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实录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动作与表情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体会“我”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国际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我”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国际理解。

学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五星红旗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在课外一定搜集很多关于五星红旗的知识,对于五星红旗,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生1: 我知道五星红旗的图案是曾联松设计的。

生2:五星红旗上有一颗大星,四颗小星。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小星代表各族人民。 生3:四颗小星的一个角都指向大星,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大团结。 生4:国旗的颜色是红色的,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生5: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代表着祖国的尊严。

师:自从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前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有关这面五星红旗的许多感人的事就层出不穷。五星红旗在一位身处异地他乡的中国留学生的身上,也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情。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课——《一面五星红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质疑探究,体会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精神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告诉大家文中主要讲了哪几个人物?最感动你的是谁?

生1:中国留学生和面包店的老板。

生齐:中国留学生和面包店的老板。

(师板书: “我” 面包店老板)

师:我们把目光首先锁定在我们的同胞-----中国留学生的身上,课文中的我的哪些行动或做法最让你感动呢?为什么感动了你呢?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让你受感动的句子做好标记,并认真体会,在句子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副板书:读课文—做标记---写体会)

1、自主学习

2、组内交流,师巡视探问

3、集体交流,重点理解:

师:把你刚才交流体会到的告诉大家好吗?谁先来?

生读: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句子一)

师:谁还找到了这句话?(生全体举手)

师:从这句话中你了解或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体会到中国留学生太了不起了,宁愿饿死也不拿五星红旗去换面包。

生2:我体会到中国留学生用生命维护了五星红旗,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体会得这么深刻,同学们掌声鼓励一下。

师:那你是怎样体会到这种情感的呢?

生:从吃力、趔趔趄趄我体会到他身体很虚弱,从摇摇头我体会到他拒绝了老板的要求。 师:说得太好了,什么是趔趔趄趄?

生:就是站不稳。

师:那你来表演一下

(一生表演)

师:从他的表演中我知道他明白了,可是看到她表演趔趔趄趄的动作后很多同学笑了,老师相信如果你了解了中国留学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拒绝了老板的要求,了解他当时的处境后就笑不出来了,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我”处境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我醒来后……

师:我当时的处境怎样,用一个词在总结一下。

生1:处境危险

生2:处境困难

(板书:处境困难)

师:什么是荒无人烟?

生1:就是一个人都没有。

生2:一户人家都没有。

师:筏子、背包都不见了,背包里可能盛着什么?

生1:吃的,喝的。

生2:钱。

师:可是什么都没了,如果换作是你的话,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1:害怕。

生2:着急。

师小结渲染:我醒来时也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在荒芜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害怕、着急、伤痛,饥饿侵袭着我的身体,三天了,我不曾吃过一点东西,快要饿死了,同学们,这是我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生齐:面包!

师小结渲染:是的,是食物,是面包。面包真的有了,就摆在我的面前,我是多么渴望着这块面包呀!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呼唤着这块救命的面包!可是就在这饥饿难耐的时刻,就在这生死关头,我却断然拒绝了老板用五星红旗换面包的要求,宁愿饿死也不愿拿国旗换面包,此时此刻我相信同学们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是多么坚强的意志,多么坚定的决心,这种宁愿饿死也不愿拿国旗换面包的行动,正表现了我的什么精神?

生齐:爱国精神

(板书:拒换面包)

师: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情感去读这句话,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生:怀着对中国留学生敬佩读出他坚定,坚强,爱国

生1读:……

师:他这样读你满意吗?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生2读:……

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行动感动了你呢?

生1: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句子二) 生2: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句子三) 师:从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生:中国留学生时刻把五星红旗带在身边,表现了他很热爱五星红旗。

师小节:这位同学体会得真深刻。只有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最热爱的东西才时刻把它带在身边,我出发前手举五星红旗,而危险时脖系五星红旗,困境中拒换五星红旗,这都充分说明了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

生:我还找到了这句--“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我感到这句也能表现出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精神。(句子四)

师:为什么愣了一下?

生:没想到老板提出这样的要求。

师:“凝视”是怎样的看?

