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4学分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学 分] :4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64

[总 学 时] : 64

[适用对象] :金融、保险专业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二)课程介绍 货币银行学是专门研究货币、信用及金融机构的科学,是金融学的专业基础课。金 融学作为经济学下设的二级学科,是专门研究货币资金融通的学问,而货币银行学则为金 融学的重要课程,是经济学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在计划学时内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货 币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金融学的主要内涵有大致的了解,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专 业课程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 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及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资金融通的概念、性质、特征及主要内 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对金融学这门课程有所了解,并且使学生逐渐关注现实的金融热点 问题,为以后将要学习的金融类专业课(如商业银行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及国际 金融学等)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 第一,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 第二, 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重点掌握高利贷信用的特点作用,正确

-1-

认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第三,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了解西方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掌握影响利 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理,能对我国影响利率的困素进行分析。 第四, 了解金融工具的基本特性,掌握主要金融工具的种类,理解金融工具的发行价 格和转让价格的形成,能应用公式计算证券行市,股价指数的收益率。 第五, 了解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货币的概念及其关系,理解商业银行创造存款 货币的过程,掌握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 第六, 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条条件,熟悉各国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掌握中 央银行的几种主要类型。 第七, 了解外汇的含义和种类:掌握汇率的种类,能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标价方法套算 汇率;正确理解金本位制下和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的决定与调整问题。 第八, 正确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掌握测定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熟悉通货膨胀的常 见分类,正确认识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第九, 理解两大政策的一般作用与功能差异,能说明的政策搭配的必要性与组合方 式,重点掌握我国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客观要求。 教学要

求 第一,知识能力主要要求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有一定 的掌握,尤其是要系统地学习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课程,对商品、货币等问题有先期 的知识准备。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要求学生系统而全面的掌握货币及货币制度、信用及 信用形式、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货币供给与需求、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以及国际收支和外汇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所学的专业理论关注现实的经济问 题,尤其是金融方面的问题,在可能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以解决现实中的疑难问 题。 第二,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将课堂教学、课外作业、案例辅导、课后辅导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率。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利用实际应用能 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讨论式教 学法、习题讲解式。 讲授教学法:货币职能,信用和信用形式,利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 启发式教学法: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收益,货币政策的使用 引导式教学法:通货膨胀的治理 案例分析教学法:金融市场,期货期权市场的交易 讨论式教学法:金融创新 习题讲解式:利息计算,贴现的计算 教学手段:本门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之以板书。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单元

总学时 讲授

中 实践 其它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信用与信用形式 利息与利息率 金融体系 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 金融市场 国际收支与外汇 货币供求与均衡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 4 4 4 8 8 8 5 6 5

4 4 4 4 8 8 8 5 6 5

-3-

第十一章 合 计

货币政策

8 64 4

8 6

二、本文 第一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以及货币制度的 演进。本章学生应着重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以及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从而使学生对当 代不兑现信用制度以及我国人民币有一个较为明确的了解。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货币的本质 2、货币制度 教学难点:货币的职能 教学内容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一、 二、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从实物货币到电子货币

(一) 实物货币 (二) 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 (三) 可兑换的信用货币 (四) 不兑现信用货币 (五) 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 第二节 一、货币的职能 (一

) 价值尺度 货币的职能和作用

-4-

(二) (三) (四) (五)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三、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一、 货币制度及其内容 一、 金属本位货币制度 (一) 银本位制度 (二) 金银复本位制度 (三) 金本位制度 二、 不兑现信用制度 第四节 一、 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 二、 区域货币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价值形式; 一般等价物 ;不兑现信用制度 ; 纸币 ;货币制度 2、 3、 如何理解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几个? 货币发行与区域货币 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信用及其本质;了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在社会经 济活动中的作用、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各种信用工具的特点及其功能;理解信用

-5-

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信用与现代股份经济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 信用的状况和发展前景。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信用与信用特征 2、借贷资本 3、信用形式 教学难点:信用工具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 二、 三、 四、 信用的定义和特征 信用的产生 信用的发展 信用的基本要素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一、 商业信用 (一) (二) (三) (四) 商业信用的特点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的地位和作用 商业信用的中介工具

信用形式

二、 银行信用 (一) (二) 银行信用的特点 银行信用的中介工具——支票

三、 国家信用 (一) (二) 国家信用的特点 国家信用的作用

-6-

四、 消费信用 (一) (二) (三) 消费信用的类型 消费信用的作用 消费信用的中介工具——信用卡

五、 股份信用 六、 合作信用 七、 租赁信用 八、 国际信用 第三节 一、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特征 二、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联系 三、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区别 四、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选择 五、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在中国的发展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信用;借贷资本;背书;贴现;借贷; 银行信用 2、 3、 4、 5、 6、 7、 商业信用的特点、局限性及地位 商业票据的主要特点 银行信用的主要特点 信用卡的基本功能 信用工具的主要特征 什么是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利息的本质,了解利息率及影响利息水平的决定因 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

-7-

素;掌握几种重要的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利率作为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 此基础上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

讨。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2、 教学难点: 1、 2、 教学内容 利率市场化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利率的涵义、本质 利息率的种类

