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野外编录

0-1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目的,特点?目的: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地质条件,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保证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和使用正常。任务: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和评价。特点:在研究岩土工程问题时,必须考虑他们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预测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间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及将来发展的趋势。 1-3. 岩土工程分析思路(1)分析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过程,作出定性评价。(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利用各种参数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作出定量评价。(3)明确两者之间作用的强度或岩土工程问题的严重程度、发生发展的进程,并预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和造成以后这种作用的影响,作出确切结论和 评价,提供设计和施工时参考,共同制定防治措施方案,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消除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1-4.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1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2勘察与取样3原位测试和室内实验4现场检验与监测5勘察资料室内整理。

1-5.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步骤,和基本程序? 岩土工程勘查纲要是勘察单位工作的设计书,是开展勘察工作的计划和指导性文件。步骤:勘察开始之前,有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人员填写“岩土勘察任务委托书”,然后勘察单位以此为依据,搜集场地附近的已有地质,地震,水文,气象及当地建筑经验等资料,由该项目勘察工作的负责人编写勘察纲要,并经必要的审核程序批准之后进行正式的勘察工作。基本程序:包括编制勘察纲要,编制经费预算 ,鉴定勘察合同,实施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工作,长期观测,编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几方面。

2-1简述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将工程地质条件诸要 素采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勘探、测试和其他勘察工作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这一重要的勘察成果可对场 地或各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2-4. 简述工程地质测绘方法及其特点及程序 方法:(1)综合性测绘(2)专门性测绘

特点:(1)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质现象和作用的研究,应围绕建筑物的要求进行。(2)工程地质测绘要求精度高。(3)为了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工程地质测绘经常采用大比例尺专门性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的一般程序: 工程地质测绘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现场测绘阶段和室内资料整理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开展和做好测绘前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主要有:收集和研究资料;现场踏勘;编制工程地质测绘纲要。现场测绘阶段主要就是根据测绘任务和测绘纲要的要求,全面开展野外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工作,以查明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室内资料整理阶段主要就是对野外测绘资料进行校审、整理与分析,编制工程地质图件和工程地质测绘报告书。

3-1简述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及其特点? 任务:首先是全面确切的查 明地壳表层与建筑物相互作用的范查的内容:

围内的工程地质条件, 其次勘探工作(1)土质类别;

可以为测定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2)土层剖面的均匀性、密实度、地下水的水质, 水量准备条件. 最后干湿度,通气性;

在施工时还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坑(3)土的硫化物反应和碳酸盐反应孔

的检验;

特点:(1)特别细致的研究地壳表层(4)水的颜色、嗅味、悬浮物、沉的地质结构, 对其他类型勘探工作所淀物外观特征。

不注意的结构和现象都要详细研究, 6-4.如何进行场地水和土的腐编录. (2)把建筑物影响带内的所有蚀性评价?

岩层都看做是需要查明的目的层, 既评价水、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应调要找到好的持力岩层, 也要指出不好查的内容:(1)土质类别;(2)土层的, 对施工及建筑稳定性可能有危害剖面的均匀性、密实度、干湿度,通的岩层活地质结构(3)在勘探中, 非气性;(3)土的硫化物反应和碳酸盐常注意保持岩石的原状结构和天然反应的检验;(4)水的颜色、嗅味、状态, 以保证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研悬浮物、沉淀物外观特征。

究.(4)要实现地质, 水文地质, 岩石 7-1试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内物理力学性质的综合研究, 对勘探坑容、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孔结构, 勘探方法, 实施程序都有许答:内容:1、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的多特殊要求.

