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原子模型的建立

科学原子模型的建立:从道尔顿到玻尔

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学者曾指出: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构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了与“原子”相似的说法。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借用“原子”概念提出了原子学说。科学家后来沿用“原子”这个名称来表示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实心球模型)

道尔顿的科学研究生涯可以说是从观测气象和大气开始的。他为了说明气体的各种物理性

质,首先假定大气中各种物质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原子构成的,他所说的原子也就是现在几乎尽人

皆知的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后来他发现用这种假设不能解释各种气体的性质,于是他又设想原

子有大有小。他把原子视为大小不同的小球。

1803年,他把对大气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运用到化学上。他认为,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

的类型,它们在大小、重量和每一单位体积内的数目都各不相同,形成不同的品种;任何同一种

元素的原子都一样,并且都带有这种元素自身的特性;同一物质的原子相互排斥,不同物质的原

道尔顿

子相互并不排斥。

道尔顿在确认了原子的客观存在的同时,通过化学实验测定了一些元素原子的相对质量。因为原子具有不同大小的概念对他的学说至关重要,所以他力求测定原子大小的不同数值,更确切一点说,也就是想测定原子量的不同数值。这样他对原子的认识从定性阶段进入定量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科学原子论的新体系。

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的核心思想是:

①所有物质都是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即原子构成;

②同一元素的所有的原子,各方面的性质(特别是重量),都完全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重量不同;原子的重量是每一种元素的特征性质;

③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学中化合现象;化合物称为“复合原子”,其重量为所含各种元素原子重量之总和;

④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仅仅是重新排列,而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

虽然,经过后人证实,这是一个失败的理论模型,但作为近代原子学说的奠基者,道尔顿把前人模糊的原子假说变成明确的科学原子理论,化学真正从古老的炼金术中摆脱出来。他对化学以致整个自然科学的贡献,赢得了科学界的崇敬,更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

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枣糕模型)

在道尔顿的原子论里,仍然保留着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利特、近代学者牛顿的一种具有局限性的观

点,即认为原子是宇宙中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这种观点到19世纪末被科学的进程所打破。

冲破这种陈旧观点的事件是: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1856-1940)

发现并证实了所有原子都含有的电子,表明原子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也就是说,汤姆生发现了第一个亚原子粒子即电子。他开始时把这种组成一切原子的粒子叫做“微粒”,后来改称“电子”。电子这个名词是爱尔兰物理学家斯托尼(1826-1911)于1891年提出来的,当时只

汤姆生

是用来表示电荷的最小单位(基元)。汤姆生研究发现,电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其质量不到氢原

子质量的千分之一,他的这一发现与科学家们在19世纪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有关。

汤姆生在发现电子之后,便进一步地思考原子结构的问题。电子是从原子

里跑出来的,原子是中性的,原子失去了电子之后剩下的粒子应带等量的正电

荷,那么这些正电荷在原子中是怎样分布的呢?他认为正电荷在原子内作球状

均匀分布,电子对称地镶嵌在其中,犹如葡萄干面包一样。其中电子在平衡位

置作振荡,其频率就是原子发光的频率。

汤姆生提出的这个“枣糕模型”,不仅能解释原子为什

么是电中性的,电子在原子里是怎样分布的,而且还能解

释阴极射线现象和金属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发出电子的现

象。而且根据这个模型还能估算出原子的大小约10-8厘

米,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正由于汤姆生模型能解释当时很多的实验事实,所以很容易被许多物理学家所接受。但以后出现的很多新的实验结果不能用此模型来解释,所以这种模型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数年后,汤姆生的原子模型被自己的学生卢瑟福推翻了。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行星模型)

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出生于新西兰,1895年来到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跟

随汤姆生学习,成为汤姆生第一位来自海外的研究生。卢瑟福好学勤奋,在汤姆生的指导下,卢瑟

福在做他的第一个实验——放射性吸收实验时发现了α射线。他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指出,α射

线是带正电的粒子流,这些粒子是氦原子的离子,即少掉两个电子的氦原子。

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

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会正常穿过;卢瑟福

但是大概还有万分之一的α粒子以各

种不同的角度反弹回来,

即发生大角度偏转现象。

按照汤姆生的枣糕模型,

质量微小的电子分布在

均匀的正电荷中,而α粒

子是失去两个电子的氦

原子,它的质量要比电子大几千倍。当这样一颗重型炮弹轰击原子时,小小的电子是抵

挡不住的;而金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也不可能抵挡住α粒子的轰击。

也就是说,α粒子将很容易地穿过金箔,即使受到一点阻挡的话,也仅仅是α粒子穿过

金箔后稍微改变一下前进的方向而已。因此,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现象表明,它们必定是在金原子中与某些东西发生了撞击。卢瑟福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当金原子中的所有正电荷,也就是几乎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小小的中心核上,而这个核只有整个原子的万分之一大小,α粒子才会以这种方式反弹。卢瑟福就这样发现了原子核。这一发现也说明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