生1:是盯着看。

生2:聚精会神地看。

生3:目不转睛地看。

生4:全神贯注地看。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可真多。

师:一个外国人,怎么提出这样的要求?快读第五自然段,用本段的一个词总结一下。 生齐:惊奇

师:同样是一面五星红旗,在面包店老板的眼里只是惊奇,而在我的眼里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从课文中找到描写我眼中国旗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美丽。

师:你再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总结一下在我眼里国旗的样子。

生齐:鲜艳。

师: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感受到了五星红旗无比美丽。

生2:我觉得五星红旗在中国留学生的心里太重要了。

师小节渲染:这面五星红旗一直以来都没离开过我,哪怕是在激流中,在最艰难的困境中也始终陪在我身边,可见这面五星红旗在我的心目中有多重要,没什么可以代替,所以他在一个爱国留学生的眼里,是那么美丽,那么神圣,那么鲜艳,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也热爱五星红旗,让我们怀着对国旗的崇敬与热爱之情读好这句话。

生齐读:……

师:同学们,此时我久久凝视着这面鲜艳的,神圣的,与自己同生共死的五星红旗,我会想些什么呢?

生1:我想—我不能用国旗换面包,那样就不是有骨气的中国人。

生2:我想---我宁愿饿死也不会用国旗换面包的,我要维护国家的尊严。

生3: 如果不用国旗换面包,那样我会饿死的,可是如果换了,虽然能够生存下去,但是有损国家的尊严,所我不会换的。

师小结渲染:是啊,多么诱人的面包呀!此时的面包已不只是我充饥的事物。它是我生命延续的必需品呀!但在祖国尊严和我的生命之间,我毅然选择了前者,宁愿饿死也不会用这面五星红旗去换面包,我最后的决定就是——

生齐:不用国旗换面包

师:让我们带着对祖国同胞的崇敬之情再来读“我摇摇头……”这句话。

生齐读:我摇摇头……

(三).感悟表达方法

师:在文中,我几乎一句话都没说,但我们却体会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那我们是通过什么体会到的呢?举个例子来说一说。

生1:我是通过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到的,例如凝视、摇摇头、吃力的穿 、趔趔趄趄地向外走等词语感受到我的爱国精神。

生2:我是通过一些表示表情的词语体会到的,例如愣住了,犹豫等。

师:同学们真聪明。俗话说“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四)自学感悟,面包店老板的援助精神

师:我们被中国留学生感动了,那么面包店老板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默读4—12段,找出面包店老板态度前后变化,体会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呢?

1、生自学

2、交流点拨

生1:老板开始一脸无奈,不肯给面包,态度非常冷漠。

生2:后来他向我竖起大拇指,还给我付了医药费 。

(板书:一脸无奈---竖起大拇指)

师:开始老板连一个廉价的面包都不肯给我,可是最后却对我竖起大拇指,还替我付了昂贵的医药费,老板的态度为什么前后有这么大的变化?

生1、2、3:被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精神感动了

师小结:“我”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可见,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板书:爱国———尊重)

师:我的爱国行为不只是得到了外国友人对我个人的尊重,同时也得到了外国友人对五星红旗的尊重,对我们祖国的尊重,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这时……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面对面包店的老板这样的外国友人,面对深深感动我们的祖国同胞,你难道不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你想对谁说,说些什么呢?

生1:我想对中国留学生说—-你太了不起了,你为了祖国的尊严宁愿牺牲掉自己的生命,我们会向你学习的。

生2:我对中国留学生说—我真为你骄傲,在那么饥饿的时候都不肯用国旗换面包,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生3:我想对面包店的老板说--面包店老板 ,你是我们的朋友,你一定也是一个爱国的人,真感谢你救了我们祖国的同胞。

生4:……

师:五星红旗无处不在,你还在哪里见过五星红旗?当时的心情怎样?

生1:我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过,无情红旗高高飘扬在祖国的上空,我心情很激动。

生2: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升国旗,那个时候我觉得全场肃穆,而且心情很激动。

生3:奥运赛场上升起五星红旗的时候,我感到特别的骄傲,特别的自豪。

生4:……

师课堂总结:同学们,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代表了祖国的尊严,我们作为龙的传人,华夏子孙,都应该从小热爱五星红旗,热爱自己的祖国。

(完)

设计意图:

搜集有关五星红旗的资料,了解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渗透爱国意识教育,为突破重难点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课文中的我的哪些行动或做法最让你感动呢?为什么感动了你?”这一问是牵一问而动全篇的问题,此问题会使学生把握住文之重点,并放手学生自读感悟、组内交流,在读中思,在思中议,在议中悟,重难点迎刃而解。

