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学

课程编码:1010052230 1010052240 1010052250

适用专业及层次:适用于小学教育专业五年制大专学生

学时:102

课程总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2、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物理课程的学习是为实现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服务的。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进一步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将来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和多学科教学奠定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现代物理学更是成为

高新技术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册 第一章 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力 重力

第二节 摩擦力

第三节 弹力

第四节 力的合成

第五节 力的分解

[教学要求]

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矢量。

2、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及其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知道物体的重心。

3、知道物体的形变和弹性形变,知道弹力及其产生原因,理解胡克定律,知道劲

度系数。

4、理解滑动摩擦力,理解动摩擦因数。

5、知道静摩擦力。

6、理解力的合成,理解力及一切矢量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7、理解力的分解,理解力的分解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特点

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第二章 直线运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第三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五节 运动的图象

[教学要求]

1、知道运动的绝对性和运动描述的相对性,知道参考系的意义。

2、理解位移,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3、知道矢量和标量。

4、理解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5、知道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三节 牛顿第三定律

第四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要求]

1、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

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3、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4、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5、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知道重力加速度。

6、知道超重和失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

难点:牛顿三个定律的应用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曲线运动

第二节 平抛运动

第三节 匀速圆周运动

第四节 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第五节 离心现象

第六节 行星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第七节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教学要求]

1、知道曲线运动及其速度方向,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理解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及平抛运动产生的条件。

3、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知道线速度和角速度,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4、知道周期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个物理量,理解其内涵。

5、理解向心力的大小跟匀速圆周运动的哪些因素有关系,理解向心力的来源。

6、知道离心现象。

7、知道万有引力,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知道天体的运动规律及其原因。

8、知道人造地球卫星是人造天体,也遵循万有引力定律,知道有三种宇宙速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万有引力定律

难点:匀速圆周运动

第五章 物体的平衡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第二节 力矩 力矩的平衡

[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

2、理解力矩和力矩的作用。

3、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矩的作用

第六章 机械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功和功率

第二节 动能 动能定理

第三节 重力势能

第四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五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要求]

1、理解功和功率。

2、理解动能,理解动能定理。

3、理解重力势能,知道弹性势能。

4、理解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5、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动能定理

难点:功与能的关系

第七章 动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动量和冲量

第二节 动量定理

第三节 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知道冲量,理解动量,理解动量定理及其应用。

2、理解动量守恒定律,会用定律处理碰撞问题。

3、知道反冲运动,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动量定理

难点:动量和冲量的矢量性

第八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简谐运动

第二节 振幅、周期和频率

第三节 简谐运动的图象

第四节 单摆

第五节 受迫振动 共振

第六节 机械波

第七节 波的图象

第八节 波长、频率和波速

第九节 波的衍射和波的干涉

第十节 声波 次声波和超声波

[教学要求]

1、理解简谐运动及其相关概念。

2、理解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意义。

3、理解单摆的振动规律。

4、了解受迫振动和共振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

5、理解波的产生及传播的原理,了解横波及纵波的特点。

6、理解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7、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8、了解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9、了解声波的反射、干涉、衍射、共鸣等现象。

10、了解超声波、次声波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简谐运动

难点:干涉和衍射现象

第九章 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温度

第二节 分子力 分子势能

第三节 物体内能及其改变

第四节 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2、知道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

3、知道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系。

4、理解物体的内能及其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5、知道热量是物体内能变化的一种量度。

6、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7、知道开发新能源和节能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子热运动的内容

难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第二册 第一章 电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第二节 电场 电场强度

第三节 电势 电势差 电势能

第四节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第五节 用电场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

第六节 静电感应

第七节 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 放电现象

第八节 电容器 电容

第九节 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教学要求]

1、知道元电荷,知道电荷守恒定律,知道点电荷,理解库仑定律。

2、知道电场,理解电场强度,知道电场线,理解匀强电场。

3、理解电势差,知道电势,理解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

4、知道静电感应,知道感应起电,知道放电现象。

5、知道电容器,理解电容器的电容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了解常见的电容器。

6、了解静电的应用,了解防止静电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场 电场强度

难点:电势能

第二章 恒定电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流 电功 电功率

第二节 电阻 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

第三节 焦耳定律

第四节 电源 电动势

第五节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第六节 多用电表及其使用

第七节 电阻的测量

第八节 电池的连接 电源的功率

[教学要求]

1、知道电流产生的条件,掌握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

2、掌握焦耳定律。

3、理解电动势,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解路端电压。

4、知道电池的串联和并联及电动势和内阻的计算。

5、会用多用电表测电压和电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难点:电动势

第三章 运动电荷和磁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流的磁场

第二节 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

第三节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第四节 直流电动机原理

[教学要求]

1、知道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

2、知道运动电荷周围有磁场,以及判断电流磁场的安培定则。

3、理解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磁感线可以形象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5、知道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6、掌握左手定则。

7、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8、知道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难点:用安培定则确定电流周围的磁场

