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稻秧脱险记

小稻秧脱险记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性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中,全文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小稻秧成长的保护。全文充满了童趣,生动的语言,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用“纷纷、激烈”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演一演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演一演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小稻秧脱险记。领读,“险”是什么意思?那“脱险”呢?

2、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课文

(2)同桌读

(3)指名读,集体评议。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稻秧遇到了怎样的危险?它又是怎样脱险的?

(5)检查自读效果

(6)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按要求自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稻秧遇险、脱险的经过。)

2、理清脉络

(1) 看来课文可分为遇险——脱险——脱险以后三部分,自己试试。

(2) 哪一部分着墨较浓,重点在写?

(设计意图:根据教师提示,给课文分段,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教学生字

1、学习生字

(1) 同学们,这课的生字中有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吵、拥、拼、喘、纷)

你们觉得在写时应提醒其他同学注意些什么呢?

(2) 学生口述

(3) 教师范写

(4) 学生描红

(设计意图:巩固本课生字新词,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再读课文,进一步感悟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2、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巩固生字新词。)

二、精读感悟

1、学习1、2自然段。

(1)结合表演,请学生说说的下列词语的理解: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2)师讲:小稻秧刚刚移栽之后,有一个复苏期。这时需要的养料较多

反问句: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

2、 习第3、4自然段

(1)自己轻声读课文,思考: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是谁救了它们?那群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呢?( “有气无力”、“纷纷倒下”)

(2)指名读反问句。

为什么把喷雾器说成是大夫呢?什么叫“收拾”?他为什么要收拾这群杂草?

稻田里哪儿来的毛毛雨呢?这毛毛雨实际上是什么?

分角色读喷雾器和杂草的话,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读。

3、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小稻秧这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

向上挺了挺身子实际上是指什么?

4、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设计意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

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体会写作特色:文章上下文呼应、衔接的特点。)

三、课堂练习

1、完成补充练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收集科普童话读一读

(设计意图: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18小稻秧脱险记

小稻秧

喷洒除草剂

杂草

教学反思:

在第一部分——历险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也是难理解的词“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等,采用了读演结合的方法,先让学生自己讨论体会、再表演,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然后在评的过程中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达到对词语理解的目的,最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

在第二部分——脱险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边读边演,通过动作演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如“警觉、一边„„一边„„、有气无力、纷纷”等,学生们一边表演,一边朗读课文,让他们在自己不断的体验中学习,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件乐事。

小稻秧脱险记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性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中,全文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小稻秧成长的保护。全文充满了童趣,生动的语言,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用“纷纷、激烈”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演一演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演一演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小稻秧脱险记。领读,“险”是什么意思?那“脱险”呢?

2、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课文

(2)同桌读

(3)指名读,集体评议。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稻秧遇到了怎样的危险?它又是怎样脱险的?

(5)检查自读效果

(6)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按要求自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稻秧遇险、脱险的经过。)

2、理清脉络

(1) 看来课文可分为遇险——脱险——脱险以后三部分,自己试试。

(2) 哪一部分着墨较浓,重点在写?

(设计意图:根据教师提示,给课文分段,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教学生字

1、学习生字

(1) 同学们,这课的生字中有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吵、拥、拼、喘、纷)

你们觉得在写时应提醒其他同学注意些什么呢?

(2) 学生口述

(3) 教师范写

(4) 学生描红

(设计意图:巩固本课生字新词,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再读课文,进一步感悟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2、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巩固生字新词。)

二、精读感悟

1、学习1、2自然段。

(1)结合表演,请学生说说的下列词语的理解: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2)师讲:小稻秧刚刚移栽之后,有一个复苏期。这时需要的养料较多

反问句: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

2、 习第3、4自然段

(1)自己轻声读课文,思考: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是谁救了它们?那群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呢?( “有气无力”、“纷纷倒下”)

(2)指名读反问句。

为什么把喷雾器说成是大夫呢?什么叫“收拾”?他为什么要收拾这群杂草?

稻田里哪儿来的毛毛雨呢?这毛毛雨实际上是什么?

分角色读喷雾器和杂草的话,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读。

3、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小稻秧这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

向上挺了挺身子实际上是指什么?

4、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设计意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

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体会写作特色:文章上下文呼应、衔接的特点。)

三、课堂练习

1、完成补充练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收集科普童话读一读

(设计意图: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18小稻秧脱险记

小稻秧

喷洒除草剂

杂草

教学反思:

在第一部分——历险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也是难理解的词“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等,采用了读演结合的方法,先让学生自己讨论体会、再表演,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然后在评的过程中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达到对词语理解的目的,最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

在第二部分——脱险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边读边演,通过动作演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如“警觉、一边„„一边„„、有气无力、纷纷”等,学生们一边表演,一边朗读课文,让他们在自己不断的体验中学习,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件乐事。


相关内容

  • 18小稻秧脱险记二课时
  • 18 小稻秧脱险记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性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中,全文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小稻秧成长的保护.全文充满了童趣,生动的语言,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

  • 18小稻秧脱险记教案
  • 18 小稻秧脱险记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威胁,以及喷洒除草剂能保护小稻秧.通过学习,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相关的农业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 ...

  • 18小稻秧脱险记第一课时
  • 18.小稻秧脱险记(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随文学会本课"险.杂.吵.拼.拥"5个生字生字,用各种 方法理解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的意思. 2. 会用"激烈""争吵"练习说话.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

  • 18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
  • 18 小稻秧脱险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是不写 3.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 小稻秧脱险记
  •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实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小稻秧脱险记(生齐读) 师:上节课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三个人物,他们分别是(指名说) 生:小稻秧.杂草.喷雾器(板书:小稻秧.杂草.喷雾器) 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

  •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
  • 设计理念: 本教案本着这样的阅读理念,引领学生潜心阅读,透过文字想象画面,用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文内容.体会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及生产中的重大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造福人类的志趣.在自主阅读中收获感悟,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调动阅读的兴趣,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 ...

  • 小稻秧脱险记教案2
  •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 金水区文三路三小 李文炎 [教材简析] <小稻秧脱险记>选自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这是一篇科普童话.<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 ...

  • [小稻秧脱险记]的教学实录与反思
  • <小稻秧脱险记>这篇充满童趣的科普童话,以它生动的语言,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同样也吸引着我.整篇课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有趣的情节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更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小稻秧.杂草. ...

  • 小稻秧脱险记说课稿
  • <小稻秧脱险记>说课稿 裴倩倩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是一篇科普性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杂草对稻秧生长的危害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作用.全文充满童趣将科学知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