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国慷慨解囊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和中国全国抗战爆发。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港澳同胞,为中华民族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各种方式支持祖国神圣的抗战。1938年8月13日前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上海八一三抗战一周年纪念活动,武汉首先发起八一三献金救国运动,香港、澳门同胞积极响应,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八一三献金运动,筹集巨款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

  1938年7月7日,为支援祖国抗战,在香港华商总会(1952年更名为香港中华总商会)领导下,香港各界同胞开展了卖花筹款活动。全港247个团体认购了30万朵花,募集到国币5万元。香港《工商日报》社代募筹款,“日晨至暮,各色人等,前往捐款,络绎不绝,平日冷静的报馆,一变而为踵接肩摩、人头拥挤的所在。情况虽没有武汉献金台畔那样如火如荼,可歌可泣,不过形形色色也可见民气昂激的一般(斑)。小贩、苦力,挤得满身臭汗,争着向前,献出了他们仅有几角的节余;太太小姐,请人伴了,冒暑而来,捐出了她们良心上认为必捐的数目”。七七卖花筹款共筹得国币近10万元,突破香港有史以来卖花成绩纪录。7月15日,广东各界纪念八一三献金运动筹备委员会成立,推举国民党第四战区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为会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吴铁城、广州市市长曾养甫为副会长,积极推动广东八一三献金运动。

  受全港卖花筹款成绩的鼓舞,以及国内特别是广东八一三献金运动筹备活动的影响,香港各界随即拟定八一三献金运动计划,推定香港华商总会领导发动这次献金运动。

  最早开展献金运动的是广联商会。8月1日,广联商会召开会议,决定在4日向行内各客栈派给捐册、收条和献金箱等,鼓励客栈同业努力自动献纳,决定此后每三天收集一次各客栈献金,核计公布。会上,与会的旅业同仁当即捐献5000元(本文未注明币种的均为港币)。散会后平安旅店立即电话通知认捐国币100元。7日,广联商会全体监察委员林培生、李景秋、朱少华、林赐明、李椿生分赴各客栈检查三天来的献金成绩,据统计,是日结算各号献金数目共1000多元,连同以前各号店认捐的数目共6000多元。

  八一三献金运动自广联商会首先倡行后,洋务工会、华商总会、鹤山商会、普益商会、嘉属商会、中山侨商会、机器工会、九龙各界筹赈会、基督教联会、学生赈济会等全港各社团随即先后决定举办献金运动。8月2日,全港各界赈济华南难民联合会(该会由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香港妇女兵灾筹赈会、香港妇女新生活运动会、中国妇女慰劳会香港分会、香港华商总会等社团发起,于1938年3月成立)举行第八次全体大会,出席大会的钟声慈善社、南风学艺研究社、香港小型足球协进会、中华厂商联合会、儿童保育会、学生赈济会、洋服群研工会、广联商会、义安公社、中华艺术协进会、香港华商总会、惠阳商会、女青年会、洋务工会、诚公工务社、印刷业公会、中国妇女慰劳会香港分会、戏院职工会、妇女兵灾筹赈会等社团代表出席。会议议决由全港各界赈济华南难民联合会督办八一三献金运动,订定办法,通告全体会员暨全港同胞,一致踊跃献金。会议决定:“一、现因时间仓促,若由本会主办,一切手续,恐筹备不易,故定名为‘督办’,即督促各团体自行办理。二、以若干华商银行代收献金,负责收集侨胞呈献金饰财物。三、各银行收集金银财物后,按日将成绩抄报本会,以便登报表扬,藉昭公允。四、本会收到成绩报告后,按日交由各报馆刊登,以资征信。五、本运动结束后,由本会汇编成绩呈报中央,献金财物则由原经收银行自行划汇”。8日,全港各界救济华南难民联合会常务干事在儿童保育会开会,商定香港同胞献金办法:凡呈献一元以下之零款,由献呈者自动投入献金箱,一元以上者则开立收据,而所开收据,取用三联根法,捐者取其一,银行保存其一,其一则交该会;凡呈献首饰戒指金牌等物,由银行以信封封存,金银鼎等由银行点存。

