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劳模的骨干和带头作用
把关心劳模、爱护劳模、支持劳模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关心劳模成长、发挥劳模作用,积极促进劳模从普通工人向技能工人转变,从生产模范向创新模范转变,从行业标兵向社会标兵转变
劳动模范是从平凡岗位中成长起来的,劳模精神是在平凡工作中彰显出来的。从实践价值上来讲,劳模这份荣誉更大程度上是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对平凡工作者的肯定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重视发挥劳动模范的作用,热情关心劳动模范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细致入微地为劳动模范排忧解难,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近年来,我们把关心劳模、爱护劳模、支持劳模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关心劳模成长、发挥劳模作用,积极促进劳模从普通工人向技能工人转变,从生产模范向创新模范转变,从行业标兵向社会标兵转变,为更加充分地发挥劳模的骨干和带头作用,进一步明确了要求,创造了条件,探索了路径。 “三个转变”丰富了发挥劳模作用的时代内涵
劳模精神的内涵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随着人们劳动活动、工作实践的深化和拓展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沙共涌现了一千多名市级以上的劳模,他们为我们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心血汗水,建立了卓越功勋。怎么样来把握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推动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是我们发挥劳模作用的根本所在。这就需要广大劳模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不断完善自己,不断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自己。
从普通工人向技能工人转变。劳模是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和优秀典范。新时期的劳动模范,不仅要能吃苦、能奉献,更要有本领、有技能,这样才有说服力、有影响力、有带动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特别是技能素质与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近些年企业出现的“用工荒”,说到底就是“技工荒”,是生产一线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而且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现有技能人才队伍中,单一技能的多、复合技能的少,技术水平低的多,技术水平高的少。任何一件产品或服务,都是人的劳动和智力的结晶。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更没有一流的产业。特别是随着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培育成长,劳动者始终是生产力中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现在,经济运行对劳动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打造一支高技能的劳动大军,迫切需要劳动模范来引
领劳动者从普通工人向技能工人转变,让“想干有责任,会干有技术,巧干有绝活,实干有贡献”的技术工人真正热起来、响起来、香起来,使他们精湛的职业技能成为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催化剂”,成为职工实现人生价值、赢得社会尊重的“助推器”,这样才能更加合理地配置优质技术资源,更加公平地进行社会财富分配,更加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从生产模范向创新模范转变。创新是新时期劳模的特质。如果说过去的劳模更多的是“体力”劳模,那么现在的劳模更多的是“智力”劳模。用历史的眼光来看,由于计划经济年代物资紧缺,劳模的特质当然主要体现在生产能力上;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制胜,劳模的特质必将突出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从实践来看,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创造、充满挑战的活动。劳模不仅是脚踏实地、辛勤工作的楷模,更是求实奋进、敢想敢为的模范。劳模群体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引领行业进步、践行改革实践、推动社会发展。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一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特别是长沙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置身国家改革的前沿阵地,探索“两型社会”的建设路径,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学习和弘扬劳模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不固守现成的思路模式,不拘泥已有的条条框框,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用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机制解决新问题,用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从行业标兵向社会标兵转变。劳模的价值包括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行业价值上来看,每一个劳动模范都是一名行业标兵,劳模在特定范围内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水平,是一个行业、一个地区发展的宝贵资产。行业价值是劳模的基础价值,也是劳模评选的基本标准。但是,劳模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社会的一面旗帜、劳动文化的一个品牌,不仅在于其立足本职创造的物质财富,更在于他们用自身形象创造的精神财富。劳模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社会风尚、创造出来的伟大精神,是劳模最为根本、最深层次的社会价值。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劳模的精神定位不会变,劳模的社会价值不会变。劳模要实现行业价值向社会价值提升,就必须从行业标兵向社会标兵转变,在向社会传授职业技能、贡献知识资本的同时,更要向社会输出精神动力、提供学习标本。也只有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经济价值的创造,靠自身的形象促进文化价值的提升,以崇高的精神树立社会价值的导向,才能真正实现劳模的根本价值,让劳模树得起、立得住、叫得响。
“三个转变”明确了发挥劳模作用的具体要求
在培训提高中注重针对性。长沙市研究制定了劳模培训规划,在市委党校开设专班,对全市市级以上、50岁以下的劳模进行全面轮训。根据“三个转变”的要求,以及劳模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来设置教学内容,配备教学人员,改善教学服务,全面提高劳
模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素质,力争使劳模不仅在各自岗位上干得好,而且把社会作用发挥好。许多参加培训的劳模表示,平时身处生产经营一线,任务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思考。通过培训,可以系统全面地学到最新政策、理论知识。回去后,要在自己岗位更加尽职尽责,作出更大的贡献,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和厚望。我们还联合高等院校举办劳模和一线职工专业技术培训班,每年组织一批一线优秀职工到院校进行深造,积极推广“首席技师”、“金牌工人”、劳模和技能人才工作室等做法,努力培养知识型职工、技术型能手、复合型人才。同时,把普遍提高职工技能水平与加快劳动模范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鼓励和引导职工学知识、练技能,深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在职工中掀起学技术、比技能、创一流的热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办好100所示范性职业院校,培养100万技能型实用人才,为广大职工和劳动者获取新知识、练就新技能、体现新作为提供条件。
