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计算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热学专题复习二

1、(10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导热性能良好的足够长的气缸,两气缸内各有一个用轻杆相连接的活塞,活塞和气缸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均为d ,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轻杆无压力,大气压强为p 0,现锁定两个活塞,使右侧气缸与一个恒温热源接触,使右侧气体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为原来的2倍,求:

(i) 若右侧气缸的温度升高后,右侧气缸内的气体压强变为

多大。

(ii)若保证右侧气缸与上述恒温热源的接触,解除两侧活塞

的锁定,求稳定后活塞向左移动的距离。

2、(9分) 如图所示的玻璃管ABCDE ,CD 部分水平,其余部分竖直(B 端弯曲部分长度可忽略),玻璃管截面半径相比其长度可忽略,CD 内有一段水银柱,初始时数据如图,环境温度是300K ,大气压是75cmHg 。现保持CD 水平,将玻璃管A 端缓慢竖直向下插入大水银槽中,当水平段水银柱刚好全部进入DE 竖直管内时,保持玻璃管静止不动。问:

(i )玻璃管A 端插入大水银槽中的深度是多少?(即水银面到管口A

的竖直距离)?

(ii )当管内气体温度缓慢降低到多少K 时,DE 中的水银柱刚好回到

CD 水平管中?

3、(9分)如图所示除气缸右壁外其余部分均绝热,轻活塞K 与气缸壁接触光滑,K 把密闭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分别装有质量、温度均相同的同种气体a 和b ,原来a 、b 两部分气体的压强为p 0、温度为27 ℃、体积均为V 。现使气体a 温度保持27 ℃不变,气体b 温度降到-48 ℃,两部分气体始终可视为理想气体,待活塞重新稳定后,求:最终气体a 的压强p 、体积V a 。

4. (10分)如下图所示,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的面积S =0.01m2,中间用两个活塞A 与B 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 、B 都可沿圆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但不漏气,A 的质量可不计、B 的质量为M ,并与一劲度系数k =5×103N/m的较长的弹簧相连。已知大气压强p 0=1×105Pa ,平衡时两活塞间的距离l 0=0.6m。现用力压A ,使之缓慢向下移动一定距

离后保持平衡。此时,用于压A 的力F =5×102N 。假定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求:

(1) 此时两活塞间的距离。

(2)活塞A 向下移的距离。

(3)大气压对活塞A 和活塞B 做的总功。

5 (9分) 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简易温度计。在空玻璃瓶内插入一根两端开口、内横截面积为0.4cm 2的玻璃管,玻璃瓶与玻璃管接口处用蜡密封,整个装置水平放置。玻璃管内有一段长度可忽略不计的水银柱,当大气压为1.0×105P a 、气温为7℃时,水银柱

刚好位于瓶口位置,此时封闭气体体积为480cm 3,瓶口外

玻璃管有效长度为48cm 。求

①此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气温;

②当气温从7℃缓慢上升到最高气温过程中,密封气体吸收的热量为3J ,则在这一过程中密封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6、 (10分)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长度为4l 、横截面积为S 的汽缸A 、B ,A 水平、B 竖直固定,之间由一段容积可忽略的细管相连,整个装置置于温度27℃、大气压为p 0的环境中,活塞C 、D 的质量及厚度均忽略不计。原长3l 、劲度系数k =3p 0S 的轻弹簧,一端连接活塞C 、另一端固定在位于汽缸A l

缸口的O 点。开始活塞D 距汽缸B 的底部3l .后在D 上放一质量为m =

(i )稳定后活塞D 下降的距离; p 0S 的物体。求: g

(ii )改变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使活塞D 再回到初位置,则气体的温度应变为多少?

7. 如图,体积为V 、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气缸顶部有一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活塞;气缸内密封有温度为2.4T 0、压强为1.2p 0的理想气体,p 0和T 0分别为大气的压强和温度.已知:气体内能U 与温度T 的关系为U =αT,α为正的常量;容器内气体的所有变化过程都是缓慢的.求:

(1)气缸内气体与大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V 1;

(2)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气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Q .

8.(2013·新课标卷Ⅱ) 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l 1=25.0cm 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为l 2=25.0cm 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 3=40.0cm. 已知大气压强为P 0=75.0cmHg. 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 从玻璃管开口处缓缓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l 1′=20.0cm. 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

9. 用DIS 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中间位置,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逐一连接; ②移动活塞,记录注射器的刻度值V ,同时记录对应的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 ;

1③用V -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

p

(1)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2)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和 ;

1(3)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但图中的V -V 0代表 p

10.(10分)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L 形细玻璃管AOB ,OA 、OB 两部分长度均为20cm ,OA 部分水平、右端开口,管内充满水银,OB 部分竖直、上端封闭.现将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绕O 点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53°,此时被封闭气体长度为x .缓慢加热管内封闭气体至温度T ,使管内水银恰好不溢出管口.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 ,室温为27℃,sin53°=0.8

求:①气体长度x ;

②温度T .