  8月10日,由全港各界赈济华南难民联合会主持的八一三献金运动正式开始。是日晨,中国、盐业、广东省、交通、华侨、中南、金城、永安、上海商业、国货、广西、东亚等10多家华商银行,将八一三献金箱陈放在行内当众处。献金箱由全港各界赈济华南难民联合会定制,上书“全港各界赈济华南难民会八一三献金运动箱”,并加锁及封条,各银行派定职员,专责接收献金及发放收条。香港华商总会在该会四楼图书馆设立献金台,场内正中,悬一大白布横额,上书“献金救国”四字。华商总会门前,则书有大幅白布横额,上书“献金台设于本会四楼”。大新、先施、永安、中华、瑞兴等香港五大百货公司,均设有献金台或献金箱。永安公司献金台设于楼下,中华公司则每层楼设箱一个。瑞兴公司的献金台由老板古瑞庭亲自布置,装饰得璀灿辉煌。该公司还发动全体职员献薪三天,复得各厂家行商热心报效,纷纷将商品送往该公司单独陈列,照原价发售,由12日起一连三天,得款悉数捐出。

  10日是香港献金运动第一天,香港同胞踊跃献金。军器商会、永发印务公司分别捐献国币1000元。华人机器会制备献金箱百余个及收据等,分发各会友,定11日开始献金,18日下午在会内当众开箱结算。西环菜栏工友决定将11日至13日三天佣金悉数献出。

  13日是献金运动的“正日”。许多社团纷纷召开纪念八一三大会。基督教女青年会假座麦当奴道圣保罗女校大礼堂举行纪念大会。香港仔、鸭俐洲两地群众联合组织八一三献金运动团,除努力捐献外,还举行游艺晚会,演出抗日救亡剧目,以唤起民众。香港学生赈济会假座加路连山孔圣堂举行全港学生歌咏比赛,以纪念八一三,并即席举行献金。华商总会也开会纪念八一三,到会的大多数是名商巨贾。会议气氛热烈,与会者高呼“献金救国”“竭力图存”“中华民国万岁”等口号。但献金景况颇为惨淡。除广联商会主席林培生、名医李炳森等若干人慷慨捐献外,其他捐献者廖廖。在香港青年会献金台边挂有一幅很显眼的标语:“同胞们,起来吧,犹太人就是最好的借鉴,献金献金,不要迟疑了!”

  香港八一三献金运动原定由8月10日起至8月13日止。广东各界纪念八一三献金运动筹备委员会以香港方面粤籍名流殷富众多,为使他们踊跃献金救国起见,特派该会常务委员、爱国实业家蔡昌等人赴港宣传鼓动香港同胞踊跃捐献。13日,香港各界赈济华南难民联合会决定将献金运动延期至19日。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和中国全国抗战爆发。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港澳同胞,为中华民族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各种方式支持祖国神圣的抗战。1938年8月13日前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上海八一三抗战一周年纪念活动,武汉首先发起八一三献金救国运动,香港、澳门同胞积极响应,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八一三献金运动,筹集巨款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

  1938年7月7日,为支援祖国抗战,在香港华商总会(1952年更名为香港中华总商会)领导下,香港各界同胞开展了卖花筹款活动。全港247个团体认购了30万朵花,募集到国币5万元。香港《工商日报》社代募筹款,“日晨至暮,各色人等,前往捐款,络绎不绝,平日冷静的报馆,一变而为踵接肩摩、人头拥挤的所在。情况虽没有武汉献金台畔那样如火如荼,可歌可泣,不过形形色色也可见民气昂激的一般(斑)。小贩、苦力,挤得满身臭汗,争着向前,献出了他们仅有几角的节余;太太小姐,请人伴了,冒暑而来,捐出了她们良心上认为必捐的数目”。七七卖花筹款共筹得国币近10万元,突破香港有史以来卖花成绩纪录。7月15日,广东各界纪念八一三献金运动筹备委员会成立,推举国民党第四战区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为会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吴铁城、广州市市长曾养甫为副会长,积极推动广东八一三献金运动。

