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月1日收养法实施之前收养关系如何确立

1992年4月1日收养法实施之前收养关系如何确立 导读:收养法施行前形成的收养关系是指在1992年4月1日之前形成的收养关系。对于收养法施行前形成的收养关系,由于过去没有收养的专门法律,没有规定收养关系成立要履行何种法律手续。为了维护收养当事人的利益,促进家庭的安定、和睦,对于收养法施行前形成的下列收养关系应予承认:

1、对依照当时有关规定办理了收养公证或户籍登记手续的收养关系,承认其合法有效。

2、收养法施行前形成的事实收养关系应予承认。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亲友、群众公认,或有关组织证明确以养父母与养子女有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虽未办理合法手续,也应按收养关系对待。”因此,对收养法施行前,符合收养的实质要件,仅缺少形式要件的收养关系是予以保护的。一些当事人在收养法施行后为避免因原收养关系成立时未履行法律手续而出现各种问题,可以补办收养公证。收养法施行后,收养关系的成立应当依照收养法的规定办理。对于不具备收养法规定的形式要件的事实收养,为无效的收养有关系,不再承认其效力。

人民法院审理收养案件,对收养法施行后发生的收养关系,审理时适用收养法。收养法施行前受理,施行时尚未审结的收养案件,或者收养法施行前发生的收养关系,收养法施行后当事人诉请确认收养关系的案件,审理时应适用当时的有关规定。当时没有规定的,可比照收养法处理。对于收养法施行前成立的收养关系,收养法施行后当事人诉请解除收养关系的,应适用收养法。收养法施行前对收养问题的有关政策、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凡与收养法相抵触的不得再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1992年发布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收养法>的通知》

第2条规定,收养法施行后,各级人民法院必须严格执行。收养法施行后发生的收养关系,审理时适用收养法。收养法施行前受理,施行时尚未审结的收养案件,或者收养法施行前发生的收养关系,收养法施行后当事人诉请确认收养关系的,审理时应适用当时的有关规定; 当时没有规定的,可比照收养法处理。对于收养法施行前成立的收养关系,收养法施行后当事人诉请解除收养关系的,应适用收养法。

1998年新修订的《收养法》将收养关系的成立和解除都规定为以登记为准,未经登记的,不承认事实收养。但是司法部2000年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规定,对原收养法施行前发生的事实收养,公证机构仍按《司法部关于办理收养法实施前建立的事实收养关系公证的通知》规定办理事实收养公证。

《收养法》相关知识阅读:办理收养登记的程序

(一) 申请

1. 要求收养子女的当事人夫妻双方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收养登记,一方不能亲自到场的,要出具经公证的委托收养书。被收养人如果已年满十周岁,必须亲自到场。因为收养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的,必须要求收养当事人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收养登记,这样便于登记机关对收养当事人收养意愿的真实性和收养人资格的审查。

2. 申请收养人应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供的证件和证明材料:

(1)居民身份证和户籍证明。

(2)申请收养人所在单位出具的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加盖乡(镇) 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公章的本人年龄、婚姻、家庭成员、有无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有效证明。

收养人所在单位必须是有人事部门的单位出具的证明才有效。

该证明一般自出具之日起3个月内有效。

(3)申请收养社会福利机构的孤儿的,须提供该孤儿所在的社会福利机构出具的同意送养的证明。

(4)申请收养弃婴须提供主管部门出具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证明。

(5)申请收养有残疾的儿童,还须提供县级医疗单位或该残儿所在社会福利机构出具的残疾状况证明。

3. 申请人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上述证件后,应按照收养登记机关的要求如实填写《收养申请书》。申请书内容包括:收养人真实的收养目的,不虐待、不遗弃被收养人和抚育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保证及其它有关事项。

(二) 审查

审查是收养登记工作的中心环节。登记机关要对申请收养当事人进行全面地审查,具体审查的内容包括:

1. 申请收养人是否符合《收养法》第六条规定的收养人的条件。有配偶的,对夫妻双方的情况都要进行审查。

2. 审查申请人真实的收养目的。收养是否其真实意思表示。

3. 审查申请人是否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4. 审查被收养人的情况,看其是否符合被收养人的条件,已满十周岁的被收养人,登记机关还要了解他(她) 对收养的意见。审查被收养人的来源,对收养弃婴的一定要认真审查,要进行必要的调查,不要急于办理收养登记,防止假弃婴。

