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试题

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

熊彼特竞争理论: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正是起因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形成时间各一的经济周期;资本主义只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不可能是静止的,也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因此,他提出,“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2、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3、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4、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5、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6、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本来指医学上的治疗方法,在经济学中通过实施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治理恶性通货膨胀的一系列严厉经济措施。这里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上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以区别于渐进式改革,旨在遏制通货膨胀,克服财政危机,使经济复苏。 产业转移: “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配第-克拉克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率中得到类似的验证。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力中的份额相对越小,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

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也称“金融深化”,是“金融抑制”的对称。金融自由化理论主张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度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使利率能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金融全球化:

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和资本项目,使资本在各国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上的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

金砖四国:

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四个有希望在几十年内取代七国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这个简称来自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国名开头字母BRICs (Brazil、

Russia、India、China)的谐音(意指“砖头”)。 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和“咖啡王国”;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灵猫六国:

“灵猫六国”

所谓“灵猫”(英文名 :CIVETS),正是由哥伦比亚、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等 6 国国名首字母组成,其共同特点是“有庞大的年轻人口,经济多元、有活力” ,被看作是未来新兴的市场及投资焦点所在。2008 年金融风暴,俄罗斯通膨严重又遇上干旱,复苏并不顺利:而巴西则渐渐被认为是相对已发达的国家。如今,伦敦对冲基金经理之间的新流行词是”灵猫六国”——中国、印度、越南、印尼、土耳其及南非,它们被认为是接下来10年的经济增长热点。

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积极运用补贴或出品鼓励等措施对那些被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或大量“租”(某种要素所得到的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的产业予以扶持,扩大本国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把超额利润从外国厂商转移给本国厂商,以增加本国经济福利和加强在有外国竞争对手的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地位。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具体是说,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力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信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

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使发达国家物质生产增长速度、规模和数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使运输和通信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2、随着众多发展中国家从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呈现全球化发展。3、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外汇管制的取消,金融制度、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创新,使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呈现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在数量和销售额上的迅速发展,把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直接联结起来,把各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变成公司的内部分工,跨国公司便成为经济全球化微观层面的直接组织者和主要驱动力。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

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的表现:WTO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确立,规范了世界贸易的规则,而且进一步降低了各国关税和市场的准入门槛;同时,电子商务和电子贸易撮合开始推广,贸易合同的标准化也使得国际贸易标准进一步趋同,降低了商品交易成本。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表现:各国放松金融管制,以国际外汇交易、证券、股权及借贷为基础的国际金融市场交易发展迅速,各种市场关联度提高,各国利率水平趋于同步变动;外汇管制的放宽和电子货币的流行,货币的国际交换和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大,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增长率和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表现:世界性的移民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移民高潮,而且各类专业人才的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同时,人才“隐性跨国流动”,即人才没有离开本土但为外国企业所雇用,接受外国科技和管理方式的趋势增强。

4、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表现:由于长期科技进步的积累,工业化结构已从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日趋“软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地域分工演变为全球化的网络分工,各种国际分工形式并存交织,各国产业结构在全球生产体系的循环中动态升级,形成了全球性的“增长命运共同体”和“结构进步共同体”。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是区域经济协调组织的突出表现,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贸易、金融协调组织和机构的成立,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跨国公司的特点:

跨国公司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1、结构特征。跨国公司的营业规模普遍大于相同类型的国内企业;其地理分布十分广阔,在海内外建立起庞大的生产经营网络;在股权结构方面,在母公司的股权结构上,目前大部分跨国公司母公司的股权仍然全部控制在母国资本手中,但是股权结构呈现出多国化的特点;在分公司的股权结构上,早期跨国公司倾向于对子公司实行完全控股,现在多采用非股权安排。2、环境特征。跨国公司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法律环境等方面,都要受到两国的影响,在从事生产经营方面面临的环境比国内企业复杂的多。3、经营管理特征。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上主要体现为:战略目标的全球化、运营过程的全球化、组织管理的内部一体化、经营方式多样化和生产要素转移的内部化。

跨国公司的形成原因和理论基础:

从宏观层面上看,跨国公司形成的原因就是推动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因素,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从微观层面来看,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为,1、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在更加宽广的市场上展开竞争。2、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3、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将该中产业移至国外。4、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5、通过直接投资绕过贸易壁垒,保护和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等。

建立跨国公司的微观因素,西方学者提出一系列理论:垄断优势论、寡占反应论、内部化理论、投资的有机构成论、边际产业扩张论、产品生命周期论、国际生产折衷论

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跨国公司的早期发展。17至19世纪西欧各国为了对之地进行掠夺而设立的特许公司,是跨国公司的雏形,比如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至19世纪6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产业革命的完成,推动了早期跨国公司的出现,比如德国的费里德里克·拜耳化学公司。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跨国公司发展相对缓慢,但是美国跨国公司蓬勃发展。

