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一、字音(红色字)

弃甲曳兵数罟洿池鸡豚狗彘之畜庠序孝悌饿莩

二、文学常识

(一)、《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著的对话体(语录体)文集,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史记·孟荀列传》:“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二)、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

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

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南

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

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

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3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

三、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意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四、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然而不王者

五、古今异义(红色字,古义)

河内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六、文言实词(红色字,意义)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弃甲曳兵而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七、文言虚词(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河东凶亦然填然鼓之

或百步而后止不可,直不百步耳

尽心焉耳矣斯天下之民至焉

八、文言句式(注意红色字的标志)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九、文言翻译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3、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十、文言背诵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十一、成语

五十步笑百步

寡人之于国也

一、字音(红色字)

弃甲曳兵数罟洿池鸡豚狗彘之畜庠序孝悌饿莩

二、文学常识

(一)、《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著的对话体(语录体)文集,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史记·孟荀列传》:“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二)、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

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

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南

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

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

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3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

三、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意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四、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然而不王者

五、古今异义(红色字,古义)

河内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六、文言实词(红色字,意义)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弃甲曳兵而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七、文言虚词(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河东凶亦然填然鼓之

或百步而后止不可,直不百步耳

尽心焉耳矣斯天下之民至焉

八、文言句式(注意红色字的标志)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九、文言翻译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3、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十、文言背诵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十一、成语

五十步笑百步


相关内容

  •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
  • 2008年.2009年<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 2008徐州市 (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 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 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字
  •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字.词.句梳理 一.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寡人之于国也> 2.涂有饿殍(涂通途,道路)<寡人之于国也>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寡人之于国也> 4.輮使之然也(輮通煣) <劝学> 5.虽有槁 ...

  • 履历自传范本
  • 来致刚先生_自介 父教幼子曰:[万物必有优劣,粪土污秽,其质可肥田:乌龟丑陋,皮却能容颜.春雨降旱,耕者悦其泽,旅者恶其泞:月光皎洁,情侣欢其情,盗者恶其明.]又告子曰:[为学不思,思而不学,学不由统,言不由衷,文奇无用,行不显众,则学偏废,徒劳无功.]故而,余生致力于国家发展与社会繁荣而努力,日不 ...

  •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赏析
  • 寡人之于国也 朝代:先秦 作者:孟子弟子录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 ...

  • 唐雎练习卷
  • 2008年浙江省温州市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

  • [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 编号:YW9-015 导 题 学 目 校 学 案 设 计 课时 2 一.练习反馈 (一)翻译课文. (二)读短文做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 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 愿终守之,弗敢易! ...

  •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归纳
  •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斑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quo ...

  • 2012年高考文言文知识归纳-[寡人之于国也]
  • 2012年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寡人之于国也> 一.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斑白.) 4.涂有饿 ...

  • 邹忌答案文档
  • 二.课文分析: 1.作家作品:战国时代( )体史书,共有( )篇,是西汉( )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 2.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 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 ...

  • 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