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间接不规则物体密度测量

王鹏飞 郭家汶 李梦雪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流体静力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的原理。

掌握测量密度的几种方法。

掌握测量的误差分析方法。

二、实验仪器

物理天平(含砝码)(弹簧测力计)

玻璃烧杯

待测物体等

三、实验原理

1、用流体静力法测定外形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时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

量,如果不计空气的浮力,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W=m1g,它浸在液体中的视重W1=M2g,

则物体所受的浮力

F=W-W1=(M1-M2)g

式中得M1和M2视该物体在空气中及全浸入液体中称时相应的天平砝码质量,因为物体所

受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即

F=ρVg

式中,ρ是液体的

液体的体积,也是物体的体积。 所以有 F浮水Vg其中M1,M2,ρ水可以查表

这种方法避开了不易测量的不规则体积V,

水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既可以查出

• 2.待测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的测定

• 如果待测物体密度ρ1小于液体密度ρ,则在测定不规则物体密度ρ时,先称物体

在空气中相应于天平砝码的质量m2,然后,在物体上栓上一个重物,先使待测物体

在液面之上而重物全部浸在液体中进行称衡,相应的砝码质量为m3。再将待测物体

连同重物全部浸没在液体中进行称衡,相应的砝码为m4.则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 F=(m3-m4)g

• 所以——F=(m3-m4)g=ρVg

• ρ1=m2ρ/(m3-m4)

3液体密度的测量

如果要测量液体密度ρ2,可以先将一重物分别为m和m1,再将该重物浸没在待测液体中

称衡,相应的砝码质量为m5,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重物待测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F=(m-m5)g=ρ2Vg

重物在密度ρ的液体中所受浮力F’=(m-m1)=ρVg

所以ρ2=(m-m5)ρ/(m-m1)

知道m,m1,m5,和ρ,即求出液体的密度

四: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1,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m1测量三次

2,测量物体在水中质量m2测量三次

3,每次测量数据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1、被测物和砝码的取放必须在天平处于平衡状态下进行,且一定要用镊子取放,特别是砝码绝不可用手直接拿取。

2、使用过程中操作动作一定要轻,这样既可以使天平很快稳定,又可避免损坏天平。在称衡液体中的质量时,不可将液体洒落于天平的称盘和底座上。

3、指针偏转不到一小格时,才能纪录数据,要注意对不到最小分度值的部分进行估读。

4、称表观质量时,注意物体不能与杯壁或杯底接触,也不能露出液面。

五:创新:

大家家里都不可能都有量筒,天平等。测量不规则物体密度,能不能不用那么多专业仪器就能测呢?

仪器;用刻度尺,烧杯2个(粗细均匀的瓶子也行)测密度

实验步骤:如下

1,把小烧杯漂在大烧杯中,用刻度尺记下水的高度h1

2,把物体放在小烧杯中,用刻度尺记下水的高度h2

3,把物体沉在水底,小烧杯仍漂在大烧杯中,记下水的高度h3

由于大烧杯的粗细均匀,体积的比等于高度的比

公式:G物=F浮 Mg=ρ水 g(V2-V1) M=ρ (V3-V1)

所以ρ= (V2-V1)*ρ水/ (V3-V1)

所以上式等于 ρ= (h2-h1)*ρ水/ (h3-h1)

六;误差分析

直接测三组数据即水面的高度就可以测得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质量受空气浮力的影响,而且天平不能达到很高的平衡条件(天平两臂不一定平衡) 水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实验中没测量水的温度!

水的密度作为测物体密度的量度,水是纯净的吗?那么可以把水换为已知密度的某种液体也行!

密度受到所有实验数据误差的影响!多次测量能减少误差,因而实验会更精确!

间接不规则物体密度测量

王鹏飞 郭家汶 李梦雪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流体静力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的原理。

掌握测量密度的几种方法。

掌握测量的误差分析方法。

二、实验仪器

物理天平(含砝码)(弹簧测力计)

玻璃烧杯

待测物体等

三、实验原理

1、用流体静力法测定外形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时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

量,如果不计空气的浮力,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W=m1g,它浸在液体中的视重W1=M2g,

则物体所受的浮力

F=W-W1=(M1-M2)g

式中得M1和M2视该物体在空气中及全浸入液体中称时相应的天平砝码质量,因为物体所

受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即

F=ρVg

式中,ρ是液体的

液体的体积,也是物体的体积。 所以有 F浮水Vg其中M1,M2,ρ水可以查表

这种方法避开了不易测量的不规则体积V,

水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既可以查出

• 2.待测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的测定

• 如果待测物体密度ρ1小于液体密度ρ,则在测定不规则物体密度ρ时,先称物体

在空气中相应于天平砝码的质量m2,然后,在物体上栓上一个重物,先使待测物体

在液面之上而重物全部浸在液体中进行称衡,相应的砝码质量为m3。再将待测物体

连同重物全部浸没在液体中进行称衡,相应的砝码为m4.则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 F=(m3-m4)g