2、战后到80年代现代跨国公司的大发展。20世纪60-70年代是跨国公司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到80年代有所减缓,这一阶段,跨国公司数目不断增多,产销量不断扩大;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来源国和东道国的地理分布及其投资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3、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出现了扩张浪潮。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数量大幅度

增加,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化生产与销售规模空前扩大。企业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非股权参与方式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形式,跨国公司间技术合作与研究开发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主要发达国家的各种经济体制模式及其主要特点: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方式、范围和手段的不同,可将经济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1、 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政府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

鼓励自由竞争,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间接调控、依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也可称为“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

2、 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也称为莱茵模式,以西欧的德国、法国和北欧的瑞

典为主要代表,其主要特点是,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并重,也称为“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

3、 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要求企业遵守

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尊重政府的意图,即通过有效的官民协作来实现政府规划的经济发展目标。

当前发达国家摆脱经济危机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不同的应对政策,包括金融监管、注入资金、收购股权、提供贷款、资产国有化、高管限薪、扶助就业、降息、退税、政府接管公司等,以支持和发展本国经济,共同对抗近年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纵观各国的救市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方式。

1、政府通过收购股权,直接向金融机构注入大量资金

大多数在金融危机中受害严重的国家都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量注资的行为。2008年10月8日,英国率先宣布以向主要商业银行注资为核心的救市方案,第一批英国政府向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注资 370 亿英镑,还将向英国各大商业银行提供高达 500 亿英镑的资金。一向信守自由市场原则的美国政府的注资行为也广受关注。2008年10 月15 日美国政府向花旗、摩通、美银及富国银行注资250亿美元。10底又提出2500亿美元的银行注资计划。11月 24日,美国政府再次向花旗银行注资200亿美元,换取花旗年息为8%的优先股;财政部向美国 2 1 家金融机构提供高达335.6 亿美元资金。截至 2009 年 1 月 5 日美国政府向 215 家商业银行累计注资1875亿美元。

2、政府提供信用担保

各个经济体同时以国家信用向货币市场提供国

家担保,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缓解金融机构短期流动性困境。主要措施包括为银行存款和银行债务进行担保:(1)为银行同业拆借提供担保。在欧元区,各国纷纷出资为本国银行同业拆借提供担保,其中德国出资 4000 亿欧元、荷兰出资 2000 亿欧元、葡萄牙出资 200亿欧元、奥地利出资 850 亿欧元;法国也出资3200 亿欧元为银行借贷提供担保。(2)为银行信贷和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提供担保。在美国,财政部为 1.4 万亿美元的银行债务提供担保;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储蓄保险机构联合为花旗银行高达306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提供担保;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公司债券提供巨额担保。德国、比利时、法国、韩国等都为本国商业银行信贷提供了巨额担保,稳定了银行体系的信用和核

心地位,巩固了国民消费和投资的信心。

3、各国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甚至进入萧条的情况下,各个经济体除了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还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消除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危害。

(1)修改税法,减免税收。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对税收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动。中国国务院从2008年10 月起,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增加出口退税商品种类、提高商品出口退税率,还为中小企业出台幅度高达 20% 的一揽子减税方案;2009 年 2 月美国国会批准了787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英国财政下调增值税至 15% 以刺激消费。

(2)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提出了两年内高达 4 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计划;俄罗斯计划在未来 6 年内投入 6200亿美元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法国提出260 亿欧元的经济救助措施,用于公共投资和补贴企业;德国计划投资 400 亿欧元用于道路、学校、体育设施、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价值 320 亿欧元的经济振兴计划。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国也推出了巨额的政府投资计划以促进经济复苏。 4、全球范围降低利率

全球范围内,为应对货币市场流动性不足和信贷萎缩,各经济体联合救市,一致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降低利息,同时降低国际市场利率。仅在 2008 年 10 月初到 11 月底,香港金融管理局、中国台湾货币当局、新西兰中央银行、印度央行、俄罗斯央行都不同程度的下调了基准利率;中国人民银行、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韩国央行和瑞典央行更是两次下调了基准利率。同时,印度央行和中国人民银行还及时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简洁版: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颁布工业促进的法规,适当保护工人利益;建设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美国 2008年10月29日 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至1% 放松银根

10月27日 美财政部考虑入股保险公司

援助保险公司

10月25日 美第三阶段救市:约20家银行将列入援助名单

支持金融系统

10月24日 美报称布什政府考虑斥资400亿美元救断供业主

拯救房地产市场

10月22日 美联储将提供5400亿美元支持共同基金

稳定资本市场

10月14日 布什政府宣布2500亿美元直接购买金融机构股份

支持金融系统

10月3日 美国众议院批准了7000亿美元的金融系统救援法案

稳定资本市场

10月1日 美国证交会延长800多只金融股的卖空禁令 稳定股市

9月24日 巴菲特将购买高盛集团价值50亿美元的永久性优先股 支持金融系统 欧盟 10月19日 欧美宣布将召开国际峰会寻全球性救市方案 援助金融市场

10月18日 欧盟拟出经济刺激案避免金融危机升为经济危机

保护实体经济

10月16日 欧盟领导人同意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稳定资本市场

10月15日 无限额注资启动,欧洲三行首期输血2540亿美元 支持金融系统

英国 10月28日 英国拟增加政府借贷刺激需求 刺激内需

10月4日 英国扩大银行存款保障范围

保护储户利益

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际贸易保护有哪些新变化,呈现出哪些特点和趋势?

