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教研中心小教室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基本构想
本学期小学教研室将本着“勤奋踏实、讲究实效”的工作态度,努力实践“研训更深一点、管理更严一点、指导更实一点、服务更细一点”的工作要求,全力体现“质量是目的,队伍是关键,教研、课堂、培训、学习是途径”的教研思路。进一步完善教研模式,以有效地提高全区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手段,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驱动,带动教、研、训、学一体化,形成扎根课堂,促进教师、学生发展的教研机制;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步提高全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构建一切工作面向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改革教学,服务教学,提高教学的教研文化,为打造东胜教育的品牌而努力。
二、目标分化
将本学期的工作目标做一分化,将体现为以下三个层面: 1、课堂教学——主抓青年教师,兼顾其他教师。 2、培训学习——学校教科室主抓,教研中心抽查。 3、课题研究——主抓重点课题,兼顾校本课题。 三、工作要点及措施
1、加大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力度,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化水平。对2007—2009年录用的教师进行分批、分次培养。具体做法是:学校上报本学期重点培养对象——学校业务人员观课、磨课、议课——教研员、优秀骨干教师到校观课、议课——教研中心搭建平台展示汇报。本学期教师重点培养对象上报要求:未参加过东胜区基本功大赛,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一小——八小、十一小、十二小、
纺小、万佳、鸿波13所学校,每校上报语文教师10名,数学教师6名;九小、铁小、吉小、滨河、万正、学苑小学、东方实验小学7所学校,每校上报语文教师6名,数学教师4名,以上所有学校英语、音乐、体育学科不限制,可以全报。5所农村学校实行蹲点制,全体教师列入指导范围之内。
2、多措并举,促使学科中心组活动高效运行。本学期,各学科要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目标开展系列性的活动,以有针对性的研究专题为主线,以扎实有效的研讨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的主体作用。尤其注重各种课型的研究、总结、提升,注重研究课程改革中的倾向性问题,确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青年教师成长。发现好的课例录像跟踪。(9月7日—9月13日、10月12日—10月18日、11月2日—11月8日为学科中心组活动周。)
3、继续关注农村学校,开展骨干教师支教活动。语、数、英、音、体、美同时进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4、做好已在区内全面铺开的三大课题的研究指导工作,在课题落实方面,体现以活动促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提升,在研究中发展的思路。课题负责人要注重培养实验典型校,在全区总结、推广,同时也要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争取本年度使三大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一大步。本学期将抽查各学校校本课题研究的情况并组织东胜区第二届新教育实验推进活动。9所实验校提前做好准备,将能反应新教育实验的有效研究进行展示。每校活动时间为半天,实验校的实验老师和负责人巡回参观学习,为新教育实验在东胜有效地落实付出更多的努力。
5、组织好快乐教研活动。本学期在八小、滨河开展两次大型的跨校际交流活动。
6、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1)、注重过程评价。学科教研员要利用下校视导和常规听课的机会,采用随机抽样和检测的形式,检查教师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等情况,检查学校教科室工作落实情况,并写出反馈意见。 (2)、组织好语文、数学的单项测查及学期末的年级抽查,学科教研员做好质量分析工作。
7、扩大教材培训面,提高培训效果。开学第一周,以各学校教科室牵头,以教材培训为切入点,通过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引导教师理解教材,理解如何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各学校将教材培训材料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教研中心抽查。
8、组织2009年全国小学语文、数学能力竞赛活动。 9、组织东胜区第二届小学英语才艺展示大赛。 10、组织东胜区青年教师展示汇报课。
11、其他工作。(1)协助幼教室做好小幼衔接工作。(2)协助单位做好青年教师一般基本功、信息技术验收工作。
附表一:小学教研室逐月工作进度安排表
附表二:小学各学科活动具体安排表
附表三:骨干教师支教活动安排表
附表四:快乐教研活动安排表
东胜区教研中心小教室
2009-7-7