第一节 一、 利息的产生与发展 (一) (二) 利息的产生 利息的发展

利息发展与利息理论

二、 利息的定义 三、 利息定量方法 (一) (二) (三) 单利的计算 复利的计算 贴现利息的计算 第二节 一、 利息率的定义 二、 利息率的种类 (一) (二) (三) 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 官定利率与公定利率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利息率与利率市场化

-8-

(四) (五) (六)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国内利率与国际利率 单期利率与复期利率

三、 利率的市场化 (一) (二) 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的一般路径 第三节 一、 决定利率的理论 (一) (二)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西方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决定利率的主要理论

二、 利率期限与结构 (一) (二) 利率期限 利率结构

三、 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 (一) (二) (三) 我国利率体系的演变 当前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四节 一、 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二、 利率发挥作用的原理 (一) (二) (三) 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 存贷款利差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存贷款利差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 利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三、 利率发挥作用的表现 (一) (二) 利率对聚集社会资金的作用 利率对投资规模的作用

-9-

(三) (四)

利率对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 利率对货币流通的调节作用

四、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利率 (一) (二) (三)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利息;基准利率;市场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浮动利率; 利率市场化 2、什么是利息率?利息率是如何分类的 3、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4、分析我国利率引导的方向与路径 第四章 金融体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金融体系的内容, 总体原则和未来走势, 使学生据以了解金融体系的结构, 掌握金融体系发展的脉络。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金融体系的构成 2.金融体系功能 教学内容 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的作用 开放环境下利率的制约因素 开放条件下利率与汇率的配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形成及其评价 一、 金融体系的概念 一、 金融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二、 金融体系的功能

- 10 -

(一) (二) (三) (四) (五)

聚集和分配资金的功能 支付结算的功能 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 提供信息的功能 分散、转移和控制风险的功能

三、 金融体系的评价 第二节 ※第三节 一、 保险公司 二、 信用合作社 三、 证券公司 四、 财务公司 五

、 信托投资公司 六、 租赁公司 七、 金融公司 八、 基金管理公司 九、 典当行 第四节 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 银行机构 自学

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 经济全球化下现代金融体系变革的动因 二、 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 (二) (三) (四) (五) 思考题: 金融机构国际化、集团化 金融工具创新化、金融业务多元化 金融服务现代化、信息化 金融市场一体化 金融监管国际化

- 11 -

1、 2、 3、 4、

名词解释:金融体系 如何理解现代金融体系的内涵及其功能 怎样理解中外经济学家对现代金融体系竞争力的评价 结合中国实际分析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商业银行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组织 制度,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以及商业银行管理原则和方法,以此让学生了解商 业银行的运行,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对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进行探讨。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2、 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难点:存款创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 商业银行的产生 (一) (二) 早期银行的产生 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

商业银行概述

二、 商业银行的性质 三、 商业银行的职能 (一) (二) (三) (四) 充当信用中介 变居民的货币收入和储蓄为资本 充当支付中介 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 12 -

四、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一) (二) (三) (四) 单一银行制 分支行制 银行控股公司制 连锁银行制

五、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 (一) (二) (三) 盈利性 安全性 流动性

六、 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一、 自有资本 二、 存款业务 (一) (二) (三) (四) 活期存款 通知存款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三、 其他负债业务 (一) (二) (三) (四) 同业拆借 向中央银行借款 发行金融债券 占用资金 第三节 一、 放款业务 (一) (二) 放款根据偿还期限不同可分为活期放款、定期放款和透支 根据放款的经济用途不同,放款可分为经营性放款、有价证券经纪人放款和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 13 -

消费放款 (三) 放款根据信用担保的性质可分为以票据、商品、股票、债券为担保的放款和 信用放款 (四) 按成本定价方法划分,可分为固定利率放款和浮动利率放款

二、 投资业务 第四节 一、 汇兑业务 二、 信用证业务 三、 代收业务 四、 同业往来 五、 代客买卖业务 六、 信托业务 七、 租赁业务 八、 其他新的中间业务 (一) (二) (三) (四) 代理融通业务 咨询和信息服务业务 电子计算机服

务业务 银行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九、 表外业务 (一) (二) (三) 提供担保和类似的国有负债 提供承诺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第五节 存款的创造 一、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二、 存款的创造过程与原理 三、 派生倍数的修正

- 14 -

第六节 思考题: 1、 2、 3、 4、 5、 6、 7、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自学

名词解释:商业银行;再贴现;再贷款;票据贴现 怎样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商业银行应遵循哪些经营原则?为什么? 试述商业银行争取存款的重要意义 我国应以哪些放款作为发展方向? 银行的投资与放款有哪些不同? 什么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办理哪些中间业务? 第六章 中央银行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央银行设立的客观必要性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明 确中央银行的性质;全面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及中央银行在现在经济中的作用;理解中央 银行与政府关系及相对独立性,掌握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并对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监管 水平进行分析研究。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作用 2.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 3.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 中央银行的产生 二、 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 15 -

一、 中央银行的性质 一、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 1、 2、 3、 (二) 1、 2、 3、 按照中央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划分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按照中央银行的性质划分 调节职能 管理职能 服务职能

