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大学生素质的基本条件
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诚信是大学生素质的基本条件。
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那么,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呢?
用一句“诚信危机”来概括并不为过。一位中国银行的同志说,在某校签订国家助学贷款的名级学生中,截至年月,仅有名学生毕业后与中国银行联系还贷事宜,该同志坦言,国家助学贷款迟迟难以推动。大学生信用状况是其中一个突出的因素。目前,我国全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有一个不可小视的现象是,年全国许多高校几乎是不约而同的面临着严重的大学生欠费问题。我想,除了一部分学生确实是无力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可能是:大学生诚信的“危机”。与此同时,目前社会上假文凭假证书假学术之风也刮及高雅的校园。难怪莘莘学子为之躁动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学生不守诺言,作风虚浮,毕业违约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抛于九霄云外,这样培养出来的“建设者”“接班人”要么是营养不良,要么是底气不足。总之是“跛脚”的。
“诚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社会各个单元都要坚持以诚为本,以诚立信。党和国家强调进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具体落实到高等学校就是要坚持依法办学与以德治校并举。我们呼唤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大学生诚信度评价体系。同时,再好的评价体系也代替不了广大教职员工,学生党员和干部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诚信的今天,在举国上下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今天,在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今天,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已积极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爱国学习、厚德成才,以诚信为处世做人原则,从道德操守着眼,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初步塑造了大学生的诚信新形象。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某些方面仍不成熟、不完善,部分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仍不理想,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亟待探讨解决。
(一)助学贷款考验大学生诚信
大学生是青年人的优秀代表,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成才,国家推行政府贴息的助学贷款政策。多数大学生诚实守信,及时还贷,这使我们自信的看到,大学生是最有前途的群体,也是银行潜在的优质客户。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却不按时还款,甚至逃避还款,造成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片面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将国家的支持误解为免费的午餐;二是个人诚信素质低劣,根本就不想还钱,能不还就不还;三是个人花销大,家庭和个人又无资金来源,想还又还不起;四是侥幸心理,就业单位不固定,又无具体担保人,认为出了地边不怕见官,银行很难找到自己,拖一天算一天。
殊不知,诚信是当今时代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做人、处事之本。享受助贷款的大学生是在用自己的诚信作担保,条件成熟时或者毕业后应当积极偿还贷款。如今助学贷款已成为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份信用记录,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明确:在市场经济中,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二)高校图书馆考验大学生诚信
高校图书馆购入的书籍,几年后常常由当初的几十本变成了几本甚至孤本,图书数量总在递减。据悉,高校图书的流失量平均在借书总数的10%左右。为防图书有去无回,不少高校图书馆纷纷制订应对措施。如:部分学校建立样本书柜,用于收藏孤本;针对毕业生离校前不还书的现象,学校将赔偿金额翻了几倍,或规定更细的赔偿制度,但这样的赔偿制度实际并不十分奏效。有的学生甚至把绝版书籍据为己有,给单位甚至国家造成严重损失。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没有足够重视按时按量还书。正如一位大四学生所说,大家对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书籍并不当回事,相互借阅翻看,到毕业时往往已忘了书在何处。说到底,还是因为大学生没有养成讲诚守信的做事准则。
(三)大学生活考验大学生诚信
诚信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学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是人才荟萃的学府,大学生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大家应以诚信明义为基础,以诚信为前提,确立约定,信守承诺,真诚相对,和睦相处,实现自立,做到慎独,求真务实,言行统一,努力营造一个好的系风、班风和舍风,共创团结协作、健康向上、充实美好的大学生活,使自己不断进步,尽快成长为合格的四有人才。
说到这我不禁想问一个向题:诚信值多少?
其实,把诚信标出个价早就是银行信用卡服务的一种手段,现在很多人也都在说诚信是金子、诚信是钻石,可诚信真的只是几克金属、几颗石头吗?
同样是青春年少,同样是热血沸腾,可你们知道大学生的信用度是多少么?就是我们这样一个综合素质高、就业前景好,预期收人相对较高的群体,就是我们这些被叫做天之骄子,国家栋梁的大学生有多少可信度你们知道么?
两年前复旦、交大、同济等50所上海高校为申请过助学贷款的近2万名大学生首次建立了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偿还情况进行跟踪。对我们的信用进行跟踪?这个档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社会对大学生信用状况的一种态度一种不信任的态度!也许你们和我一样为此感到不平,可面对着大学生拖欠贷款比例在有的地方竟高达35.3%的时候,面对着其他消费群体拖欠率不到千分之一的时候,我们还有没有足够的底气去说什么不平?
大学生的贷款成了一种尴尬,一种银行拿不回钱的尴尬;一种真正贫困的同学想借,却不好意思伸手的尴尬;一种学校眼看着学生顿顿吃白饭,却不敢借钱的尴尬!
一两年过去了,那些建立了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的学长学姐们大多数已经离开了学校,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你们知道他们的还款率是多少么?100%!100%,他们给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100%它让我这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在这里说起诚信的时候能把腰杆挺得比谁都直;100%,它给社会、政府、学校以莫大的信心。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更多贫困的大学生能借到这笔急需的钱,而这些大学生也许就是明天的华罗庚、杨振宁、张朝阳。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演讲人:莘慧敏
演讲时间:2015年4月24日
诚信是大学生素质的基本条件
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诚信是大学生素质的基本条件。
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那么,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呢?
