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高效的作文教学协奏曲

  【摘 要】作文教学要像春雨润物那样对学生循循善诱,耐心指导。生活就是教育,生活的亲身感受是写作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老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写真话,有感而发,还要给学生写作的动力,让学生自信,给学生一个闪光的机会。   【关键词】循序渐进、真情实感、鼓励阅读、拓展视野、赏识激励。   《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这样阐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它体现了新的作文教学理念,要求作文教学淡化文体,降低要求,重视兴趣、情感的对写作的积极影响。   一、前奏   作文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老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耐心指导,他们就会逐渐喜欢读作文、喜欢写作文,作文也一定会走向一个全新的境界。   1.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读课外书要及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乐地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在多读中求理解、在多读中学表达。正如古人所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口语交际   生活就是教育,口语交际就是要在生活中进行渗透。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均可以成为儿童实习口语的机会,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己及人,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发展语言,这样就可以渐次打开学生们心灵。   二、合奏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凡事乐意干,才会用心干、自觉干,也才能干好。作文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表达能力,发展思维。然而能力靠多练、多练靠自觉、自觉靠喜爱。要使学生喜欢作文,就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拨动他们爱好作文的心弦。   (一)与生活协奏   生活就是文章。文章如果离开了生活,内容是空洞的,读起来是干瘪的,枯燥无味的,再好的文笔如果离开了生活,它的文章也发不出耀眼的光芒!   1.生活感悟   所谓“感悟”就是让学生通过跟外界事物接触,获得启发与领悟。学生的作文写作同样必须源于生活,是学生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的结果,也是生活的需要。如何让学生真正把作文当作一种生活的需要,一种精神的享受,就要引导和培育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极力营造富有情趣的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在朴实自然的生活氛围中,学生的情绪得到放松,情感处于快乐之中。   2.日记积累   经常写日记,对写作有很大帮助。可是有些学生把写日记当作一种负担,写作时愁眉苦脸,要不然也是“挤牙膏”式的写几句空洞而乏味的话。其实日记的写法要比作文灵活得多的多,一篇日记只是简单地写一件你认为最重要的、感触最深的事情;甚至有时候可以把它当作“出气筒”,发泄一下自己的心里的苦恼、郁闷……   (二)与文本协奏   聚焦课本,有古代的生活、现代生活和当代生活,也有幻想中的未来生活,尽管不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但却是我们写作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1.童话世界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折射一定道理的文章题材。幻想,是童话的核心,是童话的灵魂。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平心而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写童话就要凭借奇特的幻想,大胆地虚构故事情节。这样写出来的童话故事趣味性强,情节离奇悬跌,引人入胜。   2.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教学中,先是让学生们整体看图,粗知图意,弄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干什么?也就是看图说四素句,这对于学生们来说不难掌握。但如何才能写得更具体、更生动一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可以借助问题让学生根据四素句提几个问题,在问题的帮助下,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运用优美的词句,把图意说具体、生动。   3.续写   想象是作文翅膀,对所学课文进行续写,是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能力的方法。续写就是围绕文章中心,联系生活实际、课外阅读或电影故事,给课文补充一个适当的段落,或插进一个合理的情节。续写还可以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续写成文;也可以根据文章的结尾,写出故事的延续和可能的结局。   4.仿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仿写,学生可以把学到的写作知识直接转化为写作技能,通过仿写,学生还能够丰富自己的语言,为他们今后的构思提供材料和模式,从而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5.改写   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情感魅力,举不胜举。对于古诗的教学,我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即让学生根据古诗的意思,让学生改写成现代的优美散文,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课文的能力。我们要教出感情,教出气氛,学生从诗词中受到感染,受到启迪,往往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三)与评价协奏   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作文写好后,老师评讲是十分关键的,要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点而不破,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动脑、动心、动手。作文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欣赏、刺激,同时还要运用鼓励、指点、讨论、发表等激励手段,使得学生的信中能够产生一种愉悦感和期待下一次作文的到来,以激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尾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学生们充分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把思想感情融化于笔墨中,文章中的人物才会有血有肉,事物才会有声有色;文章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意味深长……我热爱我的教育事业,我热爱我的语文教学,我更热爱那一篇篇思绪飞扬、非凡灵动的文章;是作文让我了解了学生,也热爱上了我的学生,我愿意用我的智慧永远带给学生无尽的新鲜与活力,激起他们最大的习作渴望与热情,与学生一路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钢城小学)

