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

临床伦理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1年2月第32卷第2期总第422期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

郑金林

摘要:临终关怀起源和发展于西方社会, 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生死智慧为现代临终关怀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基督教用生死智慧诠释和实践现代临终关怀。用基督教的生死智慧来审视现代临终关怀, 有助于更全面和深刻地理解现代临终关怀内涵, 更好地展开临终关怀服务。关键词:临终关怀, 基督教, 生死智慧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11) 02-0025-03

Christian Wisdom of Life and Death and Hospice C are ZH EN G J in lin. School of M edicine, P utian Univer sity , Putian 351100, China

Abstract:H ospice ca re originates and develops fr om w ester n society and Christ ian w isdom of life and deat h pro vides impo r tant theo ry r eso ur ces for it. Christian interprets and pr act ices modern ho spice ca re w it h the w isdom o f life and death. W ith the help o f the w isdo m o f life and death of Chr istianit y, it has been ex amined and peo ple can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 f modern hospice more com pr ehensively and pro foundly and the hospice ser vice w ill be ca rr ied o ut better. Key Words:hospice care, Chr istian, w isdo m of life and deat h

生命的存在本质在人类有限的认识限度内是一个自然过程。生命系统在时间中自身演变所趋向的态就一定是个非平衡态, 发生着耗散过程, 并确定了一个熵流, 即有生命的生与死的轮回[1]。死亡使得个体生命成为向死而生的存在, 赋予了人之生命的神圣性与唯一性, 同时也赋予生命以尊严与权力, 对于死亡的意义阐释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黑格尔认为 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 [2]勒维纳斯也认为 向死存在是人的最本质的东西, 对虚无之紧迫的忧虑是人类最本真的存在方式。 [3]对待生死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个体生命的文化意识, 也构成一个文化形态的特质。临终关怀是作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的课题, 如何探索与临终关怀有着深刻渊源的基督教生死智慧, 并从中获得启示, 是现代临终关怀实现其本真使命的可能路径。临终关怀系译自英文 Ho spice , H ospice 可追溯到12世纪, 原指宗教朝圣中途的休息站, 以后发展为专门为重病濒死的朝圣者和旅游者提供帮助和照顾的一种机构。1897年, 修女玛莉 艾肯亥将其修道院主办的H ospice 作为专门收容癌症末期病患的机构。现代临终关怀起源于1967年, 桑德斯在英国创办了第一个现代临终关怀机构 圣克里斯多夫临终关怀院。自20世纪70年代起, 许多国家都相继开展了临终关怀的工作, 曾一度形成了一种运动。1987年, 我国大陆建立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 北京松堂关怀医院, 1988年天津医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开始了现代意义临终关怀的研究与实践, 相继创办了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机构100多家, 已有数千人从事临终关怀的工作。2004年起, 每年十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六作为世界临终关怀及舒缓治疗日, 2006年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成立, 标志着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临终关怀作为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 是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从业人员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 为当前医疗条件下尚无治愈希望的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 以使临终病人缓解极端的病痛, 维护病人的尊严, 得以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的最 莆田学院医学院 福建莆田 351100

后旅程[4]。临终关怀从本质上说是为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 而不是延长生存时间, 使临终者坦然地、舒适地、安详地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同时给予患者家属精神上的支持, 进而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现代临终关怀从身体、心理、社会及灵性等方面对临终者进行关怀和照顾, 使 逝者魂安 、 生者心慰 , 做到 生死两安 。

1 临终关怀的基督教渊源

为消解现代临终关怀发展的某些困境, 一个可能的路径就是回归临终关怀的精神本体 基督教, 这不仅因为临终关怀有着深刻的基督教渊源, 而且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可以为临终关怀的发展提供启示。

1. 1 临终关怀的宗教本质

宗教是全人类永恒的需要, 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形式皆是一种超越生死之学, 是一种悟 生 了 死 之学, 更贴近生命存在本真, 可以为作为有限存在、向死而生的人类超越苦难与生死, 构筑栖居之所和理想天国, 进而提供人类永生和幸福的可能路径。基督教关于人的 生 的意义、价值和 死 的性质、归属的思想, 对生死的价值评价与认知, 构成了基督教的生死智慧,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为临终关怀提供本源化的理论基础和启示。

1. 2 临终关怀的历史与文化根源

临终关怀源自基督教, 临终关怀(Ho spice) 最初孕育于基督教徒在瘟疫与战争中, 缺乏医疗机构的情况下对濒死者的慈爱关怀, H ospice 多隶属于宗教团体, 是一种慈善服务机构。桑德斯创立的圣克里斯多夫临终关怀医院的基本理念 你是重要的, 因为你是你, 你一直活到最后一刻, 仍然是那么重要, 我们会尽一切努力, 帮助你安详逝去, 但也尽一切努力, 令你活到最后一刻。 这一理念实际上是与基督教信仰密不可分的。在现代临终关怀机构出现之前, 提供临终关怀的机构大多具有基督教背景, 与基督教信仰密不可分的。基于此, 有学者认定 广义上的临终关怀并不是基督教的发明创造。但是, 今天被我们所了解的制度化、规范化、普及化的临终关怀的发展, 却始终没有脱离过基

25

Me dicine an d Ph iloso ph y(H u ma nistic &Socia l Med icin e Ed itio n ) , Fe b 2011, Vo l. 32, N o . 2, To tal N o. 422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 郑金林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1年2月第32卷第2期总第422期

督教的深刻影响。 [5]基督教的生死智慧里 原罪 、 救赎 、 复活 等观念, 透过基督教生死智慧的力量, 使临终患者得以内心的安宁, 勇敢和安详地面对死亡, 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1. 3 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

