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路33号地块项目工程
10kv 高压架空电线防护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目 录
1、工程概况„„„„„„„„„„„„„„„„„„„„„„„„2 2、编制依据 „„„„„„„„„„„„„„„„„„„„„„„2 3、10KV 高压架空电线防护措施 „„„„„„„„„„„„„„„3 4、安全施工组织与措施 „„„„„„„„„„„„„„„„„„5 5、安全环保措施 „„„„„„„„„„„„„„„„„„„„„6 6、触电现象与触电急救„„„„„„„„„„„„„„„„„„„6 7、主要耗材表„„„„„„„„„„„„„„„„„„„„„„„8 8、高压架空线防护平面布置图 „„„„„„„„„„„„„„8 9、高压架空线防护措施立面图„„„„„„„„„„„„„„„8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青岛市金华路33号地块项目,为规划中的精华玻璃厂地块。拟建场区南至居民宿舍,东至金沙路,西会昌路,北至金华路。建设用地东西长约390米,南北宽度为136米。
二、 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92 3、《用电安全导则》 GB/T 13869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 5、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和规定
三、 10KV 高压架空电线防护方案
1 外电线路防护
1.1 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1.2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表4.1.2规定。
表1.2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注: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不宜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1.3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1.3规定。
表1.3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
1.4 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1.4规定。
表4.1.4 起重机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
1.5 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
1.6 当达不到第1.2~1.4条中的规定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1.6所列数值。 防护设施应坚固、稳定,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防护应达到IP30级。
表1.6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1.7 当第1.6条规定的防护措施无法实现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 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的严禁施工。 1.8 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必须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外电架空线路电杆倾斜、悬倒。
依照以上规定和现场实际情况和为了保证施工及输电线路的安全,我项目部对高压线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基本做法如下:
在高压线(10KV )下面搭设一条双排脚手架,脚手架的架体均为松木杆。脚手架顶侧搭设一道安全防护密目网,其防护等级为IP31,以便在顶部保护高压线。脚手架两立杆长约100000mm ,间距为3500mm ,由于9#楼现场高压架空线路距塔吊前臂达不到安全距离,需要在高压线的下面搭设6000宽、高度8M 、长度120M 的脚手架成为4排一体,上部搭设高度6M 木材架子并配备安全警示旗,详见“高压线架空线防护措施立面图和高压线架空线防护平面布置图”。每隔6米间距挂设高压警示牌。
四、安全施工组织及措施 1 安全管理小组人员及组成
2 成立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专职安全员为副组长,其 他安全元为组员。
3 针对高压架空电缆,制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该制度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条例和标准,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必须严格执行。
4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奖惩制度,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查除隐患。对安全生产达标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没达到安全生产要求的班组和个人给予批评和处罚。
五、安全环保措施
1、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高压防护设施。 2、严禁在高压防护设施上搭挂任何物品。
3、不宜在高压架空线附近施工作业,尤其是不得操作带有长或细的器械或物品。 4、严禁在高压架空线下动火作业和吸烟。
5、电工应熟悉现场高压电的情况,并掌握有关高压电和相应的急救知识。 6、要求现场电工每周对高压线路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7、严禁在高压线附近抛丢材料、工具及废弃物等。
8、现场施工用电严格遵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及要求进行布置与架设,并定期检查
9、制定防火措施,严禁随意动用明火。加强施工现场上消防管理,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安置位置符合消防要求,并定期检查、更换灭火材料,保证消防器材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0、夜间和雨期严禁在高压线附近施工。
六、触电现象与触电急救
1 触电现象
1.1 当人体意外地有电流流过时,将会因电流的刺激和作用而产生危害人的机体乃至生命的所谓医学效应,这种现象称为人体触电。
1.2 在工频交流情况下对成年来说,当流经人体电流小于10mA 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效应,并且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还会进一步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它是人体能够依靠自身摆脱的最大电流(均方根值或有效值)。 2 触电急救
2.1 在保护措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伤害事故是极易发生的。此时应采取急救措施,最首要的急救措施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有一种:一种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另一种方法是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严禁救护者用手直接推、拉和触摸触电者;严禁救护者使用金属物品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的木棒、布带等)接触触电者。
2.2 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是一度昏迷,但尚未失去知觉,则应使伤员在空气清新、流通的地方静卧休息;如果是 肺部暂时停止呼吸,心脏暂时停止跳动,或者肺部虽有呼吸,但是呼吸比较困难,
七、主要耗材表
八、高压线架空线防护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九、高压架空线防护措施立面图(见附图)
