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浅析电影[捉妖记]字幕翻译

  摘 要: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其翻译方法中的“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转换原则,来浅析华语优秀电影《捉妖记》的字幕英译。笔者试图从全新的翻译视角分析中国奇幻电影的字幕翻译,为未来华语电影的英文翻译达到更高翻译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捉妖记》;字幕翻译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在国与国的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电影行业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同样也肩负了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重任。由许诚毅导演的奇幻电影《捉妖记》在国内创造了一个票房奇迹,得到多项电影节提名,同时在北美各地区上映,这不仅是中国电影的一个辉煌,也是字幕翻译的成就。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分析《捉妖记》英译字幕的翻译过程,解读其是否能够传译出电影中的情节与情感,打动国外观众,使其产生与国内观众同样的情感共鸣,并为未来字幕翻译提供借鉴意义。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简述

  生态翻译学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首次提出,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新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1]胡庚申教授在《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一文中详细揭示了该理论的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即生态范式、关联序链、生态理性、译有所为、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和事后追惩。生态翻译学理论从翻译过程,翻译原则,翻译方法和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本体的解释功能,翻译方法即“三维”(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转换。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采用三维转换翻译方法来分析《捉妖记》的英译字幕。

  二、“三维”转换翻译方法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生态环境内的各要素,使得原文和译文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方面达到和谐与统一。根据胡教授的研究理论,“其基本翻译方法可以简略地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2]“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3]“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的内涵的传递与阐释。”[4]该转换注重区分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性质和内容差异,避免只考虑译语文化而误解源语文化。“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5]“三维转换”翻译方法适用于翻译操作层面,并以此来具体指导译者应如何进行翻译。

  三、字幕翻译分析

  (1)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要求译者对译文和译文所处的语言环境做出适应性的选择。在翻译时,要选择适应译语的语言形式和修辞风格等表达习惯。因此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彻底理解电影台词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思想,同时还要照顾外国观众的语言习惯以及受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下面的例子是对《捉妖记》中典型台词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进行的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分析。

  词汇层面

  例1:血妖,我收了你。

  Giantmonster,I will capture you.

  分析:此句中,译者并没有对“血妖”进行直译,而是通过迎合观众的视觉感受来转译,将其译成“Giantmonster”,既简单生动的描述了血妖的外貌特点,使得外国观众迅速、轻而易举地抓住电影角色特征,又不会产生疑虑,阻碍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句子层面

  例1:你爹,就是因为没有人好好管教,所以现在出来闯江湖,才那么笨。

  Your daddy,hedidn’tlearnwell.That’swhyhe’ssodumband knowsa little.

  分析:由于在英语中缺少一些中国特色词语的对应词汇,所有会有词义的�失现象。此句中的“出来闯江湖”就是这样的词汇,因此,译者使用删减法来翻译这一句,直接省去“出来闯江湖”的翻译,只将句子中的侧重意思“因为没人管才会这么笨”翻译出来,既满足了剧情理解的需要,也符合字幕翻译的简洁性标准。

  例2:婴儿好乖啊。都没听到哭声。

  The baby is soquiet.Nocrying.

  分析:在看到宋天荫从嘴里“生出”胡巴后,英英受到惊吓,霍小岚顺势将她打晕,英英醒来后说了这一句话。英英觉得很奇怪,就质疑地反问了一句“婴儿好乖”,其实,她想表达的意思是婴儿生下来都会哭的,为什么这个婴儿没有哭。所以,译者在理解了故事情节后,并没有将“好乖”直译,而是用“quiet”一词,与“crying”形成对比,恰当地表达出了她想说的真实意思。因此,语言的适当转换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很重要,既要传达出人物角色的准确意思,又要考虑外国观众的语言习惯和接受能力。

  (2)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华语电影字幕的翻译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的翻译。想要源语和译入语之间达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必须深刻理解源语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探寻源语及译语的文化差异,关注译语所处文化的特征,突破不同文化的理解障碍,来保证译作能将源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准确地移植到译语中,并使之与文化相适应。下面是从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对《捉妖记》字幕翻译的分析。

  例1:见笑了。Excuseme.

