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案 2009-02-27 16:03:19 阅读94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单元测试:
一、填空:
1、常见的岩石有 、 、 、 和 等。
2.花岗岩中含有3种不同的矿物:白色的是 ,肉红色或黄褐色的是 ,黑色的是 。
二、选择:
1、岩石是 的基本物质。
①地壳 ②地幔 ③地核
2.红褐色或灰色,薄层状结构,硬度小的岩石是 。
①大理岩 ②页岩 ⑧砂岩
3.花斑状,硬度大,由3种不同矿物组成的岩石是 。
①页岩 ②石灰岩 ③花岗岩
4.不同种类的岩石,颜色、质地等特征 。
①相同 ②不同 ⑨不一定
三、判断:
1、岩石各不相同,分类的方法只有一个。 ( )
2、用小刀可以检验岩石的软硬度,用放大镜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岩石上的花纹和结构。
( )
四、结合生活中人们对岩石的应用,介绍一种岩石的用途:(举例说明)
五、对保护岩石资源你有什么建议?
第三单元 植物与土壤
1 土壤里有什么
认知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砂、粘土、水、空气和腐殖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从小使学生树立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拓展性目标:
搜集、查阅关于土壤形成的资料,自制一份资料卡。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干土块、水、筷子。
演示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铁罐头盒、干土块、火柴。
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问:你是从哪里采集的土块?土块是什么样的?一般学生答,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土壤的知识。
二、新授
1、认识什么是土壤
(1)我们对土壤知道些什么?把我们知道的关于土壤的事情写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畅谈。
(3)学生交流后写活动记录。
(4)讲解:土壤分布在大地表层的土,比较疏松,含有养料,能够生长植物。简单说,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土壤。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土壤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分布在大地表层,二是能生长植物。埋在地下很深的土,海滩上,沙漠中不能生长植物的沙子,都不能叫土壤。
2、挖点土来,观察一下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土壤的成分
(1)学生观察土壤。
(2)学生汇报。
(3)对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A土壤中含有水分
实验名称:土壤成分的构成(水)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铁罐头盒、方座支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土块、水。 实验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成分。
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一:
1、将烧杯中加入五分之三容积的水。
2、把干土块放进烧杯中。
3、观察烧杯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水中不断有气泡冒出来。
分组观察:用手摸有什么感觉?说明土壤含有什么?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小结:土壤潮湿说明含有水分。不同环境中的土壤中潮湿程度不同,同一地区的土壤干湿程度也不相同。雨后土壤比较湿,长期干旱土壤就比较干。
B土壤中含有空气。
把干土块放进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分组实验讨论。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C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
实验二:
1、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散,直到与水混合均匀为止。
2、把烧杯放在桌子上静置,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
3、待土沉淀后,从烧杯外仔细观察。
提出问题:
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拌,再用劲搅一搅,然后把烧杯放在桌上,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当大部分土沉下来之后,仔细观察沉下来的土是不是分层?分几层?不同层的土粒大小是不是相同?
学生实验汇报结果。
实验结果:水中的土沉淀后大致分为两层。下层的、颗粒比较大的是沙子,上层的、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
讨论:下层颗粒比较大的是什么?上层颗粒比较小的是什么?
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在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土粒,颗粒比较大的是砂,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不同的土壤,含有砂和粘土的多少是不同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 新授
D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教师演示讲解:用酒精灯加热土壤。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闻到了什么气味?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三:
1、安装好方座支架,然后放上一片石棉网。
1、取少量土壤捣碎后放在铁罐头盒内,将盒放在石棉网上。
2、点燃酒精灯,给盒内的土壤加热。
3、观察加热后土壤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土壤加热后会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腐殖质。学生实验、讨论。
讲解:土壤加热后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说明了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这些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物残体腐烂以后变成的物质,叫做腐殖质。板书,腐殖质是黑褐色的,土壤中含的腐殖质越多,颜色就越黑。
E提问:谁能说一说,从以上的实验,你知道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呢?