由于中国近代医学主要是由西方医学传入的, 与基督教有相应的关联。作为医学现实中的应有课题, 中国临终关怀同医学的来源 基督教的母体是紧密相连的。正如有学者所分析的 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 以宗教对于生命和医学的影响最大, 基督精神是西方社会的语言和实践, 当代医学现实提出的道德课题将源于基督教文化传统 (恩格尔哈特) , 并且基督耶稣治病救人的神圣形象也为 中国医生树立了 体现天道 的格、致、诚、通、修、齐、治、平的榜样, 构成了中国近代特殊的基督教化医生的伦理人格, 即中国近代医学的基督精神。 [6]在临终关怀实践中, 把医学与基督教精神相糅合, 实现对临终者的救赎, 而获得永生。

2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对临终关怀的启示

2. 1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

生死智慧本质上即是对人生的各种问题(包括死亡问题) 的思考及解决模式, 其中人们对 彼岸 世界、超越性存在的种种解释模式是重要内容。生死智慧要求人们从精神上沟通 生 与 死 , 以获得对生死的正确态度, 特别是面对自我之死时的安心、甚至是安乐的心境[7]。

从基督教的教义层面, 基督教的生死观有三个基本的观念, 一是上帝创世说。世界一切万有皆自上帝所造, 生命由上帝赐予, 上帝是生命的源头。 耶和华用地上的尘土造人, 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 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 名叫亚当 [8]2。 因为在你那里, 有生命的源头 [8]534。人的生命不是他本身所固有的, 人的生命是由神所赐予, 上帝在一个人出生之际, 便将其生命蓝图赐给他, 这个生命蓝图不仅在于此生, 也包括死后的生命, 人的生死是由上帝主宰的。二是原罪救赎说。 原罪 是基督教教义的根本。基督教把人的生存过程视为原罪赎罪的过程, 认为死亡才是真正的升华, 人的灵魂惟有经过死亡才得以摆脱煎熬, 获得超脱。 死 是上帝对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所犯 原罪 的惩罚, 亚当、夏娃偷吃 禁果 , 想要脱离造物主而获得自己的智慧, 违背上帝的意志, 原罪 遗传给后世子孙, 成为人类一切罪恶、灾难、痛苦和死亡的根源。在上帝面前, 原罪 与生俱有。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 死又是从罪来的; 于是死降临到众人, 因为众人都犯了罪 [9]172。亚当和夏娃犯了 原罪 , 受到上帝所降 死亡 的惩罚, 而人类不能通过人的自身意志而得以解脱, 从此以后再也无法摆脱死亡的归宿。人类既然有了 原罪 , 于是上帝派遣耶稣降世人间。耶稣通过他的 死 而为人类赎免了罪过, 只有相信和依靠救世主耶稣为人类赎罪, 人才能求得死后永生。人类通过祈求上帝救赎恩典, 通过虔诚的信仰和深刻的忏悔, 在灵魂和肉体的对立中, 实现人性的超越, 完成脱胎换骨式的灵性提升、使灵魂超脱现实肉体和世界, 在 彼岸 世界获得重生。三是末日审判观。这一观念是基督教生死观的核心部分。每一个人即将死亡时, 都会在 世界的末日 接受上帝的最后宣判, 按着定命, 人人都有一死, 死后且有审判 [9]250。耶稣是 圣子 , 依从上帝的旨意, 禀承公正对一切人进行严格的审判, 宣判之后, 得到耶稣救赎者就可以升入 天堂 , 回到上帝身旁, 去享受永恒的幸福。而无法获得耶稣救赎者, 魔鬼缠身, 疾

26

病困扰, 受尽折磨, 必受下 地狱 之苦, 永世受罚。仁慈的上帝通过死亡这一审判来赦免世人的罪, 又让人们重获自由, 得到新生。所以, 在世界末日审判之后, 所有死去的人遵循上帝的旨意, 像基督那样复活升天, 重新过上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在基督教的生死观里个体的生命有三层, 一是肉身的生命, 这一层生命源自上帝的创世说, 上帝创造了世界, 也按自己的形象造了肉身的人, 并让人成为宇宙万物之灵, 而且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他人的生命, 凡流人血的, 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 因为, 神造人, 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的。 [8]7。二是灵里的生命, 灵来自于上帝向亚当的鼻孔里吹的那口气, 而由于原罪, 人与上帝断绝了关系, 必须借助信仰与赎罪重生才能获得灵里的生命。三是永远的生命, 即使作为肉身的生命死了, 灵魂亦可以在天国获得永生, 基督教信奉永生。相应地, 死亡也有三层, 一是肉身生命的死, 二是灵里生命的死, 这根源于原罪上帝与人关系的断绝, 三是末日审判后堕入地狱永远的死。对于基督徒而言, 死亡只是第一层次的死, 其真实的意义在于灵魂的归乡, 踏上 回家 的路, 再次回到上帝那里永享幸福, 圣经 中对于死运用了很温馨的语汇来形容, 比如, 死其实是在主里 睡 了[9]230, 如同婴孩安卧慈母的怀中, 所以基督教的死不是结束, 是一种更好的复活之路, 也是一种乐观的 回家 之路, 是有意义的。