  分析: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有些中国词汇完全不能直译成英语,否则会导致外国人混淆意思,曲解故事情节,势必影响电影效果。因此,要在两种文化维度中进行灵活的转换,才能使外国观众正确理解故事情节,达到与中国观众同样的观影感受。这两个词汇的翻译,作者站在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翻译,很好的从中国文化的维度转换到西方文化维度,这是译者适度选择的表现。   例2:五个发财?FivetilesofFat-Choiinsteadoffour?

  分析:买卖妖怪的老板娘酷爱打麻将,她在和三个妖怪玩麻将时总是输。后来她惊讶地发现了麻将桌上有五个发财,知道是妖怪们在捣鬼时,很生气地说了这一句话。麻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娱乐方式,直接说“五个发财”对中国观众来说很容易理解:本来应该只有四个发财,现在多了一个发财,是因为妖怪们在捣鬼,所以老板娘生气。但是外国观众就会很疑惑,为什么有五个发财老板娘就生气了呢?因此,在翻译时,译者采用了解释性意译方法,增加了“instead of four”的翻译,使得外国观众能够清楚的明白原本应该只有四个发财,这样才能使外国观众明白老板娘生气的原因。同时,译者在翻译“发财”这一中国特有词汇时,除了直译成“Fat-Choi”外还加上了“tiles”加以解释,很好的掌握了归化与异化的度,从而从中国文化维度灵活地转换到西方易于接受的文化维度,这样使得观众很容易理解到重点,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从而达到电影字幕翻译的标准。

  (3)交际维适应性的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交际目的实现。因此,在字幕翻译中,就必须对不适应的信息加以处理,而不是将原句逐字翻译,使得外国观众能够轻而易举的明白故事情节,实现更好的交际效果。下面是从交际维适应转换角度对《捉妖记》英译台词的分析。

  例1:我就知道骗不了你。

  You really know the market.

  分析:罗钢表示想和霍小岚合作捉住小妖王,然后一起去领赏。霍小岚问罗钢小妖王值多少钱,罗钢先是骗了霍小岚说只值50两,后来被霍小岚识破后,罗钢说的这一句话。罗钢的本意是我就知道你肯定知道小妖王应该值多少钱。所以译者并没有将其直译出来,而是经过分析理解后,将其译成“really knowt he market”,这样,就免去了外国观众的分析理解过程,从而直接明白意思,达到交际的目的。

  例2:兔死狗烹,天师堂被废。

  The Monster Hunt Bureau became useless and closed.

  例3:天师堂自必重装旗鼓。来,为各位的升官发财干杯。

  The Monster Hunt Bureau will best ronga gain.Let’stoastfor your greatf ortune,cheers.

  分析:这两个例子中,“天师堂”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机构名称,如若直译,未免使得外国观众迷惑不解,因此,译者在此选用意译的方法,明显突出了此机构的作用。此外,句子中存在大量的汉语四字成语“兔死狗烹”,“重装旗鼓”和“升官发财”,如若直译,势必使得字幕过长冗繁,观众也难以理解到带有中国文化含义的成语意思。因此,译者在此采用压缩性意译的方法,将其以简单易懂的小词传译出来,避免使用大词,长句等。通过异化的方式将意思传达出来,从而迅速传达交际意图。

  四、结语

  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为电影字幕翻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学指导,也是电影字幕翻译的一个新视角。本文通过对华语奇幻电影《捉妖记》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方面进行台词分析,发现华语电影的英译字幕的成功之处。同时,字幕的翻译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不完美之处。希望本文所运用的生态翻译学角度能为未来电影字幕的翻译提供借鉴意义,为中国电影向世界文化进军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 [J].上海翻译,2009(2).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4]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 上海翻译, 2008(2).

  [5]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 上海翻译, 2008(2).

