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探讨

  【摘要】目的:总结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患者出现术后出现的假体松动、伸屈和负重后畸形情况。结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配合及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手术配合   全膝关节置换术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骨性关节炎最有效的方法。根据欧美17 个国家的统计结果显示,平均每年约有110 万人次行膝关节置换术,其中8%是二次手术,并以每年 11%的速度逐年递增[1]。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持久缓解疼痛,据报道,髁关节置换术假体10 年生存率为94% ~97%[2]。但是膝关节是由胫骨平台、股骨髁、髌骨、关节囊、韧带和肌肉组织组成的复杂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操作技术要求比较高,术中合理的配合及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浅谈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回顾分析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分布为43~72岁,平均年龄为62.36± 3.72岁;男性10例,女性10例;严重骨性关节炎1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内翻畸形最大25°,外翻畸形最大10°。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在负重状态下明显加重,符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   1.2 围术期配合及护理   1.2.1 术前配合护理   术前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缓解恐惧、紧张心理。术前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全身隐性感染灶,排查疖、痈、窦道和足癣等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准备好常规骨科器械、配套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器械,内包括电锯、电钻和电动气压止血带等。手术室的室温调至22~25℃ ,相对湿度维持在50%~ 60%。提前 20 min 洗手上台、清点器械、纱布并按先后顺序摆放整齐。   1.2.2 术中配合护理   为患者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协助麻醉麻醉,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在患侧股骨上段绑好气压止血带,调好压力、时间待用(60 min)[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在进行胫骨、股骨髁截骨过程中要及时将截骨板、定位器递给医生。股骨远端截骨和胫骨截骨完成后,递间隙测量板给手术医师测量其伸直间隙,协助操作医师检查关节、截骨情况是否正常,软组织松解是否到位,屈曲间隙和伸直间隙是否平衡。当屈伸间隙达到平衡后,协助手术医师进行假体试模安装,试模安装后若检测合适为其评价髌骨轨迹,避免术后髌骨轨迹不佳。用3000 ml生理盐水冲洗脉冲冲洗器,冲洗干净骨屑、股骨髁和胫骨表面的血迹。顺时针调配骨水泥避免气泡混入。为患者固定胫骨假体,再固定股骨假体,并加压将骨水泥注入截骨面。采用神经剥离器去除骨屑和股骨假体周围溢出的骨水泥,待骨水泥坚硬后再清理骨水泥的残渣。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再用纱布填塞伤口5 min,彻底电凝止血,递引流管给医师放置于伤口。清点术中所使用的物品,然后逐层缝合伤口。用无菌棉垫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固定。   1.2.3 术后配合   术后6h内患者取卧位,头偏向一侧。定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用枕头或软垫抬高患肢,抬高约20cm,并保持患肢外展、轻度外旋位。察足趾的末梢循环保持血液循环,保持引流管通畅。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功能锻炼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循序渐进,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患者出现术后出现的假体松动、伸屈和负重后畸形。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一个重要的关节组成部分,只有它的完好能够确保人类的正常活动。由于人类活动不当或因年龄、病变等原因会造成膝关节的损害。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基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发展起来的,是复杂的关节重建手术,目前被认为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终末期患者的最佳措施[4]。术前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础,要准备好驱血带、抗生素、脉冲仪、可吸收缝线、引流管和引流袋等。术中配合护理要求及时配合医师的操作,护士应应熟悉手术流程步骤,做到及时传递器械,并且要密切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提高患者恢复速度[5]。综上所述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配合及护理有助手术的顺利进行,减轻患者围术期的痛苦、提高其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安,谷长跃,王佳音等.膝关节置换术及假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462-1464.   [2]韩刚,裴晓东.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   2013,51(17):15-16,19.   [3]李建华,阮育凤,朱宏彬等.全膝关节置换术239例手术配合与围术期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7): 1098-   1100.   [4]莫元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J].青海医药杂   志,2009,39(6):54-55.   [5]吴旭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J].现代医学,   2009,37(4):319-319.