在成长进步中增强责任感。开展技术创新、争当创新模范是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一个永恒的主题和历史的责任。今天的长沙,创业富民是我们工作的价值取向,创业之都是我们城市的目标定位。我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鼓励先行先试、倡导改革创新,在帮助劳模创新创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企业为一线劳模从事管理或研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生产劳模工作发展与进步搭建了更好平台。除享受一般就业与创业优惠政策外,各级政府在公益性岗位安置、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给予劳模就业和自主创业更大力度的扶持,对于录用下岗劳模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助,进一步促进劳模就业创业。广泛开展各类创业竞赛、技能竞赛,搭建才华展示平台、放大典型示范效应,掀起了创业创新的新热潮。市里每年举行的国庆茶话会、春节团拜会,都邀请劳模代表参加。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中,明确设定一线职工和劳模代表的比例要求,营造了劳模积极参政议政的良好氛围。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五百工程”中,我们把劳模作为一个重要群体予以重点关注,通过兼职安排、定向考录、选拔任职等多种方式,选拔一批劳模充实公务员队伍、到市县级机关和乡镇街道担任乡科级职务、兼任市县群团组织乡科级副职等,为进一步发挥劳模的表率作用拓宽了渠道,为进一步展现劳模的干事本领搭建了舞台。
在宣传推介中扩大影响力。做好劳模工作,发挥劳模的重要作用和导向力量,劳模的选树是前提和基础。我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着眼发挥劳模的带头、骨干、示范和桥梁作用,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了劳模的选树工作。在此基础上,突出宣传推介,不断挖掘和提升劳模的品牌价值、精神内涵,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开辟专栏、专题和专访,让更多的人了解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促进劳模作用的充分发挥,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为此,我们拍摄了“追寻劳模足迹,弘扬伟大品格”劳模采访团暨专题片,举行了“劳动者之星”颁奖典礼,组织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用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召人民群众,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社会风尚,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正是在劳模精神的影响下,全市上下演奏出一曲曲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和谐乐章,干部干事业、能人办企业、百
姓创家业的科学发展、创业富民浪潮激荡着星城大地,为推动长沙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凝聚起了强大合力。
“三个转变”拓展了发挥劳模作用的有效途径
在服务大局中发挥作用。服务大局是对劳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劳动模范的基本要求。劳动人民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识大体、顾大局,心忧国家、情系社会是劳动模范的宝贵品质。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宣传劳模事迹,弘扬劳模精神,动员全市人民以劳模为榜样,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对于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又快又好地推进长沙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依靠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强大力量;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弘扬具有时代特征、长沙特色的劳模精神,激发勇于创新、艰苦创业、争先创优的劳动热情。
在引领时代中发挥作用。劳模本身是时代的产物,尽管每一时代的劳模群体都会呈现出多元的组合,以体现对不同劳动价值的肯定,但社会对劳动价值评判的总体趋势,正在从“出大力,流大汗”、“苦干加巧干”,向知识型、创造型、技术型方向转变。这样的变化,与改革开放、时代发展的过程完全合拍,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先进性和创造性。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品格,使一代又一代的劳模始终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优秀群体和推动力量。当前,长沙正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率先实现小康的决战期、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奠定城市格局的关键期,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长沙经济社会实现新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大军和人才队伍。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怎样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发挥优秀榜样的鼓舞力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新时代的劳模要引领时代发展、争做时代先锋,不仅要继承老一辈劳模吃大苦、耐大劳的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还要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本领、作出新贡献,以自身的榜样作用带动形成一支展现时代风貌、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职工队伍,这样才能担当起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
在根植群众中发挥作用。劳模来自于人民群众,根植于劳动大众。做劳模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动员群众,这是劳模工作的要求,也是劳动模范的本色。劳动模范是从平凡岗位中成长起来的,劳模精神是在平凡工作中彰显出来的。从实践价值上来讲,劳模这份荣誉更大程度上是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对平凡工作者的肯定。我们必须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的重要价值,学习劳模事迹、弘扬劳模精神,就要既让劳动模范可敬,又让劳模精神可学,使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长沙人民的共同追求。正是通过“三个转变”,使劳模广泛的社会效应根植于广大的劳动群体,让劳模影响劳动者,让劳动者成为劳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劳动模范的示范效应转化为劳动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学习劳模、争当劳模,提升发展能力,凝聚发展合力,增强发展动力。
