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理学原创作品,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星星?
大概十天前吧,突然收到一个豆邮:
豆瓣截图
当时看到的时候,我莫名笑了一下,原来又是失恋这事引起了共鸣。
我不得不承认网络真的是一个很强大的东西。某一天你突发奇想写了一篇文章,发到网上,就能够让另一个不知身在何方的人心灵激荡、感同身受,很想跟你秉烛夜话、促膝长谈。有人会爱上你的容貌,也会有人爱上你的文字。可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你,你能做的,只是让喜欢你的人更喜欢你。所以我从来不会取悦任何人,我只写自己想写的。
由于她没有进一步的诉求,我就没有回复。结果第二天,她又主动发豆邮给我,要跟我分享她的故事。她说,如果我太忙的话,可以只看不回。
我一开始以为,她是刚结束这段狗血的情史,才想找人倾诉。可谁知,并非如此。她的故事刚进行到2014年下半年,就嘎然而止了。当我还在纳闷她怎么不更新了,敲了几下键盘提醒她,她却告诉我:故事不会更新了,因为,这次要分手了。
后来,我就再也没收到过她的信息。所以刚才忍不住去问候了她一句。如果写完这篇文章收到她的回复的话,我会在篇尾插入,也好给这个小插曲画个句号。
我不是什么心理咨询师,也不是情感专栏作家,更不是知心大姐姐。我写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给自己看的,主要还是为了自嗨,说教的成分嘛,自然也有,希望能够帮到有需要的人。可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只能自救,别无他法。
毛姆叔叔说:“再没有比勇敢忍受别人的灾难更容易的了。”所以你指望谁都不如指望你自己。
昨天早上在有书的推送里看到了篇文章——《七月和安生:做得到人见人爱,却做不了自己》。嗯,我只是看到了,内容是一扫而过的,所以我不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我只是因为这篇文章,想到了一些事。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大部分都是读着安妮宝贝(现笔名庆山)的书度过那些青葱岁月的。当然,我是例外。只不过是因为一个姑娘,我才读了《告别薇安》。说实话,我一直欣赏不了早期的安妮宝贝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看不懂(水平有限),二是她的文字太灰暗了。
《告别薇安》
有人评价过她的文字,是这么说的:??
“安妮宝贝早期的文字华丽而高调,辞藻阴郁艳丽,给人的感觉是颓废的、虚无的、阴冷决绝。”
我认为文学作品的风格受作者性格和经历的影响。一个悲观主义者,怎么写得出乐观主义者的踌躇满志?没感受过真实的生活,如何将鲜活的生活跃然纸上?
像我这种逗比,绝对欣赏不了安妮宝贝。
最近《七月和安生》的故事被搬到大荧幕了,据说挺火的。前两天跑步群还在讨论这部电影,朋友圈也看到有人在晒电影票,各种平台推送也都没停过。
《七月与安生》
听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突然我就懂了,它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
爱情,多么美好的一个字眼,同时,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为什么那么惹人瞩目呢?它凭什么让得到它的人欣喜若狂、恍若重生,又让失去它的人撕心裂肺、要生要死呢?为什么不能做到云淡风清呢?
身为老司机的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01? 我们被漫天的爱情电影、言情小说、情感电视剧尤其韩剧误导了?
这些东西,无一不是在夸大爱情在生活中的比重。男女主角一天24小时都在谈恋爱,发生的一切事件都围绕着爱情。异性恋、同性恋、三角恋、四角恋、黄昏恋、不伦之恋,你想到的你想不到的任何恋,都能在这些神剧中看到。真心佩服这些剧作家、小说家和编剧,可我告诉你,他们的生活,可当真没多少爱情,人家绝逼都忙着编剧本、搞创作呢。只有你傻乎乎地以为生活里只有爱情。
难道不是吗?你可以问问你自己:
你一天有多少时间在谈恋爱?你跟你的拍拖对象一天有多少时间在一起?你们不在一起的时候你在干吗?(别告诉我你脑子里全是你女朋友没穿衣服的样子或者你男朋友耍帅扮酷的样子,如果是,那么这篇文章请你不要再往下看了)
你平时工作忙吗?需要应酬吗?
你和父母住在一起吗?周末要陪父母亲戚家庭聚会吗?
你有好基友、好闺蜜吗?你会经常跟他们聚会吗?
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在这方面你花了多少闲暇时间?
你有梦想吗?你是不是在为你的梦想努力着?
你敢说你把爱情放在第一位吗?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会想也不想就为爱情牺牲。就像革命先烈董存瑞那样,毫不犹豫地举起炸药包。你能做到吗?