(注:生表演趔趔趄趄后,部分学生笑了,抓住学生课堂细微处的表现,挈机引导 ,引向文之重点,了解其困难处境。这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所在。)

教师渲染气氛在本课是一技巧重点,在此环节中设计这样的小结渲染,能更快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在自读感悟的过程中体会当时处境的困难。由此进一步感悟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精神。

带着情感去读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训练项目,在读中体会感悟。而且“我摇摇头……”这句也是本文的落脚点 ,所以每个重点句子体会后都落脚于此,进一步感悟其爱国精神。

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是中年级的重点训练项目,用换词解义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

“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美丽。”这句话放在此处来讲,是合情合理的,“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我凝视到了什么,也就是我眼中五星红旗的样子---鲜艳,美丽。进一步体会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由此说出我想到了什么,落脚于我的爱国精神。

学生对本文表达方法的感悟渗透于老师点拨引导的过程之中,所以此环节只是一个小小的总结,加深学生对“通过表情动作表达内心感受”的这一方法的理解感悟。

面包店老板的态度变化与我的爱国精神是联系在一起的,前面学生已经对留学生的爱国精神体会深刻,此环节让学生自读感悟,很容易的会得出结论,对国际理解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是课内外拓展提升的环节,不可缺少,由课内引向课外,由书本引向生活,进一步 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与学生以及课文中的中国留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体验到他热爱生命,热爱五星红旗,更热爱自己的祖国,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爱国的人,才会受到世人的尊重。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有关五星红旗的资料,因为学生年龄小,他们对五星红旗的理解,对祖国的热爱,只停留在很浅的层面,而我在教学中通过课文中这个感人的故事,引领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想,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去体验生命的可贵,当一个人面临生死的抉择时,如果他为了祖国而牺牲自己,他就是一个崇高伟大的人,这是人世间最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都是从留学生的行动中体现出来的,想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很难,恰恰留学生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爱国行为---宁愿饿死,不做有损于祖国的事,学生感受到这行动背后所蕴涵的巨大的动力,知道五星红旗的重要,再理解异国面包店老板的态度变化的原因就水到渠成了。这样一环环一扣扣,由抽象到具体,由难到简,由浅入深,不断提高,达成目标。

开始我让学生将搜集来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了解五星红旗代表了祖国的尊严,渗透爱国意识教育,为突破重难点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课文中的我的哪些行动或做法最让你感动呢?为什么感动了你呢?”这一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此问题会使学生把握住文之重点,在读中思,在思中议,在议中悟,解。同时将对课文表达方法的领悟贯穿于点拨引导整个过程中,与重难点的突破紧密相扣,重难点迎刃而。

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使用任何繁琐的课件,但是在三者对话的过程中却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课文欣赏中升华感情。

自我感觉这节课缺憾是学生读得不够充分,应该多留给学生读的机会,各种形式有感情地去读,学生会感同身受。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动作与表情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体会“我”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国际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我”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国际理解。

学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五星红旗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在课外一定搜集很多关于五星红旗的知识,对于五星红旗,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生1: 我知道五星红旗的图案是曾联松设计的。

生2:五星红旗上有一颗大星,四颗小星。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小星代表各族人民。 生3:四颗小星的一个角都指向大星,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大团结。 生4:国旗的颜色是红色的,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生5: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代表着祖国的尊严。

师:自从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前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有关这面五星红旗的许多感人的事就层出不穷。五星红旗在一位身处异地他乡的中国留学生的身上,也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情。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课——《一面五星红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质疑探究,体会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精神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告诉大家文中主要讲了哪几个人物?最感动你的是谁?

生1:中国留学生和面包店的老板。

生齐:中国留学生和面包店的老板。

(师板书: “我” 面包店老板)

师:我们把目光首先锁定在我们的同胞-----中国留学生的身上,课文中的我的哪些行动或做法最让你感动呢?为什么感动了你呢?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让你受感动的句子做好标记,并认真体会,在句子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副板书:读课文—做标记---写体会)

1、自主学习

2、组内交流,师巡视探问

3、集体交流,重点理解:

师:把你刚才交流体会到的告诉大家好吗?谁先来?

生读: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句子一)

师:谁还找到了这句话?(生全体举手)

师:从这句话中你了解或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体会到中国留学生太了不起了,宁愿饿死也不拿五星红旗去换面包。

生2:我体会到中国留学生用生命维护了五星红旗,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体会得这么深刻,同学们掌声鼓励一下。

师:那你是怎样体会到这种情感的呢?