• 所以——F=(m3-m4)g=ρVg

• ρ1=m2ρ/(m3-m4)

3液体密度的测量

如果要测量液体密度ρ2,可以先将一重物分别为m和m1,再将该重物浸没在待测液体中

称衡,相应的砝码质量为m5,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重物待测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F=(m-m5)g=ρ2Vg

重物在密度ρ的液体中所受浮力F’=(m-m1)=ρVg

所以ρ2=(m-m5)ρ/(m-m1)

知道m,m1,m5,和ρ,即求出液体的密度

四: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1,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m1测量三次

2,测量物体在水中质量m2测量三次

3,每次测量数据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1、被测物和砝码的取放必须在天平处于平衡状态下进行,且一定要用镊子取放,特别是砝码绝不可用手直接拿取。

2、使用过程中操作动作一定要轻,这样既可以使天平很快稳定,又可避免损坏天平。在称衡液体中的质量时,不可将液体洒落于天平的称盘和底座上。

3、指针偏转不到一小格时,才能纪录数据,要注意对不到最小分度值的部分进行估读。

4、称表观质量时,注意物体不能与杯壁或杯底接触,也不能露出液面。

五:创新:

大家家里都不可能都有量筒,天平等。测量不规则物体密度,能不能不用那么多专业仪器就能测呢?

仪器;用刻度尺,烧杯2个(粗细均匀的瓶子也行)测密度

实验步骤:如下

1,把小烧杯漂在大烧杯中,用刻度尺记下水的高度h1

2,把物体放在小烧杯中,用刻度尺记下水的高度h2

3,把物体沉在水底,小烧杯仍漂在大烧杯中,记下水的高度h3

由于大烧杯的粗细均匀,体积的比等于高度的比

公式:G物=F浮 Mg=ρ水 g(V2-V1) M=ρ (V3-V1)

所以ρ= (V2-V1)*ρ水/ (V3-V1)

所以上式等于 ρ= (h2-h1)*ρ水/ (h3-h1)

六;误差分析

直接测三组数据即水面的高度就可以测得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质量受空气浮力的影响,而且天平不能达到很高的平衡条件(天平两臂不一定平衡) 水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实验中没测量水的温度!

水的密度作为测物体密度的量度,水是纯净的吗?那么可以把水换为已知密度的某种液体也行!

密度受到所有实验数据误差的影响!多次测量能减少误差,因而实验会更精确!


相关内容

  • 物体的测量质量密度
  • 一.测量初步 质量密度 [知识要求] (一) 测量的初步 1. 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及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长度单位的换算. 2.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选用.放置.观察.度数.记录). 3. 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4.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5. 知道测量长度 ...

  •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1
  •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学习目标 1.经历运用密度知识鉴别螺母制造材料的过程,能用密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做什么 – 做到什么程度) 2.依据生活知识和经验,探讨量筒和量杯的正确使用方法.能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小固体的. 3.阅读教材,知道利用密度知识能间接测量 ...

  • 测量固体密度方法种种
  • 测量固体密度方法种种 --发散思维典范 李树堂 关于密度的测量,按<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要求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因而根据测量密度的大理密度的原理公式ρ=m/v,只要有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密度. 为了体现素质教育,在近年来中考试题中,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 ...

  • 2模块二 测量及密度
  • 2014年高考解决方案 复习内容:测量及密度 复习内容:测量及密度 [知识网络] ⎧⎧长度的单位:米⎪⎪ ⎧使用⎪⎪ ⎪长度的测量⎪基本工具:刻度尺⎪读数 ⎨⎨⎪ ⎪⎪⎪记录⎨⎩⎪⎪⎪⎩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什么是误差⎪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知识归纳] [基础知识] 1. ...

  • 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
  • 实验报告 5- 数学系06级 蔡园青 2007年5月11日 PB06001093 实验题目:用天平测量质量 实验目的: 了解天平的类型及结构特征,掌握用天平精确称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学会测定物质密度的基本方法和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器材: 光电天平,游标卡尺,大烧杯,比重瓶. 实验原理: ...

  • 中考物理各知识点要求提纲
  • 中考物理各知识点要求提纲 第一部分声现象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这是中考中出现很多的一个考点.要正确解答这类考题就必须掌握:(1)声音的产生条件,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介质中声传播的速度不同:(3)回声及其应用. 考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1
  •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 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2.力. 三.德育目标: 1.2.配合.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全章知识点总结
  •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知识梳理 1. 质量: ⑴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⑶ 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 ...

  •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 九年级物理预习提纲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一种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物质三态的性质: 固体: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