第四章 交变电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磁感应现象

第二节 感应电流方向 楞次定律

第三节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第四节 自感现象

第五节 日光灯

[教学要求]

1、知道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

2、掌握楞次定律。

3、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知道自感现象,知道自感系数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5、知道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难点:用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教学章节及学时分配:

11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和实验法等,运用多媒体教学。

五、考核方式

考核类型:物理1:考试 物理2:考试 物理3:考查

考核形式:物理1、物理2:平时考核(作业、小测验等)、期末统一闭卷考试 物理3:平时考核(作业、测验、回答问题等)、期末随堂考试

六、使用说明:

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适当降低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掌握”级要求降为“理解”级要求。

七、大纲附录

1、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在教学中采用“三自”物理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三自”即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根据每节课的实际教学任务,制定不同的实际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设计上,以理念引领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

2、教材: (1)辽宁省大学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公用教材《物理学》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3)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物理学》 参考资料:

(1)中职教材通用版《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12

(2)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中学教师物理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出版社

大纲编写人:杨杰

教学单位负责人(签字):

教研室主任(审核): 系 部:初等教育系 日 期:2013年11月20日

13

《物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学

课程编码:1010052230 1010052240 1010052250

适用专业及层次:适用于小学教育专业五年制大专学生

学时:102

课程总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2、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物理课程的学习是为实现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服务的。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进一步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将来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和多学科教学奠定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现代物理学更是成为

高新技术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册 第一章 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力 重力

第二节 摩擦力

第三节 弹力

第四节 力的合成

第五节 力的分解

[教学要求]

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矢量。

2、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及其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知道物体的重心。

3、知道物体的形变和弹性形变,知道弹力及其产生原因,理解胡克定律,知道劲

度系数。

4、理解滑动摩擦力,理解动摩擦因数。

5、知道静摩擦力。

6、理解力的合成,理解力及一切矢量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7、理解力的分解,理解力的分解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特点

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第二章 直线运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第三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五节 运动的图象

[教学要求]

1、知道运动的绝对性和运动描述的相对性,知道参考系的意义。

2、理解位移,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3、知道矢量和标量。

4、理解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5、知道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三节 牛顿第三定律

第四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要求]

1、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

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3、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4、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5、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知道重力加速度。

6、知道超重和失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

难点:牛顿三个定律的应用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曲线运动

第二节 平抛运动

第三节 匀速圆周运动

第四节 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第五节 离心现象

第六节 行星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第七节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教学要求]

1、知道曲线运动及其速度方向,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理解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及平抛运动产生的条件。

3、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知道线速度和角速度,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4、知道周期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个物理量,理解其内涵。

5、理解向心力的大小跟匀速圆周运动的哪些因素有关系,理解向心力的来源。

6、知道离心现象。

7、知道万有引力,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知道天体的运动规律及其原因。

8、知道人造地球卫星是人造天体,也遵循万有引力定律,知道有三种宇宙速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万有引力定律

难点:匀速圆周运动

第五章 物体的平衡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第二节 力矩 力矩的平衡

[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

2、理解力矩和力矩的作用。

3、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矩的作用

第六章 机械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功和功率

第二节 动能 动能定理

第三节 重力势能

第四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五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要求]

1、理解功和功率。

2、理解动能,理解动能定理。

3、理解重力势能,知道弹性势能。

4、理解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5、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动能定理

难点:功与能的关系

第七章 动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动量和冲量

第二节 动量定理

第三节 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知道冲量,理解动量,理解动量定理及其应用。

2、理解动量守恒定律,会用定律处理碰撞问题。

3、知道反冲运动,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动量定理

难点:动量和冲量的矢量性

第八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简谐运动

第二节 振幅、周期和频率

第三节 简谐运动的图象

第四节 单摆

第五节 受迫振动 共振

第六节 机械波

第七节 波的图象

第八节 波长、频率和波速

第九节 波的衍射和波的干涉

第十节 声波 次声波和超声波

[教学要求]

1、理解简谐运动及其相关概念。

2、理解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意义。

3、理解单摆的振动规律。

4、了解受迫振动和共振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

5、理解波的产生及传播的原理,了解横波及纵波的特点。

6、理解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7、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8、了解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9、了解声波的反射、干涉、衍射、共鸣等现象。

10、了解超声波、次声波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简谐运动

难点:干涉和衍射现象

第九章 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温度

第二节 分子力 分子势能

第三节 物体内能及其改变

第四节 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2、知道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

3、知道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系。

4、理解物体的内能及其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5、知道热量是物体内能变化的一种量度。

6、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7、知道开发新能源和节能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子热运动的内容

难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第二册 第一章 电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第二节 电场 电场强度

第三节 电势 电势差 电势能

第四节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第五节 用电场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

第六节 静电感应

第七节 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 放电现象

第八节 电容器 电容

第九节 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教学要求]

