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C—19C初: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兴起、现代化启动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经济:14—15C,意大利、西欧局部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兴起。
16—18C,新航路开辟后,伴随西方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欧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并至18C下半叶,英国逐渐开始工业革命,但工场手工业在英国和整个欧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15—18C西欧各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商业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主流。
政治: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开始要求掌握政权,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逐渐爆发了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荷兰、英国内战、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另一方面,一些封建君主国也出现了加强君主权力(新君主国)的现象,新君主国通过强化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并积极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实现富国强兵,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法国路易十四)。 思想文化:14—16C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欧资产阶级掀起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宣扬人文主义精神,冲击了封建神权思想和传统观念。
17—18C资产阶级进一步要求政治的自主,掀起启蒙运动,宣扬理性精神,对教会神权和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批判,主张要求按照人的理性精神建设一个“理性王国”,并形成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自由、民主、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基本原则。
科学技术:在批判天主教会神权思想,宣扬人文主义的思潮中,人的价值和作用得到肯定,一些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计算的方式,对自然界提出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哥白尼日心说、伽利略创立实验科学、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等),对宗教神权思想造成了沉重打击,宣扬了人的理性精神,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其系列新的科学理论也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
国际关系:16—18C新航路开辟,世界逐渐走向整体,加强了世界各地各民族的联系;但是西葡、英荷法先后开展早期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早了巨大灾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形成并得到扩展。各国围绕殖民地和世界市场展开争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至18C中后期英国获得了世界殖民霸权和海上贸易霸权。
总结:
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并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西欧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能顺应历史潮流,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逐渐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逐渐壮大,开始要求扫清发展障碍,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但资本主义经济仍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整体上仍无完全战胜封建主义,只是在一些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18C下半叶—19C70年代:
蒸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工业文明和现代化发展成熟阶段、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经济:工业革命兴起,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机械化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工场制度,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工业时代。
18C60年代—19C40年代,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开始并完成;
19C初,工业革命扩张到美国、法国和德意志局部地区,并于19C中期完成;
19C中期,俄国和日本在开展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的过程中也随即开始工业革命。
各国逐渐放弃重商主义,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推行自由贸易,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亚非拉更多的地区(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政治:一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各国工业资产阶级迅速成长壮大并开展了一系列民主斗争,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欧美的广泛确立和发展完善(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国民主共和最终确立、美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和意大利完成统一,建立资产阶级政权、1848年欧洲民主革命浪潮),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在世界范围初步形成。
另一方面19C30年代起,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壮大。面对社会不公,工人阶级要求改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掀起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开始以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政治舞台。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工人阶级建立国际性工人组织(第一国际),开展国际工人联合斗争,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思想文化:自由主义盛行(政治要求民主自由,经济要求自由放任、自由贸易);出现社会改良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想诞生,成为工人运动的理论武器。 科学技术:近代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一大批经典科学理论诞生(进化论、电磁学理论等)。
国际关系:工业革命后西方各国要求自由贸易,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输出的经济掠夺方式,使东方进一步沦为西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东方农耕文明迅速衰落瓦解,开始了现代化改革(洋务运动等、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整体特征: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以极快速度发展,资本主义完全具备战胜封建主义的能力,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逐渐确立其优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日趋复杂,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和殖民地与西方列强的民族矛盾;三大矛盾汇聚成了这一时期的三股历史潮流: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表现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19C70年代—20C初
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西方工业文明鼎盛时期
经济: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几大工业国开展,推动了生产力又一次巨大飞跃,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同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形成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至19C末20C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各国经济实力发生重大变化,英法发展放缓,美德后来居上,俄国经济快速发展,由此而因此了列强对世界市场的重新分配,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资本输出成为这个阶段列强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强化了东方对西方的进一步以来,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政治:
1.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复杂。为缓和社会矛盾,欧美各国进一步调整政策,完善资本主义民主,各国逐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普选,议会制度和政党政治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2.经济实力强大的垄断组织逐渐向政治领域渗透,政府与垄断组织逐渐联合,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由于西方各国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普选),国际工人运动在斗争理论和方式上也发生了分化:第二国际成立后,以合法的议会斗争的方式开展工人运动;另有一部工人运动坚持以武装斗争的方式要求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成功发动十月革命,建立俄国苏维埃政权。
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相结合;批判现实主义成为主流文艺思潮;进入20C反映工业化社会人们内心焦虑、创伤、迷茫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逐渐兴起。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创新了理论,形成列宁主义。
国际关系: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列强在瓜分殖民和争夺世界市场中逐渐形成了两个军事同盟,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和独立后的拉美国家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整体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此基础上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列强以资本输出的方式进行经济侵略,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并在列强瓜分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6C—19C初: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兴起、现代化启动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经济:14—15C,意大利、西欧局部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兴起。
