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赏识教学”案例研究
结 题 报 告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在“文体套路”的强制贯输下,进行着作文教学的“批量产出”,致使“假、大、空、套”的官样化、统一化的语言在学生作文中泛滥。有统一就没有老师对学生个体的独特赏识。“统一”掩盖了学生个体知识、真趣的差异性,冲淡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对此,我们选准了“赏识学生,从他写第一篇作文开始”这一实破口,使程度参差不齐的全体学生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不同的路径和时间,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稳步地共同达到预期的目标,赏识学生实质上就是在放缓学生习作练习的坡度,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习作潜能,积淀终生受用的语文素养。
二、过程概述:
(一)、准备阶段(2002年9月——2002年12月)
起草课题实施方案、拟定实验计划、确定实验班、成立课题组,并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基础测定,该课题实施方案于2002年12月经连云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评审批准立项(编号为连字---01468)。
(二)、实验操作阶段(2002年12月——2005年8月)
原计划该课题于2003年6月完成实验的预期目的,但由于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生成新的资源和研究话题,该课题的研究就一直持续了下来。如在淡化作文指导与对作文教学体系进行整合与重构、运用耗散理论来指导习作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等不断研究,致使该课题结题工作延迟到今天。
在该课题进入实验阶段后,每2个月对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实验中除上好作文研讨课外,还成立作文兴趣小组,由实验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作文实践创新活动,探讨“儿童文化”、“儿童生活”与“儿童习作”的联系,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期间又具体分如下几个阶段进行:
1、着力于“创设赏识情境,生成美妙文章”的研究。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习作教学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学生创设抒发情感、谛悟人生、萌生创见的习作赏识课堂,让想象和才情在赏识的情境中尽情挥洒,生成美妙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作文曾一度困惑着我们的作文教学,束缚着学生的习作思维。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要在学生的思维受到某种定势的消极影响而局限于一隅时,“逼”着他们越出“雷池”,由“山重水复疑无路”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转化。如习作《记一次有意义的比赛》这样比较陈旧的作文题目时,写一两次还可以,若经常写,学生的思维难免不趋于一个方向。教学中笔者时刻注意命题形式的转变,将原来的题目转化为习作要求:选择最有意义的一次比赛写一写,题目自拟。教学时再予以诱导和逼发,稍作限制,学生就会被“逼”得另辟蹊径,越逼越活,越逼越新,“贴鼻子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有的把鼻子贴在‘小女孩’的脸颊上,有的把鼻子贴在了‘小女孩’的头发上,还有的把鼻子贴在了‘小女孩’的小嘴上„„大家都被逗得开怀大笑。”(《贴鼻子比赛》)其它如《“钻山洞”》、《跷跷板一二一》、《跳跳球比赛》„„形式多样,取材鲜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作就是要切入学生的灵感深处,有时甚至可以“狠”一点,“抠”一点,但“狠、抠”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赏识,因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时是显性的,但更多情况下是隐性的。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作文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比较单一的,其目的就是在创设一种学生乐写、想写、敢写的情境,并将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也是我们原来预期研究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但后来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新的研究支点不断凸显,随之我们也改变了预定的研究计划,因为课题研究的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要与时俱进。《七彩体验——让才情和想象尽情挥洒》阶段性研究报告获2003年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论文一等奖等。
2、着眼于“淡化作文指导,弱化习作知识的系统与完整”的研究。 新的作文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儿童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愉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包办代替式的过分指导,要淡化作文指导,弱化习作知识的系统与完整,强化生命的体验与精神的愉悦,把主要精力放在通过习作触发对生活的积极回应,在儿童生活与“儿童作文”之间形成“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最大限度地把生命的潜能变为现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那种单纯地着力于语言文字斟
