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思义:中国取得的是史上最伟大的发展成就

中国人爱国、深切地关心自己国家的未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但是一个外国人,比如我,密切关注中国三十余年,并在其新成立的智库之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任职又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用中国国家主席的话来说,这是因为,中国的发展不仅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要造福每个国家,“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英国伟大诗人约翰·邓恩文采斐然的诗里也这样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特别是国际经济方面的专家,我自然有我特定的视角——即以横向的(国际)与纵向的(历史发展)比较为中心。以此为基点可以惊人地发现:有的中国人往往低估了自己国家的成就。而一些媒体也经常有版面刊登批评中国的文章。这些文章的问题并不在于没有讨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有许多文章没有讨论,但这些文章夸大了中国存在的问题,且未将此类议题置于正确的比较尺度。而在这一方面,旁观者或许可以提供恰当的比较尺度,这也解释了为何外国人对中国会有如此密切的关注。

1949年到1976年,27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了31岁

以下历史与国际比较的尺度对中国而言是比较恰当的:中国自1949年以来取得的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最伟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这不是狂热的爱国分子的宣言,只是对事实的客观陈述。原因简单就能概括。

经济学家们都知道,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最为敏感的指标。因为预期寿命平衡、汇总了所有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因素(如较高的收入水平,良好的医疗保障,受教育年限长,环境保护等)和消极因素(如贫困,医疗条件差,缺乏教育,环境污染等)。参考这一标准,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这27年间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了31岁——也就是每年增加超过一岁。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大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最为迅速的一段连续时期。

因此,直截了当地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所取得的社会成就,和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最伟大的——这是我,一个1978年后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而非1978年前的计划经济政策)的坚定支持者的论断。

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今日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比其人均GDP相应的预期寿命高了3岁多——这表明积极的非经济因素(如医疗、教育)的影响要远远大于那些广为人知的消极因素(如污染)的影响。

1978年至2015年这37年间,中国人均GDP年均增长8.6%——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在一段连续时期内的增长都要迅速。

1978年至2014年,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7.9%,世界第一

据可获得的最新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数据,中国在1978年至2014年间,作为衡量物质生活水平标准的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是7.9%,比任何国家都高。

中国在减贫方面的贡献在世界上亦无与伦比。根据世界银行制定的贫困标准,1981年以来,中国贫困人口数减少了7.28亿,而世界其他地区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52亿。也就是说,中国减贫人口数量对世界减贫成就的贡献率是83%。

另有一个简单有力的例子能够说明中国在提升人类福祉方面的贡献。1949年印度人均GDP比中国高,也可以说,印度比中国更富。而今天,中国妇女平均预期寿命是77岁,15岁以上女性的识字率为93%;印度妇女平均预期寿命是68岁,15岁以上女性的识字率为59%。中国妇女在争取自己权利方面取得的进步是印度妇女无法比肩的。中国和印度的妇女构成了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仅凭这一点,就能领会这一事实的意义。

中国的成功及其对人类的贡献并不在于它有多少亿万富翁——好像这几百人的生活就是一个国家的福祉的衡量标准似的——而在于,它对生活在平均收入线上下的13亿普通百姓生活水平的无与伦比的改善。从任由外国侵略者践踏长达一个世纪的弱国发展为没有国家敢攻击的世界军事强国之一,军事实力的增强是中国所取得成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止于此。中国以人类历史上最快的速度提升了最多数量人的福祉,不仅造福自己而且造福他人,这才是它最伟大的成就。

1949年毛泽东说出那句不朽名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名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因为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民也希望“站起来”。自1949年以来,中国以史无前例的规模“站起来了”,而且正在“富起来”“强起来”。或用经济学家干巴巴的、不加修饰的统计数据来说:中国取得的是人类历史上可衡量的最伟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谁不希望见证历史?谁不希望拥有对这样的发展做出哪怕是最微小的贡献的机会?又有谁不希望从中吸取可供借鉴的经验呢?

*本文系文汇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人爱国、深切地关心自己国家的未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但是一个外国人,比如我,密切关注中国三十余年,并在其新成立的智库之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任职又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用中国国家主席的话来说,这是因为,中国的发展不仅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要造福每个国家,“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英国伟大诗人约翰·邓恩文采斐然的诗里也这样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特别是国际经济方面的专家,我自然有我特定的视角——即以横向的(国际)与纵向的(历史发展)比较为中心。以此为基点可以惊人地发现:有的中国人往往低估了自己国家的成就。而一些媒体也经常有版面刊登批评中国的文章。这些文章的问题并不在于没有讨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有许多文章没有讨论,但这些文章夸大了中国存在的问题,且未将此类议题置于正确的比较尺度。而在这一方面,旁观者或许可以提供恰当的比较尺度,这也解释了为何外国人对中国会有如此密切的关注。

