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是孩子不能缺少的成长历程

仪式感,是孩子不能缺少的成长历程 仪式感这字眼,最近频繁跳入我的视线。

仪式感是赋予某个时间和时刻特殊意义的东西,说白了,仪式感就是对生活的重视,是通过一些非必要的动作和形式来表达重要性的行为。

我还记得,小时候读一年级前,父母给我买了新书包,外婆送了我新笔盒。于是,我每天背着新书包,装在用漂亮书套包着的新课本,快乐地去上学。拿出漂亮的笔盒,抽出漂亮的铅笔,我在作业本上公正地写着每一个生字。

如果没有那简单的仪式,我或许不会对学习有着如此严肃的态度。仪式感不需要铺张浪费,朴实温暖更佳。仪式感不是钱的堆砌,是对生活的信心。人有时需要用仪式感来表达内心的庄重和情感。

我们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含蓄,不要张扬,但是对于孩子,我们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妈妈的爱、爸爸的爱从来就不缺乏,所以更应该及时地表达出来。

有些妈妈说,我们家所有成员从来不过生日,有啥意思啊,现在不缺吃不缺喝的。这样的说法也好无趣啊,生活本身就是一天天过来的,如果我们能赋予其中一些有色彩,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我经常说,活着就是要找乐的,仪式感就是其中一乐。更重要的是,仪式感可以让人更好地约束自己。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仪式感越庄严神圣,越能让孩子心灵成长。

仪式感是孩子不能缺少的成长历程。每年,我女儿过生日我们也会有个仪式,当然这个仪式一定不能铺张浪费。我通常在离生日两个月的时候,就会告诉女儿你即将长大一岁,我们给新的一岁设定点目标吧。

比如

8岁生日之前,我和女儿设定的目标是:

8岁,要开始练字,做一个写字漂亮的女孩子;

8岁,要学会游泳;

8岁,要努力吃饭,长得更高一点儿。

在她生日那一天,我们点亮了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女儿自己又把这三个目标重复了一遍,在亲朋好友的掌声中吹灭了蜡烛。

因为有这样的仪式感,我的管理就变得简单多了,她会自己主动去学习游泳:

因为她知道反正这一年是必须要学会的,结果暑假中一直很怕水的她竟然自己练憋气,一直练到会游泳,当时练习的时候我就在身边,看她一个动作能练习四个小时,我还是挺感动的。

这就是仪式感带给孩子的目标感,必须完成的事情孩子就会不畏艰辛。

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仪式感

一位心理专家曾说过: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仪式感,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

在音乐之都奥地利,父母带孩子去听一场音乐会之前都会让所有人穿上礼服,临行前告知入会仪式等,只有这样一种重视感的存在,才会让孩子们觉得他的重要性,听的时候才会更集中,更容易有代入感,给自己强烈的心理暗示,进而调整自己的言谈举止,直至和当时的身份达到最佳融和。

所以,强调对孩子的仪式感,他们专注力、反应能力、运动能力都可以迅速提升。

萌宝私塾指出,仪式感带给孩子幸福的能力。充满仪式感的日子里就像生活的佐料,让平淡的生活不断提高幸福层次,也让无味的生活充满节奏和律动。平凡的日子,本来就大同小异,我们只能通过不断的制造生活的惊喜,才能让日子更有味道,你不能跟随孩子一辈子,想让他们幸福一辈子,那么只能教会他们制造幸福的能力。

家庭仪式感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将家人间平常难以言说的情感表达出来,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和家庭凝聚力;

2、为孩子注入勇气,带给他们安全感;

3、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4、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了一个个里程碑,成为日后独自面对生活的坚实基础。

有仪式感的生活,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它的精致,有仪式感的人生,也才让我们确确实实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不同,在众多个走过的岁月里,回头看的时候,希望充满的是回忆和难忘!

努力营造家庭仪式感,大的仪式不常有,我们可以在日常的小事中创造“仪式感”。

我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以下的这些节日纪念日是一定要尽量仪式化的:

1. 升小学

2. 12岁成长节

3. 家人的生日

4. 爸妈的结婚纪念日

重点

我想重点说下,我们的仪式感可能更多地给了孩子,其实夫妻之间爱的小动作对于孩子影响很大,夫妻之间更多地表达爱,可以给孩子踏实的感觉。

我的建议是结婚十周年一定要庆祝下,这个时候通常孩子七八岁了,一家三口去旅行一次,或者有其他庆祝活动,让宝贝知道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他们都爱我,我也都爱他们。

仪式感在生活中,有很多体现,比如:在特殊的纪念日去照相馆拍全家福。比如孩子生日、春节、夫妻结婚纪念日等,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家,自己很重要。

出差给所有家人带礼物。礼物是爱的表达,总是让人开心的,尤其对孩子而言。

每年两次的家庭集体出游。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恩爱,家人永远在一起。

这就是仪式感,换一种用心,其实很简单。而仪式感的判定标准,往往是以内心是否富足为基准。就好像结婚典礼一样,即便是再辉煌万丈的婚宴,如果流于形式,盛大只来源于面子,那么它的价值可能还抵不过一对新婚夫妇的简单烛光晚餐。