基督教的三主德 信、望、爱是贯穿生死的伦理诉求。 信 是人对上帝的绝对信仰, 人非有信, 就不能得神的喜悦 [9]252

, 人为了获得重生, 必须信仰上帝, 这是基督教首要的道德诫命, 信仰乃是人类此在的一种生存方式 [10], 马丁 路德认为, 基督教的信仰来自于基督之死, 基督之死使灵魂新生, 从而使人产生信仰, 而正是因为信仰,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基督徒。 望 是一种超自然的美德, 尽管人犯了原罪, 必遭死亡的惩罚, 但是 望 可以使每个人都期待上帝之爱, 也都保有永生的希望和信心, 正如托马斯 阿奎那所说: 当上帝的佑助对于我们成为可能的时候, 我们的希望就最终指向了上帝自身。因此, 既然正是希望引起了人们的向善行为并使之成为人们所遵循的合适规则, 那么, 希望显然就是一种美德。 [11] 爱 是上帝圣爱, 所有生命在 爱 中都有被救赎的可能, 消融死亡带来的恐惧和痛苦, 超越生死藩篱, 获得永生, 因为基督已替人类受死, 爱是基督徒的救赎之路, 也是基督徒信仰的外在表达, 是基督教现实的道德生活, 因为 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 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 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 [9]257, 每个人的 爱 也应该是神圣的, 甚至 应爱你们的仇人, 善待恼恨你们的人 [9]73。2. 2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对临终关怀的启示

无论是从历史上来看, 还是从现代临终关怀的角度上说, 宗教文化起着特定的作用, 宗教是人对未知世界寻求慰藉的方法之一, 也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 基督教对临终关怀有着巨大的影响。临终关怀运动的兴起与推广, 得益于西方基督教的思想传统与文化场域, 在其创始人桑德斯那里, 她仍然将这种关怀理解为对 上帝之爱 (lov e of Go d ) 的诠释, 并将其视为自己的天职[12]。人类沐浴在 上帝之爱 之中,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 死并非不知去向, 死亡不是一切的终结, 而是上帝召唤 回家 , 凡尘生命的结束, 也就意味着回到了主的身边, 享受来世的天堂的幸福和快乐。正如托马斯 阿奎那说: 人在尘世的生活之后还另有命运; 这就是他在死后所等待的上帝的最后的幸福和快乐 [13]。临终者可以坦然面对死亡, 从死亡中超脱出来, 迈向新生, 超越死亡, 回到上帝的身边, 获得永恒的生命。于是, 世俗之 死 给

Med icin e a nd Philo sop hy(Huma n istic &Social Me dicin e E dition ), Fe b 2011, Vo l. 32, N o . 2, T ota l N o. 422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 郑金林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1年2月第32卷第2期总第422期

人们带来的一切孤独、恐惧、痛苦, 都融于基督的大爱之中, 通过 上帝之爱 , 驱散人类心灵所笼罩的恐惧和惶恐不安的阴影, 平静面对死亡。所以, 人类再也不必怕死, 神圣的基督已然代替了人类的死亡。这样, 用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对临终者的灵性的抚慰, 相信者必可获得对死亡的释然。正如宗教社会学家罗德尼 斯塔克在 基督教的兴起 所说: 基督教给予信徒最基本的礼物就是人性 [14]。基督教在人临终之际与临终后展现了其拯救或救赎的一面, 最大限度地减轻临终者及其家属的精神的痛苦, 在充满人性温馨的气氛中安祥、平静、舒适和尊严的辞别人世, 使逝者死而无憾, 生者问心无愧。

从基督教的生死智慧里, 临终者可以从中获得 创世 、 原罪 、 救赎 、 复活 等观念, 藉着上帝的荣誉、慈悲和爱来忍受病痛的折磨, 克服孤独和恐惧, 意识到死亡并不可怕, 而是上帝对人类的考验; 死 不是别的, 就是人从现世的 活 经过 死 再实现 复活 , 哥多林前书 写道: 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 照样, 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 。人们藉着上帝的恩典和虔诚的信仰而得救, 由信、望、爱的途径去摆脱 原罪 和死亡, 使 灵性的身体 重回人间, 实现 复活 , 得到永生, 获得永恒幸福和快乐。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对临终者的灵性的慰藉, 使临终者坦然接受死亡, 以自愿地离开人世为慰, 舒适平静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 悲痛之极的病人家属则通过关怀得到情感支持和安抚, 身心健康得以提升。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临终关怀有深刻影响, 在理论层面, 对临终关怀提出了积极探索, 即以积极的、理性的态度面对死亡及开展全面照护。在实践层面, 实现 四全照顾 的理念, 即全人照顾、全家照顾、全程照顾、全队照顾。从临终关怀的历史及目前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开展的临终关怀的实践中可知, 要实现安宁、安详、尊严死, 必须借助于医疗科技与宗教及哲学的智慧。古希腊的哲人曾经指出, 人间最幸福的事在于灵魂的无痛苦。人类有着灵性的需要已被大量的实例所证明, 对临终患者的灵性的抚慰问题, 是现代临终关怀的核心问题, 是衡量临终关怀的事业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实现灵性的抚慰上, 宗教的生死智慧可谓具有独特的意义及价值[15]。基督教的生死智慧无论是对于临终者、临终者的亲属, 还是对于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基督教神职人员都有很显著的影响。基督教的临终关怀实践中的祷告、抹油、葬礼等都是生发于其关于人的 生 与 死 的基本看法, 源于基督教的生死智慧。 你们中间有病了的呢, 他就该请教会的长老来, 他们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 为他祷告 [9]259, 通过为临终者祷告、抹油, 消除心中的恐惧和减轻身体的痛苦, 实现临终者的 全人 关怀, 特别是灵性的关怀。在基督教的生死智慧里, 葬礼背后都有一个信念:死亡不是结束, 而是一扇通向永恒生活的大门。 我是重生和生命。那些相信我的人们将活着, 即使他们死去; 而那些活着并相信我的人将永远不会死去 [9]119。葬礼在于向死者告别, 死者与亲友都是主要的对象。双方都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抛开把自己系缚在分别心上面的捆绑, 融入基督大爱之中。通过葬礼,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启示死者与生者此都不只是躯体, 使他们明白灵性与生活蕴藏着无穷的寓意, 帮助家属和临终者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死亡, 坦然面对死亡的到来, 选择适当的临终关怀方式, 为临终者平静