酌推敲而放弃了对生活的召唤与体验,则是习作教学的一种短视行为。因此我们对平时活跃的、“无法预约”的即时性资源要具备开发与利用意识。若愿园中花木长得美,须有深厚的土壤培植。游戏就是学生成长的“深厚的土壤”,引领学生作文就是要在这片“深厚的土壤”上播种绿色、发现绿色、耕耘绿色、收获绿色——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清明前后,晴空碧净,鸟语花香,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的诗早已把孩子的心吸引到了“草长莺飞”的原野之上。如果此时教师还去唠叨着:“早春二月,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东风吹来,孩子们一手拽着线,一手举着风筝,在草地上飞快地奔跑着……”试想这时的孩子是否已经有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怦动。
“鸢飞蝶舞喜翩翩,远近随心一线牵”„„让孩子“投身其中”——智慧、创意、情感,当然也包括“以我笔写我语,以我语抒我情”的欲望,而一旦有了对生活的独特的体验,就不怕孩子“玩”不出诗意的习作!如在一段时间内,你会发现孩子们对“四驱车”情有独钟,课间的教室、走廊道成了车的世界,玩的花样更是一天一变——“智力冲刺”、“飞越峡谷”、“百米接力”、“狭路相逢”„„学生不仅玩出了激情、玩出了创意,也玩转了精彩童年。
作文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行为,淡化作文指导,并不意味着要把更多的时间转移在教会孩子具体的“创造技法”,相反要弱化作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强化生命的体验与精神的愉悦,要让孩子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写作实践中释放生命潜能。在这一阶段中我们牢牢记住这些,每次安排写作文之前总是要调查一下,走近孩子,听听孩子怎么说、想说什么„„改变了以往教师全程指导学生选材、立意、构思、修改的弊端。阶段性研究成果《创设赏识情境,生成美妙文章》发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教材教法》上;《淡化作文指导,静听孩子习作的拔节声》发表在《连云港教育》上等。
3、着眼于“强化阅读实践与作文实践的融合”的研究。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说白了就是在整合学生课内外阅读所得,而建立在孩子已有的课内外材料上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就是在实现阅读与习作的“嫁接”。给孩子一个支点,孩子就能翘起地球;同样给孩子一个厚积的历程,孩子也一定能创造奇迹。作文实践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置身其中,正所谓厚积而薄发,没有厚积的过程学生的语言是单调枯燥的。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随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以为畏狐也。” (《战国.楚策一》)
根据自己所占有的材料——《战国.楚策一》,给狐狸写诉状!我们的学生会能做到吗?能!即使是一只已被许多人定格为“狡猾”的狐狸,他们也未曾放过:
“狐狸为了找回昔日的快乐,决定向‘森林法庭’提起诉讼——大家都骂我‘狐假虎威’这可是冤枉我呀!落入虎爪,难道你心甘情愿地将性命送入虎口吗?”
……
狐狸是聪明的,狐狸也是为了生存!(摘自《狐狸写诉状》)
在“奇文”的疑义处着笔,对孩子来说这并非是“节外生枝”,也并非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偏颇,原本儿童就是思想和认识发展参差不齐的个体,而且这种方式的呈现,本身也隐含着评价方式的改变,教师的欣赏既让孩子发现了自己的“美丽”——被人赏识;又萌生了情感的内驱力——自我赏识。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如亲”(叶圣陶)只有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才能入作者胸中之境,享作者心中之情,在人与文的“对话”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语言,再造有我之新境,这“新境”就是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呈现。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学生的作文相继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教师研究的氛围异常浓厚。
4、着力于“作文评价体系”的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那就要踏踏实实地开展作文“讲评——实践”活动课。将讲评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其目的就是要弱化习作知识的系统与完整,强化学生的习作实践,创设情境,唤起对作文修改的积极回应。“幼稚粗拙是壮健美妙的前奏曲” 因此,儿童作文呈现的就不应该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习作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的“拔节声”!“幼稚粗拙”是儿童的天性,呵护儿童的天性,就能从儿童那里聆听到最“壮健美妙”的声音,而违背这一规律,就等于在扼杀儿童的天性,没有了天性,也就没有了作文。作文评价是作文指导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形成与内化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在引领学生在给自己的作文“涂颜着色”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评价不能忽视,在这方面我做了如下实践:
(1)、蹲下来,聆听孩子的声音
“态度决定一切”儿童一旦丢失了作文的兴趣和动力,对作文的修改只能是“赶鸭子上架”。因此教师要学会蹲下来与学生一起寻找作文中亮点,既对每一位学生的呵护,也是对学生所写的每一篇作文的高度关注,因为每一篇作文中都有值得他炫耀的亮点,哪怕是一点点,但别忘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爱美之心,人皆有
