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民权县实验小学 王秀萍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学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61~62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难点:理解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指导操作。

五、教具准备:课件、绳子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分数的产生。

(一)用尺子测量数学书的长度。

1、请同学们用直尺测量数学书的长,说一说用“厘米”

作单位,测量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这样的问题,请看大屏幕的情景图。(教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小结:正是这样的实际需要,所以产生了分数。

(二)分物。

不仅是测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均分一个西红柿、一块月饼、一包饼干,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

小结:像刚才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表示。

二、探索分数的意义.

师:除此之外,分数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的意义。

(一)举例感知,丰富感性认识。(课件演示)

1、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饼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

4、出示4个苹果、6个熊猫。问:能否把这些物体平均分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二)明确单位(1)的含义。

这里的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把谁平均分就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如上面的一个饼、一张长方形纸、一条线段、三个苹果四只熊猫等都是单位“1”。

(三)归纳分数的意义。

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明确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例如:

(五)认识分数单位。

1、教师导入:整数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那么 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他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2、完成课本62页的“做一做”。学生填写课本中的填空部分。(并说出分数单位)

3、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

1/2表示什么意思?把什么看做单位“1”。

2/3表示什么意思?把什么看做单位“1”。

4、讲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指名说出其他分数的分数单位)

师:你们发现这些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吗?讨论不同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

学生汇报,师小结:因为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平均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是分数单位;分数是由分数单位组成的,因为不同分母的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分数不一样,所以不同分母的分数有着不同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的1~4题。

四、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愿意说说你今天的收获吗?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1、分数的产生:根据生活的需要。

2、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单位“1”。

4、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

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对分数的深入学习和探究。它不仅是全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更是对分数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单位1”可能还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较好较全面的理解“单位1”是非常的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有关分数的知识,通过古人测量物体 、分物,让学生汇报分数的产生。然后课件逐一出示一个物体、多个物体。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还可以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这样一步步体会出分数的含义, 这比楛懆的死记硬背要有趣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同时在后面的分析和探讨的环节中,学生感知了分数的意义。

本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不足,课堂语言的概述不够严密、精炼,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补漏。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民权县实验小学 王秀萍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学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61~62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难点:理解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指导操作。

五、教具准备:课件、绳子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分数的产生。

(一)用尺子测量数学书的长度。

1、请同学们用直尺测量数学书的长,说一说用“厘米”

作单位,测量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这样的问题,请看大屏幕的情景图。(教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小结:正是这样的实际需要,所以产生了分数。

(二)分物。

不仅是测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均分一个西红柿、一块月饼、一包饼干,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

小结:像刚才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表示。

二、探索分数的意义.

师:除此之外,分数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的意义。

(一)举例感知,丰富感性认识。(课件演示)

1、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饼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

4、出示4个苹果、6个熊猫。问:能否把这些物体平均分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二)明确单位(1)的含义。

这里的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把谁平均分就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如上面的一个饼、一张长方形纸、一条线段、三个苹果四只熊猫等都是单位“1”。

(三)归纳分数的意义。

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明确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例如:

(五)认识分数单位。

1、教师导入:整数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那么 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他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2、完成课本62页的“做一做”。学生填写课本中的填空部分。(并说出分数单位)

3、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

1/2表示什么意思?把什么看做单位“1”。

2/3表示什么意思?把什么看做单位“1”。

4、讲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指名说出其他分数的分数单位)

师:你们发现这些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吗?讨论不同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

学生汇报,师小结:因为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平均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是分数单位;分数是由分数单位组成的,因为不同分母的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分数不一样,所以不同分母的分数有着不同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的1~4题。

四、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愿意说说你今天的收获吗?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1、分数的产生:根据生活的需要。

2、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单位“1”。

4、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

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对分数的深入学习和探究。它不仅是全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更是对分数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单位1”可能还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较好较全面的理解“单位1”是非常的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有关分数的知识,通过古人测量物体 、分物,让学生汇报分数的产生。然后课件逐一出示一个物体、多个物体。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还可以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这样一步步体会出分数的含义, 这比楛懆的死记硬背要有趣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同时在后面的分析和探讨的环节中,学生感知了分数的意义。

本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不足,课堂语言的概述不够严密、精炼,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补漏。


相关内容

  •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锦山小学 高婧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P60-6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许多物体 ...

  • 五下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 五下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师:同学们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 这一节课,我们将更深入地研究分数的产生及其 意义.今天学习--分数的意义. 师:请看大屏幕,谁来说说,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生:在古时候的生产和生活中,测量不是很精细, 当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测量结果時,常常用分数 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 ...

  • 分数的认识
  • 分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P46-47 教学目标: 1. 明确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单位"1"等概念. 2. 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分数是什么,分数有什么作用,体会认识事物的一般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单位"1"等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

  • 分数的意义
  • 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的: 1. 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让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资料,初步了解分数产生的条件.背景和发展史. 2. 让学生在玩学具的过程中理解单位"1" ,感受什么是分数,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3. 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 ...

  • 百分数的意义教案.1
  • 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 太山小学 [教材简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是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第一个层次,呈现学校篮球队三名队员各自的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的统计表,通过"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quo ...

  • 分数的加减法(二)
  • 第一单元关注污染 --分数的加减法(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研读的教材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注污染--分数的加减法(二).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材编排.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谈一下我对本单元教材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分数加减法(二)>这一内容,无论是人教 ...

  •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 <百分数的认识>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十分重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关注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努力揭示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教材创设 ...

  • 小学数学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
  •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题,对发展学生的思 ...

  •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word教案1.doc
  • 课题: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分数的产生 教师:我们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但是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