稳定性及对拟建工程的适宜性2、为 3-3试述钻探的目的,任务和步骤? 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地层结构的集合 目的任务:(1)获得用于鉴别分类参数及岩土体工程性状的设计参数 和试验的岩芯和土样,划分地层;(2)3、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及有关参数 了解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作用的分4、预测拟建工程对现工程的影响,布;(3)在孔内进行岩土工程原位试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变化及环境变验,水文地质试验,测井和现场检测;化对工程的影响5、提出地基与基础、(4)获得有关地下水的情况资料等。 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各项岩土工程 步骤:(1)钻孔设计书的编制;(2)方案设计的建议6、预测施工过程中钻孔观测与编录;(3)钻孔资料整理 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相应 3-4现场岩土鉴定及描述的主要的防治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案方法:内容有哪些?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岩土鉴别主要依据分类标准, 在现场应用范围:1、定性分析的应用范围:施以目估, 手感以及简易实验等手段a 工程选址和场地对拟建工程的适宜依次初步分类, 定名, 描述. 描述应包性评价,即根据工程特点对场地进行括地质年代, 地质名称, 风化程度, 颜合理选择,一般应选择两个以上场地色, 主要矿物, 结构, 结构和岩石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对各场地的优缺点和指标, 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适宜性进行分析论证。b 拟建场地地颗粒大小, 形状, 胶结物成分和胶结质北京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c 拟建成度, 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场地的区域稳定性评价。d 沿途性质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成度.

的直观鉴定 2、定量分析的应用范 4-1岩土工程原位测试和室内测围:a 岩土体的变形性状及其极限值试的优缺点:(原)优点①试样不脱b 岩土体的强度、稳定性及其极限值,离原来的环境,基本上在原位应力条包括斜坡及地基的稳定性c 岩土压力件下进行。②所测岩土尺寸大,能反及岩土体中应力的分布于传递d 其他映宏观结构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各种临界状态的判定

性好。③试验周期短,效率高。④尤7-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1)绪论:其对难以采样的岩土层仍能通过试具体介绍委托单位。勘察工作的目的验评定其工程性质。缺点①试验室的与任务,工作方法,投入具体量和取应力路径难以控制②边界条件也复得的工作成果。2)通论:全面系统杂③有些试验耗费人力,物力较多,的阐述工作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不可能大量进行。(室)优点①试验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3)条件比较容易控制②可以大量取样专论:报告的核心,结合工程项目对缺点①试样尺寸小,不能反映宏观结各种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构,代表性差②试样不可能真正保持论证,并回答勘察任务书中提出的各原状,很难取到原样。

项要求及问题。4)结论:在专论的 4-2简述静力载荷试验概念,适用基础上对任务书中提出的以及实际条件及主要用途?为研究地基土的工作中所发现的各项岩土工程问题变形特征或地基的承载力,可在现场作出简明的回答,对建筑结构设计和选择主要的地层进行试验。即在试验监测工作的建议,工程施工和使用期的土层表面放置刚性的承压板,并在注意问题,下一步岩土工程勘察的建其上逐级试加荷载,观测并记录各级议

荷载下的沉降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8-3滑坡勘察的步骤和内容及稳定性情况,直至沉降稳定。适用条件:测评价要点:1)阶段划分:根据滑坡定土在天然产状条件下 用途:确定的规模、性质及拟建工程的可能危害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土的变形模潜势而定2)测绘和调查:搜集当地量。

地质水文等相关资料、圈定滑坡周 5-1现场检验与检测的主要内容界、调查地下水的情况并对重点部位有哪些?检验:(1)验证核查岩土工摄影和录像3)勘探:以钻探、触探、程勘察成果与评价建议,如果实际情坑探(井、槽、洞探)和物探为主根况与勘察成果出入较大,应进行施工据地质条件确定4)确定滑动面位置:阶段补充勘察。(2)对岩土工程施工可以用直接连线法,综合分析法5)质量控制与检验,即施工监理与质量室内试验确定滑动面岩土抗剪强度 控制。监测:(1)施工和各类荷载作滑坡稳定性评价要点:1)确认形成用下岩土性状反应的监测。(2)施工滑坡的主导因素和影响滑坡稳定的或运营中结构物的监测。(3)对环境环境因素2)评价滑坡的稳定程度3)条件的监测。

论证因工程修建或环境改变,促使滑6.1 水、土腐蚀性调查内容

坡滑坡复活的或发展的可能性4)论评价水、土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证防治滑坡的工程法案的合理性、经构的腐蚀性,应调查的内容:

济型和可能性

(1)场地的气候条件,或干燥度指8-1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及特点:1)标K 值 。