充分发挥劳模的骨干和带头作用
把关心劳模、爱护劳模、支持劳模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关心劳模成长、发挥劳模作用,积极促进劳模从普通工人向技能工人转变,从生产模范向创新模范转变,从行业标兵向社会标兵转变
劳动模范是从平凡岗位中成长起来的,劳模精神是在平凡工作中彰显出来的。从实践价值上来讲,劳模这份荣誉更大程度上是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对平凡工作者的肯定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重视发挥劳动模范的作用,热情关心劳动模范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细致入微地为劳动模范排忧解难,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近年来,我们把关心劳模、爱护劳模、支持劳模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关心劳模成长、发挥劳模作用,积极促进劳模从普通工人向技能工人转变,从生产模范向创新模范转变,从行业标兵向社会标兵转变,为更加充分地发挥劳模的骨干和带头作用,进一步明确了要求,创造了条件,探索了路径。 “三个转变”丰富了发挥劳模作用的时代内涵
劳模精神的内涵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随着人们劳动活动、工作实践的深化和拓展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沙共涌现了一千多名市级以上的劳模,他们为我们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心血汗水,建立了卓越功勋。怎么样来把握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推动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是我们发挥劳模作用的根本所在。这就需要广大劳模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不断完善自己,不断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自己。
从普通工人向技能工人转变。劳模是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和优秀典范。新时期的劳动模范,不仅要能吃苦、能奉献,更要有本领、有技能,这样才有说服力、有影响力、有带动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特别是技能素质与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近些年企业出现的“用工荒”,说到底就是“技工荒”,是生产一线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而且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现有技能人才队伍中,单一技能的多、复合技能的少,技术水平低的多,技术水平高的少。任何一件产品或服务,都是人的劳动和智力的结晶。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更没有一流的产业。特别是随着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培育成长,劳动者始终是生产力中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现在,经济运行对劳动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打造一支高技能的劳动大军,迫切需要劳动模范来引
领劳动者从普通工人向技能工人转变,让“想干有责任,会干有技术,巧干有绝活,实干有贡献”的技术工人真正热起来、响起来、香起来,使他们精湛的职业技能成为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催化剂”,成为职工实现人生价值、赢得社会尊重的“助推器”,这样才能更加合理地配置优质技术资源,更加公平地进行社会财富分配,更加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从生产模范向创新模范转变。创新是新时期劳模的特质。如果说过去的劳模更多的是“体力”劳模,那么现在的劳模更多的是“智力”劳模。用历史的眼光来看,由于计划经济年代物资紧缺,劳模的特质当然主要体现在生产能力上;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制胜,劳模的特质必将突出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从实践来看,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创造、充满挑战的活动。劳模不仅是脚踏实地、辛勤工作的楷模,更是求实奋进、敢想敢为的模范。劳模群体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引领行业进步、践行改革实践、推动社会发展。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一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特别是长沙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置身国家改革的前沿阵地,探索“两型社会”的建设路径,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学习和弘扬劳模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不固守现成的思路模式,不拘泥已有的条条框框,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用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机制解决新问题,用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从行业标兵向社会标兵转变。劳模的价值包括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行业价值上来看,每一个劳动模范都是一名行业标兵,劳模在特定范围内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水平,是一个行业、一个地区发展的宝贵资产。行业价值是劳模的基础价值,也是劳模评选的基本标准。但是,劳模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社会的一面旗帜、劳动文化的一个品牌,不仅在于其立足本职创造的物质财富,更在于他们用自身形象创造的精神财富。劳模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社会风尚、创造出来的伟大精神,是劳模最为根本、最深层次的社会价值。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劳模的精神定位不会变,劳模的社会价值不会变。劳模要实现行业价值向社会价值提升,就必须从行业标兵向社会标兵转变,在向社会传授职业技能、贡献知识资本的同时,更要向社会输出精神动力、提供学习标本。也只有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经济价值的创造,靠自身的形象促进文化价值的提升,以崇高的精神树立社会价值的导向,才能真正实现劳模的根本价值,让劳模树得起、立得住、叫得响。
“三个转变”明确了发挥劳模作用的具体要求
在培训提高中注重针对性。长沙市研究制定了劳模培训规划,在市委党校开设专班,对全市市级以上、50岁以下的劳模进行全面轮训。根据“三个转变”的要求,以及劳模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来设置教学内容,配备教学人员,改善教学服务,全面提高劳
模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素质,力争使劳模不仅在各自岗位上干得好,而且把社会作用发挥好。许多参加培训的劳模表示,平时身处生产经营一线,任务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思考。通过培训,可以系统全面地学到最新政策、理论知识。回去后,要在自己岗位更加尽职尽责,作出更大的贡献,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和厚望。我们还联合高等院校举办劳模和一线职工专业技术培训班,每年组织一批一线优秀职工到院校进行深造,积极推广“首席技师”、“金牌工人”、劳模和技能人才工作室等做法,努力培养知识型职工、技术型能手、复合型人才。同时,把普遍提高职工技能水平与加快劳动模范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鼓励和引导职工学知识、练技能,深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在职工中掀起学技术、比技能、创一流的热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办好100所示范性职业院校,培养100万技能型实用人才,为广大职工和劳动者获取新知识、练就新技能、体现新作为提供条件。