生:从吃力、趔趔趄趄我体会到他身体很虚弱,从摇摇头我体会到他拒绝了老板的要求。 师:说得太好了,什么是趔趔趄趄?

生:就是站不稳。

师:那你来表演一下

(一生表演)

师:从他的表演中我知道他明白了,可是看到她表演趔趔趄趄的动作后很多同学笑了,老师相信如果你了解了中国留学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拒绝了老板的要求,了解他当时的处境后就笑不出来了,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我”处境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我醒来后……

师:我当时的处境怎样,用一个词在总结一下。

生1:处境危险

生2:处境困难

(板书:处境困难)

师:什么是荒无人烟?

生1:就是一个人都没有。

生2:一户人家都没有。

师:筏子、背包都不见了,背包里可能盛着什么?

生1:吃的,喝的。

生2:钱。

师:可是什么都没了,如果换作是你的话,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1:害怕。

生2:着急。

师小结渲染:我醒来时也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在荒芜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害怕、着急、伤痛,饥饿侵袭着我的身体,三天了,我不曾吃过一点东西,快要饿死了,同学们,这是我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生齐:面包!

师小结渲染:是的,是食物,是面包。面包真的有了,就摆在我的面前,我是多么渴望着这块面包呀!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呼唤着这块救命的面包!可是就在这饥饿难耐的时刻,就在这生死关头,我却断然拒绝了老板用五星红旗换面包的要求,宁愿饿死也不愿拿国旗换面包,此时此刻我相信同学们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是多么坚强的意志,多么坚定的决心,这种宁愿饿死也不愿拿国旗换面包的行动,正表现了我的什么精神?

生齐:爱国精神

(板书:拒换面包)

师: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情感去读这句话,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生:怀着对中国留学生敬佩读出他坚定,坚强,爱国

生1读:……

师:他这样读你满意吗?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生2读:……

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行动感动了你呢?

生1: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句子二) 生2: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句子三) 师:从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生:中国留学生时刻把五星红旗带在身边,表现了他很热爱五星红旗。

师小节:这位同学体会得真深刻。只有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最热爱的东西才时刻把它带在身边,我出发前手举五星红旗,而危险时脖系五星红旗,困境中拒换五星红旗,这都充分说明了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

生:我还找到了这句--“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我感到这句也能表现出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精神。(句子四)

师:为什么愣了一下?

生:没想到老板提出这样的要求。

师:“凝视”是怎样的看?

生1:是盯着看。

生2:聚精会神地看。

生3:目不转睛地看。

生4:全神贯注地看。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可真多。

师:一个外国人,怎么提出这样的要求?快读第五自然段,用本段的一个词总结一下。 生齐:惊奇

师:同样是一面五星红旗,在面包店老板的眼里只是惊奇,而在我的眼里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从课文中找到描写我眼中国旗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美丽。

师:你再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总结一下在我眼里国旗的样子。

生齐:鲜艳。

师: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感受到了五星红旗无比美丽。

生2:我觉得五星红旗在中国留学生的心里太重要了。

师小节渲染:这面五星红旗一直以来都没离开过我,哪怕是在激流中,在最艰难的困境中也始终陪在我身边,可见这面五星红旗在我的心目中有多重要,没什么可以代替,所以他在一个爱国留学生的眼里,是那么美丽,那么神圣,那么鲜艳,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也热爱五星红旗,让我们怀着对国旗的崇敬与热爱之情读好这句话。

生齐读:……

师:同学们,此时我久久凝视着这面鲜艳的,神圣的,与自己同生共死的五星红旗,我会想些什么呢?

生1:我想—我不能用国旗换面包,那样就不是有骨气的中国人。

生2:我想---我宁愿饿死也不会用国旗换面包的,我要维护国家的尊严。

生3: 如果不用国旗换面包,那样我会饿死的,可是如果换了,虽然能够生存下去,但是有损国家的尊严,所我不会换的。

师小结渲染:是啊,多么诱人的面包呀!此时的面包已不只是我充饥的事物。它是我生命延续的必需品呀!但在祖国尊严和我的生命之间,我毅然选择了前者,宁愿饿死也不会用这面五星红旗去换面包,我最后的决定就是——

生齐:不用国旗换面包

师:让我们带着对祖国同胞的崇敬之情再来读“我摇摇头……”这句话。

生齐读:我摇摇头……

(三).感悟表达方法

师:在文中,我几乎一句话都没说,但我们却体会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那我们是通过什么体会到的呢?举个例子来说一说。

生1:我是通过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到的,例如凝视、摇摇头、吃力的穿 、趔趔趄趄地向外走等词语感受到我的爱国精神。

生2:我是通过一些表示表情的词语体会到的,例如愣住了,犹豫等。

师:同学们真聪明。俗话说“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四)自学感悟,面包店老板的援助精神

师:我们被中国留学生感动了,那么面包店老板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默读4—12段,找出面包店老板态度前后变化,体会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呢?