(2)场地的冰冻区。 岩溶:地壳中可溶性岩石在具有侵蚀(3)场地的冰冻段。 性和腐蚀性能力的水体作用下,以化(4)场地地层的透水性 学溶蚀作用为特征的综合地质作用(5)场地的海拔高程

以及由此产生的现象的统称。2)滑评价水、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应调

坡:由于受到地层岩性、水的作用、

1

地震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坡体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或带,以一定的加速度下滑,形成滑坡。3)危岩:岩体被结构面切割,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松动和塌落。4) 崩塌:危岩或土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的塌落过程及其产物。危岩和崩塌一般发生在厚层坚硬的脆性岩体中。5) 泥石流:是洪水侵蚀山林,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沿陡峭的山间沟谷下泄的特殊洪流,一般发生在山区,具有突发性和强大的破坏力。6) 地面沉降:由于人为开采地下资源而造成的地层压密变形,导致区域地面高程下降的地质现象,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大中城市地区。7)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地下深处的岩层由于某种原因突然破裂、塌陷而产生振动并以弹性波的形式传递到地表,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9-1特殊性岩土的类别及其主要特点:特殊性岩土是指具有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征,以及特殊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的岩土。主要包括湿陷性土、红黏土、软土、混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岩土、盐渍岩土、风化岩和残疾土、污染土等 主要特点:1)湿陷性土:当其未受水侵蚀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受水侵蚀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附加沉降,强度迅速降低,主要由湿陷性黄土组成2)膨胀岩:裂隙发育,方向不规则,常有光滑面和擦痕,平时坚硬,遇水软化3)软土:细颗粒成分多,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有机质含量高、成土年代较近、强度低、渗透系数小4)填土:不均匀性、湿陷性、自重压密性、压缩性大,强度低5)多年冻土:为不透水层,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较高,具有冻胀性和溶陷性6)盐渍岩土:整体性、易溶性、膨胀性、腐蚀性、吸湿性、溶陷性、有害毛细作用 9-2湿陷性黄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1)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场址选择):搜集拟建场地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问题,做出初步评价。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应进行必要的地质测绘、勘察和试验等工作;2)初步勘察阶段:初步查明场地内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湿陷类型、等级和分布,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环境等问题的成因、分布范围及其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3) 详细勘察阶段:详细查明地基土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确定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和承载力;布置勘探点应根据平面和建筑物类别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确定,在单独的甲、乙类建筑场地内勘探点不少于4个;不扰动土样和原为测试的勘探点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2/3;勘探点的深度应大于地基压缩层的深度。

10-1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主要岩土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答:1趋于稳定性问题,2地基稳定性问题,3斜坡稳定性问题,4建筑物的配置问题。5场地水、土的腐蚀性问题,6地基的施工条件问题。 10-2试述基坑开挖的岩土工程问题。 答:1 基坑底卸荷回弹或隆起:2 基坑底渗透稳定性:3 基坑流沙问题:4 基坑边坡整体稳定性:

11-1地下洞室常见的岩土工程问题有哪些:涌水,有害气体,地温,岩爆。

11-2常见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形式有哪些

局部破坏,块体滑动与冒落,层状岩体的弯曲折断 碎裂岩体的松动解脱,塑性变形和膨胀

11-6试述洞室轴线选择应考虑的地质因素:主要是考虑地层岩性、岩层产状、地质构造、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岩性要求:尽可能在地层岩性均一,层位稳定、整体性强、风化轻、抗压雨抗剪强度都大的岩层中通过;洞室轴线要选择与区域构造线、岩层及主要节理走向垂直或大角度相交的方向;在高地应力地区,洞室轴线选择时不要垂直最大主应力,最好平行于最大主应力,避免洞壁受最大主应力作用;水文地质条件应尽可能绕避松散饱水岩层、含高压水的断层破碎带及岩溶化岩石。

12-1简述路基工程的主要沿途工程问题:主要是路基边坡稳定性问题,路基基底稳定性问题,道路冻害问题以及天然建筑材料问题。

12-4桥梁工程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有哪些:桥墩台地基稳定性问题,桥台的偏心受压问题,桥墩台地基的冲刷问题。