热学专题复习二参考答案

1、(10分) 解:(i)由题意可知,右侧气体做等容变化,升温前,左右气缸内气体压强均

为p 0,升温后右侧气体压强为p 2,由查理定律得:p 0p 2 ① (2分) =解得p 2=2p 0 ② (1分)

',右侧气体压强变为p 2',由玻意耳定律 (ii)设活塞向左移动x ,左侧气体压强变为p 1

'⋅(d -x ) S ③ (2分) 对左侧气体有:p 0⋅dS =p 1

'⋅(d +x ) S ④ (2分) 对右侧气体有:2p 0⋅ds =p 2

'=p 2' ⑤ (1分) 对活塞受力分析可知:p 1

联立③④⑤式并代入数据解得:x =d ⑥ (2分) 3

2、 解:ⅰ、P 1V 1=P2V 2 即:75 ×160=(75+5)×L 2

L 2=150cm h=25cm

ⅱ、 V 1V 3= L3=140-25+15+10=140cm T 1T 3

T 3=262.5K

3、【答案】P =P 0;V a =V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b 降温平衡后ab 两部分气体压强仍相等,设为P ;对b 气体,加热前压强为:P b =P0,体积为:V b =V,温度为:T b =T0=273+27=300K

设降温后气体压强P ,温度:T 1=273-48=225K,体积为V 1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b =7887PV

T 0PV 1 ① T 1

对a 气体,初态压强为:P a =P0,体积为:V a0=V,温度为:T a =T0=300K

末态压强为P ,体积为:V a =2V-V1

因为隔板绝热,a 做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 a V a0=PVa ②

①②联立得:V a =V ;V 1=V ;P =P 0

4、【答案】(1)0.4m (2)0.3m (3)

200J 876778

5、【答案】①18.2℃②1.08J

【解析】

试题分析:①当水银柱到达管口时,达到能测量的最高气温T 2,则

初状态:T 1=(273+7)K=280K V 1=480cm3

末状态:V 2=(480+48×0.4)cm3=499.2 cm3

由盖吕萨克定律 V 1V 2= T 1T 2

代入数据得T 2=291.2K=18.2℃

②水银移动到最右端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W=-P0SL=-1.92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气体内能变化为△E=Q+W=3J+(-1.92J)=1.08J

6、(10分)解:(i )开始时被封气体的压强为p 1=p 0,活塞C 距气缸A 的底部为l ,被封气体的 体积为4lS ,重物放在活塞D 上稳定后,被封气体的压强

p 2=p 0+mg =2p 0............................................................................................. ① S

活塞C 将弹簧向左压缩了距离l 1,则

kl 1=(p 2-p 0) S ................................................................................................... ② 根据波意耳定律,得

p 04lS =p 2xS ....................................................................................................... ③ 活塞D 下降的距离∆l =4l -x +l 1. ......................................................................④ 整理得∆l =7l ......................................................................................................... ⑤ 3

(ii )升高温度过程中,气体做等压变化,活塞C 的位置不动,最终被封气体的体积为 (4l +l 1) S , 对最初和最终状态,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l p 2(4l +) S p 04lS ........................................................................................ ⑥ =27+273t 2+273

解得t 2=377o C . ............................................................................................... ⑦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其中③④⑥每式2分,其余每式1分。

7、解析:(1)在气体由p =1.2p 0下降到p 0的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温度由T =2.4T 0变为T 1,

T p 由查理定律得T p

在气体温度由T 1变为T 0的过程中,体积由V 减小到V 1,气体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 T =, V 1T 0

T =2T 0⎧⎪1

解得⎨. 1V =⎪⎩12

(2)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的功为

W =p 0(V -V 1) ,在这一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减少量为

ΔU =α(T 1-T 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气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为:

Q =W +ΔU,解得Q =p 0V +αT0

8、解析:以cmHg 为压强单位,在活塞下推前,玻璃管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 p 1=p 0+l 2①

设活塞下推后,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p 1′,

由玻意耳定律得

p 1l 1=p 1′l 1′②

如图,设活塞下推距离为Δl ,

则此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长度为

l 3′=l 3+l 1-l 1′-Δl ③

设此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压强为p 3′,则

p 3′=p 1′-l 2,④

由玻意耳定律得p 0l 3=p 3′l 3′⑤

联立①-⑤式结合题给数据解得Δl =15.0cm.