度过肉身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 也为生者提供一个值得期待、继续生活的理由和前景。基督教生死智慧所蕴涵爱、灵性的关怀与临终关怀的目标和宗旨是相契合的, 犹如天使的手, 抚慰了多少孤寂、恐惧的心灵, 祛除了 死亡 蕴涵的恐怖力量, 把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化为平静、热诚和了悟。它使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在精神上获得从痛苦中解脱的智慧, 从绝望中得到希望的慰籍, 帮助提升临终者、家属和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生命质量价值观和爱的奉献精神, 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3 结语

临终关怀既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 也是一个永远崭新的话题。临终关怀中蕴涵基督教的情结, 临终关怀与基督教有着密切渊源, 从中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临终关怀与基督教的生死智慧的密切关系。基督教用生死智慧诠释和实践现代临终关怀, 透过基督教的生死智慧的力量, 对死亡的超越, 临终者内心得以安宁, 身心痛苦予以减轻, 精神得到慰藉, 灵性得以关怀, 临终者能勇敢和安详地面对死亡, 坦然、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临终者的家属得到支持和照护, 让亡者安然故去, 生者欣慰留存。用基督教的生死智慧来审视现代临终关怀, 凸显基督教对临终关怀所带来的现实意义, 对提高临终关怀的效果, 促进临终关怀事业更加完善具有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 鸿. 生态系统与耗散结构[J]. 生态学杂志, 1989, 8(4) :51-54. [2] 黑格尔. 小逻辑[M ]. 2版. 贺 麟,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177.

[3] 艾玛纽埃尔 勒维纳斯. 上帝 死亡和时间[M ]. 余中先, 译.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97:111.

[4] 孟宪武. 临终关怀[M ].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2:8-9. [5] 黄剑波, 孙晓舒. 基督教与现代临终关怀的理念与实践[J]. 社会科

学, 2007(9) :139.

[6] 孙慕义. 基督教文化与我国近代西方医学[J]. 医学与社会, 1997, 10

(4) :51-53.

[7] 郑晓江. 论生死学与生死哲学[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2008, 41(1) :34.

[8] 圣经 旧约全书[M ]. 南京: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中国

基督教协会, 2003.

[9] 圣经 新约全书[M ]. 南京: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中国

基督教协会, 2003.

[10]海德格尔. 路标[M ].孙周兴,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59. [11]Aquinas T. Summ a Th eologiae [M ]. London:Ox ford Universi

ty Pres s, 1996:89.

[12]李 晋. 佛教、医学与临终关怀实践[J]. 社会科学, 2007(9) :94. [13]托马斯 阿奎那.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M ]. 马清槐, 译. 北京:商务印

书馆, 1963:83.

[14]罗德尼 斯塔克. 基督教的兴起:一个社会学家对历史的再思[M ].

黄剑波, 高民贵, 译.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257.

[15]郑晓江. 宗教之生死智慧与人类的灵性关怀[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

院学报, 2005(4) :1-8.

作者简介:郑金林(1972-) , 男, 福建莆田人, 讲师, 研究方向:生命伦理学、医学人文教育。

收稿日期:2010-10-21修回日期:2010-12-29

(责任编辑:杨 阳)

Me dicine an d Ph iloso ph y(H u ma nistic &Socia l Med icin e Ed itio n ) , Fe b 2011, Vo l. 32, N o . 2, To tal N o. 422 27

临床伦理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1年2月第32卷第2期总第422期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

郑金林

摘要:临终关怀起源和发展于西方社会, 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生死智慧为现代临终关怀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基督教用生死智慧诠释和实践现代临终关怀。用基督教的生死智慧来审视现代临终关怀, 有助于更全面和深刻地理解现代临终关怀内涵, 更好地展开临终关怀服务。关键词:临终关怀, 基督教, 生死智慧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11) 02-0025-03

Christian Wisdom of Life and Death and Hospice C are ZH EN G J in lin. School of M edicine, P utian Univer sity , Putian 351100, China

Abstract:H ospice ca re originates and develops fr om w ester n society and Christ ian w isdom of life and deat h pro vides impo r tant theo ry r eso ur ces for it. Christian interprets and pr act ices modern ho spice ca re w it h the w isdom o f life and death. W ith the help o f the w isdo m o f life and death of Chr istianit y, it has been ex amined and peo ple can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 f modern hospice more com pr ehensively and pro foundly and the hospice ser vice w ill be ca rr ied o ut better. Key Words:hospice care, Chr istian, w isdo m of life and deat h