分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结论: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说明: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空气、砂、粘土、水、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教师小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空气、砂、粘土和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都与植物的生长有关系,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具备的条件,腐殖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砂和粘土是植物生长、固定的地方,水、空气、腐殖质都要贮存在砂和粘土中。土壤的这些成分搭配得合适,土壤才能肥沃,植物才能长得好。
学生填写书上的结论。
三、评价
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互相评一评。
四、小结
我们这节课通过实验认识了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含有水、空气、砂、粘土和腐殖质等物质。
拓展活动:
从不同地方取些土壤,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它们含有砂和粘土的量是不是相同。
2 土壤的种类
认知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类,并知道这三类土壤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
拓展性目标:
调查农田的土壤种类,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知道土壤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大类。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去底瓶(3个,用布蒙住瓶口,扎好)、支架(3个)、杯子(3个)、三类土壤、水,图表。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把土块放入水中,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动手。
(3)观察,汇报。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土壤的种类
(1)观察比较沙、黏土、腐殖土的特征。
①分组观察桌上三个纸包里的土壤,用手捻一捻,感觉是不是不同?
②用放大镜看一看?
③用手握一握?
④在纸上涂一涂?
(2)学生实验。
(3)学生汇报。
(4)在各组的实验桌上有三个去底瓶子,瓶口用布蒙住,把这三个倒立在支架上,在每个瓶口下面放一个杯子,往三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的砂质土、粘质土和壤土,然后往瓶内倒进同样多的水。
观察比较:三类土壤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都停止渗水的时候,三个杯子的水量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的积水情况有什么不同?分组实验汇报观察结果。
(5)讨论:为什么它们渗出的水的多少不一样呢?
(6)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7)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来认识它们的特征?
2、把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记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二、 新授
1、实物展示三类不同的土壤。
土壤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砂和粘土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为三类:含砂多的叫砂质土,含粘土多的叫做粘质土,砂和粘土的含量差不多叫壤土。
我们知道砂质土渗水快,粘质土渗水慢,壤土居中。砂质土积水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差,粘质土积水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好,壤土积水比砂质土多,比粘质土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居中。
板书。
2,调查我们家乡的土壤。
先制定出研究的计划,然后再做实验。
用图表来展示我们调查的结果。
观察方法 :
用放大镜看
用手捻
在纸上涂抹
放进水里搅动后
汇报观察的结果。
三、练习:
提问:土壤分为哪三种?它们有什么性质?
四、教师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土壤的种类,还了解了不同种类土壤的性质。
五、评价
自评或学生之间互评。
拓展性活动:
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不同种类土壤的分布情况。
2、调查红薯、花生、水稻分别适合种植在哪种土壤里?
3.我们家乡的土壤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
3 植物与土壤
认知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
3、能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拓展性目标:
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教学准备:植物与土壤的图片和资料。
三株生长情况大致相同的同一中植物。
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
搜集赞美土壤的诗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学生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对植物生长作用的有关图文资料。
2、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卡。
大量的有关土壤的信息即被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4、提出问题:
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分组讨论:
提出猜想与假设,并做好记录。应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学生探究过程与结果。
活动二:
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1、生交流搜集的有关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资料 。
2、组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设计实验方案,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无论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教师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选择自己可以验证的方案,预测实验结果,以备与实际实验结果相对照,长时间观察。
3、学生试着汇报科学推断。
小结:这个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要坚持不懈。
4、展示教材上的资料卡。
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
自由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土壤。
如,诗歌、手抄报、唱歌、演讲、绘画等等。也可以合作进行。
2
2、评价活动
自评与互评来进行评价,主要从搜集资料,方案设计、猜想与预测、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进行。
拓展活动:继续观察、记录实验情况。
4 保护土壤
认知目标: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知道垃圾等对土壤的危害。
2、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拓展性目标:
利用学到的知识,试制一些绿肥,撒在学校的植物园里。
教学准备:
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表格。
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土壤和我们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
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
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三)巩固应用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拓展活动:
1、利用学到的知识,试制一些绿肥,撒在学校的植物园里。
2、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土壤小报》。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案 2009-02-27 16:03:19 阅读94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单元测试:
一、填空:
1、常见的岩石有 、 、 、 和 等。
2.花岗岩中含有3种不同的矿物:白色的是 ,肉红色或黄褐色的是 ,黑色的是 。
二、选择:
1、岩石是 的基本物质。
①地壳 ②地幔 ③地核
2.红褐色或灰色,薄层状结构,硬度小的岩石是 。
①大理岩 ②页岩 ⑧砂岩
3.花斑状,硬度大,由3种不同矿物组成的岩石是 。
①页岩 ②石灰岩 ③花岗岩
4.不同种类的岩石,颜色、质地等特征 。
①相同 ②不同 ⑨不一定
三、判断:
1、岩石各不相同,分类的方法只有一个。 ( )
2、用小刀可以检验岩石的软硬度,用放大镜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岩石上的花纹和结构。
( )
四、结合生活中人们对岩石的应用,介绍一种岩石的用途:(举例说明)
五、对保护岩石资源你有什么建议?