12-8进行桥址选择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1)桥址应选择在河床较窄,河道顺直,河槽变迁不大,水利平稳,两岸地势较高而稳定,施工方便的地方。(2)选择覆盖层薄,河床基地为坚硬完整的岩体。(3)选择在区域稳定性条件较好,地质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的地段,乔线方向应与主要构造线垂直或大交角通过。(4)尽可能避开滑坡,岩溶,可液化土层等发育的地段(5)在山区峡谷河流选择桥址时,力争采用单孔跨越。

13-5简述坝基渗透变形的形式及条件。

形式主要有流土和管涌两种。

条件;必要条件是地下水动力条件金额土石的粒度成分条件,此外还受工程因素和宏观地质因素等的影响。宏观地质因素指的是坝基地层结构和地形地貌条件。

13-8水库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有水库渗漏、库周浸没水库淤积和水库诱发地震等五个方面

35 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

1)根据国家批准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和有关规范,提出勘察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分区。2)在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地区进行勘察时,应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划分场地类别。3)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对断裂的工程影响进行评价。4)对需要采用时程分析的工程,应根据要求设计,提供图层剖面、覆盖层厚度和剪切波速度等有关参数。5)进行液化判别。6)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的厚层软土分布区,宜判别软土震陷的可能性和估算震陷量。7)场地或场地附近有滑坡、滑移、崩塌、塌陷、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时,应进行专门勘察,分析评价在地震作用时的稳定性。8)提出抗液化的建议。

1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址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

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要素。 2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受荷载后,塑性区(或破坏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至产生剪切破坏而丧失稳定,且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值时的承载能力。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 4. 当水中含有一定量的HCO3时,必须溶解一定数量的游离CO2以达到平衡,称为平衡CO2

游离CO2大于平衡CO2,超过平衡CO2的那部分游离CO2称为侵蚀性CO2

5工程地质图是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和取样,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项工作的综合性成果,是综合反映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并给予综合评价的图面资料

6应力重分布状态:洞室开挖后,由于在岩土体内形成了自由表面,岩土体中的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而产生应力重分布,以达到新的平衡,形成新的应力状态,称为应力重分布状态。

7坝基渗漏是指水库蓄水以后由于坝上,下游的水头差,使库水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坝基基岩土体的透水层向下游渗漏。

8绕坝渗漏;在坝接头的岸边地带,若岩土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就可能形成库水绕过坝肩岸边地带向坝下游渗漏。

9岩土工程问题是指工程建筑与岩土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矛盾或问题。 10现场检验:指的是在施工阶段对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和施工质量的监控。

11现场监测:是对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因施工及运营影响,引起岩土体性状和周围环境条件发生变化而进行的各种观测工作。

12静力触探是用准静力将一个内部有传感器的触探头以匀速压入土中,由于土层中各种土的软硬不同,探头所受的阻力也不同,传感器通过电信号输入到记录仪,然后绘制变化曲线。

13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2

0-1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目的,特点?目的: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地质条件,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保证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和使用正常。任务: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和评价。特点:在研究岩土工程问题时,必须考虑他们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预测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间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及将来发展的趋势。 1-3. 岩土工程分析思路(1)分析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过程,作出定性评价。(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利用各种参数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作出定量评价。(3)明确两者之间作用的强度或岩土工程问题的严重程度、发生发展的进程,并预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和造成以后这种作用的影响,作出确切结论和 评价,提供设计和施工时参考,共同制定防治措施方案,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消除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1-4.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1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2勘察与取样3原位测试和室内实验4现场检验与监测5勘察资料室内整理。

1-5.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步骤,和基本程序? 岩土工程勘查纲要是勘察单位工作的设计书,是开展勘察工作的计划和指导性文件。步骤:勘察开始之前,有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人员填写“岩土勘察任务委托书”,然后勘察单位以此为依据,搜集场地附近的已有地质,地震,水文,气象及当地建筑经验等资料,由该项目勘察工作的负责人编写勘察纲要,并经必要的审核程序批准之后进行正式的勘察工作。基本程序:包括编制勘察纲要,编制经费预算 ,鉴定勘察合同,实施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工作,长期观测,编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几方面。

