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一)
牛头刨床设计
一、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a)所示。电动机经过皮带和齿轮传动, 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 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为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 生产率。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运动的导杆机构。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 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 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刨头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在切削的 前后各有一段0.05H的空刀距离,见图b),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刨头在 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转动,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小主 轴的速度波动,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少电动机容量。
(a)
(b)
d)
图1
二、设计数据见表1和表2
表2
表3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运动方案设计。
根据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拟定2~3个其他形式的执行机构,画出机构简图及机器运动循环图,并简单介绍其传动特点。 2、确定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
根据表一对应组的数据,用图解法确定连杆机构的尺寸,并将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注意:为使整个过程最大压力角最小,刨头导路xx位于导杆端点B所作圆弧高的平分线上(见图d)。
3、进行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根据表一对应组的数据,每人做曲柄对应的2个位置(如图2中1,2,3,……,12各对应位置)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要求用图解法画出速度多边形,列出矢量方程,求出刨头6的速度、加速度,将过程详细地写在说明书中。 4、对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根据表二对应组的数据,每人确定机构对应位置的各运动副反力及应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
注意:所有作图部分画在同一张纸上(3号图纸)。图纸上不要有计算说明。
如果所给数据不方便作图可稍微改动数据,但各组数据应该一致,并列出改动值。 5. 每组最后根据汇总数据画出一份刨头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以及平衡力矩的变化曲线。(电脑绘图) 6、飞轮设计
根据表3中机器运转的不均匀系数,具有定传动比的各构件的转动惯量JO1、JO2、
JO、JO,曲柄(飞轮安装在曲柄轴上)的转速n2及某些齿轮的参数z1、z0、z1。由动态静力分析所得的平衡力矩Mb,驱动力矩为常数,进行飞轮计算。
7. 每人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写明组号,对应曲柄的角度位置(编号)。
8. 利用ADAMS或UG、Solidworks软件进行机构的建模,进行运动仿真及模拟验证。(每组一份)
分组情况说明:
1) 6人一组数据,每人分析2个对应位置(如1、7;2,8;3、9;….)的速度、加速度和动态静力分析,要画出该位置对应的机构简图,其他图形都与其对应,并严格按比例画图。 2) 分组可自由组合,要方便统计数据,且第2步的尺寸设计结果要统一。
选作内容:
利用解析法进行上述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比较与图解法结果的优劣。
四、方案设计举例
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的原动件是曲柄;从动件为刨头(滑块),行程中有急回特性;机构应有较好的动力特性。要满足这些要求,用单一的四杆机构是难以实现的。下面介绍几种仅供参考。
1、如图2所示,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采用导杆机构、连杆滑块机构组成的6杆机构。采用导杆机构,滑块与导杆之间的传动角始终为90o,且适当确定
构件尺寸,可以保证机构工作行程速度较低并且均匀,而空回行程速度较高,满足急回特性要求。适当确定刨头的导路位置,可以使压力角尽量小。
图 2
2、如图3所示,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采用凸轮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适当选择凸轮运动规律,设计出凸轮廓线,可以实现刨头的工作行程速度较低,而返回行程速度较高的急回特性;在刨头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避免加减速度的突变发生(采用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刨刀切削工件时,受到较大的切削阻力作用,空程返回时无切削力作用,只须克服惯性力及运动副摩擦阻力。凸轮机构为高副机构,不宜承受较大的载荷。
3、如图4所示,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采用导杆机构和扇 形齿轮、齿条机构。齿条固结于刨头的下方。导杆机构如1中所述,扇形齿轮、齿条机构具有精确的传动比,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扇形齿轮的加工,要求保证一定的精度,工艺上的难度大一些;且扇形齿轮、齿条的中心距要求较高。
图 3 图 4
其它设计方案自行构思。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二)
自选题:
1. 根据参考资料,自行选择设计题目,如洗瓶机,剥豆机,自动打印机等,进行机械运动
方案设计:提出2-3种运动方案,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说明方案特点,进行比较并选择; 2. 对最终的方案绘制运动方案简图和机器的运动循环图。(可参考教材第14章);
3. 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机构尺寸设计,运动分析及动力分析,绘制运动线图及力平衡图。 4.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5. 根据情况可选择是否完成动态演示。
题目选择说明:
设计题目一为传统设计题目,题目二为创新性设计题量,题目二稍有难度,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兴趣自行选择,自由分组或由学委安排,尽量不超过6人。每组安排一组长,负责掌握大家的情况和进度。时间为一周,根据情况安排简单答辩。
设计期间尽量在教室进行,如需查阅资料或用电脑,可自行选择其他场所,但要告知组长,以便随时统计大家的情况。
参考书目:
1. 机械原理教材
2. 图书馆借阅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相关的教材皆可。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一)