二、 中央银行的作用 (一) (二) (三) (四) 调节货币流通,稳定金融 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 促进国际金融联合,推动国际经济发展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 一、 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一) (二) (三) (四)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类似中央银行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二、 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 (一) (二) (三) (四) 国家所有形式 公私混合所有形式 全部股份所有形式 无资本形式

- 16 -

第四节 一、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 二、 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三、 中央银行相对独立的不同模式 第五节 一、 中央银行经营业务的原则 (一) (二) (三) (四) (五) 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支付存款利息 资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业务活动公开化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二、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一) (二) (三) 货币发行业务 代理国库业

务 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三、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 (二) (三) (四) 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 对政府的贷款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证券买卖业务

四、 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一) (二) 思考题: 1、 2、 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和特殊职能? 试述现代中央银行的一般作用。 集中票据交换 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 17 -

3、 4、 5、

简述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和必要性。 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有哪些?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有哪些?各负债业务同中央银行的职能有何内在联 系?

6、

试述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意义。 第七章 金融市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要素、分类及功能。重点掌握货币市 场和资本市场的运作及其及价格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完善等方 面提出自己的初步认识和见解。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2、 金融市场的要素、功能 货币市场

教学难点:资本市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 金融市场的定义 二、 金融市场的要素 (一) (二) (三) (四) (五) 交易对象 交易工具 交易主体 交易价格 交易组织系统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

三、 金融市场的分类

- 18 -

(一) (二) (三)

从市场的职能角度划分 从金融工具的存续期限的角度划分 从交割的角度划分

四、 金融市场的功能 (一) (二) (三) (四) 配置资源的功能 风险管理的功能 信息处理的功能 公司治理的功能 第二节 一、 同业拆借市场 二、 回购市场 三、 商业票据市场 四、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五、 国库券市场 第三节 一、 股票市场 (一) (二) (三) (四) 普通股和优先股 创业板(二板)市场 股票价格指数 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

二、 长期债券市场 (一) (二) (三) 公债和公司债 长期债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债券投资的基本策略

三、 投资基金市场 (一) 投资基金的基本特点

- 19 -

(二) (三)

投资基金的基本类型 投资基金的收益风险分析 第四节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一、 期货合约 (二) (三) (四) (五) (六) 期货合约的定义和特点 利用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利用期货合约进行资产组合管理 用期货合约进行投机 利用期货合约发现价格

二、 期权合约 (一) (二) 期权合约的定义 期权合约的风险收益特征

三、 掉期和约 第五节 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投资市场; 期货合约;期权合约 2、 3、 4、 5、 6、 7、 8、 如何理解金融市场的各项要素? 如

何认识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货币市场具有什么特征?有哪些基本种类? 股票市场投融资的利弊如何? 什么是投资基金?有何基本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包含哪些内容? 以期货合约为例,说明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作用。 第八章 国际收支与外汇 教学目的要求: 自学

- 20 -

通过简单介绍国际收支与外汇的基本知识,为研究国际收支、汇率等方面内容提供基 础,还要让学生掌握和了解我国一些汇率制度。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调节

教学难点: 1、 2、 教学内容 汇率决定与变动 人民币汇率

第一节 一、 国际收支的概念 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 (二) (三) 经常账户 资本与金融账户 错误与遗漏

国际收支

三、 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 (二) (三) 1、 2、 3、 4、 5、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国际收支的调节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外汇缓冲政策 直接管制

- 21 -

第二节 一、 外汇的概念 二、 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一) (二) (三) 汇率的概念 汇率的标价方法 汇率的种类

外汇与汇率

三、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一) (二) (三) 汇率的决定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四、 汇率制度 (一) (二) 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五、 人民币汇率 (一) (二) (三)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历史回顾 1994 年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第三节 国际储备 自学 自学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 自学 思考题: 3、 4、 5、 名词解释:国际收支;外汇;汇率;汇率制度 哪些原因可以引发国际收支失衡?为什么必须对国际收支失衡进行调节? 根据汇率变动的影响,简述欧元汇率下跌给欧元区及世界经济将带来怎样的影 响。 第九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 22 -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货币 供给的不同层次,不同层次货币创造过程及影响因素,经济活动不同主体分别是怎样影响 货币供应量的,不同经济学派对货币需求的认识,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货币供求均衡与 非均衡的表现和调节机理等内容,并能够运用相关原理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经 济现象。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货币供给 2 准货币 教学难点:货币需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 货币的范围 二、 货币层次的划分 第二节 货币需求 一、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 二、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三、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一般内容

货币供应量

四、 现代货币数量论关于

货币需求理论的一般内容 五、 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 六、 货币需求分析 (一) (二) 七、 总结 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 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

- 23 -

第三节

货币供给

一、 银行是现代经济中货币供应的主体 (一) (二)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对货币供给的作用 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

二、 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其他因素 三、 财政收支对货币的影响 四、 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式 第四节 一、 货币供求与总供求的均衡 二、 货币供求均衡的含义 三、 实现货币供求均衡的条件 思考题: 1、 2、 3、 4、 5、 为什么确定货币的范围? 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是什么? 简述各主要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贡献。 在货币供应形成过程中,简述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作用。 什么是货币供求均衡?实现货币供求均衡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内涵及产生的原因,了解其表 现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标准及防范治理措施。在此基础上了 解和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通货膨胀率及通货膨胀类型 货币供求均衡