用一句“诚信危机”来概括并不为过。一位中国银行的同志说,在某校签订国家助学贷款的名级学生中,截至年月,仅有名学生毕业后与中国银行联系还贷事宜,该同志坦言,国家助学贷款迟迟难以推动。大学生信用状况是其中一个突出的因素。目前,我国全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有一个不可小视的现象是,年全国许多高校几乎是不约而同的面临着严重的大学生欠费问题。我想,除了一部分学生确实是无力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可能是:大学生诚信的“危机”。与此同时,目前社会上假文凭假证书假学术之风也刮及高雅的校园。难怪莘莘学子为之躁动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学生不守诺言,作风虚浮,毕业违约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抛于九霄云外,这样培养出来的“建设者”“接班人”要么是营养不良,要么是底气不足。总之是“跛脚”的。
“诚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社会各个单元都要坚持以诚为本,以诚立信。党和国家强调进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具体落实到高等学校就是要坚持依法办学与以德治校并举。我们呼唤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大学生诚信度评价体系。同时,再好的评价体系也代替不了广大教职员工,学生党员和干部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诚信的今天,在举国上下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今天,在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今天,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已积极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爱国学习、厚德成才,以诚信为处世做人原则,从道德操守着眼,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初步塑造了大学生的诚信新形象。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某些方面仍不成熟、不完善,部分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仍不理想,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亟待探讨解决。
(一)助学贷款考验大学生诚信
大学生是青年人的优秀代表,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成才,国家推行政府贴息的助学贷款政策。多数大学生诚实守信,及时还贷,这使我们自信的看到,大学生是最有前途的群体,也是银行潜在的优质客户。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却不按时还款,甚至逃避还款,造成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片面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将国家的支持误解为免费的午餐;二是个人诚信素质低劣,根本就不想还钱,能不还就不还;三是个人花销大,家庭和个人又无资金来源,想还又还不起;四是侥幸心理,就业单位不固定,又无具体担保人,认为出了地边不怕见官,银行很难找到自己,拖一天算一天。
殊不知,诚信是当今时代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做人、处事之本。享受助贷款的大学生是在用自己的诚信作担保,条件成熟时或者毕业后应当积极偿还贷款。如今助学贷款已成为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份信用记录,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明确:在市场经济中,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二)高校图书馆考验大学生诚信
高校图书馆购入的书籍,几年后常常由当初的几十本变成了几本甚至孤本,图书数量总在递减。据悉,高校图书的流失量平均在借书总数的10%左右。为防图书有去无回,不少高校图书馆纷纷制订应对措施。如:部分学校建立样本书柜,用于收藏孤本;针对毕业生离校前不还书的现象,学校将赔偿金额翻了几倍,或规定更细的赔偿制度,但这样的赔偿制度实际并不十分奏效。有的学生甚至把绝版书籍据为己有,给单位甚至国家造成严重损失。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没有足够重视按时按量还书。正如一位大四学生所说,大家对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书籍并不当回事,相互借阅翻看,到毕业时往往已忘了书在何处。说到底,还是因为大学生没有养成讲诚守信的做事准则。
(三)大学生活考验大学生诚信
诚信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学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是人才荟萃的学府,大学生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大家应以诚信明义为基础,以诚信为前提,确立约定,信守承诺,真诚相对,和睦相处,实现自立,做到慎独,求真务实,言行统一,努力营造一个好的系风、班风和舍风,共创团结协作、健康向上、充实美好的大学生活,使自己不断进步,尽快成长为合格的四有人才。
说到这我不禁想问一个向题:诚信值多少?
其实,把诚信标出个价早就是银行信用卡服务的一种手段,现在很多人也都在说诚信是金子、诚信是钻石,可诚信真的只是几克金属、几颗石头吗?
同样是青春年少,同样是热血沸腾,可你们知道大学生的信用度是多少么?就是我们这样一个综合素质高、就业前景好,预期收人相对较高的群体,就是我们这些被叫做天之骄子,国家栋梁的大学生有多少可信度你们知道么?
两年前复旦、交大、同济等50所上海高校为申请过助学贷款的近2万名大学生首次建立了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偿还情况进行跟踪。对我们的信用进行跟踪?这个档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社会对大学生信用状况的一种态度一种不信任的态度!也许你们和我一样为此感到不平,可面对着大学生拖欠贷款比例在有的地方竟高达35.3%的时候,面对着其他消费群体拖欠率不到千分之一的时候,我们还有没有足够的底气去说什么不平?
大学生的贷款成了一种尴尬,一种银行拿不回钱的尴尬;一种真正贫困的同学想借,却不好意思伸手的尴尬;一种学校眼看着学生顿顿吃白饭,却不敢借钱的尴尬!
一两年过去了,那些建立了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的学长学姐们大多数已经离开了学校,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你们知道他们的还款率是多少么?100%!100%,他们给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100%它让我这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在这里说起诚信的时候能把腰杆挺得比谁都直;100%,它给社会、政府、学校以莫大的信心。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更多贫困的大学生能借到这笔急需的钱,而这些大学生也许就是明天的华罗庚、杨振宁、张朝阳。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演讲人:莘慧敏
演讲时间:201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