5. 审查社会福利机构的送养人资格。

审查工作必须耐心、细致,依法办事,不得草率,更不能徇私舞弊。

(三) 登记

经过认真的审查,掌握了申请收养人、被收养人、送养人的有关情况后,即可以决定是否准予登记。符合《收养法》规定的条件的,准予登记,发给《收养证》,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不予登记的,也应向当事人说明理由,进行必要的法制宣传。

1992年4月1日收养法实施之前收养关系如何确立 导读:收养法施行前形成的收养关系是指在1992年4月1日之前形成的收养关系。对于收养法施行前形成的收养关系,由于过去没有收养的专门法律,没有规定收养关系成立要履行何种法律手续。为了维护收养当事人的利益,促进家庭的安定、和睦,对于收养法施行前形成的下列收养关系应予承认:

1、对依照当时有关规定办理了收养公证或户籍登记手续的收养关系,承认其合法有效。

2、收养法施行前形成的事实收养关系应予承认。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亲友、群众公认,或有关组织证明确以养父母与养子女有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虽未办理合法手续,也应按收养关系对待。”因此,对收养法施行前,符合收养的实质要件,仅缺少形式要件的收养关系是予以保护的。一些当事人在收养法施行后为避免因原收养关系成立时未履行法律手续而出现各种问题,可以补办收养公证。收养法施行后,收养关系的成立应当依照收养法的规定办理。对于不具备收养法规定的形式要件的事实收养,为无效的收养有关系,不再承认其效力。

人民法院审理收养案件,对收养法施行后发生的收养关系,审理时适用收养法。收养法施行前受理,施行时尚未审结的收养案件,或者收养法施行前发生的收养关系,收养法施行后当事人诉请确认收养关系的案件,审理时应适用当时的有关规定。当时没有规定的,可比照收养法处理。对于收养法施行前成立的收养关系,收养法施行后当事人诉请解除收养关系的,应适用收养法。收养法施行前对收养问题的有关政策、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凡与收养法相抵触的不得再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1992年发布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收养法>的通知》

第2条规定,收养法施行后,各级人民法院必须严格执行。收养法施行后发生的收养关系,审理时适用收养法。收养法施行前受理,施行时尚未审结的收养案件,或者收养法施行前发生的收养关系,收养法施行后当事人诉请确认收养关系的,审理时应适用当时的有关规定; 当时没有规定的,可比照收养法处理。对于收养法施行前成立的收养关系,收养法施行后当事人诉请解除收养关系的,应适用收养法。

1998年新修订的《收养法》将收养关系的成立和解除都规定为以登记为准,未经登记的,不承认事实收养。但是司法部2000年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规定,对原收养法施行前发生的事实收养,公证机构仍按《司法部关于办理收养法实施前建立的事实收养关系公证的通知》规定办理事实收养公证。

《收养法》相关知识阅读:办理收养登记的程序

(一) 申请

1. 要求收养子女的当事人夫妻双方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收养登记,一方不能亲自到场的,要出具经公证的委托收养书。被收养人如果已年满十周岁,必须亲自到场。因为收养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的,必须要求收养当事人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收养登记,这样便于登记机关对收养当事人收养意愿的真实性和收养人资格的审查。

2. 申请收养人应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供的证件和证明材料:

(1)居民身份证和户籍证明。

(2)申请收养人所在单位出具的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加盖乡(镇) 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公章的本人年龄、婚姻、家庭成员、有无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有效证明。

收养人所在单位必须是有人事部门的单位出具的证明才有效。

该证明一般自出具之日起3个月内有效。

(3)申请收养社会福利机构的孤儿的,须提供该孤儿所在的社会福利机构出具的同意送养的证明。

(4)申请收养弃婴须提供主管部门出具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证明。

(5)申请收养有残疾的儿童,还须提供县级医疗单位或该残儿所在社会福利机构出具的残疾状况证明。

3. 申请人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上述证件后,应按照收养登记机关的要求如实填写《收养申请书》。申请书内容包括:收养人真实的收养目的,不虐待、不遗弃被收养人和抚育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保证及其它有关事项。

