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1、我会经常在这个页面更新各种动态,作为一个互动交流的地方。
2、欢迎关注新浪微博@假装在纽约
Instagram: mr.jiazhuang
工作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5年5月3日
我在柬埔寨逛各种庙逛劈叉了,累!因为听信了网上的话,第一天走了小圈,第二天走了大圈。去完以后才意识到根本没必要去那么多的庙,都大同小异,去几个主要的就够了。如果你要去,我建议你去这几个一定要去的:吴哥窟(这个是一定要去的),巴扬庙(著名的微笑的高棉所在地),塔普伦寺(大树在残垣断壁中生长,很有特色),巴肯山(制高点,可以看整个吴哥和日落)。别的呢,我觉得都一般。
另外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最好不要在雨季来。这次我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因为都是多云天气,早上四点赶去看日出,结果什么也没看到;晚上特地去看日出,又是除了乌云什么也没看到。哎!
2015年5月2日
1、昨天让大家回复黑板报,结果被几百人取消订阅……以后再也不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了。别取关啊混蛋!
2、昨天让大家回复黑板报,结果收到了各种回复:黑板校,黑板擦,黑报板,黑版报,黑板報……贴心的我把以上统统设成了关键词,这样就算粗心没有输入正确的黑板报三个字的人也能接收到回复。这就叫用户体验。
2015年5月1日
节日快乐!这两天收到很多朋友留言问为什么没有推送,特地说明一下。我在休假中,所以停更一段时间,估计一两周后就会恢复正常。到时再见!另外这段文字是在手机上编辑的,操作十分不便,如有格式方面的错误请见谅。
2015年4月30日
1、周一那篇植物的文章是我自己删的,删的原因是因为我在文章里请大家发留言获取正确答案,结果自作孽不可活,文章推送出去两个小时内就收到了几万条留言,让我不堪重负,感觉后台要爆炸了。我原本承诺每一条留言都会认真看,这次没办法实现了。(别和我说可以在后台隐藏已经由系统自动回复的留言,我是处女座,我不放心)
2、我在休一个长长的假期,所以最近可能会停更一段时间。另外我也在酝酿改版。
3、谁有原创邀请码,可以给我一个吗?跪求。
2015年2月4日
Facebook这篇是我自己删的,因为觉得没多大意思,都是已经说过很多次的废话。
2015年2月3日
1、已经有很多朋友留言指出,昨天文章里提到的同样被ISIS斩首的汤川遥菜并不是记者。谢谢指正。可惜微信是遗憾的艺术,推送出去的版本就像印好的报纸杂志一样,无法再作修改,只能在这里说声抱歉。后台当然能修改,问题是修改的版本大家看不到,就算我把修好的版本再推送一遍,那等于重新印了一批报纸,总之旧的那个版本是修改不了的。
2、这个《黑板报》为什么能一直修改,这是因为这个页面没有推送,你看到的是我后台上这个页面的链接。接着上面的比方,这个页面不是印好的报纸,而是电脑上正在排版、准备交付印刷的文件,这个文件当然可以一直修改。
3、这篇内容我刚刚在微博上也发了,已经把汤川的内容做了修正。但是很抱歉错别字又忘了修正!因为是长微博,也没法再修改!(为什么感觉我一直在道歉!ばかやろう。)
2015年2月2日
嗯,今天有两个错别字,在此致歉。如果有其他公号抄袭,请至少记得把错别字改过来。因为我知道你们复制粘贴后一般都是看都不看的,以前的错别字被抄后几乎都没有改,所以这次特地提醒一下。
2015年1月27日
? 11:39 PM 对于这个号的定位,其实我自己也没有完全想清楚。比如今天关于美国大雪的文章,我总担心会不会太肤浅了?太闹了?太没有营养了?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者对某篇内容不满意,请一定留言告诉我,对我会很有参考价值。谢谢。
? 10:05 AM 我回来啦。也不是忙,就是任性地休息了几天。那几天没开后台,甚至在微信上都没怎么打开别的公众账号的文章看。所以也没顾得上来这里留个言说一声,抱歉。
顺便推荐下《鸟人》,我前两天刚去电影院看了,超棒的电影。真的超棒。不过说到奥斯卡,我觉得最佳影片还是应该给《少年时代》。
2015年1月21日
? 1:46 PM 刚刚发现“这里是美国”已经通过微博私信和微信上的留言给我私下里发了道歉,我接受道歉。这件事到此为止吧。
让所有的纷扰都尽快过去吧。所有的热闹都会消散。就拼命在自己的跑道上跑得更快一点。
? 1:32 PM 有朋友问:你的《怎样在45分钟里快速和陌生人相爱 》,我在其他公众号看过,那么请问这是谁抄谁的?