金融危机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范围广泛。贸易保护的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货物贸易,还逐步延伸到服务贸易、投资、竞争、知识产权、汇率政策等。(2)更具隐蔽性。发达国家往往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贸易保护,或是人为形成极其复杂的、不透明的操作程序,或是利用各国产品标准上的差异性,使标准在国际贸易中名正言顺地起到保护作用。(3)传统贸易壁垒措施和新贸易壁垒措施频繁使用。新贸易保护主义体现在关税、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频繁以及混合使用,贸易摩擦也从传统领域向高新技术领域蔓延。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社会壁垒和知识产权等新贸易壁垒措施,仍然是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频繁使用的壁垒手段。 (4)实施歧视。新贸易保护主义着重限制发展中国家的核心产业和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丧失,经济发展增长速度放缓,社会矛盾突出。(5)挑战世贸规则。美国根据其“301”条款,对来自国外的“不公平”贸易活动采取单边贸易制裁。近年来,美多次启动或威胁启动该条款处理贸易纠纷,公开向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挑战,严重损害了世贸组织的权威性,也因此增加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相关案例的数量和争端解决的复杂性。

现代货币体系改革有哪些措施?改革方向是什么?结合“美元”的地位进行分析。

2008年3月,贝尔斯登投资银行破产,半年之后的9月,“两房”和AIG相继被政府接管,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宣布破产,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在短短的六个月里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均消失了,美国纽约这个世界金融家的摇篮、华尔街这个全球财富的象征为何如此弱不禁风?一股“小小”的次债之风就让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的金融中心变成了金融风暴中心。

正是对自由市场经济理念的盲从,才导致了监管不尽责、不到位,这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样的市场力量催生了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呢?是几个世纪以来的“美国梦”和“居者有其屋”的理想,是这些梦想与理想的结合推动着美国人和那些向往美国的人想尽办法利用“市场”来致富。长期以来,美国的储蓄与消费失衡,产业中的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不平衡,而服务业中金融业与其他产业发展也不平衡。支撑美国这种不平衡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一制度安排使美国可以靠别 人的储蓄来消费和发展。

什么样的国际货币体系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目前我们可以说有一个全球货币体系,那就是美元本位制,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这个货币体系也有一个国际收支调节机制,那就是浮动汇率体系。也有一个国际最后贷款人,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联储。但这个体系有非常严重的缺陷,它没有任何外部约束机制。国际储备货币发行没有任何外部约束。浮动汇率体系实质上是一个国际货币供应量的内在增加机制。深刻理解美元本位制的运行机理和内在缺陷,是探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前提。

从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网(金融监管、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来看,就会发现它

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第一,最后贷款人的功能很不完善。要完善这一功能目前面临三种模式选择,第一种也是最理想的是成立一个世界性的中央银行,目前看这只能成为一个遥远的目标,第二是基于G20之类的峰会,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准国际中央银行这样一个体系。但由于类似G20这样的峰会对成员国没有一个约束机制,也没有明确的游戏规则,因此目前也还不成熟。最后就是在现有的框架下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在这一改革中,中国应积极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综合性监管难以落实。目前国际上有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等等机构,其功能不实,不能进行跨国监管。未来面临的问题就是不断完善这些组织的功能,强化组织功能,并赋予其跨国监管的职能。

第三,存款保险缺乏协调。目前国际存款保险协会功能较弱。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对本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都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国际存款保险协会并没有起到一个统一协调各国存款保险机构的功能。未来也应考虑将国际存款保险协功能做实,使其成为各国存款保险机构的再保险机构,这样就对各国存款保险支柱增加了一层保障。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以下五种可能方案:(1)将美元直接转化为世界货币,将美联储转变为世界中央银行,可以比照欧洲中央银行的模式,让各国共同参与管理美元;(2)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改造成为世界中央银行,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货币,按照人口和GDP等规模确立各国在世界中央银行的股份和投票权;(3)世界主要大国(美国、欧洲、中国、日本、