回答完这些问题,你还觉得生活里只有爱情吗?
事实上,确实是有这样的一段时期,我们的生活里只有爱情。这个时期,叫热恋期。在热恋期,你一天24小时都在谈恋爱。我知道,我也是。可惜,这段时间很短。
02? 我们不明白爱情是有保鲜期的,热恋期是会消逝的?
当爱情还是爱情的时候,爱情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而爱情是有保鲜期的,过了保鲜期,爱情就不是爱情了。我不去Google什么理论,我只相信实践。我有过五段完完整整的恋爱经历。何谓完整?就是囊括了热恋期、磨合期、习惯期、死床期、厌恶期和分手。我不否认我多数是被分手的那个。老司机告诉你:真正的爱情,只有三个月。接下来的,都是感情和习惯。那么你为什么把只有三个月存活期的爱情当成你生活的全部呢?
爱情是很消磨人的,爱情来的时候你就像打了鸡血,磕了药,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不吃饭不睡觉的情况下跑5公里,然后长途跋涉、舟车劳顿之后再逛一天街,最后还能愉快地滚床单。
爱情是热烈的,但通常也短暂。而爱情的盲目性让我们只看到好的一面,变得片面,甚至失去判断力。三个月很快会过去,热情消退后,你可能马上就会看到对方的缺点。你会问自己:“ta原来不是这样的,为什么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不要骗自己啦,ta本来就是那个样子,只是刚开始装得很好现在不想装罢了,你自己又何尝不是?你们渐渐熟悉之后放开了防备,以前生活中所有的陋习也陆续开始展露,你们开始慢慢接受不了对方的小瑕疵。这是爱情最自然不过的发展趋势。有一天我不小心放了个屁,对方说好香,于是我觉得以后都可以肆无忌惮地放屁。也不知哪位哲人说过,看两个人熟不熟,就看能不能在对方面前放屁。由此推出,最熟的情况是:脱了裤子往脸上放。
爱情是不真实的。热恋时我们有意无意地遮掩自己的不好,放大自己的好,甚至说谎,只为了让对方更爱自己。心理学家说,这就是人性。后来,当我们拆穿彼此的谎言,变得不能容忍,把对方的不好放得很大。我们总是这样,对陌生人客气,却不能容忍最亲近的人。
爱情就这样悄然而逝了。我们爱的人不再美好,生活又回归到了正常的轨道。
03? 我们不明白一个爱情至上的人只配做一个生活中的loser?
我之前一直都说自己是一个爱情至上的人,而我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任何情况下,我都会把爱情放在第一位。所以这么多年来我除了收获了几段无果的爱情之外,其他的都一塌糊涂。可以说,I'm an absolutely loser.
这些年也让我不断反思,到底该怎么看待爱情,怎样对待爱人,才能避免成为一个loser。虽然现在的我还是会为爱人付出很多,真心相待、忠诚专一、热情不减。但对于爱情本身,我挺云淡风轻的。我认为是因为我找到了人生中另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也就不再觉得自己是个loser了。
我很喜欢和现在的恋人的相处方式,我们各自有各自的圈子,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有时间的时候,会共同讨论一个话题,比如一本书、一首歌、一篇文章、一部电影……忙起来的时候不会互相打扰;有事的时候会第一时间通知对方。我也不知道是因为我们都过了荷尔蒙分泌旺盛的时光,还是经过岁月的洗礼磨平了我们身上的棱角。我们都挺云淡风清的。
有很多人问我,失恋后到底要怎么走出阴霾。说真的,其实无论我说什么,他们也是听不进去的。他们只能自己治愈。失恋所处的境况,就好比被丢弃在一座孤岛上,能做的只有自救。我不是什么心理砖家,我分享的都是我自己的经历。我只能从我自己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在那些不得不跟自己相处的日子里,变得坚强,学会独处,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最终找到自己的信仰和梦想。
只有找到自己的信仰、梦想,才不会在失恋后崩塌。
不要把爱情当成生活的全部,它根本不是全部。
不要寄希望于另一个人,你寄希望于你自己,就不会失望。
不要要求别人,你要明白要求自己比要求别人容易得多。
这一生,你要看重的只有你自己。
有句话说的好:“我做好了要与你过一辈子的打算,也做好了你随时要走的准备。
——这大概是最好的爱情观,深情而不纠缠。”(非常认同!)
愿你也能云淡风清。
口干了便喝尽那密云
P.S.那个姑娘到这篇文章发布之前2分钟,都没有回复我。抱歉,让这件案子又成了悬案。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星理学原创作品,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星星?