1、知道元电荷,知道电荷守恒定律,知道点电荷,理解库仑定律。

2、知道电场,理解电场强度,知道电场线,理解匀强电场。

3、理解电势差,知道电势,理解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

4、知道静电感应,知道感应起电,知道放电现象。

5、知道电容器,理解电容器的电容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了解常见的电容器。

6、了解静电的应用,了解防止静电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场 电场强度

难点:电势能

第二章 恒定电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流 电功 电功率

第二节 电阻 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

第三节 焦耳定律

第四节 电源 电动势

第五节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第六节 多用电表及其使用

第七节 电阻的测量

第八节 电池的连接 电源的功率

[教学要求]

1、知道电流产生的条件,掌握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

2、掌握焦耳定律。

3、理解电动势,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解路端电压。

4、知道电池的串联和并联及电动势和内阻的计算。

5、会用多用电表测电压和电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难点:电动势

第三章 运动电荷和磁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流的磁场

第二节 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

第三节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第四节 直流电动机原理

[教学要求]

1、知道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

2、知道运动电荷周围有磁场,以及判断电流磁场的安培定则。

3、理解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磁感线可以形象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5、知道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6、掌握左手定则。

7、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8、知道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难点:用安培定则确定电流周围的磁场

第四章 交变电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磁感应现象

第二节 感应电流方向 楞次定律

第三节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第四节 自感现象

第五节 日光灯

[教学要求]

1、知道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

2、掌握楞次定律。

3、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知道自感现象,知道自感系数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5、知道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难点:用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教学章节及学时分配:

11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和实验法等,运用多媒体教学。

五、考核方式

考核类型:物理1:考试 物理2:考试 物理3:考查

考核形式:物理1、物理2:平时考核(作业、小测验等)、期末统一闭卷考试 物理3:平时考核(作业、测验、回答问题等)、期末随堂考试

六、使用说明:

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适当降低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掌握”级要求降为“理解”级要求。

七、大纲附录

1、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在教学中采用“三自”物理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三自”即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根据每节课的实际教学任务,制定不同的实际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设计上,以理念引领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

2、教材: (1)辽宁省大学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公用教材《物理学》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3)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物理学》 参考资料:

(1)中职教材通用版《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12

(2)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中学教师物理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出版社

大纲编写人:杨杰

教学单位负责人(签字):

教研室主任(审核): 系 部:初等教育系 日 期:2013年11月20日

13


相关内容

  •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结构特点与教学策略
  • 作者:姚天勇 <物理教学> 2010年09期 自2004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4个省市自治区最先试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以来,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含新疆建设兵团)实行了高中课程改革,最近几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为了 ...

  • [理论力学]精品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 <理论力学>精品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理论力学>课程在2004年-2006年的重点课程建设阶段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校级重点课程的基础上,又经过了2007年-2009年的优秀课程的建设阶段,取得了进一步的成绩.在项目建设期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由王剑华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 ...

  • 大学英语课程分层次改革方案
  • 大学英语课程分层次改革方案 非专业类数学课程分层次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非数学专业类大学本科生的数学素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数学思维方法与工作能力的训练,本轮非数学类改革指导思想为:守正创新,协调发展.即在坚持被长期的教学实践所证明的正确教学内容.方案和体系基础上,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设 ...

  • 中学物理教材分析
  • 一.分析教材对教学的意义和要求 (一)教材分析的意义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实现教学最优化,就必须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和教学过程最优化.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正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材分析是教师备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 ...

  •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姜有志 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初中物理课标就是初中物理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物理的 ...

  • _医学物理学_医用物理部分课程内容的整合
  • -1565-2009年11月第26卷第6期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Nov .,2009Vol.26.No.6 <医学物理学>医用物理部分课程内容的整合 张鹏程,吴静,朱本超(郧阳医学院数理教研室,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物理学 ...

  • 物理远程培训心得体会
  • 岢岚三中 孙丽梅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学科知识得到了提高, 对于师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拥有幸福感.通过教 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学习,使我懂得了怎样备好.上好.评好一节课:对怎样成长成为 一名科研型的教师有了具体的方法指导. ...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思考
  • 摘要:<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等医工结合专业的医学基础类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体量大等特点,如何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且达到专业培养的知识要求,是该课程教学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突出医工结合特色.部分章节开展教师指导下的自学.重视实验教学及改革考核模式等措施 ...

  • 对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
  • 第22卷第1期2008年2胄 巾国医学教育技沭 C壬|lNAMEDlC矗L Vol.22No.1R玉.2008 EDUC矧ON TEC}差NOLoGY 对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 昊钢,李惠萍,冯艺萍,陈 丽 <耪髑医学瓷锋专嚣学校舞疆教磷室,e-嚣揍憩545006) [摘要l:通过对药理学 ...

  • 网络课程教学系统设计简述
  • 笔者以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为依据对高中物理网络课程设计方法做一简略叙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趋向于对现成教材的选择,再依据物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具体教材的选择. 一.确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对于高中物理网络课程来讲,可以根据课程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