金华路33号地块项目工程
10kv 高压架空电线防护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目 录
1、工程概况„„„„„„„„„„„„„„„„„„„„„„„„2 2、编制依据 „„„„„„„„„„„„„„„„„„„„„„„2 3、10KV 高压架空电线防护措施 „„„„„„„„„„„„„„„3 4、安全施工组织与措施 „„„„„„„„„„„„„„„„„„5 5、安全环保措施 „„„„„„„„„„„„„„„„„„„„„6 6、触电现象与触电急救„„„„„„„„„„„„„„„„„„„6 7、主要耗材表„„„„„„„„„„„„„„„„„„„„„„„8 8、高压架空线防护平面布置图 „„„„„„„„„„„„„„8 9、高压架空线防护措施立面图„„„„„„„„„„„„„„„8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青岛市金华路33号地块项目,为规划中的精华玻璃厂地块。拟建场区南至居民宿舍,东至金沙路,西会昌路,北至金华路。建设用地东西长约390米,南北宽度为136米。
二、 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92 3、《用电安全导则》 GB/T 13869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 5、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和规定
三、 10KV 高压架空电线防护方案
1 外电线路防护
1.1 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1.2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表4.1.2规定。
表1.2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注: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不宜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1.3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1.3规定。
表1.3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
1.4 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1.4规定。
表4.1.4 起重机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
1.5 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
1.6 当达不到第1.2~1.4条中的规定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1.6所列数值。 防护设施应坚固、稳定,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防护应达到IP30级。
表1.6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1.7 当第1.6条规定的防护措施无法实现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 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的严禁施工。 1.8 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必须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外电架空线路电杆倾斜、悬倒。
依照以上规定和现场实际情况和为了保证施工及输电线路的安全,我项目部对高压线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基本做法如下:
在高压线(10KV )下面搭设一条双排脚手架,脚手架的架体均为松木杆。脚手架顶侧搭设一道安全防护密目网,其防护等级为IP31,以便在顶部保护高压线。脚手架两立杆长约100000mm ,间距为3500mm ,由于9#楼现场高压架空线路距塔吊前臂达不到安全距离,需要在高压线的下面搭设6000宽、高度8M 、长度120M 的脚手架成为4排一体,上部搭设高度6M 木材架子并配备安全警示旗,详见“高压线架空线防护措施立面图和高压线架空线防护平面布置图”。每隔6米间距挂设高压警示牌。
四、安全施工组织及措施 1 安全管理小组人员及组成
2 成立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专职安全员为副组长,其 他安全元为组员。
3 针对高压架空电缆,制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该制度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条例和标准,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必须严格执行。
4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奖惩制度,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查除隐患。对安全生产达标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没达到安全生产要求的班组和个人给予批评和处罚。
五、安全环保措施
1、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高压防护设施。 2、严禁在高压防护设施上搭挂任何物品。
3、不宜在高压架空线附近施工作业,尤其是不得操作带有长或细的器械或物品。 4、严禁在高压架空线下动火作业和吸烟。
5、电工应熟悉现场高压电的情况,并掌握有关高压电和相应的急救知识。 6、要求现场电工每周对高压线路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7、严禁在高压线附近抛丢材料、工具及废弃物等。
8、现场施工用电严格遵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及要求进行布置与架设,并定期检查
9、制定防火措施,严禁随意动用明火。加强施工现场上消防管理,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安置位置符合消防要求,并定期检查、更换灭火材料,保证消防器材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0、夜间和雨期严禁在高压线附近施工。
六、触电现象与触电急救
1 触电现象
1.1 当人体意外地有电流流过时,将会因电流的刺激和作用而产生危害人的机体乃至生命的所谓医学效应,这种现象称为人体触电。
1.2 在工频交流情况下对成年来说,当流经人体电流小于10mA 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效应,并且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还会进一步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它是人体能够依靠自身摆脱的最大电流(均方根值或有效值)。 2 触电急救
2.1 在保护措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伤害事故是极易发生的。此时应采取急救措施,最首要的急救措施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有一种:一种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另一种方法是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严禁救护者用手直接推、拉和触摸触电者;严禁救护者使用金属物品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的木棒、布带等)接触触电者。
2.2 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是一度昏迷,但尚未失去知觉,则应使伤员在空气清新、流通的地方静卧休息;如果是 肺部暂时停止呼吸,心脏暂时停止跳动,或者肺部虽有呼吸,但是呼吸比较困难,
七、主要耗材表
八、高压线架空线防护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九、高压架空线防护措施立面图(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