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讨论安理会改革决议草案:各国分歧依旧

第59届联合国大会11日开始就日本、德国、巴西和印度“四国联盟”提出的安理会改革方案进行了两天的辩论,但由于各国各持己见,因此辩论并无实质性进展。  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11日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坚决反对为安理会改革人为设定时限,反对强行表决任何尚存在重大分歧的方案。 王光亚强调,安理会改革必须由全体会员国做出决定,必须以绝大多数国家的意志为基础,不能只解决少数国家或部分国家的关切。只有经过最广泛协商一致做出的决定,才能赢得最普遍的信任和支持,才符合全体会员国的共同和长远利益。  美国代表塔希克利认为联合国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不应该把其它领域的改革排除在外。美国支持对安理会进行改革,也数次表示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联大如果要对任何安理会改革方案进行表决,时机都还不成熟。美国认为改革不应该导致安理会工作效率的下降。  塔希克利说:“不管什么时候,美国都将反对使安理会工作效率比现在下降的提案,同时,美国也反对把没有得到会员国广泛同意的,从而缺乏实践性的提案付诸表决。美国相信在现在这个阶段,任何扩大安理会的提案,包括基于美国的主张而形成的提案,都不应该付诸表决。”  德国作为提案的发起人之一,认为只有同时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才能使安理会的构成更加平衡,“四国联盟”的提案涵盖了最广泛国家的不同意见。德国代表普洛伊格认为给“两个左右”国家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做法,并不能取得新政治现实所需要的地理平衡,而只扩大非常任理事国的做法将会造成对现状的维持和矛盾的增加。  普洛伊格说:“其它建议的背后,都反映了国家的、地区的或次地区的问题以及维持现状的努力。以‘团结谋共识’集团的提议为例,他们也无法证明这个提案在会员资格和会员人数方面会得到可持续的支持。”  俄罗斯一直认为安理会的改革应该在会员国共识的基础上进行,联大就安理会改革的投票不应该造成会员国的分裂,不应该削弱安理会。俄罗斯大使杰尼索夫提出了安理会改革的原则。杰尼索夫说:“首先,安理会的改革是为了提高效率,而不是恰恰相反。安理会的改革同时也是为了通过吸收有影响的发展中大国,使会员国之间有更好的平衡。同时,也为了使安理会更有代表性。”  英国支持“四国联盟“提出的提案,认为应该同时增加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和非常任理事国席位。英国大使佩里在发言中说,如果对这个提案投票,英国将投赞成票。 佩里说:“英国将投票支持‘四国联盟’的提案,但有一点必须得到澄清,英国认为新增常任理事国不一定要有否决权,而且这么做也不符合联合国的广泛利益。”  加拿大支持“团结谋共识”集团提出的安理会只增加非常任理事团的建议,加拿大大使洛克认为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并不符合联合国的利益。洛克说,加拿大相信作为一个原则,扩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不符合联合国的更高利益,而且也不符合大多数会员国的长远利益,这将和会员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相违背,从而也会破坏安理会席位的公平分配。  日本常驻联合国代表大岛贤三发言时,对于决议案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支持显示出“自信”,但他同时承认非洲国家对四国提案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他向非洲国家“示好”:“日本欢迎非洲寻求扩充安理会的决议。”  不过,非洲各国领导人就联合国改革问题达成一致,非盟希望增加6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和6个非常任理事国,其中非洲国家各占两席。而这一方案与“四国联盟”的提案相去甚远。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专员表示,这一问题“必须以维护团结的方式来解决”。  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克拉姆表示,增常方案不应产生某个特权集团,就此而言,“四国联盟”提案有失公平。他说:“我们不会选出6个享有特权的国家,在联合国给自己戴上二等成员的帽子。而且给11个国家常任席位,却让180个国家争夺14个非常任席位,这种做法并不公平。”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杰尼索夫强调,我们呼吁安理会进行小规模的扩大,扩大后的安理会国家总数应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情况,大约不超过20个以上。  由于联大对“四国集团”提出的安理会改革决议草案进行了两天的讨论,49个国家的发言对有关安理会改革的主张各有不同,因此,联大决定在各国分歧依旧的情况下暂停辩论,联大主席将在和四国外长会晤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第59届联合国大会11日开始就日本、德国、巴西和印度“四国联盟”提出的安理会改革方案进行了两天的辩论,但由于各国各持己见,因此辩论并无实质性进展。  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11日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坚决反对为安理会改革人为设定时限,反对强行表决任何尚存在重大分歧的方案。 王光亚强调,安理会改革必须由全体会员国做出决定,必须以绝大多数国家的意志为基础,不能只解决少数国家或部分国家的关切。只有经过最广泛协商一致做出的决定,才能赢得最普遍的信任和支持,才符合全体会员国的共同和长远利益。  美国代表塔希克利认为联合国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不应该把其它领域的改革排除在外。美国支持对安理会进行改革,也数次表示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联大如果要对任何安理会改革方案进行表决,时机都还不成熟。美国认为改革不应该导致安理会工作效率的下降。  塔希克利说:“不管什么时候,美国都将反对使安理会工作效率比现在下降的提案,同时,美国也反对把没有得到会员国广泛同意的,从而缺乏实践性的提案付诸表决。美国相信在现在这个阶段,任何扩大安理会的提案,包括基于美国的主张而形成的提案,都不应该付诸表决。”  德国作为提案的发起人之一,认为只有同时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才能使安理会的构成更加平衡,“四国联盟”的提案涵盖了最广泛国家的不同意见。德国代表普洛伊格认为给“两个左右”国家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做法,并不能取得新政治现实所需要的地理平衡,而只扩大非常任理事国的做法将会造成对现状的维持和矛盾的增加。  普洛伊格说:“其它建议的背后,都反映了国家的、地区的或次地区的问题以及维持现状的努力。以‘团结谋共识’集团的提议为例,他们也无法证明这个提案在会员资格和会员人数方面会得到可持续的支持。”  俄罗斯一直认为安理会的改革应该在会员国共识的基础上进行,联大就安理会改革的投票不应该造成会员国的分裂,不应该削弱安理会。俄罗斯大使杰尼索夫提出了安理会改革的原则。杰尼索夫说:“首先,安理会的改革是为了提高效率,而不是恰恰相反。安理会的改革同时也是为了通过吸收有影响的发展中大国,使会员国之间有更好的平衡。同时,也为了使安理会更有代表性。”  英国支持“四国联盟“提出的提案,认为应该同时增加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和非常任理事国席位。英国大使佩里在发言中说,如果对这个提案投票,英国将投赞成票。 佩里说:“英国将投票支持‘四国联盟’的提案,但有一点必须得到澄清,英国认为新增常任理事国不一定要有否决权,而且这么做也不符合联合国的广泛利益。”  加拿大支持“团结谋共识”集团提出的安理会只增加非常任理事团的建议,加拿大大使洛克认为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并不符合联合国的利益。洛克说,加拿大相信作为一个原则,扩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不符合联合国的更高利益,而且也不符合大多数会员国的长远利益,这将和会员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相违背,从而也会破坏安理会席位的公平分配。  日本常驻联合国代表大岛贤三发言时,对于决议案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支持显示出“自信”,但他同时承认非洲国家对四国提案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他向非洲国家“示好”:“日本欢迎非洲寻求扩充安理会的决议。”  不过,非洲各国领导人就联合国改革问题达成一致,非盟希望增加6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和6个非常任理事国,其中非洲国家各占两席。而这一方案与“四国联盟”的提案相去甚远。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专员表示,这一问题“必须以维护团结的方式来解决”。  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克拉姆表示,增常方案不应产生某个特权集团,就此而言,“四国联盟”提案有失公平。他说:“我们不会选出6个享有特权的国家,在联合国给自己戴上二等成员的帽子。而且给11个国家常任席位,却让180个国家争夺14个非常任席位,这种做法并不公平。”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杰尼索夫强调,我们呼吁安理会进行小规模的扩大,扩大后的安理会国家总数应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情况,大约不超过20个以上。  由于联大对“四国集团”提出的安理会改革决议草案进行了两天的讨论,49个国家的发言对有关安理会改革的主张各有不同,因此,联大决定在各国分歧依旧的情况下暂停辩论,联大主席将在和四国外长会晤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相关内容

