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学院《内科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 掌握运用护理程序写出各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并进行整体护理。 3. 理解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断治疗要点。 4.了解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能力目标
1.具有正确进行疾病症状评估和病史采集能力。 2.具有对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制定护理措施能力。 3.具有进行专科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严谨勤奋,自律能力强。 3.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强。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程教学前要求 1. 对教师要求
(1)认真研究教材,广泛收集材料,根据以往经验和学生情况,理清教学思路,完成讲义撰写或课件制作。
(2)有内科护理工作经验,熟悉内科护理工作,能熟练进行内科护理各种基本技术操作。 (3)能根据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情境。 2. 对学生要求
(1)制定课程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 (2)认真预习教材,预习中善于思考,对疑惑之处做好记录。
(3)强化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实训室、图书馆、网络特别是本门课程网站等广泛查阅、学习课程资源,特别是教师指定的课程资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课堂学习、讨论等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程教学中要求 1. 对教师要求
(1)按照理论坚实、够用的要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着重讲授重点和难点。
(2)积极采用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要求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进行观摩、讨论、训练或实务操作,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正确、及时处理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4)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给学生布置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等形式的作业。 (5)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和报刊资料,要求学生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2. 对学生要求
(1)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
(2)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创造性学习,大胆进行能力锻炼。
(三)课程教学后要求 1. 对教师要求
(1)反思授课方式和教学效果,及时修正讲义或课件。 (2)认真批阅作业,做好辅导答疑,追踪授课效果。 2. 对学生要求
(1)认真复习所学内容,及时总结学习收获。 (2)高质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课后作业。
(3)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训室练习实验项目,增强动手能力。 四、教学条件
需要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影像资料和网络教学平台等。 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六、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课程采用课堂理论讲授与实验、案例讨论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一)理论讲授。按照教学大纲的线索和内容,以教材为基础,运用临床病例、多媒体图片等有关课程资源,深入浅出地讲解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等。
(二)实验教学。按照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师指导下,使学生熟练掌握内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三)案例讨论。结合不同阶段内容,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典型病案和相关资料后,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病案讨论中应积极组织学生发言,发挥引导和激发作用并最后对病案讨论进行总结。
七、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综合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学生学习成效。具体要求如下:
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和学习网站 (一)推荐教材
《内科护理》,杨铁骊、余晓齐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一版。 (二)参考书目
1. 《内外科护理学》,叶国英、胡建伟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2. 《国家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点精讲与综合训练-内科护理学》,王生云、谈粉祥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
3. 《内科护理》,刘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4. 《内科护理》,龚家柄、彭林峰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三)学习网站
1. 黄淮学院《内科护理》课程建设网站 2. 中国护士网 3.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4. 卫生人才网 5. 丁香园—护理论坛
制 订:护理学系 教研室:护理学教研室 执笔人:杨铁骊 李吉明 审定人:李茹
黄淮学院《内科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 掌握运用护理程序写出各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并进行整体护理。 3. 理解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断治疗要点。 4.了解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能力目标
1.具有正确进行疾病症状评估和病史采集能力。 2.具有对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制定护理措施能力。 3.具有进行专科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严谨勤奋,自律能力强。 3.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强。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程教学前要求 1. 对教师要求
(1)认真研究教材,广泛收集材料,根据以往经验和学生情况,理清教学思路,完成讲义撰写或课件制作。
(2)有内科护理工作经验,熟悉内科护理工作,能熟练进行内科护理各种基本技术操作。 (3)能根据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情境。 2. 对学生要求
(1)制定课程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 (2)认真预习教材,预习中善于思考,对疑惑之处做好记录。
(3)强化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实训室、图书馆、网络特别是本门课程网站等广泛查阅、学习课程资源,特别是教师指定的课程资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课堂学习、讨论等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程教学中要求 1. 对教师要求
(1)按照理论坚实、够用的要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着重讲授重点和难点。
(2)积极采用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要求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进行观摩、讨论、训练或实务操作,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正确、及时处理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4)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给学生布置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等形式的作业。 (5)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和报刊资料,要求学生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2. 对学生要求
(1)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
(2)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创造性学习,大胆进行能力锻炼。
(三)课程教学后要求 1. 对教师要求
(1)反思授课方式和教学效果,及时修正讲义或课件。 (2)认真批阅作业,做好辅导答疑,追踪授课效果。 2. 对学生要求
(1)认真复习所学内容,及时总结学习收获。 (2)高质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课后作业。
(3)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训室练习实验项目,增强动手能力。 四、教学条件
需要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影像资料和网络教学平台等。 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六、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课程采用课堂理论讲授与实验、案例讨论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一)理论讲授。按照教学大纲的线索和内容,以教材为基础,运用临床病例、多媒体图片等有关课程资源,深入浅出地讲解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等。
(二)实验教学。按照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师指导下,使学生熟练掌握内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三)案例讨论。结合不同阶段内容,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典型病案和相关资料后,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病案讨论中应积极组织学生发言,发挥引导和激发作用并最后对病案讨论进行总结。
七、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综合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学生学习成效。具体要求如下:
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和学习网站 (一)推荐教材
《内科护理》,杨铁骊、余晓齐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一版。 (二)参考书目
1. 《内外科护理学》,叶国英、胡建伟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2. 《国家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点精讲与综合训练-内科护理学》,王生云、谈粉祥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
3. 《内科护理》,刘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4. 《内科护理》,龚家柄、彭林峰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三)学习网站
1. 黄淮学院《内科护理》课程建设网站 2. 中国护士网 3.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4. 卫生人才网 5. 丁香园—护理论坛
制 订:护理学系 教研室:护理学教研室 执笔人:杨铁骊 李吉明 审定人: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