对于孩子来说,则更是这样子的。我们希望可以传达给孩子怎么样的一种仪式感,孩子就会接收到我们怎么样的一种价值观。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看到家庭的温馨和良善,对美好生活抱有尊重和向往,感受到家人的在意和深爱,那么就往这个方向去给自己的家庭加上“仪式感”。

仪式感是一种情趣一种诗意,归根结底,更是一种能力。

它不是沐浴焚香,肃穆以待,而是把生活过成典藏版,就算是柴米油盐的小事,也要全心全意享受其中。过得精致,才不是矫情,讨好自己,才能不平庸所谓的小确幸,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待生活的仪式感,一贯认真有趣的态度,对待生活里看似无趣的日常。

仪式感,是孩子不能缺少的成长历程 仪式感这字眼,最近频繁跳入我的视线。

仪式感是赋予某个时间和时刻特殊意义的东西,说白了,仪式感就是对生活的重视,是通过一些非必要的动作和形式来表达重要性的行为。

我还记得,小时候读一年级前,父母给我买了新书包,外婆送了我新笔盒。于是,我每天背着新书包,装在用漂亮书套包着的新课本,快乐地去上学。拿出漂亮的笔盒,抽出漂亮的铅笔,我在作业本上公正地写着每一个生字。

如果没有那简单的仪式,我或许不会对学习有着如此严肃的态度。仪式感不需要铺张浪费,朴实温暖更佳。仪式感不是钱的堆砌,是对生活的信心。人有时需要用仪式感来表达内心的庄重和情感。

我们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含蓄,不要张扬,但是对于孩子,我们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妈妈的爱、爸爸的爱从来就不缺乏,所以更应该及时地表达出来。

有些妈妈说,我们家所有成员从来不过生日,有啥意思啊,现在不缺吃不缺喝的。这样的说法也好无趣啊,生活本身就是一天天过来的,如果我们能赋予其中一些有色彩,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我经常说,活着就是要找乐的,仪式感就是其中一乐。更重要的是,仪式感可以让人更好地约束自己。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仪式感越庄严神圣,越能让孩子心灵成长。

仪式感是孩子不能缺少的成长历程。每年,我女儿过生日我们也会有个仪式,当然这个仪式一定不能铺张浪费。我通常在离生日两个月的时候,就会告诉女儿你即将长大一岁,我们给新的一岁设定点目标吧。

比如

8岁生日之前,我和女儿设定的目标是:

8岁,要开始练字,做一个写字漂亮的女孩子;

8岁,要学会游泳;

8岁,要努力吃饭,长得更高一点儿。

在她生日那一天,我们点亮了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女儿自己又把这三个目标重复了一遍,在亲朋好友的掌声中吹灭了蜡烛。

因为有这样的仪式感,我的管理就变得简单多了,她会自己主动去学习游泳:

因为她知道反正这一年是必须要学会的,结果暑假中一直很怕水的她竟然自己练憋气,一直练到会游泳,当时练习的时候我就在身边,看她一个动作能练习四个小时,我还是挺感动的。

这就是仪式感带给孩子的目标感,必须完成的事情孩子就会不畏艰辛。

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仪式感

一位心理专家曾说过: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仪式感,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

在音乐之都奥地利,父母带孩子去听一场音乐会之前都会让所有人穿上礼服,临行前告知入会仪式等,只有这样一种重视感的存在,才会让孩子们觉得他的重要性,听的时候才会更集中,更容易有代入感,给自己强烈的心理暗示,进而调整自己的言谈举止,直至和当时的身份达到最佳融和。

所以,强调对孩子的仪式感,他们专注力、反应能力、运动能力都可以迅速提升。

萌宝私塾指出,仪式感带给孩子幸福的能力。充满仪式感的日子里就像生活的佐料,让平淡的生活不断提高幸福层次,也让无味的生活充满节奏和律动。平凡的日子,本来就大同小异,我们只能通过不断的制造生活的惊喜,才能让日子更有味道,你不能跟随孩子一辈子,想让他们幸福一辈子,那么只能教会他们制造幸福的能力。

家庭仪式感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将家人间平常难以言说的情感表达出来,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和家庭凝聚力;

2、为孩子注入勇气,带给他们安全感;

3、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4、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了一个个里程碑,成为日后独自面对生活的坚实基础。

有仪式感的生活,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它的精致,有仪式感的人生,也才让我们确确实实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不同,在众多个走过的岁月里,回头看的时候,希望充满的是回忆和难忘!