2-1简述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将工程地质条件诸要 素采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勘探、测试和其他勘察工作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这一重要的勘察成果可对场 地或各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2-4. 简述工程地质测绘方法及其特点及程序 方法:(1)综合性测绘(2)专门性测绘

特点:(1)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质现象和作用的研究,应围绕建筑物的要求进行。(2)工程地质测绘要求精度高。(3)为了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工程地质测绘经常采用大比例尺专门性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的一般程序: 工程地质测绘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现场测绘阶段和室内资料整理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开展和做好测绘前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主要有:收集和研究资料;现场踏勘;编制工程地质测绘纲要。现场测绘阶段主要就是根据测绘任务和测绘纲要的要求,全面开展野外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工作,以查明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室内资料整理阶段主要就是对野外测绘资料进行校审、整理与分析,编制工程地质图件和工程地质测绘报告书。

3-1简述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及其特点? 任务:首先是全面确切的查 明地壳表层与建筑物相互作用的范查的内容:

围内的工程地质条件, 其次勘探工作(1)土质类别;

可以为测定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2)土层剖面的均匀性、密实度、地下水的水质, 水量准备条件. 最后干湿度,通气性;

在施工时还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坑(3)土的硫化物反应和碳酸盐反应孔

的检验;

特点:(1)特别细致的研究地壳表层(4)水的颜色、嗅味、悬浮物、沉的地质结构, 对其他类型勘探工作所淀物外观特征。

不注意的结构和现象都要详细研究, 6-4.如何进行场地水和土的腐编录. (2)把建筑物影响带内的所有蚀性评价?

岩层都看做是需要查明的目的层, 既评价水、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应调要找到好的持力岩层, 也要指出不好查的内容:(1)土质类别;(2)土层的, 对施工及建筑稳定性可能有危害剖面的均匀性、密实度、干湿度,通的岩层活地质结构(3)在勘探中, 非气性;(3)土的硫化物反应和碳酸盐常注意保持岩石的原状结构和天然反应的检验;(4)水的颜色、嗅味、状态, 以保证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研悬浮物、沉淀物外观特征。

究.(4)要实现地质, 水文地质, 岩石 7-1试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内物理力学性质的综合研究, 对勘探坑容、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孔结构, 勘探方法, 实施程序都有许答:内容:1、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的多特殊要求.

稳定性及对拟建工程的适宜性2、为 3-3试述钻探的目的,任务和步骤? 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地层结构的集合 目的任务:(1)获得用于鉴别分类参数及岩土体工程性状的设计参数 和试验的岩芯和土样,划分地层;(2)3、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及有关参数 了解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作用的分4、预测拟建工程对现工程的影响,布;(3)在孔内进行岩土工程原位试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变化及环境变验,水文地质试验,测井和现场检测;化对工程的影响5、提出地基与基础、(4)获得有关地下水的情况资料等。 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各项岩土工程 步骤:(1)钻孔设计书的编制;(2)方案设计的建议6、预测施工过程中钻孔观测与编录;(3)钻孔资料整理 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相应 3-4现场岩土鉴定及描述的主要的防治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案方法:内容有哪些?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岩土鉴别主要依据分类标准, 在现场应用范围:1、定性分析的应用范围:施以目估, 手感以及简易实验等手段a 工程选址和场地对拟建工程的适宜依次初步分类, 定名, 描述. 描述应包性评价,即根据工程特点对场地进行括地质年代, 地质名称, 风化程度, 颜合理选择,一般应选择两个以上场地色, 主要矿物, 结构, 结构和岩石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对各场地的优缺点和指标, 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适宜性进行分析论证。b 拟建场地地颗粒大小, 形状, 胶结物成分和胶结质北京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c 拟建成度, 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场地的区域稳定性评价。d 沿途性质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成度.