  摘 要: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其翻译方法中的“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转换原则,来浅析华语优秀电影《捉妖记》的字幕英译。笔者试图从全新的翻译视角分析中国奇幻电影的字幕翻译,为未来华语电影的英文翻译达到更高翻译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捉妖记》;字幕翻译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在国与国的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电影行业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同样也肩负了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重任。由许诚毅导演的奇幻电影《捉妖记》在国内创造了一个票房奇迹,得到多项电影节提名,同时在北美各地区上映,这不仅是中国电影的一个辉煌,也是字幕翻译的成就。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分析《捉妖记》英译字幕的翻译过程,解读其是否能够传译出电影中的情节与情感,打动国外观众,使其产生与国内观众同样的情感共鸣,并为未来字幕翻译提供借鉴意义。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简述

  生态翻译学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首次提出,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新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1]胡庚申教授在《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一文中详细揭示了该理论的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即生态范式、关联序链、生态理性、译有所为、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和事后追惩。生态翻译学理论从翻译过程,翻译原则,翻译方法和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本体的解释功能,翻译方法即“三维”(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转换。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采用三维转换翻译方法来分析《捉妖记》的英译字幕。

  二、“三维”转换翻译方法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生态环境内的各要素,使得原文和译文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方面达到和谐与统一。根据胡教授的研究理论,“其基本翻译方法可以简略地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2]“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3]“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的内涵的传递与阐释。”[4]该转换注重区分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性质和内容差异,避免只考虑译语文化而误解源语文化。“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5]“三维转换”翻译方法适用于翻译操作层面,并以此来具体指导译者应如何进行翻译。

  三、字幕翻译分析

  (1)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要求译者对译文和译文所处的语言环境做出适应性的选择。在翻译时,要选择适应译语的语言形式和修辞风格等表达习惯。因此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彻底理解电影台词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思想,同时还要照顾外国观众的语言习惯以及受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下面的例子是对《捉妖记》中典型台词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进行的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分析。

  词汇层面

  例1:血妖,我收了你。

  Giantmonster,I will capture you.

  分析:此句中,译者并没有对“血妖”进行直译,而是通过迎合观众的视觉感受来转译,将其译成“Giantmonster”,既简单生动的描述了血妖的外貌特点,使得外国观众迅速、轻而易举地抓住电影角色特征,又不会产生疑虑,阻碍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句子层面

  例1:你爹,就是因为没有人好好管教,所以现在出来闯江湖,才那么笨。

  Your daddy,hedidn’tlearnwell.That’swhyhe’ssodumband knowsa little.

  分析:由于在英语中缺少一些中国特色词语的对应词汇,所有会有词义的�失现象。此句中的“出来闯江湖”就是这样的词汇,因此,译者使用删减法来翻译这一句,直接省去“出来闯江湖”的翻译,只将句子中的侧重意思“因为没人管才会这么笨”翻译出来,既满足了剧情理解的需要,也符合字幕翻译的简洁性标准。

  例2:婴儿好乖啊。都没听到哭声。

  The baby is soquiet.Nocrying.

  分析:在看到宋天荫从嘴里“生出”胡巴后,英英受到惊吓,霍小岚顺势将她打晕,英英醒来后说了这一句话。英英觉得很奇怪,就质疑地反问了一句“婴儿好乖”,其实,她想表达的意思是婴儿生下来都会哭的,为什么这个婴儿没有哭。所以,译者在理解了故事情节后,并没有将“好乖”直译,而是用“quiet”一词,与“crying”形成对比,恰当地表达出了她想说的真实意思。因此,语言的适当转换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很重要,既要传达出人物角色的准确意思,又要考虑外国观众的语言习惯和接受能力。

  (2)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华语电影字幕的翻译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的翻译。想要源语和译入语之间达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必须深刻理解源语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探寻源语及译语的文化差异,关注译语所处文化的特征,突破不同文化的理解障碍,来保证译作能将源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准确地移植到译语中,并使之与文化相适应。下面是从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对《捉妖记》字幕翻译的分析。

  例1:见笑了。Excuseme.

  分析: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有些中国词汇完全不能直译成英语,否则会导致外国人混淆意思,曲解故事情节,势必影响电影效果。因此,要在两种文化维度中进行灵活的转换,才能使外国观众正确理解故事情节,达到与中国观众同样的观影感受。这两个词汇的翻译,作者站在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翻译,很好的从中国文化的维度转换到西方文化维度,这是译者适度选择的表现。   例2:五个发财?FivetilesofFat-Choiinsteadoffour?