俄罗斯、英国、印度、巴西等)签署国际货币协议,创立世界货币单位(World Currency Unit,

简称WCU),世界货币单位背后的基础是上述大国的一篮子货币再加上黄金。各国货币和世界货币单位挂钩。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造成为管理世界货币单位和世界储备的机构(准世界中央银行)。这可能是“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佳方案。(4) 积极稳步推进区域货币和金融合作。这对中国尤其重要。中国应该加速和周边国家的金融货币合作,特别是和东南亚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迅速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扩大人民币的流通范围。为今后进一步谈判构建世界货币做好准备。中国尤其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推动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和国际货币“战国时代”的形成。(5)维持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变。最多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人事安排和股份比例上有所调整,增加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同时指出,改革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寻求共赢。重建具有稳定的定值基准并为各国所接受的新储备货币可能是个长期内才能实现的目标。建立凯恩斯设想的国际货币单位更是人类的大胆设想,并需要各国政治家拿出超凡的远见和勇气。而在短期内,国际社会特别是基金组织至少应当承认并正视现行体制所造成的风险,对其不断监测、评估并及时预警。同时还应特别考虑充分发挥SDR的作用。SDR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同时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基金组织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因此,应当着力推动SDR的分配。这需要各成员国政治上的积极配合,特别是应尽快通过1997年第四次章程修订及相应的SDR分配决议,以使1981年后加入的成员国也能享受到SDR的好处。在此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SDR的使用范围需要拓宽,从而能真正满足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

●建立起SDR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清算关系。改变当前SDR只能用于政府或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结算的现状,使其能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公认的支付手段。

●积极推动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投资和企业记账中使用SDR计价。不仅有利于加强SDR的作用,也能有效减少因使用主权储备货币计价而造成的资产价格波动和相关风险。 ●积极推动创立SDR计值的资产,增强其吸引力。基金组织正在研究SDR计值的有价证券,

如果推行将是一个好的开端。

●进一步完善SDR的定值和发行方式。SDR定值的篮子货币范围应扩大到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也可将GDP作为权重考虑因素之一。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市场对其币值的信心,SDR的发行也可从人为计算币值向有以实际资产支持的方式转变,可以考虑吸收各国现有的储备货币以作为其发行准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1年面临一些制度性安排的定期调整,其中包括份额的调整以及特别提款权的货币定值结构的调整。IMF的总裁凯恩也表示在2011年份额调整过程中中国的份额将有最大程度的提高,目前中国在IMF中的份额排在第六位,2011年之后极有可能超过法国和英国。届时整个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将会提升五个百分点,在五个百分点中中国可能得到其中的一到二个百分点。如果情况果真如此,中国在整个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将有所提升,整个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金融体系的地位也有所改善,但情况能否得到根本性改变,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在IMF中拥有一票否决权。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重大的事情都要85%以上的投票通过,美国一家占了17%,这意味着没有美国的同意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达到85%,所以这个规则如果不改,IMF就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美国主动放弃部分份额,即放弃一票否决权,二是改变IMF的议事规则,将85%的通过率调整到70%或75%。二者中的任何一个都能使IMF在权利分配机制中产生重大的变革,但是否能实现目前还很难说。

目前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是有严重缺陷,改革任重道远,对待这个改革,中国应积极参与,目前我们主要能做的是创造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包括加快我们金融市场的发展建设,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逐渐推动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在亚洲金融货币框架中间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IMF改革这些事情上,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姿态。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建模的步骤和要点以及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

2.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

重点掌握:(1)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参数估计、参数估计量的统计性质、假设检验与预测;(2)违背基本假定而产生的异方差、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和处理方法;(3)虚拟变量的引入原则与使用;(4)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

要求:能熟练的运用以上有关理论与方法处理简单的经济问题。

3.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

重点掌握:变量和方程的分类、结构方程与简化方程、方程识别性的判断方法和模型识别的概念、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以及估计量的统计性质。

要求:能正确区分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先决变量;能熟练判断方程是可识别的(恰好识别或过度识别)还是不可识别的、能选择正确的参数估计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

四、考试题型及考试卷结构

题型:填空题、单选题、分析计算题。

试卷结构:填空题占25%、单选题占20%、分析计算题占55%

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

熊彼特竞争理论: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正是起因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形成时间各一的经济周期;资本主义只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不可能是静止的,也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因此,他提出,“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2、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3、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4、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5、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6、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本来指医学上的治疗方法,在经济学中通过实施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治理恶性通货膨胀的一系列严厉经济措施。这里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上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以区别于渐进式改革,旨在遏制通货膨胀,克服财政危机,使经济复苏。 产业转移: “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配第-克拉克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率中得到类似的验证。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力中的份额相对越小,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

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也称“金融深化”,是“金融抑制”的对称。金融自由化理论主张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度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使利率能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金融全球化:

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和资本项目,使资本在各国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上的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

金砖四国:

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四个有希望在几十年内取代七国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这个简称来自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国名开头字母BRICs (Brazil、

Russia、India、China)的谐音(意指“砖头”)。 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和“咖啡王国”;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灵猫六国:

“灵猫六国”

所谓“灵猫”(英文名 :CIVETS),正是由哥伦比亚、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等 6 国国名首字母组成,其共同特点是“有庞大的年轻人口,经济多元、有活力” ,被看作是未来新兴的市场及投资焦点所在。2008 年金融风暴,俄罗斯通膨严重又遇上干旱,复苏并不顺利:而巴西则渐渐被认为是相对已发达的国家。如今,伦敦对冲基金经理之间的新流行词是”灵猫六国”——中国、印度、越南、印尼、土耳其及南非,它们被认为是接下来10年的经济增长热点。