第三单元 植物与土壤
1 土壤里有什么
认知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砂、粘土、水、空气和腐殖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从小使学生树立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拓展性目标:
搜集、查阅关于土壤形成的资料,自制一份资料卡。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干土块、水、筷子。
演示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铁罐头盒、干土块、火柴。
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问:你是从哪里采集的土块?土块是什么样的?一般学生答,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土壤的知识。
二、新授
1、认识什么是土壤
(1)我们对土壤知道些什么?把我们知道的关于土壤的事情写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畅谈。
(3)学生交流后写活动记录。
(4)讲解:土壤分布在大地表层的土,比较疏松,含有养料,能够生长植物。简单说,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土壤。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土壤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分布在大地表层,二是能生长植物。埋在地下很深的土,海滩上,沙漠中不能生长植物的沙子,都不能叫土壤。
2、挖点土来,观察一下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土壤的成分
(1)学生观察土壤。
(2)学生汇报。
(3)对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A土壤中含有水分
实验名称:土壤成分的构成(水)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铁罐头盒、方座支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土块、水。 实验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成分。
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一:
1、将烧杯中加入五分之三容积的水。
2、把干土块放进烧杯中。
3、观察烧杯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水中不断有气泡冒出来。
分组观察:用手摸有什么感觉?说明土壤含有什么?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小结:土壤潮湿说明含有水分。不同环境中的土壤中潮湿程度不同,同一地区的土壤干湿程度也不相同。雨后土壤比较湿,长期干旱土壤就比较干。
B土壤中含有空气。
把干土块放进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分组实验讨论。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C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
实验二:
1、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散,直到与水混合均匀为止。
2、把烧杯放在桌子上静置,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
3、待土沉淀后,从烧杯外仔细观察。
提出问题:
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拌,再用劲搅一搅,然后把烧杯放在桌上,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当大部分土沉下来之后,仔细观察沉下来的土是不是分层?分几层?不同层的土粒大小是不是相同?
学生实验汇报结果。
实验结果:水中的土沉淀后大致分为两层。下层的、颗粒比较大的是沙子,上层的、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
讨论:下层颗粒比较大的是什么?上层颗粒比较小的是什么?
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在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土粒,颗粒比较大的是砂,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不同的土壤,含有砂和粘土的多少是不同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 新授
D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教师演示讲解:用酒精灯加热土壤。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闻到了什么气味?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三:
1、安装好方座支架,然后放上一片石棉网。
1、取少量土壤捣碎后放在铁罐头盒内,将盒放在石棉网上。
2、点燃酒精灯,给盒内的土壤加热。
3、观察加热后土壤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土壤加热后会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腐殖质。学生实验、讨论。
讲解:土壤加热后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说明了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这些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物残体腐烂以后变成的物质,叫做腐殖质。板书,腐殖质是黑褐色的,土壤中含的腐殖质越多,颜色就越黑。
E提问:谁能说一说,从以上的实验,你知道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呢?