1、生自学

2、交流点拨

生1:老板开始一脸无奈,不肯给面包,态度非常冷漠。

生2:后来他向我竖起大拇指,还给我付了医药费 。

(板书:一脸无奈---竖起大拇指)

师:开始老板连一个廉价的面包都不肯给我,可是最后却对我竖起大拇指,还替我付了昂贵的医药费,老板的态度为什么前后有这么大的变化?

生1、2、3:被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精神感动了

师小结:“我”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可见,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板书:爱国———尊重)

师:我的爱国行为不只是得到了外国友人对我个人的尊重,同时也得到了外国友人对五星红旗的尊重,对我们祖国的尊重,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这时……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面对面包店的老板这样的外国友人,面对深深感动我们的祖国同胞,你难道不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你想对谁说,说些什么呢?

生1:我想对中国留学生说—-你太了不起了,你为了祖国的尊严宁愿牺牲掉自己的生命,我们会向你学习的。

生2:我对中国留学生说—我真为你骄傲,在那么饥饿的时候都不肯用国旗换面包,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生3:我想对面包店的老板说--面包店老板 ,你是我们的朋友,你一定也是一个爱国的人,真感谢你救了我们祖国的同胞。

生4:……

师:五星红旗无处不在,你还在哪里见过五星红旗?当时的心情怎样?

生1:我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过,无情红旗高高飘扬在祖国的上空,我心情很激动。

生2: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升国旗,那个时候我觉得全场肃穆,而且心情很激动。

生3:奥运赛场上升起五星红旗的时候,我感到特别的骄傲,特别的自豪。

生4:……

师课堂总结:同学们,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代表了祖国的尊严,我们作为龙的传人,华夏子孙,都应该从小热爱五星红旗,热爱自己的祖国。

(完)

设计意图:

搜集有关五星红旗的资料,了解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渗透爱国意识教育,为突破重难点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课文中的我的哪些行动或做法最让你感动呢?为什么感动了你?”这一问是牵一问而动全篇的问题,此问题会使学生把握住文之重点,并放手学生自读感悟、组内交流,在读中思,在思中议,在议中悟,重难点迎刃而解。

(注:生表演趔趔趄趄后,部分学生笑了,抓住学生课堂细微处的表现,挈机引导 ,引向文之重点,了解其困难处境。这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所在。)

教师渲染气氛在本课是一技巧重点,在此环节中设计这样的小结渲染,能更快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在自读感悟的过程中体会当时处境的困难。由此进一步感悟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精神。

带着情感去读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训练项目,在读中体会感悟。而且“我摇摇头……”这句也是本文的落脚点 ,所以每个重点句子体会后都落脚于此,进一步感悟其爱国精神。

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是中年级的重点训练项目,用换词解义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

“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美丽。”这句话放在此处来讲,是合情合理的,“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我凝视到了什么,也就是我眼中五星红旗的样子---鲜艳,美丽。进一步体会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由此说出我想到了什么,落脚于我的爱国精神。

学生对本文表达方法的感悟渗透于老师点拨引导的过程之中,所以此环节只是一个小小的总结,加深学生对“通过表情动作表达内心感受”的这一方法的理解感悟。

面包店老板的态度变化与我的爱国精神是联系在一起的,前面学生已经对留学生的爱国精神体会深刻,此环节让学生自读感悟,很容易的会得出结论,对国际理解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是课内外拓展提升的环节,不可缺少,由课内引向课外,由书本引向生活,进一步 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与学生以及课文中的中国留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体验到他热爱生命,热爱五星红旗,更热爱自己的祖国,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爱国的人,才会受到世人的尊重。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有关五星红旗的资料,因为学生年龄小,他们对五星红旗的理解,对祖国的热爱,只停留在很浅的层面,而我在教学中通过课文中这个感人的故事,引领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想,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去体验生命的可贵,当一个人面临生死的抉择时,如果他为了祖国而牺牲自己,他就是一个崇高伟大的人,这是人世间最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都是从留学生的行动中体现出来的,想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很难,恰恰留学生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爱国行为---宁愿饿死,不做有损于祖国的事,学生感受到这行动背后所蕴涵的巨大的动力,知道五星红旗的重要,再理解异国面包店老板的态度变化的原因就水到渠成了。这样一环环一扣扣,由抽象到具体,由难到简,由浅入深,不断提高,达成目标。