生命的存在本质在人类有限的认识限度内是一个自然过程。生命系统在时间中自身演变所趋向的态就一定是个非平衡态, 发生着耗散过程, 并确定了一个熵流, 即有生命的生与死的轮回[1]。死亡使得个体生命成为向死而生的存在, 赋予了人之生命的神圣性与唯一性, 同时也赋予生命以尊严与权力, 对于死亡的意义阐释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黑格尔认为 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 [2]勒维纳斯也认为 向死存在是人的最本质的东西, 对虚无之紧迫的忧虑是人类最本真的存在方式。 [3]对待生死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个体生命的文化意识, 也构成一个文化形态的特质。临终关怀是作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的课题, 如何探索与临终关怀有着深刻渊源的基督教生死智慧, 并从中获得启示, 是现代临终关怀实现其本真使命的可能路径。临终关怀系译自英文 Ho spice , H ospice 可追溯到12世纪, 原指宗教朝圣中途的休息站, 以后发展为专门为重病濒死的朝圣者和旅游者提供帮助和照顾的一种机构。1897年, 修女玛莉 艾肯亥将其修道院主办的H ospice 作为专门收容癌症末期病患的机构。现代临终关怀起源于1967年, 桑德斯在英国创办了第一个现代临终关怀机构 圣克里斯多夫临终关怀院。自20世纪70年代起, 许多国家都相继开展了临终关怀的工作, 曾一度形成了一种运动。1987年, 我国大陆建立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 北京松堂关怀医院, 1988年天津医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开始了现代意义临终关怀的研究与实践, 相继创办了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机构100多家, 已有数千人从事临终关怀的工作。2004年起, 每年十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六作为世界临终关怀及舒缓治疗日, 2006年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成立, 标志着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临终关怀作为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 是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从业人员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 为当前医疗条件下尚无治愈希望的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 以使临终病人缓解极端的病痛, 维护病人的尊严, 得以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的最 莆田学院医学院 福建莆田 351100

后旅程[4]。临终关怀从本质上说是为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 而不是延长生存时间, 使临终者坦然地、舒适地、安详地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同时给予患者家属精神上的支持, 进而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现代临终关怀从身体、心理、社会及灵性等方面对临终者进行关怀和照顾, 使 逝者魂安 、 生者心慰 , 做到 生死两安 。

1 临终关怀的基督教渊源

为消解现代临终关怀发展的某些困境, 一个可能的路径就是回归临终关怀的精神本体 基督教, 这不仅因为临终关怀有着深刻的基督教渊源, 而且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可以为临终关怀的发展提供启示。

1. 1 临终关怀的宗教本质

宗教是全人类永恒的需要, 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形式皆是一种超越生死之学, 是一种悟 生 了 死 之学, 更贴近生命存在本真, 可以为作为有限存在、向死而生的人类超越苦难与生死, 构筑栖居之所和理想天国, 进而提供人类永生和幸福的可能路径。基督教关于人的 生 的意义、价值和 死 的性质、归属的思想, 对生死的价值评价与认知, 构成了基督教的生死智慧,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为临终关怀提供本源化的理论基础和启示。

1. 2 临终关怀的历史与文化根源

临终关怀源自基督教, 临终关怀(Ho spice) 最初孕育于基督教徒在瘟疫与战争中, 缺乏医疗机构的情况下对濒死者的慈爱关怀, H ospice 多隶属于宗教团体, 是一种慈善服务机构。桑德斯创立的圣克里斯多夫临终关怀医院的基本理念 你是重要的, 因为你是你, 你一直活到最后一刻, 仍然是那么重要, 我们会尽一切努力, 帮助你安详逝去, 但也尽一切努力, 令你活到最后一刻。 这一理念实际上是与基督教信仰密不可分的。在现代临终关怀机构出现之前, 提供临终关怀的机构大多具有基督教背景, 与基督教信仰密不可分的。基于此, 有学者认定 广义上的临终关怀并不是基督教的发明创造。但是, 今天被我们所了解的制度化、规范化、普及化的临终关怀的发展, 却始终没有脱离过基

25

Me dicine an d Ph iloso ph y(H u ma nistic &Socia l Med icin e Ed itio n ) , Fe b 2011, Vo l. 32, N o . 2, To tal N o. 422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 郑金林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1年2月第32卷第2期总第422期

督教的深刻影响。 [5]基督教的生死智慧里 原罪 、 救赎 、 复活 等观念, 透过基督教生死智慧的力量, 使临终患者得以内心的安宁, 勇敢和安详地面对死亡, 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1. 3 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

由于中国近代医学主要是由西方医学传入的, 与基督教有相应的关联。作为医学现实中的应有课题, 中国临终关怀同医学的来源 基督教的母体是紧密相连的。正如有学者所分析的 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 以宗教对于生命和医学的影响最大, 基督精神是西方社会的语言和实践, 当代医学现实提出的道德课题将源于基督教文化传统 (恩格尔哈特) , 并且基督耶稣治病救人的神圣形象也为 中国医生树立了 体现天道 的格、致、诚、通、修、齐、治、平的榜样, 构成了中国近代特殊的基督教化医生的伦理人格, 即中国近代医学的基督精神。 [6]在临终关怀实践中, 把医学与基督教精神相糅合, 实现对临终者的救赎, 而获得永生。

2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对临终关怀的启示

2. 1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

生死智慧本质上即是对人生的各种问题(包括死亡问题) 的思考及解决模式, 其中人们对 彼岸 世界、超越性存在的种种解释模式是重要内容。生死智慧要求人们从精神上沟通 生 与 死 , 以获得对生死的正确态度, 特别是面对自我之死时的安心、甚至是安乐的心境[7]。