牛头刨床设计
一、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a)所示。电动机经过皮带和齿轮传动, 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 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为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 生产率。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运动的导杆机构。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 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 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刨头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在切削的 前后各有一段0.05H的空刀距离,见图b),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刨头在 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转动,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小主 轴的速度波动,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少电动机容量。
(a)
(b)
d)
图1
二、设计数据见表1和表2
表2
表3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运动方案设计。
根据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拟定2~3个其他形式的执行机构,画出机构简图及机器运动循环图,并简单介绍其传动特点。 2、确定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
根据表一对应组的数据,用图解法确定连杆机构的尺寸,并将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注意:为使整个过程最大压力角最小,刨头导路xx位于导杆端点B所作圆弧高的平分线上(见图d)。
3、进行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根据表一对应组的数据,每人做曲柄对应的2个位置(如图2中1,2,3,……,12各对应位置)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要求用图解法画出速度多边形,列出矢量方程,求出刨头6的速度、加速度,将过程详细地写在说明书中。 4、对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根据表二对应组的数据,每人确定机构对应位置的各运动副反力及应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
注意:所有作图部分画在同一张纸上(3号图纸)。图纸上不要有计算说明。
如果所给数据不方便作图可稍微改动数据,但各组数据应该一致,并列出改动值。 5. 每组最后根据汇总数据画出一份刨头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以及平衡力矩的变化曲线。(电脑绘图) 6、飞轮设计
根据表3中机器运转的不均匀系数,具有定传动比的各构件的转动惯量JO1、JO2、
JO、JO,曲柄(飞轮安装在曲柄轴上)的转速n2及某些齿轮的参数z1、z0、z1。由动态静力分析所得的平衡力矩Mb,驱动力矩为常数,进行飞轮计算。
7. 每人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写明组号,对应曲柄的角度位置(编号)。
8. 利用ADAMS或UG、Solidworks软件进行机构的建模,进行运动仿真及模拟验证。(每组一份)
分组情况说明:
1) 6人一组数据,每人分析2个对应位置(如1、7;2,8;3、9;….)的速度、加速度和动态静力分析,要画出该位置对应的机构简图,其他图形都与其对应,并严格按比例画图。 2) 分组可自由组合,要方便统计数据,且第2步的尺寸设计结果要统一。
选作内容:
利用解析法进行上述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比较与图解法结果的优劣。
四、方案设计举例
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的原动件是曲柄;从动件为刨头(滑块),行程中有急回特性;机构应有较好的动力特性。要满足这些要求,用单一的四杆机构是难以实现的。下面介绍几种仅供参考。
1、如图2所示,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采用导杆机构、连杆滑块机构组成的6杆机构。采用导杆机构,滑块与导杆之间的传动角始终为90o,且适当确定
构件尺寸,可以保证机构工作行程速度较低并且均匀,而空回行程速度较高,满足急回特性要求。适当确定刨头的导路位置,可以使压力角尽量小。
图 2
2、如图3所示,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采用凸轮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适当选择凸轮运动规律,设计出凸轮廓线,可以实现刨头的工作行程速度较低,而返回行程速度较高的急回特性;在刨头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避免加减速度的突变发生(采用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刨刀切削工件时,受到较大的切削阻力作用,空程返回时无切削力作用,只须克服惯性力及运动副摩擦阻力。凸轮机构为高副机构,不宜承受较大的载荷。
3、如图4所示,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采用导杆机构和扇 形齿轮、齿条机构。齿条固结于刨头的下方。导杆机构如1中所述,扇形齿轮、齿条机构具有精确的传动比,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扇形齿轮的加工,要求保证一定的精度,工艺上的难度大一些;且扇形齿轮、齿条的中心距要求较高。
图 3 图 4
其它设计方案自行构思。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二)
自选题:
1. 根据参考资料,自行选择设计题目,如洗瓶机,剥豆机,自动打印机等,进行机械运动
方案设计:提出2-3种运动方案,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说明方案特点,进行比较并选择; 2. 对最终的方案绘制运动方案简图和机器的运动循环图。(可参考教材第14章);
3. 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机构尺寸设计,运动分析及动力分析,绘制运动线图及力平衡图。 4.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5. 根据情况可选择是否完成动态演示。
题目选择说明:
设计题目一为传统设计题目,题目二为创新性设计题量,题目二稍有难度,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兴趣自行选择,自由分组或由学委安排,尽量不超过6人。每组安排一组长,负责掌握大家的情况和进度。时间为一周,根据情况安排简单答辩。
设计期间尽量在教室进行,如需查阅资料或用电脑,可自行选择其他场所,但要告知组长,以便随时统计大家的情况。
参考书目:
1. 机械原理教材
2. 图书馆借阅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相关的教材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