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的思考

有关教育的思考

大家好:

我演讲的主题是有关中国的教育, 听起来好象范围很大, 内容很深, 可实际上不过是我的一点点感想, 没有什么很深的学问.

很多人都去过大连的龙王塘赏樱花, 樱花树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栽植. 武汉市东湖之滨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 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 每年的樱花时节, 流光溢彩, 游人如织. 于是总见一些年青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中摄影留念. 一次, 一位韩国留学生看到了这种现象, 大为不解, 问他的导师”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照相呢? 我们韩国也有樱花, 但是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相. ”他的导师苦笑一下, 无言以对.

虽然这些樱花是最开始是由侵华的日军栽下的, 可是几十年来却融入了武大园丁辛勤劳作的汗水, 再说樱花是和平和纯洁的象征, 人们来游玩, 观赏也无可厚非. 可是穿着和服与樱花合影, 是在展示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还是想体验一下身为大和民族的优越和自豪?

三位新闻工作者在北京进行了一次特别采访, 题目是:中国人, 你还记得”甲午”吗? 一位来自佳木斯的三十多岁的东北汉子愣愣地问:”甲午是个啥? ”给他解释后, 他说, ”现在都兴公历了, 俺屯子里的庄稼人都不看皇历了, 谁还记得清什么甲午! ”

从上海来京旅游的林小姐说”甲午战争我是晓得的. 好象在初中学过的吧, 林则徐这位海军司令没当好, 让日本人打沉了好几条船, 不过他禁烟是有功的. ”

一位在颐和园北宫门外卖各种纪念章的中年人说:”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知道也没有用, 打仗是当兵的事, 做生意就是多赚点少赔点. ”

第一个人把甲午只看做是一个纪年的标志, 第二个人把甲午战争和鸦片战争混为一谈, 第三个人对甲午印象模糊, 认为它不关自己的事.

人们几乎对此问题都感到意外.

这不免引起一个思考, 作为一个中国人, 该不该忘记甲午战争, 该不该忘记邓世昌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民族气节? 怎样进行中国近代革命史的教育? 一个忘记历史的人能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吗?

民族尊严的沦落, 国家观念淡薄, 历史的遗忘, 有必要对我们的教育进行反思. 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 很多人忘记了历史, 国家的过去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和作用, 一切以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中心, 过份地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东西, 崇洋媚外, 片面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封建主义, 于是忽视了我们自己的伦理道德教育.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公德水平的下降, 渎职失责, 贪污受贿, 弄虚作假., 损人利己, 各种各样的欺诈, 几乎到处可见.

其实儒家关于社会伦理道德的见解, 关于个人修养的一些看法是极有见地的. 其中孔子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不义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不学礼, 无以立”孟子的”爱有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等等很多精辟的言论思想, 正是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当然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没有强调爱国主义, 而且从小学, 初中. 高中, 一直到大学, 都有关于中国历史的学习, 可是学习的目的, 过程和形式却不是尽如人意.

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着弊端, 大家都身在其中十几年, 也有一定的体会.. 在这里,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大陆和台湾的教育法有关内容.

教育的目的为何?

大陆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德智体等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台湾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民健全人格, 民主素养, 法制观念, 人文涵养, 强健体魄及思考判断创造能力, 并促进其对基本人权尊重, 生态环境保护及对不同国家, 族群, 性别, 宗教, 文化的了解与关怀, 使其成为具有国家意识与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化公民.

用什么来指导教育?

大陆教育法的解释是”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台湾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之实施, 应本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之原则, 以人文精神及科学方法, 尊重人性价值, 致力开发个人潜能, 培养组织性, 协助个人追求自我实现.

我们的教育与过去相比已经进步了很多, 但是 仍然有要改善的地方

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受到更加完善健全的教育, 希望我们这一代能够提高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 从小事做起, 关紧水笼头, 不乱扔垃圾, 不随地吐痰. 希望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 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富强.

有关教育的思考

大家好:

我演讲的主题是有关中国的教育, 听起来好象范围很大, 内容很深, 可实际上不过是我的一点点感想, 没有什么很深的学问.

很多人都去过大连的龙王塘赏樱花, 樱花树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栽植. 武汉市东湖之滨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 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 每年的樱花时节, 流光溢彩, 游人如织. 于是总见一些年青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中摄影留念. 一次, 一位韩国留学生看到了这种现象, 大为不解, 问他的导师”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照相呢? 我们韩国也有樱花, 但是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相. ”他的导师苦笑一下, 无言以对.

虽然这些樱花是最开始是由侵华的日军栽下的, 可是几十年来却融入了武大园丁辛勤劳作的汗水, 再说樱花是和平和纯洁的象征, 人们来游玩, 观赏也无可厚非. 可是穿着和服与樱花合影, 是在展示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还是想体验一下身为大和民族的优越和自豪?

三位新闻工作者在北京进行了一次特别采访, 题目是:中国人, 你还记得”甲午”吗? 一位来自佳木斯的三十多岁的东北汉子愣愣地问:”甲午是个啥? ”给他解释后, 他说, ”现在都兴公历了, 俺屯子里的庄稼人都不看皇历了, 谁还记得清什么甲午! ”

从上海来京旅游的林小姐说”甲午战争我是晓得的. 好象在初中学过的吧, 林则徐这位海军司令没当好, 让日本人打沉了好几条船, 不过他禁烟是有功的. ”

一位在颐和园北宫门外卖各种纪念章的中年人说:”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知道也没有用, 打仗是当兵的事, 做生意就是多赚点少赔点. ”

第一个人把甲午只看做是一个纪年的标志, 第二个人把甲午战争和鸦片战争混为一谈, 第三个人对甲午印象模糊, 认为它不关自己的事.