的直观鉴定 2、定量分析的应用范 4-1岩土工程原位测试和室内测围:a 岩土体的变形性状及其极限值试的优缺点:(原)优点①试样不脱b 岩土体的强度、稳定性及其极限值,离原来的环境,基本上在原位应力条包括斜坡及地基的稳定性c 岩土压力件下进行。②所测岩土尺寸大,能反及岩土体中应力的分布于传递d 其他映宏观结构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各种临界状态的判定

性好。③试验周期短,效率高。④尤7-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1)绪论:其对难以采样的岩土层仍能通过试具体介绍委托单位。勘察工作的目的验评定其工程性质。缺点①试验室的与任务,工作方法,投入具体量和取应力路径难以控制②边界条件也复得的工作成果。2)通论:全面系统杂③有些试验耗费人力,物力较多,的阐述工作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不可能大量进行。(室)优点①试验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3)条件比较容易控制②可以大量取样专论:报告的核心,结合工程项目对缺点①试样尺寸小,不能反映宏观结各种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构,代表性差②试样不可能真正保持论证,并回答勘察任务书中提出的各原状,很难取到原样。

项要求及问题。4)结论:在专论的 4-2简述静力载荷试验概念,适用基础上对任务书中提出的以及实际条件及主要用途?为研究地基土的工作中所发现的各项岩土工程问题变形特征或地基的承载力,可在现场作出简明的回答,对建筑结构设计和选择主要的地层进行试验。即在试验监测工作的建议,工程施工和使用期的土层表面放置刚性的承压板,并在注意问题,下一步岩土工程勘察的建其上逐级试加荷载,观测并记录各级议

荷载下的沉降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8-3滑坡勘察的步骤和内容及稳定性情况,直至沉降稳定。适用条件:测评价要点:1)阶段划分:根据滑坡定土在天然产状条件下 用途:确定的规模、性质及拟建工程的可能危害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土的变形模潜势而定2)测绘和调查:搜集当地量。

地质水文等相关资料、圈定滑坡周 5-1现场检验与检测的主要内容界、调查地下水的情况并对重点部位有哪些?检验:(1)验证核查岩土工摄影和录像3)勘探:以钻探、触探、程勘察成果与评价建议,如果实际情坑探(井、槽、洞探)和物探为主根况与勘察成果出入较大,应进行施工据地质条件确定4)确定滑动面位置:阶段补充勘察。(2)对岩土工程施工可以用直接连线法,综合分析法5)质量控制与检验,即施工监理与质量室内试验确定滑动面岩土抗剪强度 控制。监测:(1)施工和各类荷载作滑坡稳定性评价要点:1)确认形成用下岩土性状反应的监测。(2)施工滑坡的主导因素和影响滑坡稳定的或运营中结构物的监测。(3)对环境环境因素2)评价滑坡的稳定程度3)条件的监测。

论证因工程修建或环境改变,促使滑6.1 水、土腐蚀性调查内容

坡滑坡复活的或发展的可能性4)论评价水、土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证防治滑坡的工程法案的合理性、经构的腐蚀性,应调查的内容:

济型和可能性

(1)场地的气候条件,或干燥度指8-1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及特点:1)标K 值 。

(2)场地的冰冻区。 岩溶:地壳中可溶性岩石在具有侵蚀(3)场地的冰冻段。 性和腐蚀性能力的水体作用下,以化(4)场地地层的透水性 学溶蚀作用为特征的综合地质作用(5)场地的海拔高程