9、(1)在注射器活塞上涂润滑油

(2)移动活塞要缓慢 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

(3)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的气体体积 .

10【解答】解:①气体的状态参量:p 1=75cmHg,V 1=20S,V 2=xS, p 2=75+xsin53°﹣(20﹣x )cos53°=(63+1.4x )cmHg ,

气体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2V 2,

即:75×20S=(63+1.4x )×xS ,

解得:x=17.1cm;

②气体的状态参量:T 1=273+27=300K,p 3=75+20sin53°=91cmHg,

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

解得:T 3=364K;

答:①气体长度x 为17.1cm ;

②温度T 为364K .

=

,即:

=,

热学专题复习二

1、(10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导热性能良好的足够长的气缸,两气缸内各有一个用轻杆相连接的活塞,活塞和气缸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均为d ,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轻杆无压力,大气压强为p 0,现锁定两个活塞,使右侧气缸与一个恒温热源接触,使右侧气体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为原来的2倍,求:

(i) 若右侧气缸的温度升高后,右侧气缸内的气体压强变为

多大。

(ii)若保证右侧气缸与上述恒温热源的接触,解除两侧活塞

的锁定,求稳定后活塞向左移动的距离。

2、(9分) 如图所示的玻璃管ABCDE ,CD 部分水平,其余部分竖直(B 端弯曲部分长度可忽略),玻璃管截面半径相比其长度可忽略,CD 内有一段水银柱,初始时数据如图,环境温度是300K ,大气压是75cmHg 。现保持CD 水平,将玻璃管A 端缓慢竖直向下插入大水银槽中,当水平段水银柱刚好全部进入DE 竖直管内时,保持玻璃管静止不动。问:

(i )玻璃管A 端插入大水银槽中的深度是多少?(即水银面到管口A

的竖直距离)?

(ii )当管内气体温度缓慢降低到多少K 时,DE 中的水银柱刚好回到

CD 水平管中?

3、(9分)如图所示除气缸右壁外其余部分均绝热,轻活塞K 与气缸壁接触光滑,K 把密闭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分别装有质量、温度均相同的同种气体a 和b ,原来a 、b 两部分气体的压强为p 0、温度为27 ℃、体积均为V 。现使气体a 温度保持27 ℃不变,气体b 温度降到-48 ℃,两部分气体始终可视为理想气体,待活塞重新稳定后,求:最终气体a 的压强p 、体积V a 。

4. (10分)如下图所示,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的面积S =0.01m2,中间用两个活塞A 与B 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 、B 都可沿圆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但不漏气,A 的质量可不计、B 的质量为M ,并与一劲度系数k =5×103N/m的较长的弹簧相连。已知大气压强p 0=1×105Pa ,平衡时两活塞间的距离l 0=0.6m。现用力压A ,使之缓慢向下移动一定距

离后保持平衡。此时,用于压A 的力F =5×102N 。假定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求:

(1) 此时两活塞间的距离。

(2)活塞A 向下移的距离。

(3)大气压对活塞A 和活塞B 做的总功。

5 (9分) 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简易温度计。在空玻璃瓶内插入一根两端开口、内横截面积为0.4cm 2的玻璃管,玻璃瓶与玻璃管接口处用蜡密封,整个装置水平放置。玻璃管内有一段长度可忽略不计的水银柱,当大气压为1.0×105P a 、气温为7℃时,水银柱

刚好位于瓶口位置,此时封闭气体体积为480cm 3,瓶口外

玻璃管有效长度为48cm 。求

①此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气温;

②当气温从7℃缓慢上升到最高气温过程中,密封气体吸收的热量为3J ,则在这一过程中密封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6、 (10分)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长度为4l 、横截面积为S 的汽缸A 、B ,A 水平、B 竖直固定,之间由一段容积可忽略的细管相连,整个装置置于温度27℃、大气压为p 0的环境中,活塞C 、D 的质量及厚度均忽略不计。原长3l 、劲度系数k =3p 0S 的轻弹簧,一端连接活塞C 、另一端固定在位于汽缸A l

缸口的O 点。开始活塞D 距汽缸B 的底部3l .后在D 上放一质量为m =

(i )稳定后活塞D 下降的距离; p 0S 的物体。求: g

(ii )改变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使活塞D 再回到初位置,则气体的温度应变为多少?