答:这个我原文第一句话就说的很清楚,最早是纽约时报的文章,后来全世界很多媒体也都报道了,大家就此也都这个话题进行了相关的报道和演绎。这种选题上的撞车是正常的,只要文字、写法和角度不一样就没问题,不存在谁抄谁。
? 1:27 PM 发现还是有很多朋友分不清转发和转载,有很多留言问能不能转发到朋友圈。这里再说明一下:
1、转发到朋友圈非常欢迎,不需要问我,也不需要告诉我。
2、转载到其他公众号或者其他网站,烦请注明出处(转自假装在纽约,微信号mr-jiazhuang),转载前或者转载后留言让我知道下即可,谢谢。
2015年1月20日
今天的新栏目九条是个一时兴起的小实验,本来想一直坚持下去的,但是今天弄完就后悔了,因为太花时间了,以后可能没有时间做。明天不会有了。实验失败。
2015年1月19日
1、昨天写了环球时报抄袭的事情,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感激不尽,磕谢。文章写得匆忙,忘记提一件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事:环球网抄袭那篇,是讲媒体职业道德和新闻伦理的。
2、这是一场和抄袭者的漫长赛跑,作为原创者,唯有拼命跑得更快一点。别无他法。
微博@假装在纽约 微信mr-jiazhuang
说明1、我会经常在这个页面更新各种动态,作为一个互动交流的地方。
2、欢迎关注新浪微博@假装在纽约
Instagram: mr.jiazhuang
工作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5年5月3日
我在柬埔寨逛各种庙逛劈叉了,累!因为听信了网上的话,第一天走了小圈,第二天走了大圈。去完以后才意识到根本没必要去那么多的庙,都大同小异,去几个主要的就够了。如果你要去,我建议你去这几个一定要去的:吴哥窟(这个是一定要去的),巴扬庙(著名的微笑的高棉所在地),塔普伦寺(大树在残垣断壁中生长,很有特色),巴肯山(制高点,可以看整个吴哥和日落)。别的呢,我觉得都一般。
另外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最好不要在雨季来。这次我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因为都是多云天气,早上四点赶去看日出,结果什么也没看到;晚上特地去看日出,又是除了乌云什么也没看到。哎!
2015年5月2日
1、昨天让大家回复黑板报,结果被几百人取消订阅……以后再也不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了。别取关啊混蛋!
