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镇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点
2012年全镇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县政法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会议精神,以打造“平安XXX”、“和谐XXX”为目标,着力在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创建等方面创特色、出成效,为实现XXX跨越式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主要工作目标:“一争创”、“二上升”、“五不发生”目标。“一争创”:争创全市优秀平安镇和全县综治工作先进单位;“二上升”:公众安全感上升、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上升;“五不发生”:不发生进京赴省非正常访;不发生县以上集体访;不发生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一、强化领导,建立健全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
1、健全综治维稳责任目标考核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建设,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综治维稳领导责任制落实到位。严格落实镇综治委工作例会、综治委成员单位述职、情况通报等制度,建立完善以“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化解、社会管理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五联动”工作机制和综合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确保工作有
序开展。
2、加强综治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各村(社区)、单位要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工作,把它纳入议事日程,切实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五个落实”,即:领导落实、队伍落实、阵地落实、活动落实、资料档案落实。进一步加强镇级综治维稳中心和村级综治维稳工作站建设,加强综治维稳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坚持综治工作例会,定期开展督办检查,不断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二、着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各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要坚持对矛盾纠纷进行一周一排查,一月一上报。注重发挥湾长、社区门栋员、单位内保人员的作用,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排查,对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不留死角,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2、畅通群众民意诉求渠道。坚持落实镇领导班子成员坐班接访及带队下访制。健全初信初访机制,严格实现首访、首办负责制和责任倒查追究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3、着力化解各类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充分发挥村、社区、单位调委会和维稳工作站的作用,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在完善“三调对接+司法确认”工作模式和“第三方”调解组织发挥作用上下功夫,坚持调解优先,以调结案,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4、强化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要进一步健全情报预警机制,善于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群体性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上报非正常死亡案件,一旦发生此类案件,主要领导要亲自处理,有关部门要分工明确,确保及时稳妥处置,防止事态扩大造成恶劣影响。
三、坚持严打整治,不断深化平安建设
1、强化社会治安管控。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运输、建筑、娱乐等行业的黑恶势力。二是积极开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会战,重点打击杀人、绑架、伤害、涉枪涉爆等严重暴力犯罪。三是适时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专项行动,以集镇及周边地区为重点,严厉打击盗抢机动车、入室盗窃、盗窃农电设施、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四是全面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加强对吸贩毒人员的动态化管理,有效控制毒品蔓延的势头。五是全力打造“天网”、“地网”、“互联网”三网合一的立体式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扩大技防覆盖面。继续加强“三队三员”(即街道巡逻队、村级联防队、单位保安队;社区门栋观察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农村治安信息员)建设,落实“以钱养事”、“以奖代补”政策,调动群防群治工作积极性。
2、强化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重点深化四项整治:集中开展以客车和校车为重点的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坚决整治黑车、不合格车和酒驾、“三超一疲劳”驾车等问题。集中开展校园周边、企业周边、集镇周边、集贸市场
的治安整治,净化治安环境。集中开展网吧、活动室、宾馆等重点部位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集中开展消防、危化品、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隐患专项整治。
3、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各村(居)、各单位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广泛开展行业、系统平安创建,开展“零发案”社区、村庄和单位创建等形式多样的平安创建活动,继续推广平安小袖标、平安小喇叭、平安小卡片、平安小哨子等基层平安创建经验,切实将平安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过宣传车、短信平台、固定宣传标语、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提升平安创建的社会知晓率和参与率。
四、围绕“十个全覆盖”,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集镇街道视频监控全覆盖。集镇实施技防“五个一”(一台视频监控设备、一个指挥中心、一套管理制度、一名干警负责、一套应急方案)工程,集镇街面、单位、小区及重点场所视频监控安装探头达到100%。二是集镇街道巡逻队全覆盖。在XXX集镇和XXX集镇配备专职巡逻队,由综治办牵头,在案件多发区域、行业、街面、时段进行巡逻,打压犯罪分子的空间。三是农村湾长理事制全覆盖。以村为主体、以湾组为单位,健全湾长理事网络,深化“四联四到户”服务管理模式。实施10户电话联防,促进平安建设。四是单位内部三防措施全覆盖。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健全内保组织,切实做到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事、看好自己的人。五是社区门
栋关照员全覆盖。按照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要求,建立门栋治安员,管理楼栋。六是基层平安创建全覆盖。建立平安创建示范点,推进平安创建深入开展。七是各级调解组织全覆盖。深入贯彻《人民调解法》,积极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规范化建设。八是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以基层组织为依托,分类施策,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做好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闲散青少年及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九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覆盖。严格执行经济效益和稳定风险“双评估”,有效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十是综治保险全覆盖。全镇农村综治保险宣传入户率达100%,参保率达80%以上。