  受全港卖花筹款成绩的鼓舞,以及国内特别是广东八一三献金运动筹备活动的影响,香港各界随即拟定八一三献金运动计划,推定香港华商总会领导发动这次献金运动。

  最早开展献金运动的是广联商会。8月1日,广联商会召开会议,决定在4日向行内各客栈派给捐册、收条和献金箱等,鼓励客栈同业努力自动献纳,决定此后每三天收集一次各客栈献金,核计公布。会上,与会的旅业同仁当即捐献5000元(本文未注明币种的均为港币)。散会后平安旅店立即电话通知认捐国币100元。7日,广联商会全体监察委员林培生、李景秋、朱少华、林赐明、李椿生分赴各客栈检查三天来的献金成绩,据统计,是日结算各号献金数目共1000多元,连同以前各号店认捐的数目共6000多元。

  八一三献金运动自广联商会首先倡行后,洋务工会、华商总会、鹤山商会、普益商会、嘉属商会、中山侨商会、机器工会、九龙各界筹赈会、基督教联会、学生赈济会等全港各社团随即先后决定举办献金运动。8月2日,全港各界赈济华南难民联合会(该会由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香港妇女兵灾筹赈会、香港妇女新生活运动会、中国妇女慰劳会香港分会、香港华商总会等社团发起,于1938年3月成立)举行第八次全体大会,出席大会的钟声慈善社、南风学艺研究社、香港小型足球协进会、中华厂商联合会、儿童保育会、学生赈济会、洋服群研工会、广联商会、义安公社、中华艺术协进会、香港华商总会、惠阳商会、女青年会、洋务工会、诚公工务社、印刷业公会、中国妇女慰劳会香港分会、戏院职工会、妇女兵灾筹赈会等社团代表出席。会议议决由全港各界赈济华南难民联合会督办八一三献金运动,订定办法,通告全体会员暨全港同胞,一致踊跃献金。会议决定:“一、现因时间仓促,若由本会主办,一切手续,恐筹备不易,故定名为‘督办’,即督促各团体自行办理。二、以若干华商银行代收献金,负责收集侨胞呈献金饰财物。三、各银行收集金银财物后,按日将成绩抄报本会,以便登报表扬,藉昭公允。四、本会收到成绩报告后,按日交由各报馆刊登,以资征信。五、本运动结束后,由本会汇编成绩呈报中央,献金财物则由原经收银行自行划汇”。8日,全港各界救济华南难民联合会常务干事在儿童保育会开会,商定香港同胞献金办法:凡呈献一元以下之零款,由献呈者自动投入献金箱,一元以上者则开立收据,而所开收据,取用三联根法,捐者取其一,银行保存其一,其一则交该会;凡呈献首饰戒指金牌等物,由银行以信封封存,金银鼎等由银行点存。

  8月10日,由全港各界赈济华南难民联合会主持的八一三献金运动正式开始。是日晨,中国、盐业、广东省、交通、华侨、中南、金城、永安、上海商业、国货、广西、东亚等10多家华商银行,将八一三献金箱陈放在行内当众处。献金箱由全港各界赈济华南难民联合会定制,上书“全港各界赈济华南难民会八一三献金运动箱”,并加锁及封条,各银行派定职员,专责接收献金及发放收条。香港华商总会在该会四楼图书馆设立献金台,场内正中,悬一大白布横额,上书“献金救国”四字。华商总会门前,则书有大幅白布横额,上书“献金台设于本会四楼”。大新、先施、永安、中华、瑞兴等香港五大百货公司,均设有献金台或献金箱。永安公司献金台设于楼下,中华公司则每层楼设箱一个。瑞兴公司的献金台由老板古瑞庭亲自布置,装饰得璀灿辉煌。该公司还发动全体职员献薪三天,复得各厂家行商热心报效,纷纷将商品送往该公司单独陈列,照原价发售,由12日起一连三天,得款悉数捐出。

  10日是香港献金运动第一天,香港同胞踊跃献金。军器商会、永发印务公司分别捐献国币1000元。华人机器会制备献金箱百余个及收据等,分发各会友,定11日开始献金,18日下午在会内当众开箱结算。西环菜栏工友决定将11日至13日三天佣金悉数献出。