  【摘 要】作文教学要像春雨润物那样对学生循循善诱,耐心指导。生活就是教育,生活的亲身感受是写作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老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写真话,有感而发,还要给学生写作的动力,让学生自信,给学生一个闪光的机会。   【关键词】循序渐进、真情实感、鼓励阅读、拓展视野、赏识激励。   《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这样阐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它体现了新的作文教学理念,要求作文教学淡化文体,降低要求,重视兴趣、情感的对写作的积极影响。   一、前奏   作文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老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耐心指导,他们就会逐渐喜欢读作文、喜欢写作文,作文也一定会走向一个全新的境界。   1.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读课外书要及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乐地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在多读中求理解、在多读中学表达。正如古人所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口语交际   生活就是教育,口语交际就是要在生活中进行渗透。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均可以成为儿童实习口语的机会,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己及人,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发展语言,这样就可以渐次打开学生们心灵。   二、合奏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凡事乐意干,才会用心干、自觉干,也才能干好。作文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表达能力,发展思维。然而能力靠多练、多练靠自觉、自觉靠喜爱。要使学生喜欢作文,就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拨动他们爱好作文的心弦。   (一)与生活协奏   生活就是文章。文章如果离开了生活,内容是空洞的,读起来是干瘪的,枯燥无味的,再好的文笔如果离开了生活,它的文章也发不出耀眼的光芒!   1.生活感悟   所谓“感悟”就是让学生通过跟外界事物接触,获得启发与领悟。学生的作文写作同样必须源于生活,是学生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的结果,也是生活的需要。如何让学生真正把作文当作一种生活的需要,一种精神的享受,就要引导和培育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极力营造富有情趣的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在朴实自然的生活氛围中,学生的情绪得到放松,情感处于快乐之中。   2.日记积累   经常写日记,对写作有很大帮助。可是有些学生把写日记当作一种负担,写作时愁眉苦脸,要不然也是“挤牙膏”式的写几句空洞而乏味的话。其实日记的写法要比作文灵活得多的多,一篇日记只是简单地写一件你认为最重要的、感触最深的事情;甚至有时候可以把它当作“出气筒”,发泄一下自己的心里的苦恼、郁闷……   (二)与文本协奏   聚焦课本,有古代的生活、现代生活和当代生活,也有幻想中的未来生活,尽管不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但却是我们写作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1.童话世界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折射一定道理的文章题材。幻想,是童话的核心,是童话的灵魂。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平心而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写童话就要凭借奇特的幻想,大胆地虚构故事情节。这样写出来的童话故事趣味性强,情节离奇悬跌,引人入胜。   2.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教学中,先是让学生们整体看图,粗知图意,弄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干什么?也就是看图说四素句,这对于学生们来说不难掌握。但如何才能写得更具体、更生动一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可以借助问题让学生根据四素句提几个问题,在问题的帮助下,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运用优美的词句,把图意说具体、生动。   3.续写   想象是作文翅膀,对所学课文进行续写,是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能力的方法。续写就是围绕文章中心,联系生活实际、课外阅读或电影故事,给课文补充一个适当的段落,或插进一个合理的情节。续写还可以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续写成文;也可以根据文章的结尾,写出故事的延续和可能的结局。   4.仿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仿写,学生可以把学到的写作知识直接转化为写作技能,通过仿写,学生还能够丰富自己的语言,为他们今后的构思提供材料和模式,从而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5.改写   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情感魅力,举不胜举。对于古诗的教学,我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即让学生根据古诗的意思,让学生改写成现代的优美散文,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课文的能力。我们要教出感情,教出气氛,学生从诗词中受到感染,受到启迪,往往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三)与评价协奏   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作文写好后,老师评讲是十分关键的,要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点而不破,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动脑、动心、动手。作文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欣赏、刺激,同时还要运用鼓励、指点、讨论、发表等激励手段,使得学生的信中能够产生一种愉悦感和期待下一次作文的到来,以激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尾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学生们充分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把思想感情融化于笔墨中,文章中的人物才会有血有肉,事物才会有声有色;文章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意味深长……我热爱我的教育事业,我热爱我的语文教学,我更热爱那一篇篇思绪飞扬、非凡灵动的文章;是作文让我了解了学生,也热爱上了我的学生,我愿意用我的智慧永远带给学生无尽的新鲜与活力,激起他们最大的习作渴望与热情,与学生一路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钢城小学)


相关内容

  • 佛崖初级中学减负提质自查报告
  • 佛崖初级中学减负提质自查报告 (2010-2011)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陇南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 ...

  • 批注法在作文修改中的运用
  • 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修改的目的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作文既呈现个性,书写学生的独特感受:又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大致相同,存有共性的问题.所以作文的指导教学要遵循教师和学生,统一指导和个别修改相结合的原则. 批注法以学生为主体,可以较好地运用在作文的修改 ...

  • 和谐的作文素材
  • 3.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 4.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 5.君子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 --西谚 6.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 --毕达哥拉斯 7.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费孝通 8.存在的 ...

  • 义教均衡发展汇报稿
  • 用规范蓄势勃发 以特色彰显品牌 ---创建辽宁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校长汇报材料 锦州市黑山南关校 一.学校概况 黑山南关校是县委县政府.黑山镇党委政府联手倾力打造的一所新校.前身是黑山镇小学,由中东西等7所学校陆续合并而成.我们懂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精神会成为一所学校的特色品牌和无限动力.所 ...

  • [致橡树]说课稿
  • <致橡树>说课稿 一.说 教 材 <致橡树>是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版第三册诗歌阅读与欣赏单元的第四首诗歌.这个单元的诗歌由于作者.时代.题材.体裁不同,风格差异明显,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歌共性基础上,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致橡树>则是一首当代朦胧 ...

  • 校园访友(1600字)作文
  • 精选作文:校园访友(1600字)作文 一下楼,静静地徘徊在绿化的栏杆旁,俯身第一眼望见的,是那一丛丛的绿草.那草,一丝儿,一丝儿,似发丝,密密匝匝地穿插着压向地上,层层叠叠地垂着.好像在向脚底下的土地膜拜,真是虔诚的草啊! 草的旁边,是许多枝条.这些枝条杂处丛生,互相交错,枝儿撑着枝儿,布成一道枝网 ...

  • 2014高考满分作文--北京卷
  • 2014高考满分作文--北京卷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做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 ...

  • 以[星星变奏曲]为载体的"三要素"教学分析案例
  • 以<星星变奏曲>为载体的"三要素"教学分析案例 一.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备课,但真正上具体的一节课,只要花十几分钟就够了."因此,教学之前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学分析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前提.但目前普遍存在着教师在教学决策之前 ...

  • 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 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