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积极运用补贴或出品鼓励等措施对那些被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或大量“租”(某种要素所得到的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的产业予以扶持,扩大本国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把超额利润从外国厂商转移给本国厂商,以增加本国经济福利和加强在有外国竞争对手的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地位。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具体是说,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力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信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

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使发达国家物质生产增长速度、规模和数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使运输和通信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2、随着众多发展中国家从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呈现全球化发展。3、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外汇管制的取消,金融制度、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创新,使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呈现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在数量和销售额上的迅速发展,把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直接联结起来,把各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变成公司的内部分工,跨国公司便成为经济全球化微观层面的直接组织者和主要驱动力。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

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的表现:WTO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确立,规范了世界贸易的规则,而且进一步降低了各国关税和市场的准入门槛;同时,电子商务和电子贸易撮合开始推广,贸易合同的标准化也使得国际贸易标准进一步趋同,降低了商品交易成本。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表现:各国放松金融管制,以国际外汇交易、证券、股权及借贷为基础的国际金融市场交易发展迅速,各种市场关联度提高,各国利率水平趋于同步变动;外汇管制的放宽和电子货币的流行,货币的国际交换和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大,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增长率和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表现:世界性的移民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移民高潮,而且各类专业人才的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同时,人才“隐性跨国流动”,即人才没有离开本土但为外国企业所雇用,接受外国科技和管理方式的趋势增强。

4、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表现:由于长期科技进步的积累,工业化结构已从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日趋“软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地域分工演变为全球化的网络分工,各种国际分工形式并存交织,各国产业结构在全球生产体系的循环中动态升级,形成了全球性的“增长命运共同体”和“结构进步共同体”。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是区域经济协调组织的突出表现,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贸易、金融协调组织和机构的成立,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跨国公司的特点:

跨国公司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1、结构特征。跨国公司的营业规模普遍大于相同类型的国内企业;其地理分布十分广阔,在海内外建立起庞大的生产经营网络;在股权结构方面,在母公司的股权结构上,目前大部分跨国公司母公司的股权仍然全部控制在母国资本手中,但是股权结构呈现出多国化的特点;在分公司的股权结构上,早期跨国公司倾向于对子公司实行完全控股,现在多采用非股权安排。2、环境特征。跨国公司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法律环境等方面,都要受到两国的影响,在从事生产经营方面面临的环境比国内企业复杂的多。3、经营管理特征。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上主要体现为:战略目标的全球化、运营过程的全球化、组织管理的内部一体化、经营方式多样化和生产要素转移的内部化。

跨国公司的形成原因和理论基础:

从宏观层面上看,跨国公司形成的原因就是推动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因素,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从微观层面来看,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为,1、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在更加宽广的市场上展开竞争。2、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3、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将该中产业移至国外。4、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5、通过直接投资绕过贸易壁垒,保护和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等。

建立跨国公司的微观因素,西方学者提出一系列理论:垄断优势论、寡占反应论、内部化理论、投资的有机构成论、边际产业扩张论、产品生命周期论、国际生产折衷论

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跨国公司的早期发展。17至19世纪西欧各国为了对之地进行掠夺而设立的特许公司,是跨国公司的雏形,比如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至19世纪6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产业革命的完成,推动了早期跨国公司的出现,比如德国的费里德里克·拜耳化学公司。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跨国公司发展相对缓慢,但是美国跨国公司蓬勃发展。

2、战后到80年代现代跨国公司的大发展。20世纪60-70年代是跨国公司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到80年代有所减缓,这一阶段,跨国公司数目不断增多,产销量不断扩大;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来源国和东道国的地理分布及其投资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3、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出现了扩张浪潮。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数量大幅度

增加,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化生产与销售规模空前扩大。企业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非股权参与方式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形式,跨国公司间技术合作与研究开发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主要发达国家的各种经济体制模式及其主要特点: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方式、范围和手段的不同,可将经济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1、 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政府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

鼓励自由竞争,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间接调控、依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也可称为“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

2、 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也称为莱茵模式,以西欧的德国、法国和北欧的瑞

典为主要代表,其主要特点是,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并重,也称为“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

3、 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要求企业遵守

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尊重政府的意图,即通过有效的官民协作来实现政府规划的经济发展目标。

当前发达国家摆脱经济危机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不同的应对政策,包括金融监管、注入资金、收购股权、提供贷款、资产国有化、高管限薪、扶助就业、降息、退税、政府接管公司等,以支持和发展本国经济,共同对抗近年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纵观各国的救市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方式。

1、政府通过收购股权,直接向金融机构注入大量资金

大多数在金融危机中受害严重的国家都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量注资的行为。2008年10月8日,英国率先宣布以向主要商业银行注资为核心的救市方案,第一批英国政府向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注资 370 亿英镑,还将向英国各大商业银行提供高达 500 亿英镑的资金。一向信守自由市场原则的美国政府的注资行为也广受关注。2008年10 月15 日美国政府向花旗、摩通、美银及富国银行注资250亿美元。10底又提出2500亿美元的银行注资计划。11月 24日,美国政府再次向花旗银行注资200亿美元,换取花旗年息为8%的优先股;财政部向美国 2 1 家金融机构提供高达335.6 亿美元资金。截至 2009 年 1 月 5 日美国政府向 215 家商业银行累计注资1875亿美元。