开始我让学生将搜集来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了解五星红旗代表了祖国的尊严,渗透爱国意识教育,为突破重难点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课文中的我的哪些行动或做法最让你感动呢?为什么感动了你呢?”这一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此问题会使学生把握住文之重点,在读中思,在思中议,在议中悟,解。同时将对课文表达方法的领悟贯穿于点拨引导整个过程中,与重难点的突破紧密相扣,重难点迎刃而。

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使用任何繁琐的课件,但是在三者对话的过程中却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课文欣赏中升华感情。

自我感觉这节课缺憾是学生读得不够充分,应该多留给学生读的机会,各种形式有感情地去读,学生会感同身受。


相关内容

  • [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备课之窗 一面五星红旗 ( 第二课时 )教学实录 广西省 南宁市阳光新城 学校 黄引肖 [ 教学 内容] 人教 版语 文三年级下册第 2 课. 6 [ 教学 目标] 1 .品词析 句 ,朗读 .感 悟 .想象 ,体 会作 者对 国旗 的尊敬 与热爱 . 2 .学 习通 过动作 和表情表 达 内心感受 ...

  • [升国旗]教学实录(2)
  • <升国旗>教学实录 今天学习<升国旗>一课跟同学们从天an门说到毛泽东主席,谈及故宫.长城,再转如正题,议国旗.国歌,以及祖国.国旗.国歌的全称等等,这些小家伙真了不起,知道的还真不少. 说道国旗时,我让他们回忆自己看到过的国旗,说说自己对国旗的了解,想以此教育学生今后要多留 ...

  •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课前交流 师:你们能不能猜出张老师现在的心情? 生:激动 生:紧张 生:高兴 师:这些心情同学们有没有? 生:有 师:咱们这就叫不约而同.张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两份礼物.看看吧 [出示学生写的信] 师:听到了这一连串的问题了吗?想解答吗?咱们班的百灵鸟.播音员是谁呀? 小作家呢? 师 ...

  • [认一认祖国政区]教学实录
  •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第九册 <认一认祖国政区>教学实录 西区中心小学 缪文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 我们这个期末考试临近了, 暑假也就不远了.我想问一下我们五(5)班的孩子们,这个夏天你打算去哪里玩呀?有没有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 李恩豪:去海边. 龙尤:我妈妈说我期末考试如 ...

  • [升国旗]教学实录(1)
  • <升国旗>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 师:星期一早上,我们全校师生在操场上都要做什么? 生:升国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升国旗"就是把国旗高高地升上天空.在我们的首都北京,每天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解放军叔叔都要在天an门广场升起国旗 ...

  • 课堂实录[美丽的小路](乌山小学第一组)
  • <美丽的小路>教学实录 授课教师:黄如湜 时间:2009年3月17日上午(第一节):9:25--10:05 地点:福州乌山小学二年级四班 记录学员:柳菁.翁露思.陈丽真.林芳.林美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欢庆课堂实录
  • <欢庆>教学实录及评析日期:2004-09-25 地址: 作者:秦咏中[登录] [注册] 欢 庆(一年级 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 笔录 刘丽萍 评析 秦咏中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我们刚刚共同欢度了祖国妈妈的第 53 个生日,叫什么节? 生齐答:国庆节. 师 ...

  • [月亮上的足迹]课堂实录
  •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实录 邹 茂 教材分析: <月亮上的足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单元第十九课的课文这篇课文真实地记录了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的全过程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与航天英雄一起感受那惊 ...

  • 开国大典教案11
  •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一.顺学而导,巧示课题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特殊的日子.(板书:1949年10月1日)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特殊在哪呢? 生:它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 师:老师在黑板上再写个特殊的地点.(板书:北京) 生:这是我们的首都.(师评:说得对.北京是首都,是中华人民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