  13日是献金运动的“正日”。许多社团纷纷召开纪念八一三大会。基督教女青年会假座麦当奴道圣保罗女校大礼堂举行纪念大会。香港仔、鸭俐洲两地群众联合组织八一三献金运动团,除努力捐献外,还举行游艺晚会,演出抗日救亡剧目,以唤起民众。香港学生赈济会假座加路连山孔圣堂举行全港学生歌咏比赛,以纪念八一三,并即席举行献金。华商总会也开会纪念八一三,到会的大多数是名商巨贾。会议气氛热烈,与会者高呼“献金救国”“竭力图存”“中华民国万岁”等口号。但献金景况颇为惨淡。除广联商会主席林培生、名医李炳森等若干人慷慨捐献外,其他捐献者廖廖。在香港青年会献金台边挂有一幅很显眼的标语:“同胞们,起来吧,犹太人就是最好的借鉴,献金献金,不要迟疑了!”

  香港八一三献金运动原定由8月10日起至8月13日止。广东各界纪念八一三献金运动筹备委员会以香港方面粤籍名流殷富众多,为使他们踊跃献金救国起见,特派该会常务委员、爱国实业家蔡昌等人赴港宣传鼓动香港同胞踊跃捐献。13日,香港各界赈济华南难民联合会决定将献金运动延期至19日。


相关内容

  • 一二九运动
  •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后,接着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5年5月,日寇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并以武力相要挟.国民党政府对日寇完全屈服,与日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 ...

  • 弘一大师抗日救国轶事
  • 一个人,出家当了和尚,一心念佛,对尘世事,原可不闻不问,倘要介入,将会招致"六根未净"的非议.可是弘一大师(李叔同)却破了这个惯例.他平时倒是位"一心念佛,不预世事"的正宗和尚,但当国家遭受侵略,百姓遭受劫难时,他不仅问起世事来,而且还提出"念佛不忘 ...

  • 甘肃省庆阳市历史遗址之红一军团与宫河原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的成立与发展[文]
  •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国民党军政部长.亲日派头子何应钦力主调遣重兵开往西安,讨伐"叛逆",企图扩大内战,乘机取代蒋介石.为了策应西安事变,阻止内战再起,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奉命由三边地区南下,协同东北军.西北军御敌.行至淳化.耀县.三原时,由于西 ...

  • 中学生纪念"12.9"运动演讲稿
  •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七二年前的今天,当代中国发生了一件轰轰烈烈的学生爱国运动,它沉重地唤醒了多灾多难的旧中国国民,向日本帝国主义及腐朽的国民党政府发出怒吼:拯救中华!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启蒙老师就曾告诉我“12.9”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也不是一个寻常的日子,而是一本厚厚的书。 ...

  •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法宝
  • 作者:王明 杨玉玲<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9日 02版)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余年间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由沉沦衰弱.走向复兴强盛的重要转折点.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的迅速兴起与长期坚持,是实现这一历史性转折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 ...

  • 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满族将领
  • 佟麟阁将军 1892年10月生,河北高阳人,字捷三.行伍出身.1925年任冯玉祥部国民军第一师师长,1926年兼陇南镇守使.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教导团团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1937年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军事训练团团长.七七事变爆发,任北平(今北京)南苑驻地指挥官,1937年7月28日 ...

  • "白屋诗人"吴芳吉
  • 闻名于"五四"时期、享誉华夏的重庆江津"白屋诗人"吴芳吉(字碧柳),以创作<婉容词>、<两父子>、<护国岩词>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受到周恩来、冯玉祥、郭沫若等名人志士的高度赞誉,他的诗歌曾被选入20世纪30年代的中小学教材.但 ...

  • 抗日救亡歌曲简介
  • 抗日救亡歌曲简介 <抗敌歌>原名<抗日歌>,抗敌歌是中国最早一首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歌曲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音乐家黄自有感于神州山河遭敌寇侵略荼毒,欲唤起人民抗敌爱国意志所作.作者黄自是中国创作第一首抗日歌曲的人. 1931年"九 ...

  • 抗战英雄作文500
  • 看过很多很多的抗战故事,也不知道从哪里来说起,而说起来心中却还是有些许荡漾,放眼观看-中-国近代史,多少英雄事迹多少巾帼风貌,给我们的些许的是一些敬仰.膜拜之说. 时间悄悄的流逝了快半个世纪,而在这时间的长河中,也淹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时间也枉然,留下来的却是堆堆白骨. 时间总是那么健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