1949年到1976年,27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了31岁

以下历史与国际比较的尺度对中国而言是比较恰当的:中国自1949年以来取得的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最伟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这不是狂热的爱国分子的宣言,只是对事实的客观陈述。原因简单就能概括。

经济学家们都知道,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最为敏感的指标。因为预期寿命平衡、汇总了所有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因素(如较高的收入水平,良好的医疗保障,受教育年限长,环境保护等)和消极因素(如贫困,医疗条件差,缺乏教育,环境污染等)。参考这一标准,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这27年间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了31岁——也就是每年增加超过一岁。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大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最为迅速的一段连续时期。

因此,直截了当地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所取得的社会成就,和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最伟大的——这是我,一个1978年后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而非1978年前的计划经济政策)的坚定支持者的论断。

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今日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比其人均GDP相应的预期寿命高了3岁多——这表明积极的非经济因素(如医疗、教育)的影响要远远大于那些广为人知的消极因素(如污染)的影响。

1978年至2015年这37年间,中国人均GDP年均增长8.6%——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在一段连续时期内的增长都要迅速。

1978年至2014年,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7.9%,世界第一

据可获得的最新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数据,中国在1978年至2014年间,作为衡量物质生活水平标准的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是7.9%,比任何国家都高。

中国在减贫方面的贡献在世界上亦无与伦比。根据世界银行制定的贫困标准,1981年以来,中国贫困人口数减少了7.28亿,而世界其他地区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52亿。也就是说,中国减贫人口数量对世界减贫成就的贡献率是83%。

另有一个简单有力的例子能够说明中国在提升人类福祉方面的贡献。1949年印度人均GDP比中国高,也可以说,印度比中国更富。而今天,中国妇女平均预期寿命是77岁,15岁以上女性的识字率为93%;印度妇女平均预期寿命是68岁,15岁以上女性的识字率为59%。中国妇女在争取自己权利方面取得的进步是印度妇女无法比肩的。中国和印度的妇女构成了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仅凭这一点,就能领会这一事实的意义。

中国的成功及其对人类的贡献并不在于它有多少亿万富翁——好像这几百人的生活就是一个国家的福祉的衡量标准似的——而在于,它对生活在平均收入线上下的13亿普通百姓生活水平的无与伦比的改善。从任由外国侵略者践踏长达一个世纪的弱国发展为没有国家敢攻击的世界军事强国之一,军事实力的增强是中国所取得成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止于此。中国以人类历史上最快的速度提升了最多数量人的福祉,不仅造福自己而且造福他人,这才是它最伟大的成就。

1949年毛泽东说出那句不朽名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名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因为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民也希望“站起来”。自1949年以来,中国以史无前例的规模“站起来了”,而且正在“富起来”“强起来”。或用经济学家干巴巴的、不加修饰的统计数据来说:中国取得的是人类历史上可衡量的最伟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谁不希望见证历史?谁不希望拥有对这样的发展做出哪怕是最微小的贡献的机会?又有谁不希望从中吸取可供借鉴的经验呢?

*本文系文汇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内容

  • 中国复兴之路(历经磨难)
  •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有感于<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 这段时期,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 ...

  • 中国瓷器介绍
  • 一, 题目:中国瓷器之宋瓷 二, 摘要: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 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 ...

  •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
  • 第10卷 第5期2010年9月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beiPolytechnic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Vol 9 No 5Sep 2010 文章编号:1673 2804(2010)05 0081 03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大 ...

  • 复兴之路观后感2
  • ●●>观后感 <复兴之路>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细致.深沉.雄浑.大气. 首先,<复兴之路>以夹叙夹议的叙述手法,简练.直白.概括性强并带有诗意的旁白娓娓道来,再加以中外学者观点鲜明的点评,让观者很容易理解并引起共鸣. 同时,<复兴之路>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实地拍 ...

  • 复兴之路的观后感
  •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 这段时期,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 ...

  • 推进科学发展心得:继续解放思想的根本任务
  • 三十年前,真理标准大讨论标志着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又一次兴起,也是中华民族的再觉醒. 真理标准大讨论,实际上就是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同时,以邓小平当时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 ...

  • 2012河南省中招重点初中模拟联考试卷(三)
  • 2012河南省中招重点初中模拟联考试卷(三) 一.请你选择(共20分)--认真细致,点滴做起! ▲单项选择(4小题,每题2分,共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l.2011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 ...

  • 习书记讲话
  • 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年4月26日) 习近平 大家好!我这次来安徽调研,正好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前夕.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个座谈会,请一些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来座谈,主要是想当面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

  •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
  •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 辉煌成就 摘自<人民日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走过了30多年不平凡的岁月.回顾过去,我们更深切地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改革开放以来成就的取得,都是在老一辈革命家艰辛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的,也都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取得的成就的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