7. 如图,体积为V 、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气缸顶部有一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活塞;气缸内密封有温度为2.4T 0、压强为1.2p 0的理想气体,p 0和T 0分别为大气的压强和温度.已知:气体内能U 与温度T 的关系为U =αT,α为正的常量;容器内气体的所有变化过程都是缓慢的.求:

(1)气缸内气体与大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V 1;

(2)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气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Q .

8.(2013·新课标卷Ⅱ) 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l 1=25.0cm 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为l 2=25.0cm 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 3=40.0cm. 已知大气压强为P 0=75.0cmHg. 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 从玻璃管开口处缓缓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l 1′=20.0cm. 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

9. 用DIS 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中间位置,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逐一连接; ②移动活塞,记录注射器的刻度值V ,同时记录对应的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 ;

1③用V -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

p

(1)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2)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和 ;

1(3)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但图中的V -V 0代表 p

10.(10分)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L 形细玻璃管AOB ,OA 、OB 两部分长度均为20cm ,OA 部分水平、右端开口,管内充满水银,OB 部分竖直、上端封闭.现将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绕O 点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53°,此时被封闭气体长度为x .缓慢加热管内封闭气体至温度T ,使管内水银恰好不溢出管口.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 ,室温为27℃,sin53°=0.8

求:①气体长度x ;

②温度T .

热学专题复习二参考答案

1、(10分) 解:(i)由题意可知,右侧气体做等容变化,升温前,左右气缸内气体压强均

为p 0,升温后右侧气体压强为p 2,由查理定律得:p 0p 2 ① (2分) =解得p 2=2p 0 ② (1分)

',右侧气体压强变为p 2',由玻意耳定律 (ii)设活塞向左移动x ,左侧气体压强变为p 1

'⋅(d -x ) S ③ (2分) 对左侧气体有:p 0⋅dS =p 1

'⋅(d +x ) S ④ (2分) 对右侧气体有:2p 0⋅ds =p 2

'=p 2' ⑤ (1分) 对活塞受力分析可知:p 1

联立③④⑤式并代入数据解得:x =d ⑥ (2分) 3

2、 解:ⅰ、P 1V 1=P2V 2 即:75 ×160=(75+5)×L 2

L 2=150cm h=25cm

ⅱ、 V 1V 3= L3=140-25+15+10=140cm T 1T 3

T 3=262.5K

3、【答案】P =P 0;V a =V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b 降温平衡后ab 两部分气体压强仍相等,设为P ;对b 气体,加热前压强为:P b =P0,体积为:V b =V,温度为:T b =T0=273+27=300K

设降温后气体压强P ,温度:T 1=273-48=225K,体积为V 1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b =7887PV

T 0PV 1 ① T 1

对a 气体,初态压强为:P a =P0,体积为:V a0=V,温度为:T a =T0=300K

末态压强为P ,体积为:V a =2V-V1

因为隔板绝热,a 做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 a V a0=PVa ②

①②联立得:V a =V ;V 1=V ;P =P 0

4、【答案】(1)0.4m (2)0.3m (3)

200J 876778

5、【答案】①18.2℃②1.08J

【解析】

试题分析:①当水银柱到达管口时,达到能测量的最高气温T 2,则

初状态:T 1=(273+7)K=280K V 1=480cm3

末状态:V 2=(480+48×0.4)cm3=499.2 cm3

由盖吕萨克定律 V 1V 2= T 1T 2

代入数据得T 2=291.2K=18.2℃

②水银移动到最右端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W=-P0SL=-1.92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气体内能变化为△E=Q+W=3J+(-1.92J)=1.08J

6、(10分)解:(i )开始时被封气体的压强为p 1=p 0,活塞C 距气缸A 的底部为l ,被封气体的 体积为4lS ,重物放在活塞D 上稳定后,被封气体的压强

p 2=p 0+mg =2p 0............................................................................................. ① S

活塞C 将弹簧向左压缩了距离l 1,则

kl 1=(p 2-p 0) S ................................................................................................... ② 根据波意耳定律,得

p 04lS =p 2xS ....................................................................................................... ③ 活塞D 下降的距离∆l =4l -x +l 1. ......................................................................④ 整理得∆l =7l ......................................................................................................... ⑤ 3

(ii )升高温度过程中,气体做等压变化,活塞C 的位置不动,最终被封气体的体积为 (4l +l 1) S , 对最初和最终状态,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l p 2(4l +) S p 04lS ........................................................................................ ⑥ =27+273t 2+273

