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让“高富帅”杜牧魂牵梦绕
长庆二年(822)7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824年5月,被任命为苏州刺史,与刘禹锡相伴游览于扬州、楚州一带。其中,《长相思》中就写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宝历二年(826),白居易与刘禹锡相遇扬州,共登栖灵塔,互有唱和诗。对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的“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中回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杜牧是晚唐时期的诗文大家,典型的“高富帅”,其祖父杜佑曾在扬州做过淮南节度使。杜牧考上进士后,大和七年(833)来到扬州,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儒手下做幕僚,为节度史掌书记,此时的杜牧正值少壮,血气方刚,又是新科进士,更是贵胄之后,来到这春风十里的扬州,怎不如鱼得水,神采飞扬。
杜牧在扬州的这三年,几乎天天夜不归宿。大和九年(835),杜牧通过朝庭考试,被调任京城任监察御使。“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和“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华干林调侃道,“这是杜牧当时给女朋友写的留别诗”。
对扬州的生活,杜牧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他曾经写过一首《遣怀》以示追悔:“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但是他又很难忘怀扬州的那段浪漫的历史,唐僖宗二年杜牧终于又来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扬州。
大中二年(848)八月,杜牧又由睦州(今浙江建德)赴京就职,路过金陵,很想再看一下扬州的,但却终于没来得了。 “厌江南之寂寞,思扬州之欢娱”,尤其想念仍在扬州工作的老友韩绰,于是绣口一开,便传颂千古: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让“高富帅”杜牧魂牵梦绕
长庆二年(822)7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824年5月,被任命为苏州刺史,与刘禹锡相伴游览于扬州、楚州一带。其中,《长相思》中就写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宝历二年(826),白居易与刘禹锡相遇扬州,共登栖灵塔,互有唱和诗。对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的“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中回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杜牧是晚唐时期的诗文大家,典型的“高富帅”,其祖父杜佑曾在扬州做过淮南节度使。杜牧考上进士后,大和七年(833)来到扬州,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儒手下做幕僚,为节度史掌书记,此时的杜牧正值少壮,血气方刚,又是新科进士,更是贵胄之后,来到这春风十里的扬州,怎不如鱼得水,神采飞扬。
杜牧在扬州的这三年,几乎天天夜不归宿。大和九年(835),杜牧通过朝庭考试,被调任京城任监察御使。“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和“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华干林调侃道,“这是杜牧当时给女朋友写的留别诗”。
对扬州的生活,杜牧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他曾经写过一首《遣怀》以示追悔:“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但是他又很难忘怀扬州的那段浪漫的历史,唐僖宗二年杜牧终于又来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扬州。
大中二年(848)八月,杜牧又由睦州(今浙江建德)赴京就职,路过金陵,很想再看一下扬州的,但却终于没来得了。 “厌江南之寂寞,思扬州之欢娱”,尤其想念仍在扬州工作的老友韩绰,于是绣口一开,便传颂千古: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