- 24 -

2、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后果,对策 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后果,对策

第一节 一、 通货膨胀概述 二、 通货膨胀率 三、 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 (二) (三) 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分类 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类 根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一、 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二、 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 三、 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 四、 外债与通货膨胀 五、 国外通货膨胀与国内通货膨胀 (一) (二) (三) (四) 价格途径 需求途径 国际收支途径 示范作用途径 第三节 一、 通货膨胀的后果 (二) (三) (四)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类型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通货膨胀的后果和对策

通货膨胀引起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通货膨胀破坏了正常的生产和商品流通 通货膨胀导致金融领域混乱,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 25 -

(五)

通货膨胀损害政府威信,使政局不稳

二、 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实行紧缩政策 实行工资——物价管制 实施供应政策 发行国债 保持经济低速增长 进行货币改革 国际紧缩政策

三、 停滞膨胀 第四节 一、 通货紧缩的定义 二、 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 (一) (二) (三) (四) (五) 宏观经济与通货紧缩 产业结构与通货紧缩

经济政策与通货紧缩 心理预期与通货紧缩 国外经济与通货紧缩 第五节 一、 通货紧缩的后果 二、 通货紧缩的对策 (一) (二) (三) (四) (五) 实施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降低本国货币汇率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通货紧缩的后果及对策 通货紧缩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 26 -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2、 通货膨胀率可以划分为哪些不同类型 3、 试述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 4、 试述通货膨胀的后果,你认为通货膨胀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5、 抑制通货膨胀可以有哪些对策?试说明这些不同的对策在哪些情况下采 用? 6、 什么是“滞胀”? 7、 试述通货紧缩的后果,通货紧缩对经济有利还是有害? 8、 治理通货紧缩有哪些对策?在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出现什么 问题?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学生了解货币政策的内容,明确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几个目 标之间的关系;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深刻理解货币政策的主 要工具;掌握货币政策的运用及其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现行货币政 策进行分析研究。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2、 货币政策的 终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教学难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 27 -

一、 货币政策 二、 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 (一) (二) (三) (四)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三、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一) (二) (三)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标准 中介目标的指标 第二节 一、 货币政策工具 二、 一般性信用控制工具 (一) (二) (三) 法定存款准备率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政策工具

三、 选择信用控制工具 1、 2、 3、 4、 5、 优惠利率 证券保证金比率 预缴输入保证金 消费者信用控制 房地产放款管制

四、 直接的信用控制 五、 间接的信用控制 第三节 一、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8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早期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托宾的 q 理论 早期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财富传导机制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

二、 货币政策的效应及影响因素 (一) (二) (三) (四) 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流通速度 微观主体的预期 其他经济政治因素

三、 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第四节 二、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三、 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四、 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的

协调 思考题: 1、 2、 3、 4、 5、 6、 7、 8、 名词解释: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试述货币政策目标及各目标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设置的标准是什么? 哪些指标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为什么? 怎样判断货币政策工具的强弱? 大致上有哪几类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是什么? 分析各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 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

- 29 -

三、附录 (一)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方式及要求: 1、理论考核方式:期末考试(闭卷) 2、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闭卷)占总成绩的 70%,平时成绩占 30%,其中实验课成绩占平时成绩的 15%,出勤占平时成绩的 5%,作业占平时成绩的 5%,课堂表现占平时成绩的 5%。 (二)建议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选用教材 《货币银行学原理》 主编 郑道平 龙玮娟 中国金融出版社 参考书目 1、 《货币银行学》 主编 戴国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 年 7 月第 1 版 2、 《货币银行学》 主编 成立为 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8 月第 1 版 3、 《货币银行学》 主编 何乐年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第 1 版 4、 《货币银行学原理》 主编 郑道平 龙玮娟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年 1 月第四版 5、 《金融学概论》 主编 宋玮 2004 年 8 月第 1 版 2005 年 6 月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货币银行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主编 张尚学 2001 年 12 月第 1 版

7、 《现代货币银行学》 主编 章和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7 月第 1 版

- 30 -

(二)相关信息 [制定单位]:金融系 [制定人(执笔人)]:张梁雨 [审核人]:董宜斌 [制定(或修订)时间]:2011.4

- 31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学 分] :4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64

[总 学 时] : 64

[适用对象] :金融、保险专业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二)课程介绍 货币银行学是专门研究货币、信用及金融机构的科学,是金融学的专业基础课。金 融学作为经济学下设的二级学科,是专门研究货币资金融通的学问,而货币银行学则为金 融学的重要课程,是经济学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在计划学时内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货 币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金融学的主要内涵有大致的了解,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专 业课程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 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及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资金融通的概念、性质、特征及主要内 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对金融学这门课程有所了解,并且使学生逐渐关注现实的金融热点 问题,为以后将要学习的金融类专业课(如商业银行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及国际 金融学等)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 第一,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 第二, 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重点掌握高利贷信用的特点作用,正确

