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谜第一课时

天火之谜(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

造句。

3、理清课文脉络,会用文中语句概括段意并拟出小标题。

4、初步感知实验过程,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

教学重点:同上2、3、4

教学难点:同上4

教学过程:

导学:

一、 诗句导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___村居

二、 揭题质疑

1、“天火”是什么?2、“天火之谜”是怎样解开的?

三、 默读课文,找寻答案,相机检查预习

1、读过课文之后,有些问题的答案是能找出来的,比如:天火是什么?

(1)出示图片及词语 天火 上帝的怒火 雷神 雷暴

雷暴(指导书写,笔画较多,合理分布,看清下面不是“水”字)

(2)出示图及词语 击倒 劈开 毙伤 爆炸

(3)雷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再读词语。

2、出示四字词语

不足为奇 混为一谈 冷嘲热讽 雷电交加

怒发冲冠 欣喜若狂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1) 理解“不足为奇”的意思并指导造句

3、理清脉络

(1) 快速浏览课文,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2) 同桌合作概括出小标题

雷暴太可怕 实验揭谜底(破天火之谜) 发明避雷针

四、 一点突破,感受实验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天火之谜”被解开,都缘于一次实验,那就是震惊世界的“风筝实验”,让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第四自然段,去感受这次实验。

1、小组合作,感受实验

细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是一次( )的实验?为什么?画出关键词句,写简单批注

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1) 这是一次精心准备的实验

风筝与众不同,每个环节考虑周到

天火之谜(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

造句。

3、理清课文脉络,会用文中语句概括段意并拟出小标题。

4、初步感知实验过程,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

教学重点:同上2、3、4

教学难点:同上4

教学过程:

导学:

一、 诗句导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___村居

二、 揭题质疑

1、“天火”是什么?2、“天火之谜”是怎样解开的?

三、 默读课文,找寻答案,相机检查预习

1、读过课文之后,有些问题的答案是能找出来的,比如:天火是什么?

(1)出示图片及词语 天火 上帝的怒火 雷神 雷暴

雷暴(指导书写,笔画较多,合理分布,看清下面不是“水”字)

(2)出示图及词语 击倒 劈开 毙伤 爆炸

(3)雷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再读词语。

2、出示四字词语

不足为奇 混为一谈 冷嘲热讽 雷电交加

怒发冲冠 欣喜若狂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1) 理解“不足为奇”的意思并指导造句

3、理清脉络

(1) 快速浏览课文,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2) 同桌合作概括出小标题

雷暴太可怕 实验揭谜底(破天火之谜) 发明避雷针

四、 一点突破,感受实验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天火之谜”被解开,都缘于一次实验,那就是震惊世界的“风筝实验”,让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第四自然段,去感受这次实验。

1、小组合作,感受实验

细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是一次( )的实验?为什么?画出关键词句,写简单批注

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1) 这是一次精心准备的实验

风筝与众不同,每个环节考虑周到


相关内容

  • 天火之谜教案
  • .一.教材简析:<天火之谜>是一篇科学故事,记叙了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揭开雷暴秘密的经过,赞扬了富兰克林不怕危险.大胆探究的科研精神,告诉我们只有经过精确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长期以来,雷暴是个谜:第二段(第二至五自 ...

  • 天火之谜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 ...

  •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天火之谜]
  •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天火之谜> 一.说教材 <天火之谜>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才能揭 ...

  • [天火之谜]教案
  • <天火之谜>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 ...

  • 19天火之谜1
  • 上课时间: 月 日 学习内容 19天火之谜(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大体上了解"风筝实验"的经过.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读通.读顺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过 ...

  • 19,2课时教案
  • 19天火之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怒发冲冠.不足为奇.欣喜若狂.无稽之谈等词的意思,会用"欣喜若狂","不足为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仔细阅读课文,看看富来克林是怎样一步一步解决科学问题的?,从而掌握解决科学问题的步骤和 ...

  • [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案例
  • 教材分析: 课文<普罗米修斯盗火>是一篇神话故事,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的动人传说.热情讴歌了普罗米修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而又极富同情心的神.课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语言生动,结构清楚. ...

  • 文言文断句公开课教案
  • 公开课教学设计 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探讨并总结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简易方法: 2.学会一点归纳思维并善加实际运用,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3.借此来提升文言文断句乃至翻译技能. 二.教学课时:4课时 第1课时 一.考点解读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古书 ...

  • 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案例
  • 如今,新课程改革在华夏大地开展地如火如荼,然后在新课程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却是最难把握的.有课程的名字,却没有具体的课程内容:有课程目标,却没有攀登目标的"路径":有教材,却没有清晰的教学内容,这就是语文.本学期,有幸参加我们学校的金秋献课活动,我定的教学内容是<普罗米修斯盗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