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摘要:分子内部的运动可分为价电子运动,分子内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和分子绕其重心的转动。因此分子具有电子(价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分子的能量等于三者能量之和。分子从外界吸收能量之后,就能引起分子能级的跃迁,即从基态能级跃迁到激发态能级。分子吸收能量具有量子化的特征,即分子只吸收等于两个能级之差的能量。由于三种能级跃迁所需能量不同,所以需要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使他们跃迁,即在不同的光学区出现吸收谱带。由于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主要处于紫外及可见光区域(200-780nm),这种分子光谱称为电子光谱或紫外可见光谱。[1] 关键词:电子能级跃迁 红移 蓝移 溶剂效应

一、形成原理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形成单键的σ电子、有形成双键的л电子、有未成键的孤对n电子。当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的辐射能时,这些电子就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此时电子所占的轨道称为反键轨道,而这种电子跃迁同内部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在紫外吸收光谱中,电子的跃迁有σ→σ*、n→σ*、π→π*和n→π*四种类型,各种跃迁类型所需要的能量依下列次序减小:σ→σ*>n→σ*>π→π*>n→π*。 一般来说,未成键孤对电子较易激发,成键电子中π电子较相应的σ电子具有较高的能级,而反键电子却相反。因此简单分子中n→π*跃迁、配位场跃迁需最小的能量,吸收带出现在长波段方向,n→σ*、π→π*及电荷迁移跃迁的吸收带出现在较短波段,而σ→σ*跃迁则出现在远紫外区。

二、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当饱和单键碳氢化合物中的氢被氧、氮、卤素、硫等杂原子取代时,由于这类原子中有n电子,n电子较σ键电子易于激发,使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减低,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深色移动或红移,此时产生n→σ*跃迁。例如甲烷一般跃迁的范围在125~135nm(远紫外区),碘甲烷(CH3I)的吸收峰则处在150~210(σ→σ*跃迁)及259nm(n→σ*)。这种能使吸收峰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杂原子基团称为助色团。

不饱和脂肪烃中有孤立双键的烯烃和共轭双键的烯烃,它们含有π键电子吸收能量后产生π→π*跃迁。若在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引入 含有π键的不饱和基团,将使这一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峰波长移至紫外可见区范围内,这种基团称为生色团。生色团是含有π→π*或n→π*跃迁的基团。

三、溶剂效应

影响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因素有内因(分子内的共轭效应、位阻效应、助色效应等)和外因(溶剂的极性、酸碱性等溶剂效应)。由于受到溶剂极性和酸碱性等的影响,将使这些溶质的吸收峰的波长、强度以及形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是因为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间可能形成氢键,或极性溶剂分子的偶极使溶质分子的极性增强,因而在极性溶剂中π→π * 跃迁所需能量减小,吸收波长红移(向长波长方向移动);而在极性溶剂中, n→π * 跃迁所需能量增大,吸收波长蓝移(向短波长方向移动)。

极性溶剂不仅影响溶质吸收波长的位移,而且还影响吸收峰吸收强度和它的形状,如苯酚的B吸收带,在不同极性溶剂中,其强度和形状均受到影响、在非极性溶剂正庚烷中,可清晰看到苯酚B吸收带的精细结构,但在极性溶剂乙醇中,苯酚B吸收带的精细结构消失,仅存在一个宽的吸收峰,而且其吸收强度也明显减弱。在许多芳香烃化合物中均有此现象,由于有机化合物在极性溶剂中存在溶剂效应,所以在记录紫外吸收光谱时,应注明所用的溶剂。

另外,由于溶剂本身在紫外光谱区也有其吸收波长范围,故在选用溶剂时,必须考虑它们的干扰。

四、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目前,吸光光度分析已得到普遍应用。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与在可见光区进行吸光光度分析比较,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它可以用来进行在紫外区范围有吸收峰的物质的检定及结构分析,其中主要是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和检定,同分异构体的鉴别,物质结构的测定等。

1、定性分析

以紫外吸收光谱鉴定有机化合物时,通常是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比较未知物与标准物的紫外光谱图,若两者的谱图相同,则认为待测试样与已知化合物具有相同的生色团。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是其分子中生色团及助色团的特性,而吸收峰的波长是和存在于分子中基团的种类及其在分子中的位置、共轭情况等有关,据此可以对一些共轭分子的吸收峰位置进行预测和计算。

