

36、(1)游泳、鳃 (2)一、消费者 (3)藏羚羊 (4)鸟、翼

37、(1)乙瓶 (2)水份 (3)体壁 (4)刚毛 (5)对照

38、(1)草→黑尾鹿→狼、数量、比例 (2)增多、减少、减少

(3)生态平衡、自动调节

初二年级生物期末练习

一、选择题

1、鱼在水中停止游动时,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开和关闭,使水由口流入,由鳃孔流出,其生理意义是 ( )

A.排出体内废物 B.更换体内水分 C.完成呼吸作用 D. 摄取水中食物

2、鸟身体最发达的肌肉是( )

A.翼上的肌肉 B.胸肌 C.后肢上的肌肉 D.颈部的肌肉

3、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蚯蚓 B.河蟹 C. 蜥蜴 D.蜘蛛

4、家兔的消化道与食草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

A. 消化道长,盲肠不发达 B.消化道长,盲肠发达

C. 消化道短,盲肠不发达 D.消化道短,盲肠发达

5、下列各类生物中,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 )

A.酵母菌 B、草履虫 c、sARs病毒 D、环节动物

6、关节在运动过程中 ( )

A.很灵活但不牢固 B.很牢固但不灵活 C.既灵活又牢固 D.起动力作用

7、某同学对蜻蜓结构及行为特点的描述如下,你认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蜻蜓体内具有脊柱 B.蜻蜓细胞具有细胞壁

C.蜻蜓点水是一种繁殖行为 D.蜻蜓点水是一种学习行为

8、脊椎动物中,能够飞行的动物是( )

A.蝙蝠 B.昆虫 C.企鹅 D.蜻蜓

9、下列动物中,符合“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

里头是肉外是骨”的是( )

A . 扬子鳄 B. 蝗虫 C. 蜗牛 D. 金钱豹

10、姚明是大家喜爱的篮球明星,他在球场上的出色表演,总能引来阵阵掌声。他所做的每一个动作,不需要下列哪一个器官的参与( )

A . 骨 B . 关节 C . 肌肉 D. 胃

11、兔能够迅速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主要原因是( )

A . 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神经 B. 具有较大的耳朵

C. 视觉敏锐 D. 嗅觉发达

12、民谚“南方海马,北方人参”这句话说明海马具有( )

A.药用价值 B.食用价值 C.观赏价值 D.科技价值

13、据观察,蚯蚓在土壤中以植物枯叶、朽根为食,你认为它在生态系统中应 属于(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生产者兼消费者

14、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一种奶牛,它产的牛奶中含有大量人的胰岛素。要培

育这种奶牛,必须改造奶牛的 ( )

A.乳房 B.心脏 C.肝脏 D.遗传基因

15、下列实例与仿生无关的是( )

A.迷彩服 B.薄壳建筑 C.千斤顶 D.雷达

16、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鲟鱼洄游、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17、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动物,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B.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

C.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感

18、动物的“学习能力”使得动物更能够( )

A.找到配偶 B.寻找食物 C.逃避敌害 D.适应复杂环境

19、下列哪种群体动物有严格的等级制,“首领”有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的权利( )

A.蚂蚁 B.海鸥 C.狒狒 D.蜜蜂

20、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B.后天性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C.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

D.动物的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21、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一群飞蛾扑向灯火 B.“四大家鱼”在不同的水层生活

C.一群小鸡在草地里觅食 D.领头羊带领羊群在草原上前进

22、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一连几个星期总是给鱼池里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这属于( )行为。

A.先天性 B.后天学习 C.取食 D.帮助

23、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动物行为是( )

A.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蜜蜂的舞蹈作用

24、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作( )实验。

A. 演示 B.模拟 C. 验证 D. 直接

25、微生物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对有关微生物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利用醋酸菌酿醋 B.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D.利用酵母菌制作泡菜

26、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 )

A.固氮 B.提供水分 C.提供二氧化碳 D.提供有机物

27、有关生物防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防治与农药防治相结合,不会影响生物和环境

B.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防治病害虫的技术

C. 生物防治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D. 生物防治的优点是能减少环境污染

28、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 )

A.环境污染 B.滥砍乱伐 C.动物的争斗行为 D.滥捕乱杀

29、下列各分类等级中的生物具有相同特征最少的是( )

A.门 B.纲 C.属 D.种

30、在探究环境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时,若作出的假设是“霉菌适宜在潮湿、养分、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活”,那么,该探究活动应设置几组对照实验(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11小题,共60分,每个空格1分。)

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饶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 行

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低等动物也可以形成 行为;动物越高等, 行为越复杂,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 的能力。