以及由此产生的现象的统称。2)滑评价水、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应调

坡:由于受到地层岩性、水的作用、

1

地震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坡体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或带,以一定的加速度下滑,形成滑坡。3)危岩:岩体被结构面切割,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松动和塌落。4) 崩塌:危岩或土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的塌落过程及其产物。危岩和崩塌一般发生在厚层坚硬的脆性岩体中。5) 泥石流:是洪水侵蚀山林,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沿陡峭的山间沟谷下泄的特殊洪流,一般发生在山区,具有突发性和强大的破坏力。6) 地面沉降:由于人为开采地下资源而造成的地层压密变形,导致区域地面高程下降的地质现象,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大中城市地区。7)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地下深处的岩层由于某种原因突然破裂、塌陷而产生振动并以弹性波的形式传递到地表,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9-1特殊性岩土的类别及其主要特点:特殊性岩土是指具有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征,以及特殊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的岩土。主要包括湿陷性土、红黏土、软土、混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岩土、盐渍岩土、风化岩和残疾土、污染土等 主要特点:1)湿陷性土:当其未受水侵蚀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受水侵蚀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附加沉降,强度迅速降低,主要由湿陷性黄土组成2)膨胀岩:裂隙发育,方向不规则,常有光滑面和擦痕,平时坚硬,遇水软化3)软土:细颗粒成分多,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有机质含量高、成土年代较近、强度低、渗透系数小4)填土:不均匀性、湿陷性、自重压密性、压缩性大,强度低5)多年冻土:为不透水层,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较高,具有冻胀性和溶陷性6)盐渍岩土:整体性、易溶性、膨胀性、腐蚀性、吸湿性、溶陷性、有害毛细作用 9-2湿陷性黄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1)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场址选择):搜集拟建场地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问题,做出初步评价。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应进行必要的地质测绘、勘察和试验等工作;2)初步勘察阶段:初步查明场地内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湿陷类型、等级和分布,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环境等问题的成因、分布范围及其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3) 详细勘察阶段:详细查明地基土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确定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和承载力;布置勘探点应根据平面和建筑物类别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确定,在单独的甲、乙类建筑场地内勘探点不少于4个;不扰动土样和原为测试的勘探点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2/3;勘探点的深度应大于地基压缩层的深度。

10-1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主要岩土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答:1趋于稳定性问题,2地基稳定性问题,3斜坡稳定性问题,4建筑物的配置问题。5场地水、土的腐蚀性问题,6地基的施工条件问题。 10-2试述基坑开挖的岩土工程问题。 答:1 基坑底卸荷回弹或隆起:2 基坑底渗透稳定性:3 基坑流沙问题:4 基坑边坡整体稳定性:

11-1地下洞室常见的岩土工程问题有哪些:涌水,有害气体,地温,岩爆。

11-2常见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形式有哪些

局部破坏,块体滑动与冒落,层状岩体的弯曲折断 碎裂岩体的松动解脱,塑性变形和膨胀

11-6试述洞室轴线选择应考虑的地质因素:主要是考虑地层岩性、岩层产状、地质构造、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岩性要求:尽可能在地层岩性均一,层位稳定、整体性强、风化轻、抗压雨抗剪强度都大的岩层中通过;洞室轴线要选择与区域构造线、岩层及主要节理走向垂直或大角度相交的方向;在高地应力地区,洞室轴线选择时不要垂直最大主应力,最好平行于最大主应力,避免洞壁受最大主应力作用;水文地质条件应尽可能绕避松散饱水岩层、含高压水的断层破碎带及岩溶化岩石。

12-1简述路基工程的主要沿途工程问题:主要是路基边坡稳定性问题,路基基底稳定性问题,道路冻害问题以及天然建筑材料问题。

12-4桥梁工程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有哪些:桥墩台地基稳定性问题,桥台的偏心受压问题,桥墩台地基的冲刷问题。

12-8进行桥址选择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1)桥址应选择在河床较窄,河道顺直,河槽变迁不大,水利平稳,两岸地势较高而稳定,施工方便的地方。(2)选择覆盖层薄,河床基地为坚硬完整的岩体。(3)选择在区域稳定性条件较好,地质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的地段,乔线方向应与主要构造线垂直或大交角通过。(4)尽可能避开滑坡,岩溶,可液化土层等发育的地段(5)在山区峡谷河流选择桥址时,力争采用单孔跨越。

13-5简述坝基渗透变形的形式及条件。

形式主要有流土和管涌两种。

条件;必要条件是地下水动力条件金额土石的粒度成分条件,此外还受工程因素和宏观地质因素等的影响。宏观地质因素指的是坝基地层结构和地形地貌条件。

13-8水库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有水库渗漏、库周浸没水库淤积和水库诱发地震等五个方面

35 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

1)根据国家批准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和有关规范,提出勘察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分区。2)在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地区进行勘察时,应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划分场地类别。3)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对断裂的工程影响进行评价。4)对需要采用时程分析的工程,应根据要求设计,提供图层剖面、覆盖层厚度和剪切波速度等有关参数。5)进行液化判别。6)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的厚层软土分布区,宜判别软土震陷的可能性和估算震陷量。7)场地或场地附近有滑坡、滑移、崩塌、塌陷、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时,应进行专门勘察,分析评价在地震作用时的稳定性。8)提出抗液化的建议。