2、政府提供信用担保

各个经济体同时以国家信用向货币市场提供国

家担保,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缓解金融机构短期流动性困境。主要措施包括为银行存款和银行债务进行担保:(1)为银行同业拆借提供担保。在欧元区,各国纷纷出资为本国银行同业拆借提供担保,其中德国出资 4000 亿欧元、荷兰出资 2000 亿欧元、葡萄牙出资 200亿欧元、奥地利出资 850 亿欧元;法国也出资3200 亿欧元为银行借贷提供担保。(2)为银行信贷和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提供担保。在美国,财政部为 1.4 万亿美元的银行债务提供担保;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储蓄保险机构联合为花旗银行高达306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提供担保;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公司债券提供巨额担保。德国、比利时、法国、韩国等都为本国商业银行信贷提供了巨额担保,稳定了银行体系的信用和核

心地位,巩固了国民消费和投资的信心。

3、各国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甚至进入萧条的情况下,各个经济体除了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还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消除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危害。

(1)修改税法,减免税收。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对税收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动。中国国务院从2008年10 月起,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增加出口退税商品种类、提高商品出口退税率,还为中小企业出台幅度高达 20% 的一揽子减税方案;2009 年 2 月美国国会批准了787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英国财政下调增值税至 15% 以刺激消费。

(2)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提出了两年内高达 4 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计划;俄罗斯计划在未来 6 年内投入 6200亿美元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法国提出260 亿欧元的经济救助措施,用于公共投资和补贴企业;德国计划投资 400 亿欧元用于道路、学校、体育设施、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价值 320 亿欧元的经济振兴计划。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国也推出了巨额的政府投资计划以促进经济复苏。 4、全球范围降低利率

全球范围内,为应对货币市场流动性不足和信贷萎缩,各经济体联合救市,一致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降低利息,同时降低国际市场利率。仅在 2008 年 10 月初到 11 月底,香港金融管理局、中国台湾货币当局、新西兰中央银行、印度央行、俄罗斯央行都不同程度的下调了基准利率;中国人民银行、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韩国央行和瑞典央行更是两次下调了基准利率。同时,印度央行和中国人民银行还及时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简洁版: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颁布工业促进的法规,适当保护工人利益;建设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美国 2008年10月29日 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至1% 放松银根

10月27日 美财政部考虑入股保险公司

援助保险公司

10月25日 美第三阶段救市:约20家银行将列入援助名单

支持金融系统

10月24日 美报称布什政府考虑斥资400亿美元救断供业主

拯救房地产市场

10月22日 美联储将提供5400亿美元支持共同基金

稳定资本市场

10月14日 布什政府宣布2500亿美元直接购买金融机构股份

支持金融系统

10月3日 美国众议院批准了7000亿美元的金融系统救援法案

稳定资本市场

10月1日 美国证交会延长800多只金融股的卖空禁令 稳定股市

9月24日 巴菲特将购买高盛集团价值50亿美元的永久性优先股 支持金融系统 欧盟 10月19日 欧美宣布将召开国际峰会寻全球性救市方案 援助金融市场

10月18日 欧盟拟出经济刺激案避免金融危机升为经济危机

保护实体经济

10月16日 欧盟领导人同意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稳定资本市场

10月15日 无限额注资启动,欧洲三行首期输血2540亿美元 支持金融系统

英国 10月28日 英国拟增加政府借贷刺激需求 刺激内需

10月4日 英国扩大银行存款保障范围

保护储户利益

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际贸易保护有哪些新变化,呈现出哪些特点和趋势?

金融危机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范围广泛。贸易保护的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货物贸易,还逐步延伸到服务贸易、投资、竞争、知识产权、汇率政策等。(2)更具隐蔽性。发达国家往往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贸易保护,或是人为形成极其复杂的、不透明的操作程序,或是利用各国产品标准上的差异性,使标准在国际贸易中名正言顺地起到保护作用。(3)传统贸易壁垒措施和新贸易壁垒措施频繁使用。新贸易保护主义体现在关税、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频繁以及混合使用,贸易摩擦也从传统领域向高新技术领域蔓延。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社会壁垒和知识产权等新贸易壁垒措施,仍然是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频繁使用的壁垒手段。 (4)实施歧视。新贸易保护主义着重限制发展中国家的核心产业和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丧失,经济发展增长速度放缓,社会矛盾突出。(5)挑战世贸规则。美国根据其“301”条款,对来自国外的“不公平”贸易活动采取单边贸易制裁。近年来,美多次启动或威胁启动该条款处理贸易纠纷,公开向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挑战,严重损害了世贸组织的权威性,也因此增加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相关案例的数量和争端解决的复杂性。

