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教案

《师恩难忘》教案

教材解读:

课文作者记叙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对自己成长的点滴帮助。虽然作者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只是由一首小诗引申的一个小故事,但从这篇课文里我们都能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关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本课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入手,表现师生之间的感情。在三年级我们也刚刚学习过《春天的雨点》一课也是讲诉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但是《春天的雨点》一课通过场景的描写和人物的内心活动体现了师生之情,和本课的抓住一个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有所不同。在本课的学习中,老师可以重点指导学生体会如何通过写事表达深刻的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由三年级跨入四年级,对于写事的方法也有了一些了解,但是通过写事的文章如何表达感情还需要进行学习和体会。另外,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和老师之间必然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感情,老师可以抓住身边的实际小事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如何以小见大。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身临其境”两 个词语造句。

4、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语文的各项训练,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口语和书面语与老师交流感情,使师生间情意进一步加深。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回忆与老师相处中的记忆最深刻的事情,感受师生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字8个,写字7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词语。

3、知道什么是摘录笔记,在课堂上做好摘录笔记。

一、 引入:

1、出示单元主题“师生”,讨论理解:“师生”指师生之间的感情,即“师 生情”。

2、谈谈你和老师之间有着怎样的情感。

3、本单元有两篇主体课文,第一篇《师恩难忘》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回忆自 己小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让我们体会到了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关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第二篇《孔子和学生》则通过孔子和学生的对话记叙了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教学生做好摘录笔记:

1、回忆上学期的预习作业要求:

1)整体感知课文,标出自然段。

2)了解作者或者写作背景,选取要点批注。

3)勾出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4)质疑。(P4“金钥匙”——阅读时有的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交流,可以把它们写在摘录笔记中。 方法:先用铅笔标画,便于修改。比如:可以把“?”标在书页的一侧,也可以标在有问题的字里行间。还比如:对课文中某句话有问题,可以用横线把句子画出来,再标一个问号,必要的话可以补充“为什么”、“是什么”等词语。)

过渡语:这学期,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完善我们的预习作业,我们要学会做摘录笔记。

2、看例子P11:

1)摘录笔记要写课文题目,行距要大一些,便于修改补充。

2)哪些词语可以摘录?(一类词、二类词、重要的词——与课文内容有关;与中心有关;涵义深刻)

3)摘录重点语句——根据课题;根据课文内容;根据中心。(可以是分句)

3、课堂上完成摘录笔记,同桌互相检查、交流:

注意对这几个词语及俗语的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 胜、十年树(种植、培植)木、百年树(培育)人;无心插柳柳成荫;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

4、师出示PPT摘录笔记,生补充自己的笔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回顾并完善摘录笔记。

2、引导学生理解田老师这个人物,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一、回顾并完善摘录笔记:

1、看看摘录笔记,抽记词语。

2、回忆本课的主要内容,质疑。

二、通过课文理解田老师这个人物:

1、默读前三个自然段,看看田老师在怎样的条件下教书,想想一般人在这样的条件下会怎样?课文是怎样介绍田老师的,想想田老师“口才、文笔”是怎样来的?

2、默读4——7自然段,想象田老师是怎么备课的?

3、田老师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说说你对“师恩”的理解:

1)结合第7自然段的描写:我听了田老师编的故事,发痴发呆,受到极大震撼。

2)第9自然段是过渡段,也是总结段,点明了我从田老师那里受到的最大益处。用成人的观点分析田老师讲的故事,就可以明白六岁的孩子听了为什么会那样入迷。

4、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1)读一读,想想哪些句子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3)最后一自然段,与标题有何关系?(与课题相照应,揭示主题)

三、拓展:

1、读《爸爸的老师》,体会师生情。

2、搜集一些关于赞颂老师的名言,记到自己的摘录笔记本上。

《师恩难忘》教案

教材解读:

课文作者记叙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对自己成长的点滴帮助。虽然作者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只是由一首小诗引申的一个小故事,但从这篇课文里我们都能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关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本课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入手,表现师生之间的感情。在三年级我们也刚刚学习过《春天的雨点》一课也是讲诉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但是《春天的雨点》一课通过场景的描写和人物的内心活动体现了师生之情,和本课的抓住一个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有所不同。在本课的学习中,老师可以重点指导学生体会如何通过写事表达深刻的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由三年级跨入四年级,对于写事的方法也有了一些了解,但是通过写事的文章如何表达感情还需要进行学习和体会。另外,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和老师之间必然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感情,老师可以抓住身边的实际小事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如何以小见大。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身临其境”两 个词语造句。

4、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语文的各项训练,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口语和书面语与老师交流感情,使师生间情意进一步加深。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回忆与老师相处中的记忆最深刻的事情,感受师生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字8个,写字7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词语。

3、知道什么是摘录笔记,在课堂上做好摘录笔记。

一、 引入:

1、出示单元主题“师生”,讨论理解:“师生”指师生之间的感情,即“师 生情”。

2、谈谈你和老师之间有着怎样的情感。

3、本单元有两篇主体课文,第一篇《师恩难忘》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回忆自 己小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让我们体会到了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关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第二篇《孔子和学生》则通过孔子和学生的对话记叙了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教学生做好摘录笔记:

1、回忆上学期的预习作业要求:

1)整体感知课文,标出自然段。

2)了解作者或者写作背景,选取要点批注。

3)勾出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4)质疑。(P4“金钥匙”——阅读时有的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交流,可以把它们写在摘录笔记中。 方法:先用铅笔标画,便于修改。比如:可以把“?”标在书页的一侧,也可以标在有问题的字里行间。还比如:对课文中某句话有问题,可以用横线把句子画出来,再标一个问号,必要的话可以补充“为什么”、“是什么”等词语。)

过渡语:这学期,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完善我们的预习作业,我们要学会做摘录笔记。

2、看例子P11:

1)摘录笔记要写课文题目,行距要大一些,便于修改补充。

2)哪些词语可以摘录?(一类词、二类词、重要的词——与课文内容有关;与中心有关;涵义深刻)

3)摘录重点语句——根据课题;根据课文内容;根据中心。(可以是分句)

3、课堂上完成摘录笔记,同桌互相检查、交流:

注意对这几个词语及俗语的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 胜、十年树(种植、培植)木、百年树(培育)人;无心插柳柳成荫;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

4、师出示PPT摘录笔记,生补充自己的笔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回顾并完善摘录笔记。

2、引导学生理解田老师这个人物,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一、回顾并完善摘录笔记:

1、看看摘录笔记,抽记词语。

2、回忆本课的主要内容,质疑。

二、通过课文理解田老师这个人物:

1、默读前三个自然段,看看田老师在怎样的条件下教书,想想一般人在这样的条件下会怎样?课文是怎样介绍田老师的,想想田老师“口才、文笔”是怎样来的?

2、默读4——7自然段,想象田老师是怎么备课的?

3、田老师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说说你对“师恩”的理解:

1)结合第7自然段的描写:我听了田老师编的故事,发痴发呆,受到极大震撼。

2)第9自然段是过渡段,也是总结段,点明了我从田老师那里受到的最大益处。用成人的观点分析田老师讲的故事,就可以明白六岁的孩子听了为什么会那样入迷。

4、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1)读一读,想想哪些句子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3)最后一自然段,与标题有何关系?(与课题相照应,揭示主题)

三、拓展:

1、读《爸爸的老师》,体会师生情。

2、搜集一些关于赞颂老师的名言,记到自己的摘录笔记本上。


相关内容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优质课教案完美版
  • 师恩难忘优质课完美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 理解"师恩"一词, 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 2.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词语. 3. ...

  • 1师恩难忘(教案)
  • 3.再读,读好印象深刻的地方. 4 品悟.(现在,谁来说说田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老师?) 5.回读.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三.入景--读图悟景 1.读图 ...

  • [师恩难忘]教后感
  • 1.过渡:这件事发生在作者不满6岁的时候,而且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年了,但它在作者的脑海里却一直那么清晰,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2.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地方还读不明白?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四人小组交流自学所得. 4.全班交流,质疑: (1)田老师讲 ...

  • 感念师恩主题班会教案
  • 活动目的 : 通过本次班会抒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而从而促进和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与感情,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开成师生团结.友爱.向上的班级氛围. 会场布置: 1.用幻灯片打出标题. 2.将教室座位布置成矩形,让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有利于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感想.教学形式 学生主持,由具 ...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 习作1 一.教学目标: 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 ...

  • [感恩老师]主题班会活动程序和主持人串词
  • 七(6)班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一.导入 李:有一种人,他给我们的爱,轻轻的,柔柔的,像茉莉一般,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 宋:有一种人,他给我们的爱,无私中透露着平凡,却又暗含着一些伟大. 李:他像一阵暖流,渗入我们的心田 宋:他像一种呼唤,帮助我们落寞的心灵找到回家的路 李:他像一阵春风,给我们温暖和 ...

  • 师恩难忘教学反思
  • 师恩难忘教学反思 开学就临近教师节,带领学生学习了第一课<师恩难忘>,显得特别有意义.这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一篇深情而朴实的缅怀老师的记叙文.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有才华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自己对这位乡村小学老师的尊敬和感激的情怀. 教学过程中,首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在课 ...

  • [师恩难忘]说课稿(河大版八年级上册)
  • <师恩难忘>教学反思 <师恩难忘>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之所以设为首课,我想编委会肯定考虑到9月10日的教师节.新接手一个班级,又早有耳闻八(1)班智商较高,但情商木讷.所以上好这堂课意义深远.课前我搜索.学习了各种渠道的资料,准备打响开学的第一炮. 教学一开始,我紧扣< ...

  •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