在此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推翻了他的老师汤姆生的枣糕模型。他认为,原子

有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电子在离原子核一定距离的地方围绕着核旋转,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行那

样;原子核的质量占整个原子质量的绝大部分,但所占空间极小,约10-12米范围,电子的质量

占整个原子质量的极小部分,但占据整个原子空间的绝大部分,约10-10米范围。

概括起来,卢瑟福的行星模型是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

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体积很小、密度极大的原子核;

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高速的绕核运动。 玻尔的氢原子模型(玻尔模型)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也有其缺陷:由于绕原子核旋转的电荷在运动时必然要不断释放能量,其能量必定要持续地减少,这就意味着随着能量的丧失电子将会盘旋下降进入原子核,从而导致原子坍缩,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理论缺陷是由另一位物理学家玻尔解决的。

1913年丹麦原子物理学家玻尔在卢瑟福的核式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核外电子只能在限定的、稳定的轨道(即区域)内绕核运转,按能量高低远近不同,即电子分层排布和运动。玻尔的这种原子模型被后人称为玻尔模型,他也因此获得了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年卢瑟福又提出的天才的中子假说,认为原子核中除了含带正电荷的质子外,还应该有一种和质子质量相近的电中性的微粒,后来他的学生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明了中子的存在,也因此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继这些科学家之后,原子结构模型还在不断地发展,如现代量子力学模型等。

参考:1. 百度——“原子”“原子结构”条目 2. 《简明科学史》 3. 上海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上册,有删改

编辑:宋志昭

科学原子模型的建立:从道尔顿到玻尔

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学者曾指出: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构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了与“原子”相似的说法。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借用“原子”概念提出了原子学说。科学家后来沿用“原子”这个名称来表示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实心球模型)

道尔顿的科学研究生涯可以说是从观测气象和大气开始的。他为了说明气体的各种物理性

质,首先假定大气中各种物质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原子构成的,他所说的原子也就是现在几乎尽人

皆知的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后来他发现用这种假设不能解释各种气体的性质,于是他又设想原

子有大有小。他把原子视为大小不同的小球。

1803年,他把对大气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运用到化学上。他认为,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

的类型,它们在大小、重量和每一单位体积内的数目都各不相同,形成不同的品种;任何同一种

元素的原子都一样,并且都带有这种元素自身的特性;同一物质的原子相互排斥,不同物质的原

道尔顿

子相互并不排斥。

道尔顿在确认了原子的客观存在的同时,通过化学实验测定了一些元素原子的相对质量。因为原子具有不同大小的概念对他的学说至关重要,所以他力求测定原子大小的不同数值,更确切一点说,也就是想测定原子量的不同数值。这样他对原子的认识从定性阶段进入定量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科学原子论的新体系。

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的核心思想是:

①所有物质都是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即原子构成;

②同一元素的所有的原子,各方面的性质(特别是重量),都完全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重量不同;原子的重量是每一种元素的特征性质;

③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学中化合现象;化合物称为“复合原子”,其重量为所含各种元素原子重量之总和;

④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仅仅是重新排列,而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

虽然,经过后人证实,这是一个失败的理论模型,但作为近代原子学说的奠基者,道尔顿把前人模糊的原子假说变成明确的科学原子理论,化学真正从古老的炼金术中摆脱出来。他对化学以致整个自然科学的贡献,赢得了科学界的崇敬,更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

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枣糕模型)

在道尔顿的原子论里,仍然保留着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利特、近代学者牛顿的一种具有局限性的观

点,即认为原子是宇宙中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这种观点到19世纪末被科学的进程所打破。

冲破这种陈旧观点的事件是: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1856-1940)

发现并证实了所有原子都含有的电子,表明原子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也就是说,汤姆生发现了第一个亚原子粒子即电子。他开始时把这种组成一切原子的粒子叫做“微粒”,后来改称“电子”。电子这个名词是爱尔兰物理学家斯托尼(1826-1911)于1891年提出来的,当时只

汤姆生

是用来表示电荷的最小单位(基元)。汤姆生研究发现,电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其质量不到氢原

子质量的千分之一,他的这一发现与科学家们在19世纪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有关。

汤姆生在发现电子之后,便进一步地思考原子结构的问题。电子是从原子

里跑出来的,原子是中性的,原子失去了电子之后剩下的粒子应带等量的正电

荷,那么这些正电荷在原子中是怎样分布的呢?他认为正电荷在原子内作球状

均匀分布,电子对称地镶嵌在其中,犹如葡萄干面包一样。其中电子在平衡位

置作振荡,其频率就是原子发光的频率。

汤姆生提出的这个“枣糕模型”,不仅能解释原子为什

么是电中性的,电子在原子里是怎样分布的,而且还能解

释阴极射线现象和金属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发出电子的现

象。而且根据这个模型还能估算出原子的大小约10-8厘

米,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正由于汤姆生模型能解释当时很多的实验事实,所以很容易被许多物理学家所接受。但以后出现的很多新的实验结果不能用此模型来解释,所以这种模型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数年后,汤姆生的原子模型被自己的学生卢瑟福推翻了。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行星模型)