大概十天前吧,突然收到一个豆邮:
豆瓣截图
当时看到的时候,我莫名笑了一下,原来又是失恋这事引起了共鸣。
我不得不承认网络真的是一个很强大的东西。某一天你突发奇想写了一篇文章,发到网上,就能够让另一个不知身在何方的人心灵激荡、感同身受,很想跟你秉烛夜话、促膝长谈。有人会爱上你的容貌,也会有人爱上你的文字。可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你,你能做的,只是让喜欢你的人更喜欢你。所以我从来不会取悦任何人,我只写自己想写的。
由于她没有进一步的诉求,我就没有回复。结果第二天,她又主动发豆邮给我,要跟我分享她的故事。她说,如果我太忙的话,可以只看不回。
我一开始以为,她是刚结束这段狗血的情史,才想找人倾诉。可谁知,并非如此。她的故事刚进行到2014年下半年,就嘎然而止了。当我还在纳闷她怎么不更新了,敲了几下键盘提醒她,她却告诉我:故事不会更新了,因为,这次要分手了。
后来,我就再也没收到过她的信息。所以刚才忍不住去问候了她一句。如果写完这篇文章收到她的回复的话,我会在篇尾插入,也好给这个小插曲画个句号。
我不是什么心理咨询师,也不是情感专栏作家,更不是知心大姐姐。我写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给自己看的,主要还是为了自嗨,说教的成分嘛,自然也有,希望能够帮到有需要的人。可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只能自救,别无他法。
毛姆叔叔说:“再没有比勇敢忍受别人的灾难更容易的了。”所以你指望谁都不如指望你自己。
昨天早上在有书的推送里看到了篇文章——《七月和安生:做得到人见人爱,却做不了自己》。嗯,我只是看到了,内容是一扫而过的,所以我不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我只是因为这篇文章,想到了一些事。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大部分都是读着安妮宝贝(现笔名庆山)的书度过那些青葱岁月的。当然,我是例外。只不过是因为一个姑娘,我才读了《告别薇安》。说实话,我一直欣赏不了早期的安妮宝贝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看不懂(水平有限),二是她的文字太灰暗了。
《告别薇安》
有人评价过她的文字,是这么说的:??
“安妮宝贝早期的文字华丽而高调,辞藻阴郁艳丽,给人的感觉是颓废的、虚无的、阴冷决绝。”
我认为文学作品的风格受作者性格和经历的影响。一个悲观主义者,怎么写得出乐观主义者的踌躇满志?没感受过真实的生活,如何将鲜活的生活跃然纸上?
像我这种逗比,绝对欣赏不了安妮宝贝。
最近《七月和安生》的故事被搬到大荧幕了,据说挺火的。前两天跑步群还在讨论这部电影,朋友圈也看到有人在晒电影票,各种平台推送也都没停过。
《七月与安生》
听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突然我就懂了,它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
爱情,多么美好的一个字眼,同时,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为什么那么惹人瞩目呢?它凭什么让得到它的人欣喜若狂、恍若重生,又让失去它的人撕心裂肺、要生要死呢?为什么不能做到云淡风清呢?
身为老司机的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01? 我们被漫天的爱情电影、言情小说、情感电视剧尤其韩剧误导了?
这些东西,无一不是在夸大爱情在生活中的比重。男女主角一天24小时都在谈恋爱,发生的一切事件都围绕着爱情。异性恋、同性恋、三角恋、四角恋、黄昏恋、不伦之恋,你想到的你想不到的任何恋,都能在这些神剧中看到。真心佩服这些剧作家、小说家和编剧,可我告诉你,他们的生活,可当真没多少爱情,人家绝逼都忙着编剧本、搞创作呢。只有你傻乎乎地以为生活里只有爱情。
难道不是吗?你可以问问你自己:
你一天有多少时间在谈恋爱?你跟你的拍拖对象一天有多少时间在一起?你们不在一起的时候你在干吗?(别告诉我你脑子里全是你女朋友没穿衣服的样子或者你男朋友耍帅扮酷的样子,如果是,那么这篇文章请你不要再往下看了)
你平时工作忙吗?需要应酬吗?
你和父母住在一起吗?周末要陪父母亲戚家庭聚会吗?
你有好基友、好闺蜜吗?你会经常跟他们聚会吗?
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在这方面你花了多少闲暇时间?
你有梦想吗?你是不是在为你的梦想努力着?
你敢说你把爱情放在第一位吗?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会想也不想就为爱情牺牲。就像革命先烈董存瑞那样,毫不犹豫地举起炸药包。你能做到吗?