2、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推断

根据化合物的紫外及可见区吸收光谱可以推断化合物所含的官能团。如一些化合物在220~800nm范围内无吸收峰,它可能是脂肪族碳氢化合物、胺、腈、醇、羧酸、氯代烃和氟代烃,不含双键或环状共轭体系,没有醛、酮或溴、碘等基团。紫外吸收光谱除可以用于推测所含官能团外,还可以用来对某些同分异构体进行判别。

3、纯度检查

如果一化合物在紫外区没有吸收峰,而其中的杂质有较强吸收,就可以方便检查出该化合物中的痕量杂质。例如要检定甲醇或乙醇中的杂质苯,可利用苯在256nm处的吸收带,而甲醇或乙醇在此波长处几乎没有吸收,又如四氯化碳中有无二硫化碳杂质,只要观察在318nm处有无二硫化碳的吸收峰即可。

4、定量测定

紫外吸光光度法可方便地用来直接测定混合物中某些组分的含量,如环己烷中的苯,四氯化碳中的二硫化碳,鱼肝油中的维生素A等。朗伯-比尔定律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A = εbc。

参考文献:

[1]朱明华,胡坪。仪器分析[B]。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271-287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摘要:分子内部的运动可分为价电子运动,分子内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和分子绕其重心的转动。因此分子具有电子(价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分子的能量等于三者能量之和。分子从外界吸收能量之后,就能引起分子能级的跃迁,即从基态能级跃迁到激发态能级。分子吸收能量具有量子化的特征,即分子只吸收等于两个能级之差的能量。由于三种能级跃迁所需能量不同,所以需要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使他们跃迁,即在不同的光学区出现吸收谱带。由于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主要处于紫外及可见光区域(200-780nm),这种分子光谱称为电子光谱或紫外可见光谱。[1] 关键词:电子能级跃迁 红移 蓝移 溶剂效应

一、形成原理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形成单键的σ电子、有形成双键的л电子、有未成键的孤对n电子。当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的辐射能时,这些电子就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此时电子所占的轨道称为反键轨道,而这种电子跃迁同内部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在紫外吸收光谱中,电子的跃迁有σ→σ*、n→σ*、π→π*和n→π*四种类型,各种跃迁类型所需要的能量依下列次序减小:σ→σ*>n→σ*>π→π*>n→π*。 一般来说,未成键孤对电子较易激发,成键电子中π电子较相应的σ电子具有较高的能级,而反键电子却相反。因此简单分子中n→π*跃迁、配位场跃迁需最小的能量,吸收带出现在长波段方向,n→σ*、π→π*及电荷迁移跃迁的吸收带出现在较短波段,而σ→σ*跃迁则出现在远紫外区。

二、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当饱和单键碳氢化合物中的氢被氧、氮、卤素、硫等杂原子取代时,由于这类原子中有n电子,n电子较σ键电子易于激发,使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减低,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深色移动或红移,此时产生n→σ*跃迁。例如甲烷一般跃迁的范围在125~135nm(远紫外区),碘甲烷(CH3I)的吸收峰则处在150~210(σ→σ*跃迁)及259nm(n→σ*)。这种能使吸收峰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杂原子基团称为助色团。

不饱和脂肪烃中有孤立双键的烯烃和共轭双键的烯烃,它们含有π键电子吸收能量后产生π→π*跃迁。若在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引入 含有π键的不饱和基团,将使这一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峰波长移至紫外可见区范围内,这种基团称为生色团。生色团是含有π→π*或n→π*跃迁的基团。

三、溶剂效应

影响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因素有内因(分子内的共轭效应、位阻效应、助色效应等)和外因(溶剂的极性、酸碱性等溶剂效应)。由于受到溶剂极性和酸碱性等的影响,将使这些溶质的吸收峰的波长、强度以及形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是因为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间可能形成氢键,或极性溶剂分子的偶极使溶质分子的极性增强,因而在极性溶剂中π→π * 跃迁所需能量减小,吸收波长红移(向长波长方向移动);而在极性溶剂中, n→π * 跃迁所需能量增大,吸收波长蓝移(向短波长方向移动)。

极性溶剂不仅影响溶质吸收波长的位移,而且还影响吸收峰吸收强度和它的形状,如苯酚的B吸收带,在不同极性溶剂中,其强度和形状均受到影响、在非极性溶剂正庚烷中,可清晰看到苯酚B吸收带的精细结构,但在极性溶剂乙醇中,苯酚B吸收带的精细结构消失,仅存在一个宽的吸收峰,而且其吸收强度也明显减弱。在许多芳香烃化合物中均有此现象,由于有机化合物在极性溶剂中存在溶剂效应,所以在记录紫外吸收光谱时,应注明所用的溶剂。