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出生于新西兰,1895年来到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跟

随汤姆生学习,成为汤姆生第一位来自海外的研究生。卢瑟福好学勤奋,在汤姆生的指导下,卢瑟

福在做他的第一个实验——放射性吸收实验时发现了α射线。他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指出,α射

线是带正电的粒子流,这些粒子是氦原子的离子,即少掉两个电子的氦原子。

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

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会正常穿过;卢瑟福

但是大概还有万分之一的α粒子以各

种不同的角度反弹回来,

即发生大角度偏转现象。

按照汤姆生的枣糕模型,

质量微小的电子分布在

均匀的正电荷中,而α粒

子是失去两个电子的氦

原子,它的质量要比电子大几千倍。当这样一颗重型炮弹轰击原子时,小小的电子是抵

挡不住的;而金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也不可能抵挡住α粒子的轰击。

也就是说,α粒子将很容易地穿过金箔,即使受到一点阻挡的话,也仅仅是α粒子穿过

金箔后稍微改变一下前进的方向而已。因此,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现象表明,它们必定是在金原子中与某些东西发生了撞击。卢瑟福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当金原子中的所有正电荷,也就是几乎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小小的中心核上,而这个核只有整个原子的万分之一大小,α粒子才会以这种方式反弹。卢瑟福就这样发现了原子核。这一发现也说明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

在此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推翻了他的老师汤姆生的枣糕模型。他认为,原子

有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电子在离原子核一定距离的地方围绕着核旋转,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行那

样;原子核的质量占整个原子质量的绝大部分,但所占空间极小,约10-12米范围,电子的质量

占整个原子质量的极小部分,但占据整个原子空间的绝大部分,约10-10米范围。

概括起来,卢瑟福的行星模型是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

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体积很小、密度极大的原子核;

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高速的绕核运动。 玻尔的氢原子模型(玻尔模型)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也有其缺陷:由于绕原子核旋转的电荷在运动时必然要不断释放能量,其能量必定要持续地减少,这就意味着随着能量的丧失电子将会盘旋下降进入原子核,从而导致原子坍缩,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理论缺陷是由另一位物理学家玻尔解决的。

1913年丹麦原子物理学家玻尔在卢瑟福的核式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核外电子只能在限定的、稳定的轨道(即区域)内绕核运转,按能量高低远近不同,即电子分层排布和运动。玻尔的这种原子模型被后人称为玻尔模型,他也因此获得了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年卢瑟福又提出的天才的中子假说,认为原子核中除了含带正电荷的质子外,还应该有一种和质子质量相近的电中性的微粒,后来他的学生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明了中子的存在,也因此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继这些科学家之后,原子结构模型还在不断地发展,如现代量子力学模型等。

参考:1. 百度——“原子”“原子结构”条目 2. 《简明科学史》 3. 上海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上册,有删改

编辑:宋志昭


相关内容

  •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设计
  •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设计 耿书娟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追寻前人的足迹,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分析,从而否定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建立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让学生了解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提出模型或假说,这些模型或假说又在实验中经受检验,正确的被肯定,经 ...

  • 纪念卢瑟福提出原子有核模型100周年_王卫东
  • 2011年第9期 物理通报 物理学史与教育 纪念卢瑟福提出原子有核模型100周年 王卫东 (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湖北黄石 435002) (收稿日期:2011-05-03) * 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 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 是20世纪最伟大的实 ...

  •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化学式部分)
  •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化学式部分) 第一章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出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 ...

  • 苏教版化学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教学设计
  • 基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化学教育 --苏教版化学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教学设计 苏建立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江苏常州213161)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2-0061-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asn.1008-0546 ...

  • 1.3原子结构的模型教案1
  • 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第1课时) "原子核式结构发现"的课堂教学中,尝试用"特殊-一般"的归纳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角色效应",让每一位学生都扮演小科学家,在假想让时光倒退100年的前提下,一起作原子世界的科学探索,努力使 ...

  • 1.3原子结构模型(一)
  • 1.3 原子结构的模型(一)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刘晓江 审核:初二科学备课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2.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推理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法指导]: 探究式教学 ...

  • 第02讲+原子的内部结构
  • 第二讲 原子的内部结构 [知识要点] 一.近代原子学说:道尔顿提出: (1)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2)原子是微小不可再分割的实心球: (3)同种物质原子的质量和性质相同. 由此提出道尔顿原子模型 -实心球模型,奠定了近代原子学理论. 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开辟了从微观世界认识及其变化的新纪 ...

  • 原子结构的模型
  • 新仓中学 2013 学年第二学期电子备课 年级 八年级 主备: 审核: 学科: 科学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 教学目标 第三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1)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2.了解原子的构成. 3.了解原子核的构成.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 ...

  • 原子理论的发展―纪念道尔顿原子理论发表200周年
  • 摘要:回顾了原子理论的发展历史,并评述了原子理论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原子:原子论:原子模型:原子理论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1-0055-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人作为智慧生命,与其他生命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思想,会思考.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济 ...