2、昨天让大家回复黑板报,结果收到了各种回复:黑板校,黑板擦,黑报板,黑版报,黑板報……贴心的我把以上统统设成了关键词,这样就算粗心没有输入正确的黑板报三个字的人也能接收到回复。这就叫用户体验。
2015年5月1日
节日快乐!这两天收到很多朋友留言问为什么没有推送,特地说明一下。我在休假中,所以停更一段时间,估计一两周后就会恢复正常。到时再见!另外这段文字是在手机上编辑的,操作十分不便,如有格式方面的错误请见谅。
2015年4月30日
1、周一那篇植物的文章是我自己删的,删的原因是因为我在文章里请大家发留言获取正确答案,结果自作孽不可活,文章推送出去两个小时内就收到了几万条留言,让我不堪重负,感觉后台要爆炸了。我原本承诺每一条留言都会认真看,这次没办法实现了。(别和我说可以在后台隐藏已经由系统自动回复的留言,我是处女座,我不放心)
2、我在休一个长长的假期,所以最近可能会停更一段时间。另外我也在酝酿改版。
3、谁有原创邀请码,可以给我一个吗?跪求。
2015年2月4日
Facebook这篇是我自己删的,因为觉得没多大意思,都是已经说过很多次的废话。
2015年2月3日
1、已经有很多朋友留言指出,昨天文章里提到的同样被ISIS斩首的汤川遥菜并不是记者。谢谢指正。可惜微信是遗憾的艺术,推送出去的版本就像印好的报纸杂志一样,无法再作修改,只能在这里说声抱歉。后台当然能修改,问题是修改的版本大家看不到,就算我把修好的版本再推送一遍,那等于重新印了一批报纸,总之旧的那个版本是修改不了的。
2、这个《黑板报》为什么能一直修改,这是因为这个页面没有推送,你看到的是我后台上这个页面的链接。接着上面的比方,这个页面不是印好的报纸,而是电脑上正在排版、准备交付印刷的文件,这个文件当然可以一直修改。
3、这篇内容我刚刚在微博上也发了,已经把汤川的内容做了修正。但是很抱歉错别字又忘了修正!因为是长微博,也没法再修改!(为什么感觉我一直在道歉!ばかやろう。)
2015年2月2日
嗯,今天有两个错别字,在此致歉。如果有其他公号抄袭,请至少记得把错别字改过来。因为我知道你们复制粘贴后一般都是看都不看的,以前的错别字被抄后几乎都没有改,所以这次特地提醒一下。
2015年1月27日
? 11:39 PM 对于这个号的定位,其实我自己也没有完全想清楚。比如今天关于美国大雪的文章,我总担心会不会太肤浅了?太闹了?太没有营养了?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者对某篇内容不满意,请一定留言告诉我,对我会很有参考价值。谢谢。
? 10:05 AM 我回来啦。也不是忙,就是任性地休息了几天。那几天没开后台,甚至在微信上都没怎么打开别的公众账号的文章看。所以也没顾得上来这里留个言说一声,抱歉。
顺便推荐下《鸟人》,我前两天刚去电影院看了,超棒的电影。真的超棒。不过说到奥斯卡,我觉得最佳影片还是应该给《少年时代》。
2015年1月21日
? 1:46 PM 刚刚发现“这里是美国”已经通过微博私信和微信上的留言给我私下里发了道歉,我接受道歉。这件事到此为止吧。
让所有的纷扰都尽快过去吧。所有的热闹都会消散。就拼命在自己的跑道上跑得更快一点。
? 1:32 PM 有朋友问:你的《怎样在45分钟里快速和陌生人相爱 》,我在其他公众号看过,那么请问这是谁抄谁的?
答:这个我原文第一句话就说的很清楚,最早是纽约时报的文章,后来全世界很多媒体也都报道了,大家就此也都这个话题进行了相关的报道和演绎。这种选题上的撞车是正常的,只要文字、写法和角度不一样就没问题,不存在谁抄谁。
? 1:27 PM 发现还是有很多朋友分不清转发和转载,有很多留言问能不能转发到朋友圈。这里再说明一下:
1、转发到朋友圈非常欢迎,不需要问我,也不需要告诉我。
2、转载到其他公众号或者其他网站,烦请注明出处(转自假装在纽约,微信号mr-jiazhuang),转载前或者转载后留言让我知道下即可,谢谢。
2015年1月20日
今天的新栏目九条是个一时兴起的小实验,本来想一直坚持下去的,但是今天弄完就后悔了,因为太花时间了,以后可能没有时间做。明天不会有了。实验失败。
2015年1月19日
1、昨天写了环球时报抄袭的事情,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感激不尽,磕谢。文章写得匆忙,忘记提一件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事:环球网抄袭那篇,是讲媒体职业道德和新闻伦理的。
2、这是一场和抄袭者的漫长赛跑,作为原创者,唯有拼命跑得更快一点。别无他法。
微博@假装在纽约 微信mr-jiaz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