人们几乎对此问题都感到意外.

这不免引起一个思考, 作为一个中国人, 该不该忘记甲午战争, 该不该忘记邓世昌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民族气节? 怎样进行中国近代革命史的教育? 一个忘记历史的人能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吗?

民族尊严的沦落, 国家观念淡薄, 历史的遗忘, 有必要对我们的教育进行反思. 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 很多人忘记了历史, 国家的过去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和作用, 一切以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中心, 过份地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东西, 崇洋媚外, 片面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封建主义, 于是忽视了我们自己的伦理道德教育.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公德水平的下降, 渎职失责, 贪污受贿, 弄虚作假., 损人利己, 各种各样的欺诈, 几乎到处可见.

其实儒家关于社会伦理道德的见解, 关于个人修养的一些看法是极有见地的. 其中孔子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不义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不学礼, 无以立”孟子的”爱有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等等很多精辟的言论思想, 正是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当然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没有强调爱国主义, 而且从小学, 初中. 高中, 一直到大学, 都有关于中国历史的学习, 可是学习的目的, 过程和形式却不是尽如人意.

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着弊端, 大家都身在其中十几年, 也有一定的体会.. 在这里,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大陆和台湾的教育法有关内容.

教育的目的为何?

大陆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德智体等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台湾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民健全人格, 民主素养, 法制观念, 人文涵养, 强健体魄及思考判断创造能力, 并促进其对基本人权尊重, 生态环境保护及对不同国家, 族群, 性别, 宗教, 文化的了解与关怀, 使其成为具有国家意识与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化公民.

用什么来指导教育?

大陆教育法的解释是”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台湾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之实施, 应本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之原则, 以人文精神及科学方法, 尊重人性价值, 致力开发个人潜能, 培养组织性, 协助个人追求自我实现.

我们的教育与过去相比已经进步了很多, 但是 仍然有要改善的地方

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受到更加完善健全的教育, 希望我们这一代能够提高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 从小事做起, 关紧水笼头, 不乱扔垃圾, 不随地吐痰. 希望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 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富强.


相关内容

  • 浅析初中教育特质的有关思考
  • 浅析初中教育特质的有关思考 一."学生成长规律"的普遍有效性 什么是教育规律? 传统而简明地说,就是导致某种教育现象经常出现.反复出现.普遍出现的原因和依据,是经过人们概括和提炼后所形成的支撑教育实践建构的原理性观念和认识.教育规律,在没有被证伪之前,具有在一定范围内普遍认可.普 ...

  • 小学六年级普通班上册第九课教案
  • [***********][***********]111111111 时间 第九周 第七节 2013 年 11 月 6 日 题目 课型 授课人 年级 第九课 学会合作 课文一及有关词语 指示课 阿卜杜米吉提 六年级 知识与智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学习生字的读 教 学 目 标 音和写法,词语的意思和 ...

  • 教育者的使命
  • 教育者的使命 --学习<教育的目的>等的启示 黄兴毕 工作前些年,我也读了一些教育理论专著,比如说<素质教育论>.<学习风格论>.<课堂模式论>.<课堂模式之建构>.<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

  • 浅谈观察思考题的设问特点.解答方法
  • 浅谈观察思考题的设问特点.解答方法 作者:李庆 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3年第06期 一般来说,观察思考题由集中反映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背景材料和依据背景材料所设置的问题两大部分组成,是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中的重要题型之一.这类试题通常会结合社会生活中某些现象或热点问题,给出 ...

  • 教师第三轮远程教育培训文章选编(一)
  • 教师第三轮远程教育培训文章选编 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一来,语文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和生机.涌现的大批新课例和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或者亲身实践着与课堂创新貌合神离的现象. 一.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却淡化了其工具性. ...

  •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要点
  • 第一章思考题 l1.简述法律的概念. 1-2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规则,它主要用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关注的是人们的行为.一般认为法是国家指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l2.简述教育法的概念. 6 教育法是由国家指定或认可,并以国家方式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l3 ...

  • 戴海琦心理测量课后答案
  • 心理测量(戴海琦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练习与思考: 1. 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2. 为什么人们不能象对物理测量那样容易接受心理测量?(此题为思考题) 3. 如何才能证明心理测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解答要点: 1. (1)从依据的法则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 ...

  • 有关学习方法的格言
  • ※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写人生,教育改善人格,反思启迪智慧。 ※ 勤奋是探求知识的舟楫,思维是探索知识的方法,请教是学习知识的妙招,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途径。 ※ 学好靠信心,求教靠虚心,探求靠专心,长进靠恒心。 ※ 勤奋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思考是理解知识的利器,读书是掌握知识的捷径,练习是巩固知识的 ...

  • 关于发展性数学教育评价理念的实践与思考
  •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这种评价体系的建立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因为,教育价值必然要回归到个体多样化的发展,这种发展的前提是个体潜能的充分开发,这种发展的核心是个体创造力的充分养成,这种发展的现实形态是个体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