回答完这些问题,你还觉得生活里只有爱情吗?
事实上,确实是有这样的一段时期,我们的生活里只有爱情。这个时期,叫热恋期。在热恋期,你一天24小时都在谈恋爱。我知道,我也是。可惜,这段时间很短。
02? 我们不明白爱情是有保鲜期的,热恋期是会消逝的?
当爱情还是爱情的时候,爱情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而爱情是有保鲜期的,过了保鲜期,爱情就不是爱情了。我不去Google什么理论,我只相信实践。我有过五段完完整整的恋爱经历。何谓完整?就是囊括了热恋期、磨合期、习惯期、死床期、厌恶期和分手。我不否认我多数是被分手的那个。老司机告诉你:真正的爱情,只有三个月。接下来的,都是感情和习惯。那么你为什么把只有三个月存活期的爱情当成你生活的全部呢?
爱情是很消磨人的,爱情来的时候你就像打了鸡血,磕了药,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不吃饭不睡觉的情况下跑5公里,然后长途跋涉、舟车劳顿之后再逛一天街,最后还能愉快地滚床单。
爱情是热烈的,但通常也短暂。而爱情的盲目性让我们只看到好的一面,变得片面,甚至失去判断力。三个月很快会过去,热情消退后,你可能马上就会看到对方的缺点。你会问自己:“ta原来不是这样的,为什么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不要骗自己啦,ta本来就是那个样子,只是刚开始装得很好现在不想装罢了,你自己又何尝不是?你们渐渐熟悉之后放开了防备,以前生活中所有的陋习也陆续开始展露,你们开始慢慢接受不了对方的小瑕疵。这是爱情最自然不过的发展趋势。有一天我不小心放了个屁,对方说好香,于是我觉得以后都可以肆无忌惮地放屁。也不知哪位哲人说过,看两个人熟不熟,就看能不能在对方面前放屁。由此推出,最熟的情况是:脱了裤子往脸上放。
爱情是不真实的。热恋时我们有意无意地遮掩自己的不好,放大自己的好,甚至说谎,只为了让对方更爱自己。心理学家说,这就是人性。后来,当我们拆穿彼此的谎言,变得不能容忍,把对方的不好放得很大。我们总是这样,对陌生人客气,却不能容忍最亲近的人。
爱情就这样悄然而逝了。我们爱的人不再美好,生活又回归到了正常的轨道。
03? 我们不明白一个爱情至上的人只配做一个生活中的loser?
我之前一直都说自己是一个爱情至上的人,而我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任何情况下,我都会把爱情放在第一位。所以这么多年来我除了收获了几段无果的爱情之外,其他的都一塌糊涂。可以说,I'm an absolutely loser.
这些年也让我不断反思,到底该怎么看待爱情,怎样对待爱人,才能避免成为一个loser。虽然现在的我还是会为爱人付出很多,真心相待、忠诚专一、热情不减。但对于爱情本身,我挺云淡风轻的。我认为是因为我找到了人生中另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也就不再觉得自己是个loser了。
我很喜欢和现在的恋人的相处方式,我们各自有各自的圈子,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有时间的时候,会共同讨论一个话题,比如一本书、一首歌、一篇文章、一部电影……忙起来的时候不会互相打扰;有事的时候会第一时间通知对方。我也不知道是因为我们都过了荷尔蒙分泌旺盛的时光,还是经过岁月的洗礼磨平了我们身上的棱角。我们都挺云淡风清的。
有很多人问我,失恋后到底要怎么走出阴霾。说真的,其实无论我说什么,他们也是听不进去的。他们只能自己治愈。失恋所处的境况,就好比被丢弃在一座孤岛上,能做的只有自救。我不是什么心理砖家,我分享的都是我自己的经历。我只能从我自己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在那些不得不跟自己相处的日子里,变得坚强,学会独处,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最终找到自己的信仰和梦想。
只有找到自己的信仰、梦想,才不会在失恋后崩塌。
不要把爱情当成生活的全部,它根本不是全部。
不要寄希望于另一个人,你寄希望于你自己,就不会失望。
不要要求别人,你要明白要求自己比要求别人容易得多。
这一生,你要看重的只有你自己。
有句话说的好:“我做好了要与你过一辈子的打算,也做好了你随时要走的准备。
——这大概是最好的爱情观,深情而不纠缠。”(非常认同!)
愿你也能云淡风清。
口干了便喝尽那密云
P.S.那个姑娘到这篇文章发布之前2分钟,都没有回复我。抱歉,让这件案子又成了悬案。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