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小学教育科研培训专题(5)2014.5.5
如何留作业(一)
如何使作业走出反复操练的泥沼,让它张扬学生的个性。作为教者,要以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德育生活、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自然延伸,活化学科教学,另外还得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动脑、动手、动口这些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去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体验成功,提高能力。
一、 作业要体现“趣味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趣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做的兴趣,而且做的过程可以加深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使其印象深刻。低年级学生厌烦呆板生硬,喜欢生动有趣,作业的趣味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学生只有对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完成作业这一活动之中。
教材在编排处理上,给我们提供了创新作业训练的空间。我们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趣味作业,让学生在“玩”中构建新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学有兴趣,求知欲会更强。如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可把易混的拼音编成儿歌,让学生记一记;识字教学中,教师可把复杂(难记难写)的生字编成谜语、顺口溜,让学生猜一猜,念一念,还可开展“逛超市”、“当小邮递员”、“送娃娃回家”等趣味识字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识记生字。
二、 作业要体现“自主性”
有人片面地认为,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就是“自主性”。这种倾向在低年级尤其突出,为了巩固书本知识教师让学生机械重复地抄、写、背,觉得低年级只能如此,必须如此。其实不然,低年级作业同样应该是训练学生自主性、创造性意识和能力的一块很重要的载体,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发掘教材内涵,创造性地设计作业。
由于小学生在认知、理解、感悟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搞“一刀切”,以免造成好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受不了”的现象。长此以往,就会使优生对作业丧失兴趣,差生对作业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可尝试把作业设计成“自助餐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喜欢哪项就选择完成哪项。学完了《听听,秋的声音》一课后,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设计以下几种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①读一读:把儿歌读给父母听,让家长评一评你读得怎样。②认一认:认读本文生字词。③说一说:秋的声音还在哪里?④编一编:依照《秋的声音》的格式续编几节儿歌。
※思考问题:本文对于如何留作业提出了几种办法?具体都是什么?再请你谈谈自己的学后感受。
明德小学教育科研培训专题(6)2014.5.17
如何留作业(二)
三、作业要体现“生活性”。
教师要善于将课本内容适当延伸拓展,把作业设计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作业,语文综合性学习《认识标志》,老师可带学生深入街道、社区搜集常见的标志,了解标志的含义……这样的作业,学生做得轻松,做得愉快,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有作业”的道理,从而自觉、自然地把作业作为一种生活需要,主动、积极地去完成。
四、作业要体现“实践性”
1、模仿
在低年级教材中,展现了一幅幅充满生活趣味的图画。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可以让学生担当向往的角色,去模仿、体验情境,令孩子全身心地沉浸其中。
教了《要下雨了》,可让部分学生指手画脚做导演,部分学生表演课本剧。
2、拓展
如学了《秋姑娘的信》,让学生搜集落叶,说说树叶的形状和颜色,并把树叶粘贴成画;《玩出了名堂》学后,可让学生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比赛;学习《难忘的泼水节》前,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春游、秋游后,还可让学生把看到的景色画下来……
这样,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既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又激发了学生对作业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对待学生的作业时,教师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抛弃单纯的勾、叉和简单的优良等级评价,采取综合评价制。教师可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及改正错误的决心,如“你真棒,相信你下次做得更好!”“开动小脑筋,想想错在哪里?”“不要灰心,加油努力!”等,这样的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业是学科学习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把握儿童的年龄特征,敢于创新,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作业拓宽语文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用语文,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学,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发展能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信只有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思考问题:本文对于如何留作业提出了几种办法?具体都是什么?再请你谈谈自己的学后感受以及自己独特的做法。
明德小学教育科研培训专题(5)2014.5.5
如何留作业(一)
如何使作业走出反复操练的泥沼,让它张扬学生的个性。作为教者,要以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德育生活、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自然延伸,活化学科教学,另外还得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动脑、动手、动口这些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去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体验成功,提高能力。
一、 作业要体现“趣味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趣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做的兴趣,而且做的过程可以加深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使其印象深刻。低年级学生厌烦呆板生硬,喜欢生动有趣,作业的趣味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学生只有对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完成作业这一活动之中。
教材在编排处理上,给我们提供了创新作业训练的空间。我们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趣味作业,让学生在“玩”中构建新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学有兴趣,求知欲会更强。如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可把易混的拼音编成儿歌,让学生记一记;识字教学中,教师可把复杂(难记难写)的生字编成谜语、顺口溜,让学生猜一猜,念一念,还可开展“逛超市”、“当小邮递员”、“送娃娃回家”等趣味识字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识记生字。
二、 作业要体现“自主性”
有人片面地认为,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就是“自主性”。这种倾向在低年级尤其突出,为了巩固书本知识教师让学生机械重复地抄、写、背,觉得低年级只能如此,必须如此。其实不然,低年级作业同样应该是训练学生自主性、创造性意识和能力的一块很重要的载体,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发掘教材内涵,创造性地设计作业。
由于小学生在认知、理解、感悟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搞“一刀切”,以免造成好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受不了”的现象。长此以往,就会使优生对作业丧失兴趣,差生对作业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可尝试把作业设计成“自助餐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喜欢哪项就选择完成哪项。学完了《听听,秋的声音》一课后,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设计以下几种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①读一读:把儿歌读给父母听,让家长评一评你读得怎样。②认一认:认读本文生字词。③说一说:秋的声音还在哪里?④编一编:依照《秋的声音》的格式续编几节儿歌。
※思考问题:本文对于如何留作业提出了几种办法?具体都是什么?再请你谈谈自己的学后感受。
明德小学教育科研培训专题(6)2014.5.17
如何留作业(二)
三、作业要体现“生活性”。
教师要善于将课本内容适当延伸拓展,把作业设计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作业,语文综合性学习《认识标志》,老师可带学生深入街道、社区搜集常见的标志,了解标志的含义……这样的作业,学生做得轻松,做得愉快,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有作业”的道理,从而自觉、自然地把作业作为一种生活需要,主动、积极地去完成。
四、作业要体现“实践性”
1、模仿
在低年级教材中,展现了一幅幅充满生活趣味的图画。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可以让学生担当向往的角色,去模仿、体验情境,令孩子全身心地沉浸其中。
教了《要下雨了》,可让部分学生指手画脚做导演,部分学生表演课本剧。
2、拓展
如学了《秋姑娘的信》,让学生搜集落叶,说说树叶的形状和颜色,并把树叶粘贴成画;《玩出了名堂》学后,可让学生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比赛;学习《难忘的泼水节》前,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春游、秋游后,还可让学生把看到的景色画下来……
这样,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既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又激发了学生对作业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对待学生的作业时,教师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抛弃单纯的勾、叉和简单的优良等级评价,采取综合评价制。教师可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及改正错误的决心,如“你真棒,相信你下次做得更好!”“开动小脑筋,想想错在哪里?”“不要灰心,加油努力!”等,这样的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业是学科学习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把握儿童的年龄特征,敢于创新,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作业拓宽语文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用语文,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学,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发展能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信只有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思考问题:本文对于如何留作业提出了几种办法?具体都是什么?再请你谈谈自己的学后感受以及自己独特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