之。尤其是对于一个需要我们帮助的学生他们的努力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哪怕是一个妙词,一个佳句„„作为老师应该用心去发现、谛听、品味与褒扬,所以每次作文讲评我都是先让学生画出这次作文中你写得最好的地方,读给同桌、伙伴和老师听,从小的方面说这是对学生作文的肯定,从大的方面将这是在关注学生成长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同小可。
(2)、静下来,反思习作的得失
文章的生成过程常常先于文章的写作过程而发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所以我们的作文修改还要在“文章的生成”与“文章的写作”的过程之间进行反思——是否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是否在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这是一种能力,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实践证明,提升学生习作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学生创设“会意静写”情境,给足学生自主反思的时空,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不断的审视与超越,内化与积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造成“假、大、空、套”官样化、统一化语言在学生作文中泛滥的现象,一方面与我们过于“精细化”的指导有关,另一方面也于我们评价有关,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评价来“亡羊补牢”,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静静地去审视自己的文章,导致学生在“文体套路”的强制贯输下,进行着作文的“批量产出”。
(3)、动起来,彰显生命的姿态
课堂是静态的物质存在,因为有了学生——这个活生生的生命,才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才充满着成长的气息。学生是学习的生命体,“我创造,所以我生存。”“学一招”、“露一手”、 “一点通”(友情提示)和“一键通”(美文链接),创造性地去评改作文,不仅降低了作文修改的难度,也给作文的修改增添了乐趣。
(三)、实验总结阶段(2005年8月——12月)
实验总结阶段,作好课题的检测鉴定工作,撰写实验报告、案例汇编等。 通过调研数据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随机抽取)各项指数明显发生了变化,学生在《少年日报》、《学习方法报》等刊物上发表作文40多篇。并发现实验班的作文教学尤为注重学生习作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构与整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目前部分教师仍在不断地研究,并生成不少崭新的课题,力争想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进行实践,以突破作文难的坚固壁垒。
三、主要研究成果介绍:
1、《创设赏识情境,生成美妙文章》发表在《教材教法》上。
2、《淡化作文指导,静听孩子习作的拔节声》发表在《连云港教育》上。
3、《让习作课堂充满赏识气息》获2002年省《教师教育》杂志“我的办学理念、我的教学探索”征文二等奖。
4、《七彩体验——让才情和想象尽情挥洒》阶段性研究报告获2003年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论文一等奖等。
5、《走向综合,我们在探索》获2004年市语文学科竞赛一等奖。
6、《“随心所欲” 捡起那块宝贵的“奇石”》获2004年获省第五届“新世纪园丁杯子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优秀奖。
四、主要结论:
1、赏识学生从他写每一篇文章开始,尊重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学生创设抒发情感、谛悟人生,萌生创见的习作情境,让才情和想象尽情挥洒,在赏识的情感中促学生作文的动态生成。
2、关注儿童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愉悦,把生命的潜能变为现实。
3、淡化作文指导,弱化习作知识的系统与完整,强化阅读实践与作文实践的融合。
4、打破封闭的、静态的习作指导模式,建立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体系,实现习作课堂 “有序—无序—有序”的转变,让习作教学在经历孩子们“混沌无序”的巨涨落之后,回归到清晰有序的语文素养的积淀上来。
五、实验反思:
1、作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长效的过程,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往往拘泥在一个封闭的、相对固定的教室内进行枯燥的语言实践和单调的所谓“模仿——创新”,追求作文教学的短期效应,致使新的教学理念不能深入到课堂中来,不能在教师和学生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仍然有的教师在作文课堂上单纯地着力于语言文字斟酌推敲,放弃对生活与生命的召唤与体验,我们认为这是习作教学的一种短视行为,应该亟待解决。
3、由于教材的限制和教学计划的束缚,导致很多教师的习作指导老在一个地方(地点与时间的相对固定)“徘徊”,“思维碰撞,言语砥砺”的语言实践的情境难以形成。
4、在作文指导方面,特别是评改指导环节中对指导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重视不足,还束缚在为改作文而改作文的层面。改作文教师面对的始终是学生的文本,与学生鲜活的生命分割开了。加上由于语文教师过重的作业负担和繁忙的班物,使作文面批被忽视,错过了与学生交流
写作的机会„„
这些现象的出现我们认为并非偶然,它有一定的历史沉淀,因此,作文教学研究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崭新的课题等待着我们去探究,我们愿意为此践行不止!!