现代货币体系改革有哪些措施?改革方向是什么?结合“美元”的地位进行分析。

2008年3月,贝尔斯登投资银行破产,半年之后的9月,“两房”和AIG相继被政府接管,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宣布破产,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在短短的六个月里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均消失了,美国纽约这个世界金融家的摇篮、华尔街这个全球财富的象征为何如此弱不禁风?一股“小小”的次债之风就让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的金融中心变成了金融风暴中心。

正是对自由市场经济理念的盲从,才导致了监管不尽责、不到位,这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样的市场力量催生了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呢?是几个世纪以来的“美国梦”和“居者有其屋”的理想,是这些梦想与理想的结合推动着美国人和那些向往美国的人想尽办法利用“市场”来致富。长期以来,美国的储蓄与消费失衡,产业中的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不平衡,而服务业中金融业与其他产业发展也不平衡。支撑美国这种不平衡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一制度安排使美国可以靠别 人的储蓄来消费和发展。

什么样的国际货币体系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目前我们可以说有一个全球货币体系,那就是美元本位制,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这个货币体系也有一个国际收支调节机制,那就是浮动汇率体系。也有一个国际最后贷款人,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联储。但这个体系有非常严重的缺陷,它没有任何外部约束机制。国际储备货币发行没有任何外部约束。浮动汇率体系实质上是一个国际货币供应量的内在增加机制。深刻理解美元本位制的运行机理和内在缺陷,是探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前提。

从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网(金融监管、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来看,就会发现它

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第一,最后贷款人的功能很不完善。要完善这一功能目前面临三种模式选择,第一种也是最理想的是成立一个世界性的中央银行,目前看这只能成为一个遥远的目标,第二是基于G20之类的峰会,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准国际中央银行这样一个体系。但由于类似G20这样的峰会对成员国没有一个约束机制,也没有明确的游戏规则,因此目前也还不成熟。最后就是在现有的框架下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在这一改革中,中国应积极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综合性监管难以落实。目前国际上有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等等机构,其功能不实,不能进行跨国监管。未来面临的问题就是不断完善这些组织的功能,强化组织功能,并赋予其跨国监管的职能。

第三,存款保险缺乏协调。目前国际存款保险协会功能较弱。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对本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都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国际存款保险协会并没有起到一个统一协调各国存款保险机构的功能。未来也应考虑将国际存款保险协功能做实,使其成为各国存款保险机构的再保险机构,这样就对各国存款保险支柱增加了一层保障。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以下五种可能方案:(1)将美元直接转化为世界货币,将美联储转变为世界中央银行,可以比照欧洲中央银行的模式,让各国共同参与管理美元;(2)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改造成为世界中央银行,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货币,按照人口和GDP等规模确立各国在世界中央银行的股份和投票权;(3)世界主要大国(美国、欧洲、中国、日本、

俄罗斯、英国、印度、巴西等)签署国际货币协议,创立世界货币单位(World Currency Unit,

简称WCU),世界货币单位背后的基础是上述大国的一篮子货币再加上黄金。各国货币和世界货币单位挂钩。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造成为管理世界货币单位和世界储备的机构(准世界中央银行)。这可能是“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佳方案。(4) 积极稳步推进区域货币和金融合作。这对中国尤其重要。中国应该加速和周边国家的金融货币合作,特别是和东南亚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迅速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扩大人民币的流通范围。为今后进一步谈判构建世界货币做好准备。中国尤其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推动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和国际货币“战国时代”的形成。(5)维持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变。最多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人事安排和股份比例上有所调整,增加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同时指出,改革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寻求共赢。重建具有稳定的定值基准并为各国所接受的新储备货币可能是个长期内才能实现的目标。建立凯恩斯设想的国际货币单位更是人类的大胆设想,并需要各国政治家拿出超凡的远见和勇气。而在短期内,国际社会特别是基金组织至少应当承认并正视现行体制所造成的风险,对其不断监测、评估并及时预警。同时还应特别考虑充分发挥SDR的作用。SDR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同时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基金组织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因此,应当着力推动SDR的分配。这需要各成员国政治上的积极配合,特别是应尽快通过1997年第四次章程修订及相应的SDR分配决议,以使1981年后加入的成员国也能享受到SDR的好处。在此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SDR的使用范围需要拓宽,从而能真正满足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

●建立起SDR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清算关系。改变当前SDR只能用于政府或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结算的现状,使其能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公认的支付手段。

●积极推动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投资和企业记账中使用SDR计价。不仅有利于加强SDR的作用,也能有效减少因使用主权储备货币计价而造成的资产价格波动和相关风险。 ●积极推动创立SDR计值的资产,增强其吸引力。基金组织正在研究SDR计值的有价证券,