  分析:买卖妖怪的老板娘酷爱打麻将,她在和三个妖怪玩麻将时总是输。后来她惊讶地发现了麻将桌上有五个发财,知道是妖怪们在捣鬼时,很生气地说了这一句话。麻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娱乐方式,直接说“五个发财”对中国观众来说很容易理解:本来应该只有四个发财,现在多了一个发财,是因为妖怪们在捣鬼,所以老板娘生气。但是外国观众就会很疑惑,为什么有五个发财老板娘就生气了呢?因此,在翻译时,译者采用了解释性意译方法,增加了“instead of four”的翻译,使得外国观众能够清楚的明白原本应该只有四个发财,这样才能使外国观众明白老板娘生气的原因。同时,译者在翻译“发财”这一中国特有词汇时,除了直译成“Fat-Choi”外还加上了“tiles”加以解释,很好的掌握了归化与异化的度,从而从中国文化维度灵活地转换到西方易于接受的文化维度,这样使得观众很容易理解到重点,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从而达到电影字幕翻译的标准。

  (3)交际维适应性的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交际目的实现。因此,在字幕翻译中,就必须对不适应的信息加以处理,而不是将原句逐字翻译,使得外国观众能够轻而易举的明白故事情节,实现更好的交际效果。下面是从交际维适应转换角度对《捉妖记》英译台词的分析。

  例1:我就知道骗不了你。

  You really know the market.

  分析:罗钢表示想和霍小岚合作捉住小妖王,然后一起去领赏。霍小岚问罗钢小妖王值多少钱,罗钢先是骗了霍小岚说只值50两,后来被霍小岚识破后,罗钢说的这一句话。罗钢的本意是我就知道你肯定知道小妖王应该值多少钱。所以译者并没有将其直译出来,而是经过分析理解后,将其译成“really knowt he market”,这样,就免去了外国观众的分析理解过程,从而直接明白意思,达到交际的目的。

  例2:兔死狗烹,天师堂被废。

  The Monster Hunt Bureau became useless and closed.

  例3:天师堂自必重装旗鼓。来,为各位的升官发财干杯。

  The Monster Hunt Bureau will best ronga gain.Let’stoastfor your greatf ortune,cheers.

  分析:这两个例子中,“天师堂”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机构名称,如若直译,未免使得外国观众迷惑不解,因此,译者在此选用意译的方法,明显突出了此机构的作用。此外,句子中存在大量的汉语四字成语“兔死狗烹”,“重装旗鼓”和“升官发财”,如若直译,势必使得字幕过长冗繁,观众也难以理解到带有中国文化含义的成语意思。因此,译者在此采用压缩性意译的方法,将其以简单易懂的小词传译出来,避免使用大词,长句等。通过异化的方式将意思传达出来,从而迅速传达交际意图。

  四、结语

  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为电影字幕翻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学指导,也是电影字幕翻译的一个新视角。本文通过对华语奇幻电影《捉妖记》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方面进行台词分析,发现华语电影的英译字幕的成功之处。同时,字幕的翻译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不完美之处。希望本文所运用的生态翻译学角度能为未来电影字幕的翻译提供借鉴意义,为中国电影向世界文化进军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 [J].上海翻译,2009(2).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4]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 上海翻译, 2008(2).

  [5]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 上海翻译, 2008(2).


相关内容

  • (全英文论文)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

  • 论[好人难寻]中的暴力与死亡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2 从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电影<暮光之城>中的对白 3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4 拜伦式人物-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弗洛伊德解读 5 英汉恭维语语用对比研究 ...

  • (英语毕业论文)[蝇王]--自然生态及精神生态的失衡影射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不同的阅读任务对高中生 ...

  • 浅析罗斯福就职演说中的美国精神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 ...

  • [动物农庄]中的象征意义研究.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7届)论文(设计)题目 作学 班论文字院.专者业级数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英语本科论文3000起, ...

  •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与翻译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旅游手 ...

  • 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中的对比艺术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析影视翻译中字幕和配音翻译的差异 2 从汉英墓志铭看中西生命价值意识之差异 3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4 美剧字幕中的译者主体性--以美剧Gossip Girl第一季为例 5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语用礼貌失误 6 中美在非正式时间方面文化差异 ...

  • 从[阿甘正传]中看美国梦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7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

  • [嘉莉妹妹]中主要人物的美国梦分析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