参考书目:
1.张庆《面向未来的母语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
3.于永正《于永正文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4.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5.国家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编委会《小学语文研究》2004年第五期。
6.裴海安主编的《中国小学语文论坛》2004年第十期,《原生态——作文教学的迷人境界》作者:张祖庆
“作文赏识教学”案例研究
结 题 报 告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在“文体套路”的强制贯输下,进行着作文教学的“批量产出”,致使“假、大、空、套”的官样化、统一化的语言在学生作文中泛滥。有统一就没有老师对学生个体的独特赏识。“统一”掩盖了学生个体知识、真趣的差异性,冲淡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对此,我们选准了“赏识学生,从他写第一篇作文开始”这一实破口,使程度参差不齐的全体学生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不同的路径和时间,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稳步地共同达到预期的目标,赏识学生实质上就是在放缓学生习作练习的坡度,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习作潜能,积淀终生受用的语文素养。
二、过程概述:
(一)、准备阶段(2002年9月——2002年12月)
起草课题实施方案、拟定实验计划、确定实验班、成立课题组,并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基础测定,该课题实施方案于2002年12月经连云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评审批准立项(编号为连字---01468)。
(二)、实验操作阶段(2002年12月——2005年8月)
原计划该课题于2003年6月完成实验的预期目的,但由于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生成新的资源和研究话题,该课题的研究就一直持续了下来。如在淡化作文指导与对作文教学体系进行整合与重构、运用耗散理论来指导习作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等不断研究,致使该课题结题工作延迟到今天。
在该课题进入实验阶段后,每2个月对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实验中除上好作文研讨课外,还成立作文兴趣小组,由实验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作文实践创新活动,探讨“儿童文化”、“儿童生活”与“儿童习作”的联系,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期间又具体分如下几个阶段进行:
1、着力于“创设赏识情境,生成美妙文章”的研究。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习作教学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学生创设抒发情感、谛悟人生、萌生创见的习作赏识课堂,让想象和才情在赏识的情境中尽情挥洒,生成美妙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作文曾一度困惑着我们的作文教学,束缚着学生的习作思维。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要在学生的思维受到某种定势的消极影响而局限于一隅时,“逼”着他们越出“雷池”,由“山重水复疑无路”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转化。如习作《记一次有意义的比赛》这样比较陈旧的作文题目时,写一两次还可以,若经常写,学生的思维难免不趋于一个方向。教学中笔者时刻注意命题形式的转变,将原来的题目转化为习作要求:选择最有意义的一次比赛写一写,题目自拟。教学时再予以诱导和逼发,稍作限制,学生就会被“逼”得另辟蹊径,越逼越活,越逼越新,“贴鼻子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有的把鼻子贴在‘小女孩’的脸颊上,有的把鼻子贴在了‘小女孩’的头发上,还有的把鼻子贴在了‘小女孩’的小嘴上„„大家都被逗得开怀大笑。”(《贴鼻子比赛》)其它如《“钻山洞”》、《跷跷板一二一》、《跳跳球比赛》„„形式多样,取材鲜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作就是要切入学生的灵感深处,有时甚至可以“狠”一点,“抠”一点,但“狠、抠”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赏识,因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时是显性的,但更多情况下是隐性的。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作文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比较单一的,其目的就是在创设一种学生乐写、想写、敢写的情境,并将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也是我们原来预期研究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但后来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新的研究支点不断凸显,随之我们也改变了预定的研究计划,因为课题研究的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要与时俱进。《七彩体验——让才情和想象尽情挥洒》阶段性研究报告获2003年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论文一等奖等。
2、着眼于“淡化作文指导,弱化习作知识的系统与完整”的研究。 新的作文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儿童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愉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包办代替式的过分指导,要淡化作文指导,弱化习作知识的系统与完整,强化生命的体验与精神的愉悦,把主要精力放在通过习作触发对生活的积极回应,在儿童生活与“儿童作文”之间形成“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最大限度地把生命的潜能变为现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那种单纯地着力于语言文字斟