努力营造家庭仪式感,大的仪式不常有,我们可以在日常的小事中创造“仪式感”。

我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以下的这些节日纪念日是一定要尽量仪式化的:

1. 升小学

2. 12岁成长节

3. 家人的生日

4. 爸妈的结婚纪念日

重点

我想重点说下,我们的仪式感可能更多地给了孩子,其实夫妻之间爱的小动作对于孩子影响很大,夫妻之间更多地表达爱,可以给孩子踏实的感觉。

我的建议是结婚十周年一定要庆祝下,这个时候通常孩子七八岁了,一家三口去旅行一次,或者有其他庆祝活动,让宝贝知道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他们都爱我,我也都爱他们。

仪式感在生活中,有很多体现,比如:在特殊的纪念日去照相馆拍全家福。比如孩子生日、春节、夫妻结婚纪念日等,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家,自己很重要。

出差给所有家人带礼物。礼物是爱的表达,总是让人开心的,尤其对孩子而言。

每年两次的家庭集体出游。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恩爱,家人永远在一起。

这就是仪式感,换一种用心,其实很简单。而仪式感的判定标准,往往是以内心是否富足为基准。就好像结婚典礼一样,即便是再辉煌万丈的婚宴,如果流于形式,盛大只来源于面子,那么它的价值可能还抵不过一对新婚夫妇的简单烛光晚餐。

对于孩子来说,则更是这样子的。我们希望可以传达给孩子怎么样的一种仪式感,孩子就会接收到我们怎么样的一种价值观。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看到家庭的温馨和良善,对美好生活抱有尊重和向往,感受到家人的在意和深爱,那么就往这个方向去给自己的家庭加上“仪式感”。

仪式感是一种情趣一种诗意,归根结底,更是一种能力。

它不是沐浴焚香,肃穆以待,而是把生活过成典藏版,就算是柴米油盐的小事,也要全心全意享受其中。过得精致,才不是矫情,讨好自己,才能不平庸所谓的小确幸,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待生活的仪式感,一贯认真有趣的态度,对待生活里看似无趣的日常。


相关内容

  • 家长在女儿18岁成人仪式上的讲话
  • 亲爱的孩子们:   作为家长,我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仪式。也很感谢我们学校能在高三这么繁忙的日子里为大家举办这样一个仪式。这充分说明了学校对你们成长过程中这个特殊日子的重视。   十八岁,意味着成年的到来。从此以后,你们就已经长大成人,告别了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告别了花季般的少年时代,而逐步进入了独立 ...

  •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
  •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小.近.实" 对于培养少年儿童,学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少年先锋队,作为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带领少先队员学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可见,如果说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朵奇葩,少先队这一阵地便是孕育它的其中一块沃土. ...

  • 对"新教育"的认识与浅思
  • "新教育"简介及浅思 通过与我市部分实验学校教师对话,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以及与省内区域推进此实验的莱芜市教研室.日照市教科所老师交流,形成以下文字,敬请领导阅览.指正. 一.基本情况 1.概念-- 新教育实验,是国家教育"十五"重点课题.中国教育学会" ...

  • 升旗仪式上的讲话稿
  • 篇一:升旗仪式讲话稿 安全 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 第十六周升旗仪式 辅导员讲话 尊敬的老师.亲爱 的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 是: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 一个和谐温馨.安 定有序的校园,是我们每位同学健康成长的乐园,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殿堂.校园的安全关 系到同学们能否健康成长 ...

  • 浅谈如何开展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活动
  • 浅谈如何开展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活动 众所周知,班级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实践的条件和生活经验的基础.它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密切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习的领域扩大了,学习的机会增多了,能有效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对促进智能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如果没有活动,学生就不会感到集体的存在,也就不会主 ...

  • 如何培养一个易于生存的孩子-李跃儿
  • 如何培养一个易于生存的孩子 李跃儿 [建构式教育] 建构式教育---蒙特梭利偏向智力的自主:华德福教育偏向心灵的感受:李跃儿教育是建构式教育的理念,并用了各种教育好的方面,"炒"在了一起而不是拼凑在一起. 第一部分:易于生存的教育与应试教室的不同之处 1.儿童观不同  人是世界 ...

  • 摆脱贫困学习心得1
  • 摆脱贫困学习心得 摆脱贫困学习心得(一) 闽江学院王慧福建省学联 在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引领带动广大青年学生认知.践行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重要要求,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摆脱贫困>一书.福建团省委 ...

  • 处于成长之中的中国"成长小说"
  • 作者:张国龙张燕玲 南方文坛 2009年10期 所谓"成长",英文为Growing-up,具有"生长而成熟"."向成熟阶段发展"之意.在文学书写的诸多主题中,"成长"与"爱"等一样,不但常写弥新,且具 ...

  • 孩子的成长历程
  • 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有时候孩子突然冒出的‚无厘头‛话语真是让我们开心不已.做孩子成长沙滩上最忠实的拾贝人,努力记下孩子的每一句对白,把他们的童言趣语记录下来,一起体验天真.分享快乐. 男人的小金库 好友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一次,爸爸在给妈妈上交工资,妈妈想让爸爸如数上交,可是爸爸留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