如果推行将是一个好的开端。

●进一步完善SDR的定值和发行方式。SDR定值的篮子货币范围应扩大到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也可将GDP作为权重考虑因素之一。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市场对其币值的信心,SDR的发行也可从人为计算币值向有以实际资产支持的方式转变,可以考虑吸收各国现有的储备货币以作为其发行准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1年面临一些制度性安排的定期调整,其中包括份额的调整以及特别提款权的货币定值结构的调整。IMF的总裁凯恩也表示在2011年份额调整过程中中国的份额将有最大程度的提高,目前中国在IMF中的份额排在第六位,2011年之后极有可能超过法国和英国。届时整个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将会提升五个百分点,在五个百分点中中国可能得到其中的一到二个百分点。如果情况果真如此,中国在整个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将有所提升,整个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金融体系的地位也有所改善,但情况能否得到根本性改变,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在IMF中拥有一票否决权。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重大的事情都要85%以上的投票通过,美国一家占了17%,这意味着没有美国的同意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达到85%,所以这个规则如果不改,IMF就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美国主动放弃部分份额,即放弃一票否决权,二是改变IMF的议事规则,将85%的通过率调整到70%或75%。二者中的任何一个都能使IMF在权利分配机制中产生重大的变革,但是否能实现目前还很难说。

目前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是有严重缺陷,改革任重道远,对待这个改革,中国应积极参与,目前我们主要能做的是创造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包括加快我们金融市场的发展建设,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逐渐推动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在亚洲金融货币框架中间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IMF改革这些事情上,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姿态。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建模的步骤和要点以及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

2.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

重点掌握:(1)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参数估计、参数估计量的统计性质、假设检验与预测;(2)违背基本假定而产生的异方差、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和处理方法;(3)虚拟变量的引入原则与使用;(4)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

要求:能熟练的运用以上有关理论与方法处理简单的经济问题。

3.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

重点掌握:变量和方程的分类、结构方程与简化方程、方程识别性的判断方法和模型识别的概念、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以及估计量的统计性质。

要求:能正确区分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先决变量;能熟练判断方程是可识别的(恰好识别或过度识别)还是不可识别的、能选择正确的参数估计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

四、考试题型及考试卷结构

题型:填空题、单选题、分析计算题。

试卷结构:填空题占25%、单选题占20%、分析计算题占55%


相关内容

  • 农业概论模拟试题1
  • 农业概论模拟试题 (一)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题4分,共24 分) 1."农业"包括 ( ) A.种植业畜牧业: B.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C.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 D.种植业畜牧业工业 2.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具有 ( ) A.无限性 B.有限性 C.相 ...

  • 天津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资料网址
  • 天津师范大学考研资料网址,可以注册下载 1.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评价学2003试题资料下载 2. 天津师范大学 中共党史 政治学原理2004试题资料下载 3.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基础心理学2004试题资料下载 4.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医学心理学2004试题资料下载 ...

  • 体育概论试题及答案
  • 体育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体育发展战略: 2.体育管理科学化: 3.体育教学 4.游戏的概念: 5.人文体育观的概念 三.简答题 1.体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有哪些作用? 2.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注意哪四个方面? 四:论述题 1.从体育课的组织工作.课的密度和负荷量以及培养学生 ...

  • 2014年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概论课后测试题
  • 2014年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概论课后测试题( 满分考题及答案) 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政府财政补贴节能减排的方式是 √ A B C D 现金支持.技术支持 贴息.直接补贴 现金支持.人才提供 政策优惠.技术支持 正确答案: B 2. 国际气候博 ...

  • 艺术设计概论试题
  • 艺术设计概论试题 一.选择题 1.艺术反映的对象是( ). A.实际生活 B.劳动 C.思想 D.政治 2.艺术具有阶级性是因为( ). A.有统治阶级存在 B.有被统治阶级的存在 C.阶级社会的存在 D.社会需要 3.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 ). A.经济基础 B.社会意识 C.政治法律制度 ...

  •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4
  • 函授生2003 <环境学概论>期末考试(A) 一.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大气中含氮化合物的二次污染物包括( )和( ).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 3.反映水质污染的微生物学指标为( )和( ). 4.城市垃圾处理的方法包括许多种,适合我国 ...

  • 01-14年成都体院真题
  • 2014年成都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试题<体育基本理论> 一 判断错误的改正 1.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受地域····的影响 所以在人脑中的体育概念不可能统一 2.体育形态的多样性和体育发展的地域性 ·····特征,所以体育有时候出现无序性 杂乱无章是正常现象 3.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 ...

  • 16秋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概论]在线作业二
  •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概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城市轨道交通的限界不包括() A. 车辆限界 B. 设备限界 C. 建筑限界 D. 线路限界 正确答案: 2. 以下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土建工程的有() A. 车站 B. 区间隧道 C. 车辆 ...

  • [旅游学概论]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 1.易经 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 2.近代旅游 旅游业 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3.规模极限 2.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全部纳税和社会 ...

  • 语言学概论试题(4)
  • 语言学概论试题(4) 一.填空15% 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 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我国各民族的语言属于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南岛(选二)等五个语系. 3.在元音和辅音的几个区分标准中,是否受到阻碍是决定性的. 4.国际音标是在拉丁. 音标和音素字母的基础上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