酌推敲而放弃了对生活的召唤与体验,则是习作教学的一种短视行为。因此我们对平时活跃的、“无法预约”的即时性资源要具备开发与利用意识。若愿园中花木长得美,须有深厚的土壤培植。游戏就是学生成长的“深厚的土壤”,引领学生作文就是要在这片“深厚的土壤”上播种绿色、发现绿色、耕耘绿色、收获绿色——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清明前后,晴空碧净,鸟语花香,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的诗早已把孩子的心吸引到了“草长莺飞”的原野之上。如果此时教师还去唠叨着:“早春二月,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东风吹来,孩子们一手拽着线,一手举着风筝,在草地上飞快地奔跑着……”试想这时的孩子是否已经有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怦动。
“鸢飞蝶舞喜翩翩,远近随心一线牵”„„让孩子“投身其中”——智慧、创意、情感,当然也包括“以我笔写我语,以我语抒我情”的欲望,而一旦有了对生活的独特的体验,就不怕孩子“玩”不出诗意的习作!如在一段时间内,你会发现孩子们对“四驱车”情有独钟,课间的教室、走廊道成了车的世界,玩的花样更是一天一变——“智力冲刺”、“飞越峡谷”、“百米接力”、“狭路相逢”„„学生不仅玩出了激情、玩出了创意,也玩转了精彩童年。
作文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行为,淡化作文指导,并不意味着要把更多的时间转移在教会孩子具体的“创造技法”,相反要弱化作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强化生命的体验与精神的愉悦,要让孩子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写作实践中释放生命潜能。在这一阶段中我们牢牢记住这些,每次安排写作文之前总是要调查一下,走近孩子,听听孩子怎么说、想说什么„„改变了以往教师全程指导学生选材、立意、构思、修改的弊端。阶段性研究成果《创设赏识情境,生成美妙文章》发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教材教法》上;《淡化作文指导,静听孩子习作的拔节声》发表在《连云港教育》上等。
3、着眼于“强化阅读实践与作文实践的融合”的研究。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说白了就是在整合学生课内外阅读所得,而建立在孩子已有的课内外材料上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就是在实现阅读与习作的“嫁接”。给孩子一个支点,孩子就能翘起地球;同样给孩子一个厚积的历程,孩子也一定能创造奇迹。作文实践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置身其中,正所谓厚积而薄发,没有厚积的过程学生的语言是单调枯燥的。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随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以为畏狐也。” (《战国.楚策一》)
根据自己所占有的材料——《战国.楚策一》,给狐狸写诉状!我们的学生会能做到吗?能!即使是一只已被许多人定格为“狡猾”的狐狸,他们也未曾放过:
“狐狸为了找回昔日的快乐,决定向‘森林法庭’提起诉讼——大家都骂我‘狐假虎威’这可是冤枉我呀!落入虎爪,难道你心甘情愿地将性命送入虎口吗?”
……
狐狸是聪明的,狐狸也是为了生存!(摘自《狐狸写诉状》)
在“奇文”的疑义处着笔,对孩子来说这并非是“节外生枝”,也并非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偏颇,原本儿童就是思想和认识发展参差不齐的个体,而且这种方式的呈现,本身也隐含着评价方式的改变,教师的欣赏既让孩子发现了自己的“美丽”——被人赏识;又萌生了情感的内驱力——自我赏识。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如亲”(叶圣陶)只有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才能入作者胸中之境,享作者心中之情,在人与文的“对话”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语言,再造有我之新境,这“新境”就是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呈现。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学生的作文相继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教师研究的氛围异常浓厚。
4、着力于“作文评价体系”的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那就要踏踏实实地开展作文“讲评——实践”活动课。将讲评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其目的就是要弱化习作知识的系统与完整,强化学生的习作实践,创设情境,唤起对作文修改的积极回应。“幼稚粗拙是壮健美妙的前奏曲” 因此,儿童作文呈现的就不应该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习作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的“拔节声”!“幼稚粗拙”是儿童的天性,呵护儿童的天性,就能从儿童那里聆听到最“壮健美妙”的声音,而违背这一规律,就等于在扼杀儿童的天性,没有了天性,也就没有了作文。作文评价是作文指导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形成与内化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在引领学生在给自己的作文“涂颜着色”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评价不能忽视,在这方面我做了如下实践:
(1)、蹲下来,聆听孩子的声音
“态度决定一切”儿童一旦丢失了作文的兴趣和动力,对作文的修改只能是“赶鸭子上架”。因此教师要学会蹲下来与学生一起寻找作文中亮点,既对每一位学生的呵护,也是对学生所写的每一篇作文的高度关注,因为每一篇作文中都有值得他炫耀的亮点,哪怕是一点点,但别忘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爱美之心,人皆有