从基督教的教义层面, 基督教的生死观有三个基本的观念, 一是上帝创世说。世界一切万有皆自上帝所造, 生命由上帝赐予, 上帝是生命的源头。 耶和华用地上的尘土造人, 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 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 名叫亚当 [8]2。 因为在你那里, 有生命的源头 [8]534。人的生命不是他本身所固有的, 人的生命是由神所赐予, 上帝在一个人出生之际, 便将其生命蓝图赐给他, 这个生命蓝图不仅在于此生, 也包括死后的生命, 人的生死是由上帝主宰的。二是原罪救赎说。 原罪 是基督教教义的根本。基督教把人的生存过程视为原罪赎罪的过程, 认为死亡才是真正的升华, 人的灵魂惟有经过死亡才得以摆脱煎熬, 获得超脱。 死 是上帝对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所犯 原罪 的惩罚, 亚当、夏娃偷吃 禁果 , 想要脱离造物主而获得自己的智慧, 违背上帝的意志, 原罪 遗传给后世子孙, 成为人类一切罪恶、灾难、痛苦和死亡的根源。在上帝面前, 原罪 与生俱有。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 死又是从罪来的; 于是死降临到众人, 因为众人都犯了罪 [9]172。亚当和夏娃犯了 原罪 , 受到上帝所降 死亡 的惩罚, 而人类不能通过人的自身意志而得以解脱, 从此以后再也无法摆脱死亡的归宿。人类既然有了 原罪 , 于是上帝派遣耶稣降世人间。耶稣通过他的 死 而为人类赎免了罪过, 只有相信和依靠救世主耶稣为人类赎罪, 人才能求得死后永生。人类通过祈求上帝救赎恩典, 通过虔诚的信仰和深刻的忏悔, 在灵魂和肉体的对立中, 实现人性的超越, 完成脱胎换骨式的灵性提升、使灵魂超脱现实肉体和世界, 在 彼岸 世界获得重生。三是末日审判观。这一观念是基督教生死观的核心部分。每一个人即将死亡时, 都会在 世界的末日 接受上帝的最后宣判, 按着定命, 人人都有一死, 死后且有审判 [9]250。耶稣是 圣子 , 依从上帝的旨意, 禀承公正对一切人进行严格的审判, 宣判之后, 得到耶稣救赎者就可以升入 天堂 , 回到上帝身旁, 去享受永恒的幸福。而无法获得耶稣救赎者, 魔鬼缠身, 疾

26

病困扰, 受尽折磨, 必受下 地狱 之苦, 永世受罚。仁慈的上帝通过死亡这一审判来赦免世人的罪, 又让人们重获自由, 得到新生。所以, 在世界末日审判之后, 所有死去的人遵循上帝的旨意, 像基督那样复活升天, 重新过上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在基督教的生死观里个体的生命有三层, 一是肉身的生命, 这一层生命源自上帝的创世说, 上帝创造了世界, 也按自己的形象造了肉身的人, 并让人成为宇宙万物之灵, 而且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他人的生命, 凡流人血的, 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 因为, 神造人, 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的。 [8]7。二是灵里的生命, 灵来自于上帝向亚当的鼻孔里吹的那口气, 而由于原罪, 人与上帝断绝了关系, 必须借助信仰与赎罪重生才能获得灵里的生命。三是永远的生命, 即使作为肉身的生命死了, 灵魂亦可以在天国获得永生, 基督教信奉永生。相应地, 死亡也有三层, 一是肉身生命的死, 二是灵里生命的死, 这根源于原罪上帝与人关系的断绝, 三是末日审判后堕入地狱永远的死。对于基督徒而言, 死亡只是第一层次的死, 其真实的意义在于灵魂的归乡, 踏上 回家 的路, 再次回到上帝那里永享幸福, 圣经 中对于死运用了很温馨的语汇来形容, 比如, 死其实是在主里 睡 了[9]230, 如同婴孩安卧慈母的怀中, 所以基督教的死不是结束, 是一种更好的复活之路, 也是一种乐观的 回家 之路, 是有意义的。

基督教的三主德 信、望、爱是贯穿生死的伦理诉求。 信 是人对上帝的绝对信仰, 人非有信, 就不能得神的喜悦 [9]252

, 人为了获得重生, 必须信仰上帝, 这是基督教首要的道德诫命, 信仰乃是人类此在的一种生存方式 [10], 马丁 路德认为, 基督教的信仰来自于基督之死, 基督之死使灵魂新生, 从而使人产生信仰, 而正是因为信仰,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基督徒。 望 是一种超自然的美德, 尽管人犯了原罪, 必遭死亡的惩罚, 但是 望 可以使每个人都期待上帝之爱, 也都保有永生的希望和信心, 正如托马斯 阿奎那所说: 当上帝的佑助对于我们成为可能的时候, 我们的希望就最终指向了上帝自身。因此, 既然正是希望引起了人们的向善行为并使之成为人们所遵循的合适规则, 那么, 希望显然就是一种美德。 [11] 爱 是上帝圣爱, 所有生命在 爱 中都有被救赎的可能, 消融死亡带来的恐惧和痛苦, 超越生死藩篱, 获得永生, 因为基督已替人类受死, 爱是基督徒的救赎之路, 也是基督徒信仰的外在表达, 是基督教现实的道德生活, 因为 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 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 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 [9]257, 每个人的 爱 也应该是神圣的, 甚至 应爱你们的仇人, 善待恼恨你们的人 [9]73。2. 2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对临终关怀的启示

无论是从历史上来看, 还是从现代临终关怀的角度上说, 宗教文化起着特定的作用, 宗教是人对未知世界寻求慰藉的方法之一, 也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 基督教对临终关怀有着巨大的影响。临终关怀运动的兴起与推广, 得益于西方基督教的思想传统与文化场域, 在其创始人桑德斯那里, 她仍然将这种关怀理解为对 上帝之爱 (lov e of Go d ) 的诠释, 并将其视为自己的天职[12]。人类沐浴在 上帝之爱 之中,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 死并非不知去向, 死亡不是一切的终结, 而是上帝召唤 回家 , 凡尘生命的结束, 也就意味着回到了主的身边, 享受来世的天堂的幸福和快乐。正如托马斯 阿奎那说: 人在尘世的生活之后还另有命运; 这就是他在死后所等待的上帝的最后的幸福和快乐 [13]。临终者可以坦然面对死亡, 从死亡中超脱出来, 迈向新生, 超越死亡, 回到上帝的身边, 获得永恒的生命。于是, 世俗之 死 给