35、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和工蚁。蚁后的主

要职能是产卵、繁殖后代;雄蚁的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能是筑巢,觅食、护卵、饲喂幼蚁、保卫等。根据动物的行为特点,分析回答:

(1)蚁群中数目最多的是 ,体型最大的是 。

(2)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

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蚂蚁不会发声,它主要靠 传递信息。(填“语言”、“动作”或“气味”)

(3)小明说:“像蚂蚁这样的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你认

为小明说得对吗?答: 。(填“对”或“不对”)

36、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美好愿望。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

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

(1)“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鱼类的运动方

式是 ,呼吸器官是 。

(2)“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大熊猫是国家 级保护动物,在生物圈中充当 者。

(3)“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 ,它是青藏高原特

有的保护动物。

(4)“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

的沙燕风筝。属于 类,飞行器官是 。

37、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

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 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_________。

⑵ 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_________。

⑶ 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_来完成。

⑷ 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蚯蚓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是_________。

⑸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_________。

38、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黑尾鹿种群动态曲线图。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7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的种群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上述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杀狼之

前,鹿生活的草原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的

________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的变化是先________,后则因为牧草的 而

______。

(3)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____ 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上图我们还可以看出,自然状态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

初二年级生物期末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11小题,共60分,每个空格1分。)

31、门、目、属、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有无脊柱、昆虫

32、骨骼、肌肉、神经系统、收缩、骨、舒张、收缩、两(或“多”)

33、基因、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基因多样性

34、(1)学习、生活经验、学习 (2)学习、学习、适应复杂环境

35、(1)工蚁、蚁后 (2)气味 (3)对

36、(1)游泳、鳃 (2)一、消费者 (3)藏羚羊 (4)鸟、翼

37、(1)乙瓶 (2)水份 (3)体壁 (4)刚毛 (5)对照

38、(1)草→黑尾鹿→狼、数量、比例 (2)增多、减少、减少

(3)生态平衡、自动调节


相关内容

  •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课后习题答案
  • 化学<化学与生活>课后习题答案 1.1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糖类物质对人类生活有重要意义,可引导学生从人类的衣.食.住.行和人体健康等方面去讨论. 2.可从每天吃的主食(面食.大米.玉米等)和水果中列举. 3.纤维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废物的排泄,可预防便秘.痔疮和直肠癌:降低胆固 ...

  • 自然地理学课后重点考点习题答案
  • 名词解释 第一章 地球 第二章 地壳 岩石: 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成分.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的岩石组成的圈层. 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解理:矿物晶体受力后常 ...

  • 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题
  • 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题 第四.五章检测题 一. 选择题 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C ) A.孢子生殖 B.有性生殖 C.分裂生殖 D.芽孢生殖 2.下列各项不适于作细菌培养基的是(C ) A.琼脂+水果汁 B.琼脂+牛肉汁 C.琼脂+肥皂水 D.琼脂+土壤浸出液 3.制作泡菜时,要用水密封泡菜坛口,这 ...

  • 常见的植物教案
  • 第三节 常见的植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说出种子植物的特点,会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并知 道一些常见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技能目标:通过黄豆的果实和松球果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问题.比较分析.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常见植物的观察,使学生贴近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体会 ...

  • 护理研究习题及答案
  • 第一章 绪论 (一)本章学习目标 1能说出科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 2了解护理研究的范畴和发展趋势. 3说出护理科研中的伦理原则. 4说出知情同意书的基本内容. (二)本章重点.要点 科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知情同意书的基本内容.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一.简答题: 1 护理科研中的伦理原则 ...

  • 遥感概论复习题
  • 遥感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 一.填空: 1. 遥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 航空遥感 .航天遥感 .航宇遥感. 2. 遥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和 被动遥感.成像遥感与非成像遥感. 二.简答及综合题 1.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遥感:广义上指一切无接触的 ...

  • 食品科学导论复习题
  • 一大题 1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理化特性 2.必需氨基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组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3.缩写词HACCP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GMP 良好操作规范 4.引起食品劣变的因素:1微生物如细菌.酵母和霉菌2.食品中酶的活性3.昆虫.寄生虫和啮齿动 ...

  • 生物八上复习
  •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1. 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 根据是否有脊柱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P2) 2.鱼类根据其生活水域的不同,可以分为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鲨鱼(P2图):现存最大鱼类:中华鲟(P3):国家一级保护鱼类. "四大家鱼&q ...

  • 商品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讲解全集1
  • 1. 简述水的主要生理功能? 答:(1)水是人体吸收食品中营养成分的介质:(2)水直接参与人体各种生理活动:(3)水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4)水能保证人体正常体温. 2. 简述高分子链结构的几何形状. 答:高分子的大分子链结构的几何形状通常分为线型.支链型和体型三种. 10.简述决定商品吸湿性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