解得t 2=377o C . ............................................................................................... ⑦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其中③④⑥每式2分,其余每式1分。

7、解析:(1)在气体由p =1.2p 0下降到p 0的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温度由T =2.4T 0变为T 1,

T p 由查理定律得T p

在气体温度由T 1变为T 0的过程中,体积由V 减小到V 1,气体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 T =, V 1T 0

T =2T 0⎧⎪1

解得⎨. 1V =⎪⎩12

(2)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的功为

W =p 0(V -V 1) ,在这一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减少量为

ΔU =α(T 1-T 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气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为:

Q =W +ΔU,解得Q =p 0V +αT0

8、解析:以cmHg 为压强单位,在活塞下推前,玻璃管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 p 1=p 0+l 2①

设活塞下推后,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p 1′,

由玻意耳定律得

p 1l 1=p 1′l 1′②

如图,设活塞下推距离为Δl ,

则此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长度为

l 3′=l 3+l 1-l 1′-Δl ③

设此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压强为p 3′,则

p 3′=p 1′-l 2,④

由玻意耳定律得p 0l 3=p 3′l 3′⑤

联立①-⑤式结合题给数据解得Δl =15.0cm.

9、(1)在注射器活塞上涂润滑油

(2)移动活塞要缓慢 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

(3)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的气体体积 .

10【解答】解:①气体的状态参量:p 1=75cmHg,V 1=20S,V 2=xS, p 2=75+xsin53°﹣(20﹣x )cos53°=(63+1.4x )cmHg ,

气体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2V 2,

即:75×20S=(63+1.4x )×xS ,

解得:x=17.1cm;

②气体的状态参量:T 1=273+27=300K,p 3=75+20sin53°=91cmHg,

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

解得:T 3=364K;

答:①气体长度x 为17.1cm ;

②温度T 为364K .

=

,即:

=,


相关内容

  •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doc2
  •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随着春天的来临,初四毕业.升学考试的时间也屈指可数了.针对全体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力争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发挥出最佳状态,挖掘潜能,实现同学们心中的美好理想.在复习教学中组织学生做好"厚书变薄,薄书变厚"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工作, ...

  • 初三怎么复习.
  • 初三怎么复习. 1.数学: 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要熟练,做到张口就来. 要多做习题,目的是要从习题中掌握学习的技术和巧门,不同的题有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技巧,由其是函数中的动点题是现在出题的热点要多做,但不要做太难的题,以会为主.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是函数(包括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

  • 中考冲刺学习方法集锦
  • 中考冲刺学习方法我用一套六轮中考复习法来帮你.这个计划是很全的,要尽可能跟上学校老 师的教学思路.也可以自己设计复习进度,时间可以根据自己调整.第一轮: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时间:一至一个半 1 月 15 日-2 月 15 日前) 1.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点兵) . 把 ...

  • 初一到初三各年级学科特点
  • 初一到初三各年级学科特点: 初一: 对有些学生来说,初一能决定中学生活的基调: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影响是,后边所有的成绩和表现是在初一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初一的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后边初二初三学起来就会非常吃力,中考就会很困难. (初一的基础性) 初二: 数学:二次根式到高考都是热点 英语:几 ...

  • 2014中考物理压轴题
  • 中考试题库 全国中考真题 中考复习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中考知识点库 一模试题 二模试题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数学天天练 初中电子教材 初中电子教案 初中电子课件 文章列表 标题形式 2013-05-242013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压轴题及答案 请下载附件: <201 ...

  • 2011高三物理总复习安排
  • 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物理总复习,把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把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练习,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前,即头 ...

  • 初三冲刺学习方法
  • 初三冲刺学习方法 教导副校长:乜朝义 在这一个月里,全面细致时间不够了,在原有复习的的基础上,我用一套中考复习法来帮你.这个计划是很全的,要尽可能跟上学校老师的教学思路.也可以自己设计复习进度,时间可以根据自己调整. 第一: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 1.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 ...

  • 初三物理交流发言稿
  • 初三物理交流发言稿 去年初三物理复习的做法:一.制定好复习计划,严格按照计划统一进度,集体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发挥教研组的集体优势,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及教育质量. 二.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双基复习.本轮复习以课本为线索,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一个不漏地和学生一起回顾一 ...

  • 初三复习计划
  • 兴隆镇中初三物理复习计划 赵云强 一.指导思想: 2012年中考,我将本着以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标准,以教材.指导丛书为具体内容的指导思想,带领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总复习. 二.学生现状: 初中物理教学分两年,初二教学主要是声.光.热.电学等部分,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三分之二的比例,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