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教案

戊戌变法(第二课时)

授课人:雷小宏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历史基础知识。利用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

生的历史想像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了解康有为谭嗣同等人的爱国热情,

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

(2)通过名片介绍、共同讨论,师生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

反应,从而理解变法的失败,促进新思想观点的产生。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

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

价值观。

教学重点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维新派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下,兴起了,1895年,《马

关条约》签订后,康、梁等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各,请求变法。公

车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挠没有传到皇帝手中,但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反响,公车

上书失败后,康、梁等人没有放弃变法,还进行了维新变法活动。

二、百日维新

1、师:在1897年,德强占胶州湾以后,康有为由广州赶赴北京,又向光绪

帝上书,他指出形势危机到:“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的地步, 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

战。

通过师讲述论战,可以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但又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

纸上,所以光绪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

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2、师生分析总结: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可能的原因:

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

高统治权,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3、师:要求学生阅读变法法令内容,然后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变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提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 ]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拥护?变法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变法内容随时灵活分析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并适当补充: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三、戊戌政变

1、教师:变法的结果如何呢?(学生自读教材明确)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 1898年6月11日 到 9月21日 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2、全班一起朗读: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师: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

3、思考分析:

戊戌变法为什么那么快归于失败?有人说如果袁世凯不告密,杀掉荣禄,戊戌变法就能取得成功。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力量对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代表发言。

①维新派力量小。

②顽固派势力强大。

②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4、教师小结: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高度来看戊戌变法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让学生通读教材,分组列出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戊戌变法的序幕、高潮、失败。,《将这些内容整理后屏幕展示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方式。》

1898年9月23日

戊戌政变

1898年6-9月

百日维新

推向高潮

1895年

公车上书

拉开序幕

板书设计

第6课 戊戌变法

二、百日维新

1、《定国是诏》

2、人物:光绪帝作用康有为、梁启超等进行变法

3、内容:

三、戊戌六君子

1、戊戌政变:光绪被囚,戊戌六君子殉难

2、作用:

(1)发展资本主义

(2)挽救民族危亡

(3)起到了思想启蒙

戊戌变法(第二课时)

授课人:雷小宏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历史基础知识。利用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

生的历史想像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了解康有为谭嗣同等人的爱国热情,

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

(2)通过名片介绍、共同讨论,师生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

反应,从而理解变法的失败,促进新思想观点的产生。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

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

价值观。

教学重点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维新派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下,兴起了,1895年,《马

关条约》签订后,康、梁等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各,请求变法。公

车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挠没有传到皇帝手中,但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反响,公车

上书失败后,康、梁等人没有放弃变法,还进行了维新变法活动。

二、百日维新

1、师:在1897年,德强占胶州湾以后,康有为由广州赶赴北京,又向光绪

帝上书,他指出形势危机到:“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的地步, 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

战。

通过师讲述论战,可以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但又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

纸上,所以光绪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

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2、师生分析总结: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可能的原因:

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

高统治权,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3、师:要求学生阅读变法法令内容,然后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变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提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 ]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拥护?变法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变法内容随时灵活分析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并适当补充: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三、戊戌政变

1、教师:变法的结果如何呢?(学生自读教材明确)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 1898年6月11日 到 9月21日 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2、全班一起朗读: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师: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

3、思考分析:

戊戌变法为什么那么快归于失败?有人说如果袁世凯不告密,杀掉荣禄,戊戌变法就能取得成功。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力量对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代表发言。

①维新派力量小。

②顽固派势力强大。

②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4、教师小结: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高度来看戊戌变法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让学生通读教材,分组列出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戊戌变法的序幕、高潮、失败。,《将这些内容整理后屏幕展示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方式。》

1898年9月23日

戊戌政变

1898年6-9月

百日维新

推向高潮

1895年

公车上书

拉开序幕

板书设计

第6课 戊戌变法

二、百日维新

1、《定国是诏》

2、人物:光绪帝作用康有为、梁启超等进行变法

3、内容:

三、戊戌六君子

1、戊戌政变:光绪被囚,戊戌六君子殉难

2、作用:

(1)发展资本主义

(2)挽救民族危亡

(3)起到了思想启蒙


相关内容

  • 岳麓版教案-商鞅变法
  • 岳麓版教案-商鞅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掌握并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认识其特点: (2)认识并深入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从而更为客观的评价商鞅变法及商鞅本人.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谈话法,材料.问题归纳法以及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并辅助多媒体 ...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教案 新人教版
  • 第7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 ...

  •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所属学科或领域: 历史 适于的学段/年级: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所在单元的主题是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和本课的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 ...

  • 2017-2018学年(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 戊戌变法
  • 第6课 戊戌变法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1.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思考维新派和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提高阅读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 ...

  • 戊戌变法教案(导入好)
  • 第7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它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 ...

  • 2.7 戊戌变法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 第7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 ...

  • [王安石变法]教案
  • 第2课 <王安石变法>教案 [学习目标] [教法]基础知识学生自学,重点知识互动解决,疑难知识引领思路. [学法]学生自学.探究.设置情景体验 [重点]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内容:认识变法各项举措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难点]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体会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导 ...

  • 戊戌变法(教案)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康有为.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代表,他们想要改变落后的政治体制,但是戊戌变法由于受到强大封建势力的阻碍,维新变法最终失败.第二副图片是为变法牺牲的"戊戌六君子". 二.知识讲解 考点1.公车上书 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 2.主要人物:康 ...

  • 八年级戊戌变法说课稿[教案][人教版]
  •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7课<戊戌变法>说课稿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杜泽中学 赵阳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戊戌变法>.接下来,我将从这样五个方面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