(二) 审查

审查是收养登记工作的中心环节。登记机关要对申请收养当事人进行全面地审查,具体审查的内容包括:

1. 申请收养人是否符合《收养法》第六条规定的收养人的条件。有配偶的,对夫妻双方的情况都要进行审查。

2. 审查申请人真实的收养目的。收养是否其真实意思表示。

3. 审查申请人是否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4. 审查被收养人的情况,看其是否符合被收养人的条件,已满十周岁的被收养人,登记机关还要了解他(她) 对收养的意见。审查被收养人的来源,对收养弃婴的一定要认真审查,要进行必要的调查,不要急于办理收养登记,防止假弃婴。

5. 审查社会福利机构的送养人资格。

审查工作必须耐心、细致,依法办事,不得草率,更不能徇私舞弊。

(三) 登记

经过认真的审查,掌握了申请收养人、被收养人、送养人的有关情况后,即可以决定是否准予登记。符合《收养法》规定的条件的,准予登记,发给《收养证》,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不予登记的,也应向当事人说明理由,进行必要的法制宣传。


相关内容

  • 收养法律法规汇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1984年8月30日) 四.收养问题 人民法院审理收养子女案件,必须依据婚姻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保障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27)经生父母.养父母同意,有识别能力的被收养人也同意,又办理了合法手续的收养关系,应依法保护. ...

  • 抚养费思考
  •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与思考 引言 文章从社会抚养费的名称由来与嬗变,即从"超生罚款"--"计划外生育费"--"社会抚养费"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当代中国情境下社会抚养费的性质定位及其相对合理性问题.结合国家立法,阐明了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主体.征收对象 ...

  • 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收养登记收费的通知
  • [时效性]:现行有效[发文字号]:价费字[1992]349号[颁布日期]:1992-07-08[生效日期]:1992-07-15[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颁布机构]:国家物价局(已变更) 国家物价局 财政部关于收养登记收费的通知 (1992年7月8日 价费字[1992]349号) 民政部: 根据< ...

  • 如何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
  • 如何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 一.我国利益导向机制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伴随着计划生育工作实践深入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50年代,中央提出"节制生育"以后,卫生部就开始制定有利于人工流产和绝育手术的具体办法.1963年全国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城市 ...

  • 事实收养关系的认定方法有哪些
  • 事实收养关系的认定方法有哪些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夫妻可能会出于怜惜或其他原因,而收养一些弃婴等,形成了事实收养关系,但并未去民政部门登记或者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收养手续.我们都知道收养孩子在法律上有明文的规定,也应该遵照法律的执行.那么事实收养关系应当如何认定呢?今天,律伴网小编就为您整理了这方面的内容 ...

  • 农村土改房屋权属纠纷案件的调研报告
  •   农村土改房屋是指在1951年依照《中国土地改革法》确权登记的农村宅基地房屋。此类房屋虽建成年代久远,房屋本身的价值有限,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房屋大都被列入了拆迁范围。拆迁政策的优惠条件使得房屋具有了大幅升值的空间,导致了此类房屋权属纠纷案件日益增加。由于农村土改房屋的权属纠纷案件涉及的法 ...

  • 韩朝国际私法之比较研究
  • 韩国与朝鲜国际私法之比较研究 刘仁山* 内容提要:本文对韩朝两国新近颁布实施的国际私法,从总体结构及总则,以及分则中所涉及的国际私法主要问题之规定进行了详细比较.就韩朝两国国际私法之独特性以及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连结点.法律适用.管辖权.立法模式 韩国现行国际私法是2 ...

  • 关于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有关问题的通知(含附件)
  • 民政部 公安部 司法部 卫生部 人口计生委 关于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有关问题的通知 民发„2008‟1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公安厅(局).司法厅(局).卫生厅(局).人口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公安局.司法局.人口计生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 ...

  • 婚姻家庭法
  • <婚姻家庭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婚姻家庭制度 是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由有关婚姻家庭的各种行为规范所构成的制度. 2. 群婚 就是团体婚,是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它又分为血缘群婚制和亚血缘群婚制两种. 3.对偶婚 是指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而一个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