16—18C,新航路开辟后,伴随西方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欧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并至18C下半叶,英国逐渐开始工业革命,但工场手工业在英国和整个欧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15—18C西欧各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商业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主流。
政治: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开始要求掌握政权,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逐渐爆发了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荷兰、英国内战、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另一方面,一些封建君主国也出现了加强君主权力(新君主国)的现象,新君主国通过强化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并积极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实现富国强兵,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法国路易十四)。 思想文化:14—16C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欧资产阶级掀起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宣扬人文主义精神,冲击了封建神权思想和传统观念。
17—18C资产阶级进一步要求政治的自主,掀起启蒙运动,宣扬理性精神,对教会神权和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批判,主张要求按照人的理性精神建设一个“理性王国”,并形成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自由、民主、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基本原则。
科学技术:在批判天主教会神权思想,宣扬人文主义的思潮中,人的价值和作用得到肯定,一些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计算的方式,对自然界提出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哥白尼日心说、伽利略创立实验科学、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等),对宗教神权思想造成了沉重打击,宣扬了人的理性精神,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其系列新的科学理论也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
国际关系:16—18C新航路开辟,世界逐渐走向整体,加强了世界各地各民族的联系;但是西葡、英荷法先后开展早期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早了巨大灾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形成并得到扩展。各国围绕殖民地和世界市场展开争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至18C中后期英国获得了世界殖民霸权和海上贸易霸权。
总结:
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并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西欧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能顺应历史潮流,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逐渐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逐渐壮大,开始要求扫清发展障碍,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但资本主义经济仍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整体上仍无完全战胜封建主义,只是在一些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18C下半叶—19C70年代:
蒸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工业文明和现代化发展成熟阶段、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经济:工业革命兴起,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机械化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工场制度,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工业时代。
18C60年代—19C40年代,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开始并完成;
19C初,工业革命扩张到美国、法国和德意志局部地区,并于19C中期完成;
19C中期,俄国和日本在开展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的过程中也随即开始工业革命。
各国逐渐放弃重商主义,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推行自由贸易,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亚非拉更多的地区(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政治:一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各国工业资产阶级迅速成长壮大并开展了一系列民主斗争,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欧美的广泛确立和发展完善(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国民主共和最终确立、美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和意大利完成统一,建立资产阶级政权、1848年欧洲民主革命浪潮),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在世界范围初步形成。
另一方面19C30年代起,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壮大。面对社会不公,工人阶级要求改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掀起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开始以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政治舞台。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工人阶级建立国际性工人组织(第一国际),开展国际工人联合斗争,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思想文化:自由主义盛行(政治要求民主自由,经济要求自由放任、自由贸易);出现社会改良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想诞生,成为工人运动的理论武器。 科学技术:近代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一大批经典科学理论诞生(进化论、电磁学理论等)。
国际关系:工业革命后西方各国要求自由贸易,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输出的经济掠夺方式,使东方进一步沦为西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东方农耕文明迅速衰落瓦解,开始了现代化改革(洋务运动等、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整体特征: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以极快速度发展,资本主义完全具备战胜封建主义的能力,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逐渐确立其优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日趋复杂,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和殖民地与西方列强的民族矛盾;三大矛盾汇聚成了这一时期的三股历史潮流: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表现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19C70年代—20C初
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西方工业文明鼎盛时期
经济: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几大工业国开展,推动了生产力又一次巨大飞跃,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同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形成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至19C末20C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各国经济实力发生重大变化,英法发展放缓,美德后来居上,俄国经济快速发展,由此而因此了列强对世界市场的重新分配,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资本输出成为这个阶段列强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强化了东方对西方的进一步以来,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政治:
1.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复杂。为缓和社会矛盾,欧美各国进一步调整政策,完善资本主义民主,各国逐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普选,议会制度和政党政治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2.经济实力强大的垄断组织逐渐向政治领域渗透,政府与垄断组织逐渐联合,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由于西方各国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普选),国际工人运动在斗争理论和方式上也发生了分化:第二国际成立后,以合法的议会斗争的方式开展工人运动;另有一部工人运动坚持以武装斗争的方式要求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成功发动十月革命,建立俄国苏维埃政权。
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相结合;批判现实主义成为主流文艺思潮;进入20C反映工业化社会人们内心焦虑、创伤、迷茫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逐渐兴起。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创新了理论,形成列宁主义。
国际关系: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列强在瓜分殖民和争夺世界市场中逐渐形成了两个军事同盟,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和独立后的拉美国家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整体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此基础上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列强以资本输出的方式进行经济侵略,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并在列强瓜分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