  • 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之战"
  • 新华网 ( 2012-02-10 09:53:10 ) 来源: <环球>杂志 林利民 2012年2月4日,由摩洛哥代表阿拉伯国家联盟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表决投票.俄罗斯和中国行使否决权,草案未获通过. 所谓"否决权",通常是指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 ...

  • 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前景尚不明朗
  • 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前景尚不明朗 -新华社记者 杨志望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的振兴联合国改革报告公布一个月,各方围绕这份报告展开了激烈争论.各方不仅未能就安理会扩大的方案达成共识,对扩大程序也存在分歧.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各方能否在今后数月捏消除分歧并顺利启动安理会改革的前景尚不明朗. 安 ...

  • 模拟联合国基础知识简介
  • 第一章关于模联 1.1模联的成立 在1947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成员国一致宣誓:(原文如下) ...encourage the teaching of the United Nations Charter and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the structure, ...

  • 走上一体化的欧洲55
  • 观察欧洲,常常有感于它的波澜不惊.它不爆"冷门",不出热点,但在平和冷静中,它的变化却是天翻地覆的.它曾是分裂最深.动乱最多.战争最残酷.版图变动最剧烈的地区,战后几十年却一反其千百年历史的常态,稳步而坚定地走向和平与联合.欧洲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近现代是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中 ...

  • 联合国 小报 简介
  • 联合国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联合国现在共有193个 成员国,总 ...

  • 3.国际法的渊源讲稿底本
  • 第二章 国际法的渊源 摘要 国际法规则必须源于获得承认的渊源--(1)条约或者公约:(2)国际习惯:(3)法律的一般原则:和(4)司法判决(judicial decision)和法教义学(Legal teaching)所提供的补充来源.其中,条约(treaty)仅对缔约各方有效.习惯[基于事先存在的 ...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简介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 NPT)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是1968年7月1日由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分别在伦敦. ...

  • 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中东地区安全
  • 作者:王联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8年06期 中图分类号:D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61(2008)01-0052-10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有两个理由:一是萨达姆政权支持恐怖主义并与基地组织有联系,二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尽管战后美国承认伊拉克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 ...

  •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教案)1
  •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 第1课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了解联合国的产生 了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重点:联合国的建立及其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 难点:认识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以及当今世界局部地区动荡.战争的现实. [导入新课] 设计问题导入,战后美苏两国已经从反法西斯的盟友转变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