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29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材分析:课文记叙解放战争时期,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

战斗中,舍身炸掉暗堡的感人事迹,高度颂扬了董存瑞

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是理解“炸

暗堡”一段的内容。教学难点是从“炸暗堡”一段描写

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中,体会董存瑞的崇高献

身精神。

学生分析:学生都喜欢英雄故事,会对这篇课文产生浓厚兴趣。为

了更加深入了解董存瑞这个人物,引导学生课余时间收

集有关资料。

设计理念: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通过默读课文,就能了解到董

存瑞是一个为了新中国勇于牺牲的伟大战士。因而重点

要放在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董存瑞这个英雄人物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题目引入

了解董存瑞的生平事迹。

二、自学生字生词,突出自学要求。

1、

2、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 同桌检查字音,交流不理解的词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不理解的词如果你还有其他的好方法,都可以用)

3、 反馈学习情况。攻城的大炮震撼着整个隆化城。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读准“震撼”、“迸射”。

三、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4、

5、 指名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记叙顺序。 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轻声读,思考:董存瑞为什么炸暗堡?

明确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1948年5月25日,隆化。

我军进攻的目标: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从暗堡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2、画出文中描写暗堡的语句,体会暗堡的作用。

狡猾的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构成了一座暗堡。 暗堡十分隐蔽和坚固,依托暗堡做垂死的挣扎,必须炸掉它。

六、作业。

1、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质疑导入,解读课题。

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联系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董存瑞 “舍身” 炸暗堡)“舍身”下面画上三角,什么意 ▲ ▲

思?

预设:他是怎样舍身炸暗堡的?结果怎么样?

提问:董存瑞为什么坚决要求去炸暗堡?

指名说董存瑞为什么炸暗堡?(敌人用很强的火力控制了通往敌军司令部的道路。)

二、 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课文的哪一部分记叙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经过?

三、精读感悟

1、默读课文第二至第七自然段

思考:董存瑞是怎样舍身炸暗堡?

(1) 运用综合阅读法(画出表现董存瑞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作批注。

(2) 认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 体会读文。

2、反馈自学情况,引导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董存瑞面对敌人的暗堡,表现的怎么样?

瞪 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跑 坚决

你体会到什么?(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为战友报仇的决心 ,

董存瑞炸毁敌人暗堡的急切心情和坚决的态度。)读出急切坚决的语气。分角色读。

跃出 冲了上去 跃进 夹紧 匍匐 猛冲

体会董存瑞的勇敢、机智以及完成任务坚定不移的信念。指导朗读。

(2)分组讨论:董存瑞是怎样舍身炸暗堡的。

董存瑞炸暗堡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无法放置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

他是怎样舍身炸暗堡的?

“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体会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读出这种感受)

体会这一“托”一“拉” 表示了与敌人的暗堡同归于尽的决心。 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坚毅的光芒。(读出这种感受)

体会董存瑞耳边响着导火索,眼前“闪着火花”,可是他却像巨人一样毫不动摇,充满了镇定自若的神情。他早已把个人安危之度外。(读出这种感受)

投影句子,补充省略号的内容。(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

(3)放录像。

(4) 有感情地朗读,用急而快的速度突出“困难”,突出“紧迫”,用高昂的语调表现董存瑞面对牺牲“镇定自若”、忘我献身“的崇高精神。师范读“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5) 齐读最后一小节,体会,谈感受。

这个胜利是谁用生命换来的?(他这样做值不值)

如果为董存瑞叔叔立一块碑,你想在碑文上写些什么?写在纸上。 (找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碑文)

四、师生小结。

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五、推荐电影,书 《董存瑞》

六、背诵6、7自然段

七、作业:1、练习用“配合”、“嘹亮”造句。

2、背诵第七、八自然段。

板书:

1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脸似钢铸

站 托 顶 拉 目光坚毅 为了新中国

眺望远方

课后小结:在重点段的学习时,不要只限于分析人物的伟大精神,要

让学生在体会人物的同时,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重点的

句子一定要让学生去读,读的形式要多一些,有默读、指

名读、齐读、师生接读等。在指导第七自然段的时候,可以参考插图、让学生看插图体会人物此时在想什么,从人物的表情上你看出了什么?句子:导火索哧哧的冒着白烟,一秒钟、两秒钟„„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出来,并把这钟感受读出来。这个地方应该是文章的高潮,也是课堂上出现的一次高潮。

29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材分析:课文记叙解放战争时期,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

战斗中,舍身炸掉暗堡的感人事迹,高度颂扬了董存瑞

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是理解“炸

暗堡”一段的内容。教学难点是从“炸暗堡”一段描写

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中,体会董存瑞的崇高献

身精神。

学生分析:学生都喜欢英雄故事,会对这篇课文产生浓厚兴趣。为

了更加深入了解董存瑞这个人物,引导学生课余时间收

集有关资料。

设计理念: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通过默读课文,就能了解到董

存瑞是一个为了新中国勇于牺牲的伟大战士。因而重点

要放在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董存瑞这个英雄人物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题目引入

了解董存瑞的生平事迹。

二、自学生字生词,突出自学要求。

1、

2、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 同桌检查字音,交流不理解的词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不理解的词如果你还有其他的好方法,都可以用)

3、 反馈学习情况。攻城的大炮震撼着整个隆化城。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读准“震撼”、“迸射”。

三、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4、

5、 指名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记叙顺序。 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轻声读,思考:董存瑞为什么炸暗堡?