  【摘要】目的:总结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患者出现术后出现的假体松动、伸屈和负重后畸形情况。结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配合及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手术配合   全膝关节置换术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骨性关节炎最有效的方法。根据欧美17 个国家的统计结果显示,平均每年约有110 万人次行膝关节置换术,其中8%是二次手术,并以每年 11%的速度逐年递增[1]。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持久缓解疼痛,据报道,髁关节置换术假体10 年生存率为94% ~97%[2]。但是膝关节是由胫骨平台、股骨髁、髌骨、关节囊、韧带和肌肉组织组成的复杂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操作技术要求比较高,术中合理的配合及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浅谈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回顾分析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分布为43~72岁,平均年龄为62.36± 3.72岁;男性10例,女性10例;严重骨性关节炎1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内翻畸形最大25°,外翻畸形最大10°。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在负重状态下明显加重,符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   1.2 围术期配合及护理   1.2.1 术前配合护理   术前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缓解恐惧、紧张心理。术前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全身隐性感染灶,排查疖、痈、窦道和足癣等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准备好常规骨科器械、配套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器械,内包括电锯、电钻和电动气压止血带等。手术室的室温调至22~25℃ ,相对湿度维持在50%~ 60%。提前 20 min 洗手上台、清点器械、纱布并按先后顺序摆放整齐。   1.2.2 术中配合护理   为患者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协助麻醉麻醉,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在患侧股骨上段绑好气压止血带,调好压力、时间待用(60 min)[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在进行胫骨、股骨髁截骨过程中要及时将截骨板、定位器递给医生。股骨远端截骨和胫骨截骨完成后,递间隙测量板给手术医师测量其伸直间隙,协助操作医师检查关节、截骨情况是否正常,软组织松解是否到位,屈曲间隙和伸直间隙是否平衡。当屈伸间隙达到平衡后,协助手术医师进行假体试模安装,试模安装后若检测合适为其评价髌骨轨迹,避免术后髌骨轨迹不佳。用3000 ml生理盐水冲洗脉冲冲洗器,冲洗干净骨屑、股骨髁和胫骨表面的血迹。顺时针调配骨水泥避免气泡混入。为患者固定胫骨假体,再固定股骨假体,并加压将骨水泥注入截骨面。采用神经剥离器去除骨屑和股骨假体周围溢出的骨水泥,待骨水泥坚硬后再清理骨水泥的残渣。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再用纱布填塞伤口5 min,彻底电凝止血,递引流管给医师放置于伤口。清点术中所使用的物品,然后逐层缝合伤口。用无菌棉垫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固定。   1.2.3 术后配合   术后6h内患者取卧位,头偏向一侧。定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用枕头或软垫抬高患肢,抬高约20cm,并保持患肢外展、轻度外旋位。察足趾的末梢循环保持血液循环,保持引流管通畅。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功能锻炼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循序渐进,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患者出现术后出现的假体松动、伸屈和负重后畸形。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一个重要的关节组成部分,只有它的完好能够确保人类的正常活动。由于人类活动不当或因年龄、病变等原因会造成膝关节的损害。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基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发展起来的,是复杂的关节重建手术,目前被认为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终末期患者的最佳措施[4]。术前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础,要准备好驱血带、抗生素、脉冲仪、可吸收缝线、引流管和引流袋等。术中配合护理要求及时配合医师的操作,护士应应熟悉手术流程步骤,做到及时传递器械,并且要密切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提高患者恢复速度[5]。综上所述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配合及护理有助手术的顺利进行,减轻患者围术期的痛苦、提高其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安,谷长跃,王佳音等.膝关节置换术及假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462-1464.   [2]韩刚,裴晓东.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   2013,51(17):15-16,19.   [3]李建华,阮育凤,朱宏彬等.全膝关节置换术239例手术配合与围术期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7): 1098-   1100.   [4]莫元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J].青海医药杂   志,2009,39(6):54-55.   [5]吴旭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J].现代医学,   2009,37(4):319-319.


相关内容

  • 膝关节松解术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52例
  • 经验交流 护理人员应像对待其他手术一样,高度重视手术过程及手术相关事项,认真对待手术过程中各项事宜,在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在急诊创伤患者行清创缝合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和患者良好配合,保证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做好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各项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应做好患者的 ...

  • 膝关节病的正确治疗
  •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又叫 退行性关节炎,实际并非炎症,主要为退行性变,属关节提前老化,特别是关节软骨的老化.骨性关节炎代表着关节的衰老,故称之为老年性关节炎.广义的骨关节炎还包括其他一些无菌性关节炎疾患. 膝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 ...

  • 康复治疗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康复治疗毕业论文选题(1486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 ...

  • 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
  • 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长时间卧床.翻身方法不当.抵抗力低下是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常见原因.结论:护士应加强术后观察,了解并发症的原因,做到及时发现熟练处理保证患者顺利安全的渡过围手术期. 关键 ...

  •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
  • [摘 要]目的:探讨25例人工髋关节术后护理要点.方法:通过临床进行病情严密的观察,及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预防术后并发症,进行适当的功能康复锻炼.结果:25例病人切口均Ⅰ期愈合,且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最终使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了髋关节的功能.结论: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术后护理使患肢 ...

  • 全髋置换手术配合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最稳定的关节之一,它由股骨头.宽臼和股骨颈形成关节,下方与股骨相连,颈干交界处内外侧有大小转子.与膝关节相比,髋关节有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同时也有很大的活动性.人工髋关节模拟人体正常髋关节分为:1. 用塑料关节窝置换髋关节窝(髋臼).2. 用金属关节头置换损坏 ...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 目 录 摘要 „„„„„„„„„„„„„„„„„„„„„„„„„„„„„„„„I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 2.1 临床资料 „„„„„„„„„„„„„„„„„„„„„„„„„„ ...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注意事项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注意事项 一.手术体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以老年人居多,常合并多脏功能的疾病或减退,安全有效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习惯体位多为侧卧位,能使手术野显露清晰,便于手术医生操作,但体位处理不当,易导致呼吸循环障碍,臂丛神经损伤,皮肤压疮等并发症,且术中无菌要求非 ...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至2009年间41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康复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临床护理效果满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佳.讨论:良好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合理的康复锻炼,完善的出院指导,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