Med icin e a nd Philo sop hy(Huma n istic &Social Me dicin e E dition ), Fe b 2011, Vo l. 32, N o . 2, T ota l N o. 422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 郑金林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1年2月第32卷第2期总第422期

人们带来的一切孤独、恐惧、痛苦, 都融于基督的大爱之中, 通过 上帝之爱 , 驱散人类心灵所笼罩的恐惧和惶恐不安的阴影, 平静面对死亡。所以, 人类再也不必怕死, 神圣的基督已然代替了人类的死亡。这样, 用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对临终者的灵性的抚慰, 相信者必可获得对死亡的释然。正如宗教社会学家罗德尼 斯塔克在 基督教的兴起 所说: 基督教给予信徒最基本的礼物就是人性 [14]。基督教在人临终之际与临终后展现了其拯救或救赎的一面, 最大限度地减轻临终者及其家属的精神的痛苦, 在充满人性温馨的气氛中安祥、平静、舒适和尊严的辞别人世, 使逝者死而无憾, 生者问心无愧。

从基督教的生死智慧里, 临终者可以从中获得 创世 、 原罪 、 救赎 、 复活 等观念, 藉着上帝的荣誉、慈悲和爱来忍受病痛的折磨, 克服孤独和恐惧, 意识到死亡并不可怕, 而是上帝对人类的考验; 死 不是别的, 就是人从现世的 活 经过 死 再实现 复活 , 哥多林前书 写道: 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 照样, 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 。人们藉着上帝的恩典和虔诚的信仰而得救, 由信、望、爱的途径去摆脱 原罪 和死亡, 使 灵性的身体 重回人间, 实现 复活 , 得到永生, 获得永恒幸福和快乐。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对临终者的灵性的慰藉, 使临终者坦然接受死亡, 以自愿地离开人世为慰, 舒适平静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 悲痛之极的病人家属则通过关怀得到情感支持和安抚, 身心健康得以提升。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临终关怀有深刻影响, 在理论层面, 对临终关怀提出了积极探索, 即以积极的、理性的态度面对死亡及开展全面照护。在实践层面, 实现 四全照顾 的理念, 即全人照顾、全家照顾、全程照顾、全队照顾。从临终关怀的历史及目前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开展的临终关怀的实践中可知, 要实现安宁、安详、尊严死, 必须借助于医疗科技与宗教及哲学的智慧。古希腊的哲人曾经指出, 人间最幸福的事在于灵魂的无痛苦。人类有着灵性的需要已被大量的实例所证明, 对临终患者的灵性的抚慰问题, 是现代临终关怀的核心问题, 是衡量临终关怀的事业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实现灵性的抚慰上, 宗教的生死智慧可谓具有独特的意义及价值[15]。基督教的生死智慧无论是对于临终者、临终者的亲属, 还是对于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基督教神职人员都有很显著的影响。基督教的临终关怀实践中的祷告、抹油、葬礼等都是生发于其关于人的 生 与 死 的基本看法, 源于基督教的生死智慧。 你们中间有病了的呢, 他就该请教会的长老来, 他们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 为他祷告 [9]259, 通过为临终者祷告、抹油, 消除心中的恐惧和减轻身体的痛苦, 实现临终者的 全人 关怀, 特别是灵性的关怀。在基督教的生死智慧里, 葬礼背后都有一个信念:死亡不是结束, 而是一扇通向永恒生活的大门。 我是重生和生命。那些相信我的人们将活着, 即使他们死去; 而那些活着并相信我的人将永远不会死去 [9]119。葬礼在于向死者告别, 死者与亲友都是主要的对象。双方都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抛开把自己系缚在分别心上面的捆绑, 融入基督大爱之中。通过葬礼,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启示死者与生者此都不只是躯体, 使他们明白灵性与生活蕴藏着无穷的寓意, 帮助家属和临终者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死亡, 坦然面对死亡的到来, 选择适当的临终关怀方式, 为临终者平静

度过肉身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 也为生者提供一个值得期待、继续生活的理由和前景。基督教生死智慧所蕴涵爱、灵性的关怀与临终关怀的目标和宗旨是相契合的, 犹如天使的手, 抚慰了多少孤寂、恐惧的心灵, 祛除了 死亡 蕴涵的恐怖力量, 把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化为平静、热诚和了悟。它使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在精神上获得从痛苦中解脱的智慧, 从绝望中得到希望的慰籍, 帮助提升临终者、家属和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生命质量价值观和爱的奉献精神, 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3 结语

临终关怀既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 也是一个永远崭新的话题。临终关怀中蕴涵基督教的情结, 临终关怀与基督教有着密切渊源, 从中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临终关怀与基督教的生死智慧的密切关系。基督教用生死智慧诠释和实践现代临终关怀, 透过基督教的生死智慧的力量, 对死亡的超越, 临终者内心得以安宁, 身心痛苦予以减轻, 精神得到慰藉, 灵性得以关怀, 临终者能勇敢和安详地面对死亡, 坦然、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临终者的家属得到支持和照护, 让亡者安然故去, 生者欣慰留存。用基督教的生死智慧来审视现代临终关怀, 凸显基督教对临终关怀所带来的现实意义, 对提高临终关怀的效果, 促进临终关怀事业更加完善具有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 鸿. 生态系统与耗散结构[J]. 生态学杂志, 1989, 8(4) :51-54. [2] 黑格尔. 小逻辑[M ]. 2版. 贺 麟,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177.

