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做看》 教学设计与反思
胡梅琴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学,交流识字方法、复现、辨析指导等,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题目叫做——(生说)。 板书:动手做做看(课前先写好的)
2.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呢?
(预设:1、这句话是对谁说的呢?2、动手去做什么?3、为什么要做做看?)
3. 师: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是与动手做实验有关的。
二、听故事,整体感知
1. 播放课文录音。思考:“动手做做看”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2. 交流问题:
A 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
a妈妈对伊琳娜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b朗志万对伊琳娜说:“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指名2位学生说完整,其他学生再齐读。)
3. 换词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给“光”字换个字,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4. 随句子识字
师: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在这2句话里面,有几个生字是我们这节课要会认识的,你们谁找到了吗?(指名生回答)
师:对,就是这些,你真是火眼精睛。来我们一起跟他们认识下。 (生读:朗、志、伊、琳、娜)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师:那么妈妈和科学家要伊琳娜动手做什么呢?课文里又是怎么写的?打开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 读后反馈
师:瞧,生词娃娃来了,你会读吗?有拼音的帮忙我相信你们肯定是都会读的。(齐读、自由读、个别指读、想读就站起读)
3. 词语会读了,那意思都明白了吗?理解“漫出来”,生活中你看见什么时候水在哪里漫出来呢?能举一些例子吗?
四、再读课文,学习1到3自然段
1. 找到有漫出来的这个句子读一读
师:这是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的一个问题,那你们觉得这个问题奇怪吗?那奇怪在哪里?先自己在下面跟同桌说说看。
2. 交流奇怪
指名生回答,再读出奇怪的语气来。
3. 科学家对你们说了这番话,你们会相信吗?
那课文中的小朋友都是怎么理解的呢?读句子
一个小朋友( )地说:“
另一个小朋友( )地说:“(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5. 造句:一个 „„另一个„„
6. 过度:事情不是我们想想的那样,伊琳娜又怎么做了,怎么想了。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讨论。读了,说了那么久,该动动我们的小手了。
五、写字指导
现在我们来动动脑,再动动手
1. 比较“题”和“提”,发现了什么?
2. 写一写
3. 练习比较
教学反思:
《动手做做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还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一课会带给孩子们很多启迪,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进行教学时,我开头设计了质疑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此时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学习课文就特别投入,效果也较好。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也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我在教学中抓了语言文字训练。如理解“漫出来”,让学生给“漫出来”找个近义词,再从生活中举例子。语文源于生活,把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理解“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这句话中的“光”字,老师让学生换词读一读,促进学生语言内化。有个学生想到“总”,还有想到“只”。
不足之处:在生字词的教学中复现太少,生字词要采用意义识记方法,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抓。低段语文的生字教学应该放在重要位置。缺少让学生整体感知的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给学生提示词。还有就是课时划分不够合理。教学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在今后不断探索与改进的地方:如我的语言还不够精简;如何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当学生的回答有偏差时,如何有效地引导等。
《动手做做看》 教学设计与反思
胡梅琴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学,交流识字方法、复现、辨析指导等,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题目叫做——(生说)。 板书:动手做做看(课前先写好的)
2.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呢?
(预设:1、这句话是对谁说的呢?2、动手去做什么?3、为什么要做做看?)
3. 师: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是与动手做实验有关的。
二、听故事,整体感知
1. 播放课文录音。思考:“动手做做看”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2. 交流问题:
A 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
a妈妈对伊琳娜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b朗志万对伊琳娜说:“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指名2位学生说完整,其他学生再齐读。)
3. 换词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给“光”字换个字,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4. 随句子识字
师: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在这2句话里面,有几个生字是我们这节课要会认识的,你们谁找到了吗?(指名生回答)
师:对,就是这些,你真是火眼精睛。来我们一起跟他们认识下。 (生读:朗、志、伊、琳、娜)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师:那么妈妈和科学家要伊琳娜动手做什么呢?课文里又是怎么写的?打开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 读后反馈
师:瞧,生词娃娃来了,你会读吗?有拼音的帮忙我相信你们肯定是都会读的。(齐读、自由读、个别指读、想读就站起读)
3. 词语会读了,那意思都明白了吗?理解“漫出来”,生活中你看见什么时候水在哪里漫出来呢?能举一些例子吗?
四、再读课文,学习1到3自然段
1. 找到有漫出来的这个句子读一读
师:这是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的一个问题,那你们觉得这个问题奇怪吗?那奇怪在哪里?先自己在下面跟同桌说说看。
2. 交流奇怪
指名生回答,再读出奇怪的语气来。
3. 科学家对你们说了这番话,你们会相信吗?
那课文中的小朋友都是怎么理解的呢?读句子
一个小朋友( )地说:“
另一个小朋友( )地说:“(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5. 造句:一个 „„另一个„„
6. 过度:事情不是我们想想的那样,伊琳娜又怎么做了,怎么想了。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讨论。读了,说了那么久,该动动我们的小手了。
五、写字指导
现在我们来动动脑,再动动手
1. 比较“题”和“提”,发现了什么?
2. 写一写
3. 练习比较
教学反思:
《动手做做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还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一课会带给孩子们很多启迪,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进行教学时,我开头设计了质疑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此时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学习课文就特别投入,效果也较好。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也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我在教学中抓了语言文字训练。如理解“漫出来”,让学生给“漫出来”找个近义词,再从生活中举例子。语文源于生活,把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理解“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这句话中的“光”字,老师让学生换词读一读,促进学生语言内化。有个学生想到“总”,还有想到“只”。
不足之处:在生字词的教学中复现太少,生字词要采用意义识记方法,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抓。低段语文的生字教学应该放在重要位置。缺少让学生整体感知的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给学生提示词。还有就是课时划分不够合理。教学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在今后不断探索与改进的地方:如我的语言还不够精简;如何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当学生的回答有偏差时,如何有效地引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