-1-

认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第三,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了解西方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掌握影响利 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理,能对我国影响利率的困素进行分析。 第四, 了解金融工具的基本特性,掌握主要金融工具的种类,理解金融工具的发行价 格和转让价格的形成,能应用公式计算证券行市,股价指数的收益率。 第五, 了解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货币的概念及其关系,理解商业银行创造存款 货币的过程,掌握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 第六, 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条条件,熟悉各国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掌握中 央银行的几种主要类型。 第七, 了解外汇的含义和种类:掌握汇率的种类,能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标价方法套算 汇率;正确理解金本位制下和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的决定与调整问题。 第八, 正确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掌握测定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熟悉通货膨胀的常 见分类,正确认识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第九, 理解两大政策的一般作用与功能差异,能说明的政策搭配的必要性与组合方 式,重点掌握我国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客观要求。 教学要

求 第一,知识能力主要要求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有一定 的掌握,尤其是要系统地学习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课程,对商品、货币等问题有先期 的知识准备。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要求学生系统而全面的掌握货币及货币制度、信用及 信用形式、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货币供给与需求、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以及国际收支和外汇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所学的专业理论关注现实的经济问 题,尤其是金融方面的问题,在可能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以解决现实中的疑难问 题。 第二,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将课堂教学、课外作业、案例辅导、课后辅导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率。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利用实际应用能 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讨论式教 学法、习题讲解式。 讲授教学法:货币职能,信用和信用形式,利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 启发式教学法: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收益,货币政策的使用 引导式教学法:通货膨胀的治理 案例分析教学法:金融市场,期货期权市场的交易 讨论式教学法:金融创新 习题讲解式:利息计算,贴现的计算 教学手段:本门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之以板书。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单元

总学时 讲授

中 实践 其它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信用与信用形式 利息与利息率 金融体系 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 金融市场 国际收支与外汇 货币供求与均衡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 4 4 4 8 8 8 5 6 5

4 4 4 4 8 8 8 5 6 5

-3-

第十一章 合 计

货币政策

8 64 4

8 6

二、本文 第一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以及货币制度的 演进。本章学生应着重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以及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从而使学生对当 代不兑现信用制度以及我国人民币有一个较为明确的了解。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货币的本质 2、货币制度 教学难点:货币的职能 教学内容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一、 二、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从实物货币到电子货币

(一) 实物货币 (二) 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 (三) 可兑换的信用货币 (四) 不兑现信用货币 (五) 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 第二节 一、货币的职能 (一

) 价值尺度 货币的职能和作用

-4-

(二) (三) (四) (五)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三、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一、 货币制度及其内容 一、 金属本位货币制度 (一) 银本位制度 (二) 金银复本位制度 (三) 金本位制度 二、 不兑现信用制度 第四节 一、 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 二、 区域货币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价值形式; 一般等价物 ;不兑现信用制度 ; 纸币 ;货币制度 2、 3、 如何理解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几个? 货币发行与区域货币 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信用及其本质;了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在社会经 济活动中的作用、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各种信用工具的特点及其功能;理解信用

-5-

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信用与现代股份经济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 信用的状况和发展前景。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信用与信用特征 2、借贷资本 3、信用形式 教学难点:信用工具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 二、 三、 四、 信用的定义和特征 信用的产生 信用的发展 信用的基本要素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一、 商业信用 (一) (二) (三) (四) 商业信用的特点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的地位和作用 商业信用的中介工具

信用形式

二、 银行信用 (一) (二) 银行信用的特点 银行信用的中介工具——支票

三、 国家信用 (一) (二) 国家信用的特点 国家信用的作用

-6-

四、 消费信用 (一) (二) (三) 消费信用的类型 消费信用的作用 消费信用的中介工具——信用卡

五、 股份信用 六、 合作信用 七、 租赁信用 八、 国际信用 第三节 一、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特征 二、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联系 三、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区别 四、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选择 五、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在中国的发展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信用;借贷资本;背书;贴现;借贷; 银行信用 2、 3、 4、 5、 6、 7、 商业信用的特点、局限性及地位 商业票据的主要特点 银行信用的主要特点 信用卡的基本功能 信用工具的主要特征 什么是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利息的本质,了解利息率及影响利息水平的决定因 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

-7-

素;掌握几种重要的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利率作为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 此基础上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

讨。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2、 教学难点: 1、 2、 教学内容 利率市场化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利率的涵义、本质 利息率的种类

第一节 一、 利息的产生与发展 (一) (二) 利息的产生 利息的发展

利息发展与利息理论

二、 利息的定义 三、 利息定量方法 (一) (二) (三) 单利的计算 复利的计算 贴现利息的计算 第二节 一、 利息率的定义 二、 利息率的种类 (一) (二) (三) 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 官定利率与公定利率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利息率与利率市场化

-8-

(四) (五) (六)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国内利率与国际利率 单期利率与复期利率

三、 利率的市场化 (一) (二) 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的一般路径 第三节 一、 决定利率的理论 (一) (二)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西方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决定利率的主要理论

二、 利率期限与结构 (一) (二) 利率期限 利率结构

三、 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 (一) (二) (三) 我国利率体系的演变 当前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四节 一、 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二、 利率发挥作用的原理 (一) (二) (三) 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 存贷款利差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存贷款利差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 利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三、 利率发挥作用的表现 (一) (二) 利率对聚集社会资金的作用 利率对投资规模的作用

