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梁刺股"别误用

“悬梁”和“刺股”说的是古人勤学的佳话,是有来历的。

《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国策·秦策一》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以“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明·徐霖《绣襦记·剔目劝学》:“岂不闻古之人悬梁刺股,以志于学。”

“悬梁刺股”是个成语,在文字运用中,粗心的人经常会搞错这个成语。

有写成“悬粱”的:

女生上演现代版“头悬粱”埋头复习 吊发苦读自娱自乐(某网站标题)

众所周知,“头悬梁”是以绳系头,悬于屋梁。屋梁一般是木质的,故“梁”从木。“梁上君子”就是指躲在屋梁上的窃贼。“粱”从米,古代指粟的优良品种。高粱是常见的粮食作物,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就曾被人错写为“红高梁家族”。龚自珍在《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里写过两句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这里的“稻粱谋”,本指鸟类寻觅食物,后亦比喻人之谋求衣食和基本生活必需品,不能写成“稻梁谋”。

还有写成“刺骨”的:

村子不大,一百多号人却才情卓然。这里无华堂丽室、千篇一律的砖瓦房,却有寻梦者的囊萤刺骨挑灯苦读。(魏俊朝《怀念老家》)

“股”指大腿,从胯到膝盖的部分,是躯干的分支。《口技》中说:“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两股战战”,就是两条腿哆哆嗦嗦的意思。“股栗”,因紧张、害怕而两腿发抖。“股肱之力”指大腿和胳膊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已竭尽全力。“股掌之上”指在大腿和手掌上面,比喻在操纵、控制的范围之内。有人把“刺股”中的“股”理解成屁股,“用锥刺屁股”,闹出了笑话。

“股”与“骨”意义相差非常大。刺骨:寒气侵人入骨,形容极冷。如“他顶着刺骨的寒风走着”。

“悬梁”和“刺股”说的是古人勤学的佳话,是有来历的。

《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国策·秦策一》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以“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明·徐霖《绣襦记·剔目劝学》:“岂不闻古之人悬梁刺股,以志于学。”

“悬梁刺股”是个成语,在文字运用中,粗心的人经常会搞错这个成语。

有写成“悬粱”的:

女生上演现代版“头悬粱”埋头复习 吊发苦读自娱自乐(某网站标题)

众所周知,“头悬梁”是以绳系头,悬于屋梁。屋梁一般是木质的,故“梁”从木。“梁上君子”就是指躲在屋梁上的窃贼。“粱”从米,古代指粟的优良品种。高粱是常见的粮食作物,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就曾被人错写为“红高梁家族”。龚自珍在《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里写过两句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这里的“稻粱谋”,本指鸟类寻觅食物,后亦比喻人之谋求衣食和基本生活必需品,不能写成“稻梁谋”。

还有写成“刺骨”的:

村子不大,一百多号人却才情卓然。这里无华堂丽室、千篇一律的砖瓦房,却有寻梦者的囊萤刺骨挑灯苦读。(魏俊朝《怀念老家》)

“股”指大腿,从胯到膝盖的部分,是躯干的分支。《口技》中说:“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两股战战”,就是两条腿哆哆嗦嗦的意思。“股栗”,因紧张、害怕而两腿发抖。“股肱之力”指大腿和胳膊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已竭尽全力。“股掌之上”指在大腿和手掌上面,比喻在操纵、控制的范围之内。有人把“刺股”中的“股”理解成屁股,“用锥刺屁股”,闹出了笑话。

“股”与“骨”意义相差非常大。刺骨:寒气侵人入骨,形容极冷。如“他顶着刺骨的寒风走着”。


相关内容

  • 张冠李戴类成语误用教师学生
  • 张冠李戴类成语练习 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B .研究生去拜访大学时的老师,见面寒暄后说:"老师,我不耻下问,请教您一个问题,好 吗?"老师听后不出声. C .导 ...

  • 关于编写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的几点思考_辛菊_1_
  • 90 辞书研究2011年第1期 关于编写纠错示范型 成语辞书的几点思考 辛 菊 摘 要 目前学生成语误用现象非常严重, 而现有成语辞典针对学生使用成语现状, 把剖析误用和正面引导结合起来的还很少见.文章论述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编写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 怎样编写好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 编写好纠错示范型 ...

  • 褒贬误用成语
  • 一.易褒义误用贬义得成语: 1.拭目以待 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 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 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 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 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 ...

  • 最容易用错的25个成语
  • 最容易用错的成语 1.间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 [误例]近段时间,"超级女生"在全国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那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真可以用间不容发来形容. 2.对簿公堂 簿:文状.起诉书 ...

  • 成语辨析方法谈
  • 成语辨析方法谈 成语数量多,复习难度大.成语辨析历来都是高考的重点,但从高考统计结果来看,相当多考生得分并不理想.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期提高考生的备考效率. 一.从成语义和语境义是否一致角度辨析 成语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语境,换句话说,一个成语必须用于适合它"生存&quo ...

  • 高考易错成语汇编及高考试题例解
  • 高考易错成语汇编及高考试题例解 A 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近义还有"泰然自若". 真是好事多磨,经历了许多挫折,他的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他也可以安之若素了. 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2001年)A. ...

  • 2016年高考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及对策
  • 2009年高考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及对策 (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 ...

  • 常见成语错误类型
  • 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 一.考纲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04年以前语文<考试大纲>的表述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二.考纲分析 1.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 ...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类型及解析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类型及解析 病句分析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近几年多用单选题考查病句的辨认,也考查了病因判断.病句修改等,并多将病句和语意明确揉和考查.复习时.要认真弄清用词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修辞不当.歧义等方面的各种病因.还要掌握辨认病句的基本且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