东胜区教研中心小教室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基本构想
本学期小学教研室将本着“勤奋踏实、讲究实效”的工作态度,努力实践“研训更深一点、管理更严一点、指导更实一点、服务更细一点”的工作要求,全力体现“质量是目的,队伍是关键,教研、课堂、培训、学习是途径”的教研思路。进一步完善教研模式,以有效地提高全区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手段,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驱动,带动教、研、训、学一体化,形成扎根课堂,促进教师、学生发展的教研机制;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步提高全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构建一切工作面向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改革教学,服务教学,提高教学的教研文化,为打造东胜教育的品牌而努力。
二、目标分化
将本学期的工作目标做一分化,将体现为以下三个层面: 1、课堂教学——主抓青年教师,兼顾其他教师。 2、培训学习——学校教科室主抓,教研中心抽查。 3、课题研究——主抓重点课题,兼顾校本课题。 三、工作要点及措施
1、加大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力度,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化水平。对2007—2009年录用的教师进行分批、分次培养。具体做法是:学校上报本学期重点培养对象——学校业务人员观课、磨课、议课——教研员、优秀骨干教师到校观课、议课——教研中心搭建平台展示汇报。本学期教师重点培养对象上报要求:未参加过东胜区基本功大赛,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一小——八小、十一小、十二小、
纺小、万佳、鸿波13所学校,每校上报语文教师10名,数学教师6名;九小、铁小、吉小、滨河、万正、学苑小学、东方实验小学7所学校,每校上报语文教师6名,数学教师4名,以上所有学校英语、音乐、体育学科不限制,可以全报。5所农村学校实行蹲点制,全体教师列入指导范围之内。
2、多措并举,促使学科中心组活动高效运行。本学期,各学科要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目标开展系列性的活动,以有针对性的研究专题为主线,以扎实有效的研讨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的主体作用。尤其注重各种课型的研究、总结、提升,注重研究课程改革中的倾向性问题,确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青年教师成长。发现好的课例录像跟踪。(9月7日—9月13日、10月12日—10月18日、11月2日—11月8日为学科中心组活动周。)
3、继续关注农村学校,开展骨干教师支教活动。语、数、英、音、体、美同时进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4、做好已在区内全面铺开的三大课题的研究指导工作,在课题落实方面,体现以活动促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提升,在研究中发展的思路。课题负责人要注重培养实验典型校,在全区总结、推广,同时也要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争取本年度使三大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一大步。本学期将抽查各学校校本课题研究的情况并组织东胜区第二届新教育实验推进活动。9所实验校提前做好准备,将能反应新教育实验的有效研究进行展示。每校活动时间为半天,实验校的实验老师和负责人巡回参观学习,为新教育实验在东胜有效地落实付出更多的努力。
5、组织好快乐教研活动。本学期在八小、滨河开展两次大型的跨校际交流活动。
6、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1)、注重过程评价。学科教研员要利用下校视导和常规听课的机会,采用随机抽样和检测的形式,检查教师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等情况,检查学校教科室工作落实情况,并写出反馈意见。 (2)、组织好语文、数学的单项测查及学期末的年级抽查,学科教研员做好质量分析工作。
7、扩大教材培训面,提高培训效果。开学第一周,以各学校教科室牵头,以教材培训为切入点,通过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引导教师理解教材,理解如何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各学校将教材培训材料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教研中心抽查。
8、组织2009年全国小学语文、数学能力竞赛活动。 9、组织东胜区第二届小学英语才艺展示大赛。 10、组织东胜区青年教师展示汇报课。
11、其他工作。(1)协助幼教室做好小幼衔接工作。(2)协助单位做好青年教师一般基本功、信息技术验收工作。
附表一:小学教研室逐月工作进度安排表
附表二:小学各学科活动具体安排表
附表三:骨干教师支教活动安排表
附表四:快乐教研活动安排表
东胜区教研中心小教室
20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