-9-

(三) (四)

利率对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 利率对货币流通的调节作用

四、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利率 (一) (二) (三)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利息;基准利率;市场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浮动利率; 利率市场化 2、什么是利息率?利息率是如何分类的 3、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4、分析我国利率引导的方向与路径 第四章 金融体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金融体系的内容, 总体原则和未来走势, 使学生据以了解金融体系的结构, 掌握金融体系发展的脉络。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金融体系的构成 2.金融体系功能 教学内容 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的作用 开放环境下利率的制约因素 开放条件下利率与汇率的配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形成及其评价 一、 金融体系的概念 一、 金融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二、 金融体系的功能

- 10 -

(一) (二) (三) (四) (五)

聚集和分配资金的功能 支付结算的功能 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 提供信息的功能 分散、转移和控制风险的功能

三、 金融体系的评价 第二节 ※第三节 一、 保险公司 二、 信用合作社 三、 证券公司 四、 财务公司 五

、 信托投资公司 六、 租赁公司 七、 金融公司 八、 基金管理公司 九、 典当行 第四节 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 银行机构 自学

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 经济全球化下现代金融体系变革的动因 二、 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 (二) (三) (四) (五) 思考题: 金融机构国际化、集团化 金融工具创新化、金融业务多元化 金融服务现代化、信息化 金融市场一体化 金融监管国际化

- 11 -

1、 2、 3、 4、

名词解释:金融体系 如何理解现代金融体系的内涵及其功能 怎样理解中外经济学家对现代金融体系竞争力的评价 结合中国实际分析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商业银行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组织 制度,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以及商业银行管理原则和方法,以此让学生了解商 业银行的运行,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对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进行探讨。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2、 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难点:存款创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 商业银行的产生 (一) (二) 早期银行的产生 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

商业银行概述

二、 商业银行的性质 三、 商业银行的职能 (一) (二) (三) (四) 充当信用中介 变居民的货币收入和储蓄为资本 充当支付中介 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 12 -

四、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一) (二) (三) (四) 单一银行制 分支行制 银行控股公司制 连锁银行制

五、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 (一) (二) (三) 盈利性 安全性 流动性

六、 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一、 自有资本 二、 存款业务 (一) (二) (三) (四) 活期存款 通知存款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三、 其他负债业务 (一) (二) (三) (四) 同业拆借 向中央银行借款 发行金融债券 占用资金 第三节 一、 放款业务 (一) (二) 放款根据偿还期限不同可分为活期放款、定期放款和透支 根据放款的经济用途不同,放款可分为经营性放款、有价证券经纪人放款和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 13 -

消费放款 (三) 放款根据信用担保的性质可分为以票据、商品、股票、债券为担保的放款和 信用放款 (四) 按成本定价方法划分,可分为固定利率放款和浮动利率放款

二、 投资业务 第四节 一、 汇兑业务 二、 信用证业务 三、 代收业务 四、 同业往来 五、 代客买卖业务 六、 信托业务 七、 租赁业务 八、 其他新的中间业务 (一) (二) (三) (四) 代理融通业务 咨询和信息服务业务 电子计算机服

务业务 银行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九、 表外业务 (一) (二) (三) 提供担保和类似的国有负债 提供承诺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第五节 存款的创造 一、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二、 存款的创造过程与原理 三、 派生倍数的修正

- 14 -

第六节 思考题: 1、 2、 3、 4、 5、 6、 7、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自学

名词解释:商业银行;再贴现;再贷款;票据贴现 怎样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商业银行应遵循哪些经营原则?为什么? 试述商业银行争取存款的重要意义 我国应以哪些放款作为发展方向? 银行的投资与放款有哪些不同? 什么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办理哪些中间业务? 第六章 中央银行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央银行设立的客观必要性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明 确中央银行的性质;全面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及中央银行在现在经济中的作用;理解中央 银行与政府关系及相对独立性,掌握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并对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监管 水平进行分析研究。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作用 2.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 3.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 中央银行的产生 二、 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 15 -

一、 中央银行的性质 一、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 1、 2、 3、 (二) 1、 2、 3、 按照中央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划分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按照中央银行的性质划分 调节职能 管理职能 服务职能

二、 中央银行的作用 (一) (二) (三) (四) 调节货币流通,稳定金融 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 促进国际金融联合,推动国际经济发展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 一、 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一) (二) (三) (四)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类似中央银行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二、 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 (一) (二) (三) (四) 国家所有形式 公私混合所有形式 全部股份所有形式 无资本形式

- 16 -

第四节 一、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 二、 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三、 中央银行相对独立的不同模式 第五节 一、 中央银行经营业务的原则 (一) (二) (三) (四) (五) 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支付存款利息 资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业务活动公开化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二、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一) (二) (三) 货币发行业务 代理国库业

务 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三、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 (二) (三) (四) 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 对政府的贷款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证券买卖业务

四、 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一) (二) 思考题: 1、 2、 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和特殊职能? 试述现代中央银行的一般作用。 集中票据交换 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 17 -

3、 4、 5、

简述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和必要性。 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有哪些?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有哪些?各负债业务同中央银行的职能有何内在联 系?