另外,由于溶剂本身在紫外光谱区也有其吸收波长范围,故在选用溶剂时,必须考虑它们的干扰。

四、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目前,吸光光度分析已得到普遍应用。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与在可见光区进行吸光光度分析比较,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它可以用来进行在紫外区范围有吸收峰的物质的检定及结构分析,其中主要是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和检定,同分异构体的鉴别,物质结构的测定等。

1、定性分析

以紫外吸收光谱鉴定有机化合物时,通常是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比较未知物与标准物的紫外光谱图,若两者的谱图相同,则认为待测试样与已知化合物具有相同的生色团。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是其分子中生色团及助色团的特性,而吸收峰的波长是和存在于分子中基团的种类及其在分子中的位置、共轭情况等有关,据此可以对一些共轭分子的吸收峰位置进行预测和计算。

2、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推断

根据化合物的紫外及可见区吸收光谱可以推断化合物所含的官能团。如一些化合物在220~800nm范围内无吸收峰,它可能是脂肪族碳氢化合物、胺、腈、醇、羧酸、氯代烃和氟代烃,不含双键或环状共轭体系,没有醛、酮或溴、碘等基团。紫外吸收光谱除可以用于推测所含官能团外,还可以用来对某些同分异构体进行判别。

3、纯度检查

如果一化合物在紫外区没有吸收峰,而其中的杂质有较强吸收,就可以方便检查出该化合物中的痕量杂质。例如要检定甲醇或乙醇中的杂质苯,可利用苯在256nm处的吸收带,而甲醇或乙醇在此波长处几乎没有吸收,又如四氯化碳中有无二硫化碳杂质,只要观察在318nm处有无二硫化碳的吸收峰即可。

4、定量测定

紫外吸光光度法可方便地用来直接测定混合物中某些组分的含量,如环己烷中的苯,四氯化碳中的二硫化碳,鱼肝油中的维生素A等。朗伯-比尔定律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A = εbc。

参考文献:

[1]朱明华,胡坪。仪器分析[B]。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271-287


相关内容

  • 第03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一.教学内容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分子的能级及光谱.有机物及无机物电子能级跃迁的类型和特点) 2.吸收定律及其发射偏差的原因 3.仪器类型.各部件的结构.性能以及仪器的校正 4.分析条件的选择 5.应用(定性及结构分析.定量分析的各种方法.物理化学常数的测定及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红外光谱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红外光谱 基本概念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让不同波长的光通过待测物,经待测物吸收后,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吸光度A),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辐射波长为横坐标作图,得到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或吸收曲线,即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又称为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样品受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00
  • 第九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80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按所吸收光的波长区域不同,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60-400nm)和 ...

  • 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苯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1 实验目的 (1)了解主要光学仪器(AAS.AFS.UV.F荧光)结构及工作原理 (2)学习绘制紫外吸收曲线 2 实验原理 分子具有特征能级,分子从外界吸收的能量后,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分子吸收能量具有量子化特征,即分子只能吸收等于两个能级只差的能量,于是有ΔE= hν= h ...

  • 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测绘
  • 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测绘 园艺学院 茶叶与深加工09级2班 潘奉 20092774 一 实验目的 了解不同助色团对苯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了解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以及掌握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特别是芳香族化合物,在近紫外区(200-4 ...

  • 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操作规程
  •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操作规程,以便正确操作仪器,保护仪 器. 范围:适用于所有紫外分光光度计. 责任者:QC主任,QC化验员 规程: 1. 简述:紫外分光光度计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法在药品检验中 ...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质含量UV-4802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1.学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3.掌握UV-480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实验原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又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以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和 ...

  • 紫外-可见光谱法
  • 第五章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选择题 1.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 ( 3) (1)原子光谱 (2)分子光谱 (3)可见分子光谱 (4)红外光谱 2.在紫外光谱中, λmax 最大的化合物是 (4 ) 3.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3) (1) 分子的振动 (2) 分 ...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的11种紫外吸收剂
  • 第42卷2014年12月 分析化学(FENXIHUAXUE) 研究简报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第12期1846~1850 DOI :10. 11895/j. issn. 0253-3820. 140640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的11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