2012年全镇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点
2012年全镇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县政法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会议精神,以打造“平安XXX”、“和谐XXX”为目标,着力在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创建等方面创特色、出成效,为实现XXX跨越式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主要工作目标:“一争创”、“二上升”、“五不发生”目标。“一争创”:争创全市优秀平安镇和全县综治工作先进单位;“二上升”:公众安全感上升、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上升;“五不发生”:不发生进京赴省非正常访;不发生县以上集体访;不发生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一、强化领导,建立健全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
1、健全综治维稳责任目标考核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建设,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综治维稳领导责任制落实到位。严格落实镇综治委工作例会、综治委成员单位述职、情况通报等制度,建立完善以“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化解、社会管理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五联动”工作机制和综合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确保工作有
序开展。
2、加强综治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各村(社区)、单位要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工作,把它纳入议事日程,切实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五个落实”,即:领导落实、队伍落实、阵地落实、活动落实、资料档案落实。进一步加强镇级综治维稳中心和村级综治维稳工作站建设,加强综治维稳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坚持综治工作例会,定期开展督办检查,不断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二、着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各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要坚持对矛盾纠纷进行一周一排查,一月一上报。注重发挥湾长、社区门栋员、单位内保人员的作用,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排查,对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不留死角,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2、畅通群众民意诉求渠道。坚持落实镇领导班子成员坐班接访及带队下访制。健全初信初访机制,严格实现首访、首办负责制和责任倒查追究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3、着力化解各类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充分发挥村、社区、单位调委会和维稳工作站的作用,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在完善“三调对接+司法确认”工作模式和“第三方”调解组织发挥作用上下功夫,坚持调解优先,以调结案,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4、强化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要进一步健全情报预警机制,善于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群体性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上报非正常死亡案件,一旦发生此类案件,主要领导要亲自处理,有关部门要分工明确,确保及时稳妥处置,防止事态扩大造成恶劣影响。
三、坚持严打整治,不断深化平安建设
1、强化社会治安管控。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运输、建筑、娱乐等行业的黑恶势力。二是积极开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会战,重点打击杀人、绑架、伤害、涉枪涉爆等严重暴力犯罪。三是适时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专项行动,以集镇及周边地区为重点,严厉打击盗抢机动车、入室盗窃、盗窃农电设施、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四是全面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加强对吸贩毒人员的动态化管理,有效控制毒品蔓延的势头。五是全力打造“天网”、“地网”、“互联网”三网合一的立体式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扩大技防覆盖面。继续加强“三队三员”(即街道巡逻队、村级联防队、单位保安队;社区门栋观察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农村治安信息员)建设,落实“以钱养事”、“以奖代补”政策,调动群防群治工作积极性。
2、强化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重点深化四项整治:集中开展以客车和校车为重点的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坚决整治黑车、不合格车和酒驾、“三超一疲劳”驾车等问题。集中开展校园周边、企业周边、集镇周边、集贸市场
的治安整治,净化治安环境。集中开展网吧、活动室、宾馆等重点部位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集中开展消防、危化品、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隐患专项整治。
3、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各村(居)、各单位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广泛开展行业、系统平安创建,开展“零发案”社区、村庄和单位创建等形式多样的平安创建活动,继续推广平安小袖标、平安小喇叭、平安小卡片、平安小哨子等基层平安创建经验,切实将平安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过宣传车、短信平台、固定宣传标语、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提升平安创建的社会知晓率和参与率。
四、围绕“十个全覆盖”,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集镇街道视频监控全覆盖。集镇实施技防“五个一”(一台视频监控设备、一个指挥中心、一套管理制度、一名干警负责、一套应急方案)工程,集镇街面、单位、小区及重点场所视频监控安装探头达到100%。二是集镇街道巡逻队全覆盖。在XXX集镇和XXX集镇配备专职巡逻队,由综治办牵头,在案件多发区域、行业、街面、时段进行巡逻,打压犯罪分子的空间。三是农村湾长理事制全覆盖。以村为主体、以湾组为单位,健全湾长理事网络,深化“四联四到户”服务管理模式。实施10户电话联防,促进平安建设。四是单位内部三防措施全覆盖。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健全内保组织,切实做到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事、看好自己的人。五是社区门
栋关照员全覆盖。按照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要求,建立门栋治安员,管理楼栋。六是基层平安创建全覆盖。建立平安创建示范点,推进平安创建深入开展。七是各级调解组织全覆盖。深入贯彻《人民调解法》,积极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规范化建设。八是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以基层组织为依托,分类施策,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做好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闲散青少年及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九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覆盖。严格执行经济效益和稳定风险“双评估”,有效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十是综治保险全覆盖。全镇农村综治保险宣传入户率达100%,参保率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