6、

试述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意义。 第七章 金融市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要素、分类及功能。重点掌握货币市 场和资本市场的运作及其及价格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完善等方 面提出自己的初步认识和见解。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2、 金融市场的要素、功能 货币市场

教学难点:资本市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 金融市场的定义 二、 金融市场的要素 (一) (二) (三) (四) (五) 交易对象 交易工具 交易主体 交易价格 交易组织系统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

三、 金融市场的分类

- 18 -

(一) (二) (三)

从市场的职能角度划分 从金融工具的存续期限的角度划分 从交割的角度划分

四、 金融市场的功能 (一) (二) (三) (四) 配置资源的功能 风险管理的功能 信息处理的功能 公司治理的功能 第二节 一、 同业拆借市场 二、 回购市场 三、 商业票据市场 四、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五、 国库券市场 第三节 一、 股票市场 (一) (二) (三) (四) 普通股和优先股 创业板(二板)市场 股票价格指数 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

二、 长期债券市场 (一) (二) (三) 公债和公司债 长期债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债券投资的基本策略

三、 投资基金市场 (一) 投资基金的基本特点

- 19 -

(二) (三)

投资基金的基本类型 投资基金的收益风险分析 第四节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一、 期货合约 (二) (三) (四) (五) (六) 期货合约的定义和特点 利用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利用期货合约进行资产组合管理 用期货合约进行投机 利用期货合约发现价格

二、 期权合约 (一) (二) 期权合约的定义 期权合约的风险收益特征

三、 掉期和约 第五节 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投资市场; 期货合约;期权合约 2、 3、 4、 5、 6、 7、 8、 如何理解金融市场的各项要素? 如

何认识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货币市场具有什么特征?有哪些基本种类? 股票市场投融资的利弊如何? 什么是投资基金?有何基本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包含哪些内容? 以期货合约为例,说明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作用。 第八章 国际收支与外汇 教学目的要求: 自学

- 20 -

通过简单介绍国际收支与外汇的基本知识,为研究国际收支、汇率等方面内容提供基 础,还要让学生掌握和了解我国一些汇率制度。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调节

教学难点: 1、 2、 教学内容 汇率决定与变动 人民币汇率

第一节 一、 国际收支的概念 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 (二) (三) 经常账户 资本与金融账户 错误与遗漏

国际收支

三、 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 (二) (三) 1、 2、 3、 4、 5、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国际收支的调节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外汇缓冲政策 直接管制

- 21 -

第二节 一、 外汇的概念 二、 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一) (二) (三) 汇率的概念 汇率的标价方法 汇率的种类

外汇与汇率

三、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一) (二) (三) 汇率的决定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四、 汇率制度 (一) (二) 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五、 人民币汇率 (一) (二) (三)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历史回顾 1994 年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第三节 国际储备 自学 自学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 自学 思考题: 3、 4、 5、 名词解释:国际收支;外汇;汇率;汇率制度 哪些原因可以引发国际收支失衡?为什么必须对国际收支失衡进行调节? 根据汇率变动的影响,简述欧元汇率下跌给欧元区及世界经济将带来怎样的影 响。 第九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 22 -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货币 供给的不同层次,不同层次货币创造过程及影响因素,经济活动不同主体分别是怎样影响 货币供应量的,不同经济学派对货币需求的认识,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货币供求均衡与 非均衡的表现和调节机理等内容,并能够运用相关原理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经 济现象。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货币供给 2 准货币 教学难点:货币需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 货币的范围 二、 货币层次的划分 第二节 货币需求 一、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 二、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三、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一般内容

货币供应量

四、 现代货币数量论关于

货币需求理论的一般内容 五、 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 六、 货币需求分析 (一) (二) 七、 总结 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 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

- 23 -

第三节

货币供给

一、 银行是现代经济中货币供应的主体 (一) (二)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对货币供给的作用 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

二、 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其他因素 三、 财政收支对货币的影响 四、 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式 第四节 一、 货币供求与总供求的均衡 二、 货币供求均衡的含义 三、 实现货币供求均衡的条件 思考题: 1、 2、 3、 4、 5、 为什么确定货币的范围? 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是什么? 简述各主要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贡献。 在货币供应形成过程中,简述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作用。 什么是货币供求均衡?实现货币供求均衡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内涵及产生的原因,了解其表 现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标准及防范治理措施。在此基础上了 解和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通货膨胀率及通货膨胀类型 货币供求均衡

- 24 -

2、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后果,对策 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后果,对策

第一节 一、 通货膨胀概述 二、 通货膨胀率 三、 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 (二) (三) 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分类 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类 根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一、 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二、 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 三、 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 四、 外债与通货膨胀 五、 国外通货膨胀与国内通货膨胀 (一) (二) (三) (四) 价格途径 需求途径 国际收支途径 示范作用途径 第三节 一、 通货膨胀的后果 (二) (三) (四)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类型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通货膨胀的后果和对策

通货膨胀引起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通货膨胀破坏了正常的生产和商品流通 通货膨胀导致金融领域混乱,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 25 -

(五)