明确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1948年5月25日,隆化。

我军进攻的目标: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从暗堡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2、画出文中描写暗堡的语句,体会暗堡的作用。

狡猾的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构成了一座暗堡。 暗堡十分隐蔽和坚固,依托暗堡做垂死的挣扎,必须炸掉它。

六、作业。

1、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质疑导入,解读课题。

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联系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董存瑞 “舍身” 炸暗堡)“舍身”下面画上三角,什么意 ▲ ▲

思?

预设:他是怎样舍身炸暗堡的?结果怎么样?

提问:董存瑞为什么坚决要求去炸暗堡?

指名说董存瑞为什么炸暗堡?(敌人用很强的火力控制了通往敌军司令部的道路。)

二、 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课文的哪一部分记叙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经过?

三、精读感悟

1、默读课文第二至第七自然段

思考:董存瑞是怎样舍身炸暗堡?

(1) 运用综合阅读法(画出表现董存瑞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作批注。

(2) 认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 体会读文。

2、反馈自学情况,引导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董存瑞面对敌人的暗堡,表现的怎么样?

瞪 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跑 坚决

你体会到什么?(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为战友报仇的决心 ,

董存瑞炸毁敌人暗堡的急切心情和坚决的态度。)读出急切坚决的语气。分角色读。

跃出 冲了上去 跃进 夹紧 匍匐 猛冲

体会董存瑞的勇敢、机智以及完成任务坚定不移的信念。指导朗读。

(2)分组讨论:董存瑞是怎样舍身炸暗堡的。

董存瑞炸暗堡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无法放置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

他是怎样舍身炸暗堡的?

“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体会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读出这种感受)

体会这一“托”一“拉” 表示了与敌人的暗堡同归于尽的决心。 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坚毅的光芒。(读出这种感受)

体会董存瑞耳边响着导火索,眼前“闪着火花”,可是他却像巨人一样毫不动摇,充满了镇定自若的神情。他早已把个人安危之度外。(读出这种感受)

投影句子,补充省略号的内容。(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

(3)放录像。

(4) 有感情地朗读,用急而快的速度突出“困难”,突出“紧迫”,用高昂的语调表现董存瑞面对牺牲“镇定自若”、忘我献身“的崇高精神。师范读“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5) 齐读最后一小节,体会,谈感受。

这个胜利是谁用生命换来的?(他这样做值不值)

如果为董存瑞叔叔立一块碑,你想在碑文上写些什么?写在纸上。 (找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碑文)

四、师生小结。

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五、推荐电影,书 《董存瑞》

六、背诵6、7自然段

七、作业:1、练习用“配合”、“嘹亮”造句。

2、背诵第七、八自然段。

板书:

1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脸似钢铸

站 托 顶 拉 目光坚毅 为了新中国

眺望远方

课后小结:在重点段的学习时,不要只限于分析人物的伟大精神,要

让学生在体会人物的同时,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重点的

句子一定要让学生去读,读的形式要多一些,有默读、指

名读、齐读、师生接读等。在指导第七自然段的时候,可以参考插图、让学生看插图体会人物此时在想什么,从人物的表情上你看出了什么?句子:导火索哧哧的冒着白烟,一秒钟、两秒钟„„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出来,并把这钟感受读出来。这个地方应该是文章的高潮,也是课堂上出现的一次高潮。


相关内容

  • ★[小学生作文自学400例]★ 16.用一件事写人的方法
  • 16.用一件事写人的方法 用一件事写人,目的是想通过学习这件事来说明所写的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因此,通过学习一件事写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一个熟悉的人,选一件最能表现这个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煌事来写.在写这样事时,要写好前因后果,有头有尾地把具体过程写出来.而且要真实.例如<董存瑞舍 ...

  • 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
  • 我看了<董存瑞的故事>这本书,讲了他舍身炸雕堡的故事.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在战士的掩护下,董存瑞抱着炸弹滚到了桥下.可是他发现炸弹无法放好,正思索办法时 ,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 ...

  • 怎样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 作者:俞芬 小学语文教师 2008年02期 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曾在班内做过一项调查:你认为概括课文大意容易吗?64位学生中5位学生选择"容易",20位学生选择"一般",3 ...

  • 董存瑞炸碉堡读后感
  • 董存瑞炸碉堡读后感 篇一:董存瑞炸碉堡>读后感 嗨!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吗?记得,那就太好了!首先,我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吧!故事内容是这样的:"1948年5月25日,攻城的大炮震撼着整个隆化城,解放隆化的战争打响了.战士们想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嗒嗒嗒 ...

  • 过零丁洋文天祥
  •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春望 杜甫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夏 ...

  • 董存瑞的故事
  • 舍身找碉堡 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总攻的信号.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5时25分,命令下达,董存瑞所 ...

  • 革命烈士5个故事
  • 小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出生于我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 刘胡兰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6年秋,国民党大军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经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 ...

  • 这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是怎么写的?
  • 1.看文章的题目 有些文章,它的题目本身就揭示了中心思想或是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题目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并把这些回答连接起来,就概括出了中心思想. 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从题目知道文章是围绕"炸"而展开.舍身的意思是 ...

  • 中学:缅怀先烈 传承美德
  • • 缅怀先烈-传承美德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重要日子 .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是人们踏青.春游的好时候.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 还有 踏青.荡秋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