分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结论: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说明: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空气、砂、粘土、水、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教师小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空气、砂、粘土和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都与植物的生长有关系,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具备的条件,腐殖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砂和粘土是植物生长、固定的地方,水、空气、腐殖质都要贮存在砂和粘土中。土壤的这些成分搭配得合适,土壤才能肥沃,植物才能长得好。
学生填写书上的结论。
三、评价
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互相评一评。
四、小结
我们这节课通过实验认识了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含有水、空气、砂、粘土和腐殖质等物质。
拓展活动:
从不同地方取些土壤,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它们含有砂和粘土的量是不是相同。
2 土壤的种类
认知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类,并知道这三类土壤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
拓展性目标:
调查农田的土壤种类,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知道土壤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大类。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去底瓶(3个,用布蒙住瓶口,扎好)、支架(3个)、杯子(3个)、三类土壤、水,图表。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把土块放入水中,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动手。
(3)观察,汇报。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土壤的种类
(1)观察比较沙、黏土、腐殖土的特征。
①分组观察桌上三个纸包里的土壤,用手捻一捻,感觉是不是不同?
②用放大镜看一看?
③用手握一握?
④在纸上涂一涂?
(2)学生实验。
(3)学生汇报。
(4)在各组的实验桌上有三个去底瓶子,瓶口用布蒙住,把这三个倒立在支架上,在每个瓶口下面放一个杯子,往三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的砂质土、粘质土和壤土,然后往瓶内倒进同样多的水。
观察比较:三类土壤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都停止渗水的时候,三个杯子的水量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的积水情况有什么不同?分组实验汇报观察结果。
(5)讨论:为什么它们渗出的水的多少不一样呢?
(6)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7)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来认识它们的特征?
2、把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记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二、 新授
1、实物展示三类不同的土壤。
土壤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砂和粘土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为三类:含砂多的叫砂质土,含粘土多的叫做粘质土,砂和粘土的含量差不多叫壤土。
我们知道砂质土渗水快,粘质土渗水慢,壤土居中。砂质土积水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差,粘质土积水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好,壤土积水比砂质土多,比粘质土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居中。
板书。
2,调查我们家乡的土壤。
先制定出研究的计划,然后再做实验。
用图表来展示我们调查的结果。
观察方法 :
用放大镜看
用手捻
在纸上涂抹
放进水里搅动后
汇报观察的结果。
三、练习:
提问:土壤分为哪三种?它们有什么性质?
四、教师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土壤的种类,还了解了不同种类土壤的性质。
五、评价
自评或学生之间互评。
拓展性活动:
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不同种类土壤的分布情况。
2、调查红薯、花生、水稻分别适合种植在哪种土壤里?
3.我们家乡的土壤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
3 植物与土壤
认知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
3、能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拓展性目标:
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教学准备:植物与土壤的图片和资料。
三株生长情况大致相同的同一中植物。
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
搜集赞美土壤的诗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学生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对植物生长作用的有关图文资料。
2、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卡。
大量的有关土壤的信息即被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4、提出问题:
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分组讨论:
提出猜想与假设,并做好记录。应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学生探究过程与结果。
活动二:
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1、生交流搜集的有关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资料 。
2、组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设计实验方案,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无论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教师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选择自己可以验证的方案,预测实验结果,以备与实际实验结果相对照,长时间观察。
3、学生试着汇报科学推断。
小结:这个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要坚持不懈。
4、展示教材上的资料卡。
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
自由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土壤。
如,诗歌、手抄报、唱歌、演讲、绘画等等。也可以合作进行。
2
2、评价活动
自评与互评来进行评价,主要从搜集资料,方案设计、猜想与预测、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进行。
拓展活动:继续观察、记录实验情况。
4 保护土壤
认知目标: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知道垃圾等对土壤的危害。
2、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拓展性目标:
利用学到的知识,试制一些绿肥,撒在学校的植物园里。
教学准备:
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表格。
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土壤和我们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
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
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三)巩固应用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拓展活动:
1、利用学到的知识,试制一些绿肥,撒在学校的植物园里。
2、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土壤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