通货膨胀损害政府威信,使政局不稳

二、 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实行紧缩政策 实行工资——物价管制 实施供应政策 发行国债 保持经济低速增长 进行货币改革 国际紧缩政策

三、 停滞膨胀 第四节 一、 通货紧缩的定义 二、 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 (一) (二) (三) (四) (五) 宏观经济与通货紧缩 产业结构与通货紧缩

经济政策与通货紧缩 心理预期与通货紧缩 国外经济与通货紧缩 第五节 一、 通货紧缩的后果 二、 通货紧缩的对策 (一) (二) (三) (四) (五) 实施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降低本国货币汇率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通货紧缩的后果及对策 通货紧缩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 26 -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2、 通货膨胀率可以划分为哪些不同类型 3、 试述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 4、 试述通货膨胀的后果,你认为通货膨胀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5、 抑制通货膨胀可以有哪些对策?试说明这些不同的对策在哪些情况下采 用? 6、 什么是“滞胀”? 7、 试述通货紧缩的后果,通货紧缩对经济有利还是有害? 8、 治理通货紧缩有哪些对策?在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出现什么 问题?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学生了解货币政策的内容,明确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几个目 标之间的关系;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深刻理解货币政策的主 要工具;掌握货币政策的运用及其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现行货币政 策进行分析研究。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2、 货币政策的 终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教学难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 27 -

一、 货币政策 二、 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 (一) (二) (三) (四)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三、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一) (二) (三)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标准 中介目标的指标 第二节 一、 货币政策工具 二、 一般性信用控制工具 (一) (二) (三) 法定存款准备率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政策工具

三、 选择信用控制工具 1、 2、 3、 4、 5、 优惠利率 证券保证金比率 预缴输入保证金 消费者信用控制 房地产放款管制

四、 直接的信用控制 五、 间接的信用控制 第三节 一、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8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早期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托宾的 q 理论 早期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财富传导机制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

二、 货币政策的效应及影响因素 (一) (二) (三) (四) 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流通速度 微观主体的预期 其他经济政治因素

三、 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第四节 二、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三、 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四、 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的

协调 思考题: 1、 2、 3、 4、 5、 6、 7、 8、 名词解释: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试述货币政策目标及各目标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设置的标准是什么? 哪些指标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为什么? 怎样判断货币政策工具的强弱? 大致上有哪几类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是什么? 分析各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 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

- 29 -

三、附录 (一)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方式及要求: 1、理论考核方式:期末考试(闭卷) 2、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闭卷)占总成绩的 70%,平时成绩占 30%,其中实验课成绩占平时成绩的 15%,出勤占平时成绩的 5%,作业占平时成绩的 5%,课堂表现占平时成绩的 5%。 (二)建议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选用教材 《货币银行学原理》 主编 郑道平 龙玮娟 中国金融出版社 参考书目 1、 《货币银行学》 主编 戴国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 年 7 月第 1 版 2、 《货币银行学》 主编 成立为 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8 月第 1 版 3、 《货币银行学》 主编 何乐年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第 1 版 4、 《货币银行学原理》 主编 郑道平 龙玮娟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年 1 月第四版 5、 《金融学概论》 主编 宋玮 2004 年 8 月第 1 版 2005 年 6 月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货币银行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主编 张尚学 2001 年 12 月第 1 版

7、 《现代货币银行学》 主编 章和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7 月第 1 版

- 30 -

(二)相关信息 [制定单位]:金融系 [制定人(执笔人)]:张梁雨 [审核人]:董宜斌 [制定(或修订)时间]:2011.4

- 31 -


相关内容

  •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Economics of Money and Finance) 适用专业:审计学 课程编号:090229 学分:3 一.课程名称 <金融学>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审计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 ...

  •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财务会计 课程名称(英文):Financial Accounting 课程编号:B07006 课程总学时:90学时(其中,讲课90学时,实验0学时) 课程学分:4.5学分 课程分类:必修课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适用专业:财务会计教育本 ...

  •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doc
  • 天津商业大学 教学大纲 院(系.部) 经济学系 教 研 室 课 程 名 称 任 教 对 象 经济学.管理学类 主 讲 教 师 职 称 职 务 使 用 教 材 宏观经济学--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经济学教材编写组,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 课程代号: 0740313004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总学 ...

  • (简体)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所属学科: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专业名称:金融学 专业代码:020204 二.培养目标 金融学是研究货币供求.金融市场与金融管理的科学.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系统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处理银行.证 ...

  • 证券模拟实训教学大纲
  • 附件1: <证券投资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 2. 课程学时与学分:24学时 1学分 3. 先修课程:无 4. 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二.课程内容简介 证券投资实训是一门投资应用技术操作课程,该课程主要简单讲解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以及证券的基础分 ...

  • 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实验教学大纲
  • 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实验教学大纲 目 录 实验教学大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学时学分 .......... ...

  • [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大纲
  • <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025059 总课时: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应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预修要求: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课程以世界经济的形成 ...

  • 经济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 2012版经济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经济学 专业代码:020101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经济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各级经贸管理部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 ...

  • [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 <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金融工程学 课程英文名称:Financial Engineering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证券期货 开课学期:7 总学时:32 总学分:2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金融工程学是一门在金融学中综合性.理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