在成长进步中增强责任感。开展技术创新、争当创新模范是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一个永恒的主题和历史的责任。今天的长沙,创业富民是我们工作的价值取向,创业之都是我们城市的目标定位。我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鼓励先行先试、倡导改革创新,在帮助劳模创新创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企业为一线劳模从事管理或研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生产劳模工作发展与进步搭建了更好平台。除享受一般就业与创业优惠政策外,各级政府在公益性岗位安置、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给予劳模就业和自主创业更大力度的扶持,对于录用下岗劳模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助,进一步促进劳模就业创业。广泛开展各类创业竞赛、技能竞赛,搭建才华展示平台、放大典型示范效应,掀起了创业创新的新热潮。市里每年举行的国庆茶话会、春节团拜会,都邀请劳模代表参加。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中,明确设定一线职工和劳模代表的比例要求,营造了劳模积极参政议政的良好氛围。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五百工程”中,我们把劳模作为一个重要群体予以重点关注,通过兼职安排、定向考录、选拔任职等多种方式,选拔一批劳模充实公务员队伍、到市县级机关和乡镇街道担任乡科级职务、兼任市县群团组织乡科级副职等,为进一步发挥劳模的表率作用拓宽了渠道,为进一步展现劳模的干事本领搭建了舞台。
在宣传推介中扩大影响力。做好劳模工作,发挥劳模的重要作用和导向力量,劳模的选树是前提和基础。我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着眼发挥劳模的带头、骨干、示范和桥梁作用,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了劳模的选树工作。在此基础上,突出宣传推介,不断挖掘和提升劳模的品牌价值、精神内涵,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开辟专栏、专题和专访,让更多的人了解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促进劳模作用的充分发挥,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为此,我们拍摄了“追寻劳模足迹,弘扬伟大品格”劳模采访团暨专题片,举行了“劳动者之星”颁奖典礼,组织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用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召人民群众,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社会风尚,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正是在劳模精神的影响下,全市上下演奏出一曲曲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和谐乐章,干部干事业、能人办企业、百
姓创家业的科学发展、创业富民浪潮激荡着星城大地,为推动长沙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凝聚起了强大合力。
“三个转变”拓展了发挥劳模作用的有效途径
在服务大局中发挥作用。服务大局是对劳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劳动模范的基本要求。劳动人民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识大体、顾大局,心忧国家、情系社会是劳动模范的宝贵品质。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宣传劳模事迹,弘扬劳模精神,动员全市人民以劳模为榜样,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对于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又快又好地推进长沙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依靠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强大力量;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弘扬具有时代特征、长沙特色的劳模精神,激发勇于创新、艰苦创业、争先创优的劳动热情。
在引领时代中发挥作用。劳模本身是时代的产物,尽管每一时代的劳模群体都会呈现出多元的组合,以体现对不同劳动价值的肯定,但社会对劳动价值评判的总体趋势,正在从“出大力,流大汗”、“苦干加巧干”,向知识型、创造型、技术型方向转变。这样的变化,与改革开放、时代发展的过程完全合拍,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先进性和创造性。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品格,使一代又一代的劳模始终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优秀群体和推动力量。当前,长沙正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率先实现小康的决战期、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奠定城市格局的关键期,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长沙经济社会实现新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大军和人才队伍。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怎样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发挥优秀榜样的鼓舞力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新时代的劳模要引领时代发展、争做时代先锋,不仅要继承老一辈劳模吃大苦、耐大劳的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还要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本领、作出新贡献,以自身的榜样作用带动形成一支展现时代风貌、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职工队伍,这样才能担当起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
在根植群众中发挥作用。劳模来自于人民群众,根植于劳动大众。做劳模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动员群众,这是劳模工作的要求,也是劳动模范的本色。劳动模范是从平凡岗位中成长起来的,劳模精神是在平凡工作中彰显出来的。从实践价值上来讲,劳模这份荣誉更大程度上是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对平凡工作者的肯定。我们必须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的重要价值,学习劳模事迹、弘扬劳模精神,就要既让劳动模范可敬,又让劳模精神可学,使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长沙人民的共同追求。正是通过“三个转变”,使劳模广泛的社会效应根植于广大的劳动群体,让劳模影响劳动者,让劳动者成为劳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劳动模范的示范效应转化为劳动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学习劳模、争当劳模,提升发展能力,凝聚发展合力,增强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