1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址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

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要素。 2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受荷载后,塑性区(或破坏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至产生剪切破坏而丧失稳定,且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值时的承载能力。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 4. 当水中含有一定量的HCO3时,必须溶解一定数量的游离CO2以达到平衡,称为平衡CO2

游离CO2大于平衡CO2,超过平衡CO2的那部分游离CO2称为侵蚀性CO2

5工程地质图是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和取样,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项工作的综合性成果,是综合反映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并给予综合评价的图面资料

6应力重分布状态:洞室开挖后,由于在岩土体内形成了自由表面,岩土体中的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而产生应力重分布,以达到新的平衡,形成新的应力状态,称为应力重分布状态。

7坝基渗漏是指水库蓄水以后由于坝上,下游的水头差,使库水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坝基基岩土体的透水层向下游渗漏。

8绕坝渗漏;在坝接头的岸边地带,若岩土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就可能形成库水绕过坝肩岸边地带向坝下游渗漏。

9岩土工程问题是指工程建筑与岩土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矛盾或问题。 10现场检验:指的是在施工阶段对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和施工质量的监控。

11现场监测:是对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因施工及运营影响,引起岩土体性状和周围环境条件发生变化而进行的各种观测工作。

12静力触探是用准静力将一个内部有传感器的触探头以匀速压入土中,由于土层中各种土的软硬不同,探头所受的阻力也不同,传感器通过电信号输入到记录仪,然后绘制变化曲线。

13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2


相关内容

  •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
  •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 1. 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 2. 土的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的目力鉴别 3. 一般性土的野外鉴别 4. 岩石风化程度的野外鉴别 5. 钻探编录注意事项 6. 取水样注意事项 辽宁盛京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3年5月 一.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 1. 土 ...

  • 作业指导书说明
  •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 作业指导书内容简介 为了进一步提高项目质量,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根据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关规范,参考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编制的不同专业作业指导书,结合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实际情况编制了四个专业的作业指导书,分别为:&l ...

  • 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要求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要求 一.为搞好野外验收工作,提高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的质量,特制订本要求. 二.地调局组织实施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专业的地质调查项目执行本要求. 三.有野外实物工作量的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工作应在野外工作现 ...

  • 工程地质钻探编录技术培训教材
  • 工程地质勘探野外编录培训教材 2004年7月 北京地区地质地貌基本知识 第四纪沉积 第四纪沉积是指第四纪期间形成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未经风化成岩作用,因而是松散的.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碎石.卵石.砾砂.粘土等松散沉积统统称为"土"和"碎石土".在基础深度影响范围 ...

  •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
  • 济宁一中新校区岩土工程勘察是我第一个完整参与的工程,该工程岩土勘察任务为4970米/216孔,共有八台钻机进行施工,野外工作于2010年10月15日至2010年10月30日进行,在这短短的半个月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1、放孔 该工程共有216个孔。工期紧,孔数多是该工程的特点,在放孔的时候要首先熟悉 ...

  • 钻孔编录要点
  • 钻孔编录要点 3.3.7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均匀. 不均匀).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稍密. 中密. 密实)等: 2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 ...

  • 向山地区建筑用花岗斑岩矿预查报告(12.1)
  • **县**镇向山地区建筑用花岗斑岩勘查区 预 查 报 告 **省地质综合勘察院 二O 一四年十一月 **县**镇向山地区建筑用花岗斑岩勘查区 预 查 报 告 编写单位:编 写 人:审 核:总工程师:院 长:提交时间: 省地质综合勘察院 ** 目 录 1 前言 .................... ...

  • 关于矿产地质和工程地质编录
  • 关于工程地质编录: 一. 工程地质编录 (一) 槽.井.坑探地质编录 1. 编录壁的选取及绘图方向: 东西向探槽: 编北壁--北高.南低或相近: 编南壁--南高.北低. 南北向探槽: 编东壁--东高.西低或相近: 编西壁--西高东低. 2. 分层: (1)分层单元:复杂矿体--小于填图单元:一般矿体 ...

  • 地质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 地质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地质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王志新,男,汉族,1986年10月14日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09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自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出色地完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