之。尤其是对于一个需要我们帮助的学生他们的努力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哪怕是一个妙词,一个佳句„„作为老师应该用心去发现、谛听、品味与褒扬,所以每次作文讲评我都是先让学生画出这次作文中你写得最好的地方,读给同桌、伙伴和老师听,从小的方面说这是对学生作文的肯定,从大的方面将这是在关注学生成长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同小可。
(2)、静下来,反思习作的得失
文章的生成过程常常先于文章的写作过程而发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所以我们的作文修改还要在“文章的生成”与“文章的写作”的过程之间进行反思——是否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是否在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这是一种能力,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实践证明,提升学生习作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学生创设“会意静写”情境,给足学生自主反思的时空,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不断的审视与超越,内化与积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造成“假、大、空、套”官样化、统一化语言在学生作文中泛滥的现象,一方面与我们过于“精细化”的指导有关,另一方面也于我们评价有关,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评价来“亡羊补牢”,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静静地去审视自己的文章,导致学生在“文体套路”的强制贯输下,进行着作文的“批量产出”。
(3)、动起来,彰显生命的姿态
课堂是静态的物质存在,因为有了学生——这个活生生的生命,才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才充满着成长的气息。学生是学习的生命体,“我创造,所以我生存。”“学一招”、“露一手”、 “一点通”(友情提示)和“一键通”(美文链接),创造性地去评改作文,不仅降低了作文修改的难度,也给作文的修改增添了乐趣。
(三)、实验总结阶段(2005年8月——12月)
实验总结阶段,作好课题的检测鉴定工作,撰写实验报告、案例汇编等。 通过调研数据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随机抽取)各项指数明显发生了变化,学生在《少年日报》、《学习方法报》等刊物上发表作文40多篇。并发现实验班的作文教学尤为注重学生习作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构与整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目前部分教师仍在不断地研究,并生成不少崭新的课题,力争想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进行实践,以突破作文难的坚固壁垒。
三、主要研究成果介绍:
1、《创设赏识情境,生成美妙文章》发表在《教材教法》上。
2、《淡化作文指导,静听孩子习作的拔节声》发表在《连云港教育》上。
3、《让习作课堂充满赏识气息》获2002年省《教师教育》杂志“我的办学理念、我的教学探索”征文二等奖。
4、《七彩体验——让才情和想象尽情挥洒》阶段性研究报告获2003年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论文一等奖等。
5、《走向综合,我们在探索》获2004年市语文学科竞赛一等奖。
6、《“随心所欲” 捡起那块宝贵的“奇石”》获2004年获省第五届“新世纪园丁杯子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优秀奖。
四、主要结论:
1、赏识学生从他写每一篇文章开始,尊重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学生创设抒发情感、谛悟人生,萌生创见的习作情境,让才情和想象尽情挥洒,在赏识的情感中促学生作文的动态生成。
2、关注儿童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愉悦,把生命的潜能变为现实。
3、淡化作文指导,弱化习作知识的系统与完整,强化阅读实践与作文实践的融合。
4、打破封闭的、静态的习作指导模式,建立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体系,实现习作课堂 “有序—无序—有序”的转变,让习作教学在经历孩子们“混沌无序”的巨涨落之后,回归到清晰有序的语文素养的积淀上来。
五、实验反思:
1、作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长效的过程,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往往拘泥在一个封闭的、相对固定的教室内进行枯燥的语言实践和单调的所谓“模仿——创新”,追求作文教学的短期效应,致使新的教学理念不能深入到课堂中来,不能在教师和学生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仍然有的教师在作文课堂上单纯地着力于语言文字斟酌推敲,放弃对生活与生命的召唤与体验,我们认为这是习作教学的一种短视行为,应该亟待解决。
3、由于教材的限制和教学计划的束缚,导致很多教师的习作指导老在一个地方(地点与时间的相对固定)“徘徊”,“思维碰撞,言语砥砺”的语言实践的情境难以形成。
4、在作文指导方面,特别是评改指导环节中对指导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重视不足,还束缚在为改作文而改作文的层面。改作文教师面对的始终是学生的文本,与学生鲜活的生命分割开了。加上由于语文教师过重的作业负担和繁忙的班物,使作文面批被忽视,错过了与学生交流
写作的机会„„
这些现象的出现我们认为并非偶然,它有一定的历史沉淀,因此,作文教学研究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崭新的课题等待着我们去探究,我们愿意为此践行不止!!
参考书目:
1.张庆《面向未来的母语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
3.于永正《于永正文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4.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5.国家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编委会《小学语文研究》2004年第五期。
6.裴海安主编的《中国小学语文论坛》2004年第十期,《原生态——作文教学的迷人境界》作者:张祖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