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程序及操作方法

为使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理想的效果,必须科学地设计辅导程序,对辅导题目、主题分析、目的要求、课前准备、操作过程,及总结和建议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安排。

(一)辅导题目

题目是主题的标识,它蕴涵着一堂辅导课、一次主题班会或一项课外活动的中心、主旨及基本内容。比如“学习中的苦与乐”要学会宽容”“给自己画像”“我最崇敬的人”“我的理想不是梦” “拥抱大自然”“快乐的双休日”“愉快的假期”等活动题目,都涵盖着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及理想的活动效果等。新鲜有趣、富有吸引力的辅导题目或活动题目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增强辅导活动的导向性和实效性。

(二)主题分析

主题即辅导活动的中心,亦即活动内容的核心。主题分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揭示辅导活动的中心、主旨,明确重点、难点或疑点;(2)阐明辅导活动的原因及相关的理论依据;(3)明确辅导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三)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是指活动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目的要求既是活动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活动过程和程序设计的前提依据。

辅导活动的中心、主题主要是通过目的要求来体现的,可以说没有目的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也就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定辅导活动的目的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明确辅导活动的结果使小学生内在心理状态所发生的变化,比如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思想情感、人格品质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明确活动过程对小学生的智能结构和人格结构的影响,比如学会什么,掌握何种技巧,提高何种能力,形成怎样的人格特点;(3)目的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和检查。

(四)课前准备

准备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设计的过程,要根据辅导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创造条件,确定活动场所,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事例,设计问卷,制作挂图,准备录音带、录像带等,从而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其中有些准备工作可要求学生自己做。

(五)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是指对辅导活动中的方法、步骤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认真执行的过程,包括导入课题、活动与训练、活动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渗透法和课外指导法等。操作过程是程序设计的物化过程,是达成活动目的、获得理想效果的中心环节和决定因素。

(六)总结和建议

总结是指教师对辅导活动中同学发言、集体讨论的意见及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得到富有指导性的结论,可概括为几点或几个方面。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思想行为提出相应的希望和建议,以调节心态和指导行动。

为使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理想的效果,必须科学地设计辅导程序,对辅导题目、主题分析、目的要求、课前准备、操作过程,及总结和建议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安排。

(一)辅导题目

题目是主题的标识,它蕴涵着一堂辅导课、一次主题班会或一项课外活动的中心、主旨及基本内容。比如“学习中的苦与乐”要学会宽容”“给自己画像”“我最崇敬的人”“我的理想不是梦” “拥抱大自然”“快乐的双休日”“愉快的假期”等活动题目,都涵盖着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及理想的活动效果等。新鲜有趣、富有吸引力的辅导题目或活动题目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增强辅导活动的导向性和实效性。

(二)主题分析

主题即辅导活动的中心,亦即活动内容的核心。主题分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揭示辅导活动的中心、主旨,明确重点、难点或疑点;(2)阐明辅导活动的原因及相关的理论依据;(3)明确辅导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三)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是指活动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目的要求既是活动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活动过程和程序设计的前提依据。

辅导活动的中心、主题主要是通过目的要求来体现的,可以说没有目的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也就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定辅导活动的目的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明确辅导活动的结果使小学生内在心理状态所发生的变化,比如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思想情感、人格品质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明确活动过程对小学生的智能结构和人格结构的影响,比如学会什么,掌握何种技巧,提高何种能力,形成怎样的人格特点;(3)目的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和检查。

(四)课前准备

准备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设计的过程,要根据辅导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创造条件,确定活动场所,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事例,设计问卷,制作挂图,准备录音带、录像带等,从而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其中有些准备工作可要求学生自己做。

(五)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是指对辅导活动中的方法、步骤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认真执行的过程,包括导入课题、活动与训练、活动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渗透法和课外指导法等。操作过程是程序设计的物化过程,是达成活动目的、获得理想效果的中心环节和决定因素。

(六)总结和建议

总结是指教师对辅导活动中同学发言、集体讨论的意见及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得到富有指导性的结论,可概括为几点或几个方面。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思想行为提出相应的希望和建议,以调节心态和指导行动。


相关内容

  • 教育心理学试题
  •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它与学校教育是什么关系? 教育学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学校教育关系紧密,因为它既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又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和教学效能的评估等,所有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教 ...

  • 教师教育心理学填空
  • 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分为 提出 会,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P9 7. 第二章 1 记忆.想象. 面.社会性发展,过程. 2. 构成 3 4. (从二三岁到十一二岁)生命终结)界定为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这段时间,将大学阶段作为成人早期或青年期的开始.大学阶段 属于青少年晚期 5. 佩里关于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 ...

  • 教育心理学 专升本复习题要
  •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要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 ...

  • 教育心理学讲义
  •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两大方面. (二).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主体因素群体差异 个体差异 思维水平 2.教师 关键作用 目标.组织教学 3.教学内容: ...

  • 心理学大纲
  •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习与教学的五要素和三过程 五要素 :学生- 学习 ...

  • 高等教育心理学[1]
  •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心理学 是一门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为主,也可称作研究行为的科学. 个体心理 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 心理特性,人的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 ...

  • 护理毕业实习手册
  •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护理专业 毕业实习手册 学习中心: 学 号: 姓 名: 目 录 护理专业毕业实习总纲 .............................................................. 3 内科毕业实习大纲 ....................... ...

  • 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建筑装饰工程 二.专业代码:560102 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三年 专科 五.就业面向 1.就业职业领域:建筑装饰工程 2.就业岗位群:主要职业岗位装饰设计.施工员.相近职业岗位招标员.资料员.监理员. 3.发展岗位 ...

  • 教育心理学 各章节重点学习笔记
  •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考纲链接 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教育心理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