[3] 艾玛纽埃尔 勒维纳斯. 上帝 死亡和时间[M ]. 余中先, 译.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97:111.

[4] 孟宪武. 临终关怀[M ].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2:8-9. [5] 黄剑波, 孙晓舒. 基督教与现代临终关怀的理念与实践[J]. 社会科

学, 2007(9) :139.

[6] 孙慕义. 基督教文化与我国近代西方医学[J]. 医学与社会, 1997, 10

(4) :51-53.

[7] 郑晓江. 论生死学与生死哲学[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2008, 41(1) :34.

[8] 圣经 旧约全书[M ]. 南京: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中国

基督教协会, 2003.

[9] 圣经 新约全书[M ]. 南京: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中国

基督教协会, 2003.

[10]海德格尔. 路标[M ].孙周兴,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59. [11]Aquinas T. Summ a Th eologiae [M ]. London:Ox ford Universi

ty Pres s, 1996:89.

[12]李 晋. 佛教、医学与临终关怀实践[J]. 社会科学, 2007(9) :94. [13]托马斯 阿奎那.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M ]. 马清槐, 译. 北京:商务印

书馆, 1963:83.

[14]罗德尼 斯塔克. 基督教的兴起:一个社会学家对历史的再思[M ].

黄剑波, 高民贵, 译.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257.

[15]郑晓江. 宗教之生死智慧与人类的灵性关怀[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

院学报, 2005(4) :1-8.

作者简介:郑金林(1972-) , 男, 福建莆田人, 讲师, 研究方向:生命伦理学、医学人文教育。

收稿日期:2010-10-21修回日期:2010-12-29

(责任编辑:杨 阳)

Me dicine an d Ph iloso ph y(H u ma nistic &Socia l Med icin e Ed itio n ) , Fe b 2011, Vo l. 32, N o . 2, To tal N o. 422 27


相关内容

  • 如何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有感琼瑶的生前预嘱
  • 原创 2017-03-18 文道 ijingjie ijingjie 微信号 newjingjie 功能介绍 <境界>,中国第一份关注新闻热点.文化思潮.职场家庭.个人成长的原创信仰类电子杂志,由一群华人媒体人集聚而成,为你打造最新颖.深度的原创内容,集文字.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全媒体,欢 ...

  • 道家和佛家有什么区别
  • 道家和佛家有什么区别 道教说道理,佛教讲真理. 道教告诉信众,人生道路从何而来:但佛教做了更微细的研究,不只指明人从何而来,亦说出去何去向. 道教告诉信众,人应该要怎么走在人生之路上:但佛教不只研究做人要怎么做?还深入探究过去之所生与未来之所往,这是真理,也称为真谛,这是佛教与道教不同之处. 一般的 ...

  • 哲学与幸福
  • 哲学与幸福 摘要 哲学是哲学概念,幸福是伦理学概念,哲学与幸福本没有什么交集,哲学的研究对象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虽有交叉的,但是他们有各自的研究领域.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幸福是主观的心里体验,幸福是灵魂的安宁,哲学是拯救灵魂的,哲学通过痛苦的彻底的顿悟反思,通向幸福的彼岸. 关键词 哲学 幸福 反思 彼 ...

  • 基督教婚礼贺词
  • 献给一切尊重神圣婚姻的青年——基-督教婚礼祝词 婚誓问答 (主礼人先问新郎,再问新娘;二者问答词均同) (主持人要求打新郎新娘携手上前) (主持人:(新郎、新娘),愿神赐福于你们;今天,教会在上帝面前聚集,在圣堂内为你们公行神圣隆重的婚礼。婚姻是蒙福的、是神圣的、是极宝贵的;所以不可轻忽草率,理当恭 ...

  • 人生十大层面--读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
  • 读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 一.十大层面 人生在世几十年,大半时间在谈话--与人谈(公开言论).与己谈(内心独白),与古人谈(读书).与来者谈(著述),与实在对象谈(聊天.会谈,讲课.演说).与虚幻对象谈(胡话.梦呓,叹喟.沉吟),几乎可以说,人生就是谈话.难怪海德格要说:" ...

  • 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如何理解?
  • 没有永远都不会消失的"物质"--"空",物质只是"光"和"能"的幻影. 永远都不会消失的,只是物质的"光.明性",那就是宗教所称的"佛性"."神性",也就是物质 ...

  • 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 人的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 但最蠢的二件事 就是 拒绝读书 忽视灵魂 拒绝运动 忽视健康 当脾气来的时候 福气就走了 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用嘴伤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 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 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 水深则流缓 语迟则人贵 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学说话 却要花数十年的时间 ...

  • [人类简史]读书会书友推荐书单
  • <人类简史>读书会书友推荐书单 1.<奇特的一生> 作者:[苏] 格拉宁 推荐人:亚超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生命,可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是由 时间构成的,是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没人能预计他在下一分钟里能发生什 么,但至少我们可以记 ...

  • 西方哲学智慧答案
  • 西方哲学智慧作业 1.1智慧的痛苦(一)已完成 1 在西方,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以下哪个属性? A.普遍性 B.必然性 C.独立性 D.科学性 我的答案:C 2 在西方哲学史中,古代哲学即古希腊哲学. 我的答案:√ 3 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古典哲学不包括以下哪位哲学家的思想? A.柏拉图 B.卢梭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